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描述形成过程,“拆字法”很好用,以冰推、冰泡、冰蛋为例
招兼职编辑啦~ 

不管是在职教师,还是大学生,如果您拥有扎实的地理素养和良好的文字功底、责任心强,欢迎成为我们的签约作者哟~羊羊地理期待您的加入!

请将简历及相关作品发送至邮箱: 

yangyangdili@126.com

作者 不是山风 | 排版 杳杳


来看这三张照片,试试看能否说出它们的名称?如果说不全也没关系,看完今天的文章就都知道啦,这几种现象在我国新疆的赛里木湖都能见到。

赛里木湖,位于天山西段,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被盛行西风一路向东带到我国西北,受天山阻挡,形成山地降水。因此,赛里木湖也被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

图源 地理公社

气温较低的深秋、冬春季,赛里木湖就会出现美丽的冰冻景观,它们的发生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


 01 

冰推

冰推是指湖面上的薄冰破碎,被风力和湖水推向岸边形成的壮观景象。冰块相互碰撞还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极具观赏性。

五一期间赛里木湖上演的“冰推”奇观

要分析冰推的形成过程,从字面上拆解就可以找到答题角度:

冰推=“冰”+“推”
冰(物质条件)——【有薄冰且易破碎】 
推(动力条件)——【被风浪推至岸边】

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我们就能组织出冰推的形成过程:

  • 物质条件——薄冰

春季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较低,湖面形成一层薄冰;白天气温回升,湖面上的薄冰开始融化破裂,冻融交替频繁;

  • 动力条件——风浪

春季,多大风,湖浪较大;在风浪的作用下,冰面进一步断裂、破碎,浮冰相互碰撞、堆叠,在岸边形成了冰推景象。

通常能形成冰推景象的湖泊面积较大,这样湖面才有足够多的薄冰。除了赛里木湖,同在新疆的博斯腾湖也可以看到冰推。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天山南坡。结合下面这段视频和前面所学的内容,请你试着描述博斯腾湖冰推的形成过程。

湖面上碎裂的冰块好像一块块拼图

点击小羊图片,查看博斯腾湖冰推形成过程。

 02 

冰泡

冰泡是指湖底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被迅速冰封在湖水中,形成的冰泡景观。冰泡形状各式各样,有圆球状,有串珠状。

图源网络 | 赛里木湖冰泡

冰泡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可以从图片中提炼出相关的答题角度:

冰泡=“冰”+“泡”
泡——【湖底有气泡且能上升】
冰——【冬季湖面冰封速度快】

找到角度后,可以将冰泡的形成过程概括为:

  • 气泡

湖底植物在厌氧环境下被微生物分解,释放甲烷气体(不溶于水)产生气泡。湖水流动速度慢,甲烷气体受湖水扰动少,气泡能够径直上升到湖面。

  • 冰冻

如果是夏季,水中的气泡上升到湖面,在短时间内就会破裂。但在冬季,湖面封冻速度较快,气泡就会被封在冰中,形成冰泡。

和冰推不同,相比湖水面积,冰泡的形成对湖水深度的要求更高。如果湖水太浅,一旦湖底结冻,气泡就很难产生及上升。

作者自制

冰泡是冰冻湖上难得一见的奇观,如果想要看得更清楚,冰层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 冰层透明度高(水质好)
○ 冰层厚度要达半米以上(可将气泡冻住)
○ 冰面洁净光滑(风力大,能吹走冰面积雪,同时可打磨冰面,增加冰面透明度)

图源网络 | 大风打磨冰面留下的痕迹

在冬季能形成冰泡景观的湖泊,被称为“冰泡湖”。除赛里木湖外,世界上还有其他的冰泡湖,比如亚伯拉罕湖和贝加尔湖。

亚伯拉罕湖位于加拿大中西部落基山脉中,是一个人工湖,湖水四季清澈,湖中水草丰美。冬季的夜晚,冰封的湖面泛着蓝光,衬着天际的极光,构成一幅精妙绝伦的画卷。

图源网络

点击小羊图片,查看亚伯拉罕湖冰泡形成过程。

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见过冬季贝加尔湖的人,都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点击此处,可详细了解贝加尔湖👉贝加尔湖,每个考点都美得让人沉醉~

图源网络

为什么冰泡湖是蓝色的呢?

这是由于湖水清澈,结冰后变得晶莹剔透,太阳光中波长较长的红橙光能够被吸收,而波长较短的蓝绿光被散射到人眼中,所以看到的就是如蓝宝石般的冰泡湖,这与蓝色冰洞的原理是一样的。


 03 

冰蛋

冰蛋是在接近冰点的空气和水的组合下,冰缓慢地聚集在类似凝结核的小物体周围,被风浪打磨形成的光滑冰球。通常能够在湖泊和海洋的浅滩看到这样的奇观,小的如鸡蛋,最大的有足球那么大。

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冰蛋形成的要点是:

冰蛋=“冰”+“蛋”
冰——【小物体周围的水体冻结成冰】
蛋——【风浪打磨,冰体碰撞,磨圆】

理顺思路后,可以将冰蛋的形成过程概括为:

  • 形成冰体

一些类似于凝结核的物质形成“蛋芯”(如小石头或小块漂流物等),蛋芯被海水打湿,由于秋冬交际之时气温下降,蛋芯周围的水逐渐冻结成冰体碎片,之后经过反复淋湿和冻结,冰体越来越大。

这个过程对气温和水温有严格的要求,气温和水温都应略低于冰点,这样才能把水冻结成一块块碎片。如果温度太低,水面会整体冻结;反之,会使冰体融化。

  • 磨圆成蛋

大风天气,风浪强,冰体之间相互碰撞,冰体逐渐磨圆形成冰蛋。潮水退去后,冰蛋会在地形平坦处逐渐堆积,形成壮观的冰蛋景观。

除我国赛里木湖能看到冰蛋外,芬兰海卢奥托岛海滩也有这样的景观。深秋,在波罗的海最北端的这座小岛海滩之上,一颗颗乳白色的冰球整齐地排列在岸边,形成大规模的蛋型浮冰群。

图源网络

前面我们介绍了冰推、冰泡和冰蛋三种冰冻现象的形成过程。为了方便对比,小编已经把它们的形成条件总结在下表中了,我们再来复习一下:


前文提到的有冰冻现象的湖泊,基本都在冬季水体会结冰的温带地区。其实不只是它们,只要在秋冬早春这个时段,气温较低,湖水会封冻,再加上风力强劲,很多湖泊都有可能发生冰冻现象。

在试题中我们如果遇到了陌生的地理现象,先不要害怕,可以试着用文章中的办法,从画面中、材料中找线索,或是直接把名词拆开来,只要我们能顺利挖出答题角度,就等于找到了描述方向,然后再用这些角度组织出它的形成过程即可。


 04 

  做完题再走哦~

2022年2月14日,吉林省洮南市的四海湖出现了“冰汤圆”奇景:约28000m2冰封的湖面下,无数直径在20~25公分的冰球聚集在一起,就像一个个大大的汤圆,且人们发现“冰汤圆”只是聚集在湖泊一角。气象专家解释:四海湖的“冰汤圆”形成于2021年1月份湖面结冰初期,与当时特殊的自然环境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答案与解析 
(上下滑动查看)

1. D
【解析】根据材料“气象专家解释:四海湖的“冰汤圆”形成于2021年1月份湖面结冰初期,与当时特殊的自然环境有关”,可知四海湖的“冰汤圆”形成于2021年1月份,为冬季,吉林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在风力作用下,冰球汇集在湖泊的东南角,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 B
【解析】“冰汤圆”的形成过程首先冬季气温降低,四海湖进入冰冻期,湖面出现薄冰层,然后受冬季大风影响,促使薄冰层相互撞击,变成碎冰块,冰块的棱角经过推挤,逐渐变得光滑;碎冰块又作为核心进一步冻结湖水,冰块变得更大更光滑,最后,在风力作用下,大量冰球聚集在东南侧,被冰封在湖面下。综上,形成顺序为dbace,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吉林惊现“汤圆湖”奇观
【时事地理】冰泡还是冰蛋?吉林洮南四海湖惊现“冰汤圆”奇观|冰体
什么是赛里木湖?03
世界八大名湖
世界上最深、最古老、最清洁的湖泊,创造了超凡脱俗之美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在那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