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且谈“名师工作室”如何名副其实

如今,“名师工作室”遍地开花,从中国教育报的深度调查来看,“名师工作室”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有些“名师工作室”临时抱佛脚,平时开开例会聚在一起研讨,到考核时让成员提交相关资料……这样的工作室并没有让教师得到充分的成长。

如何让“名师”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如何让“名师工作室”成为优秀教师甚至卓越教师的孵化地,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成员,我觉得“名师工作室”要名副其实,至少得具备这些因素。

1.有魄力的主持人

有的老师的确很优秀,但是你会发现,他可能带不动工作室的学员。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可能是工作室的主持人缺乏魄力,缺乏给学员施加压力的胆量。

一位有魄力的主持人才可能不断催促着工作室成员实践、学习、研究,当这种“被催促”成为了压力,工作室成员才可能不断挑战自我。皮亚杰说,发展就是打破自身的平衡。在工作室里,只有不断战胜压力带来的能力平衡,才可能实现学员自我的成长。

2.严格的学员选拔机制

不知道考评机构是不是将人员培养也作为名师工作室的考评标准之一,以至于有些工作室招收成员时并没有一套严格的选拔机制,只希望自己工作室规模不断扩大。

既然名师要招收学员,一定不能砸自己的招牌。反过来,既然学员想进名师工作室,一定不能当那艘停滞不前的小舟。

兹以为,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应当成为工作室学员选拔的重要指标。

3.有目标的主题式研究

这一点其实和我们的教研活动有共通性。工作室的活动不能东一枪西一枪,这样研究的后果就是什么都不精。要想工作室有研究的方向与突破,有目标的主题式研究很有必要。

例如,这两年的目标主题是什么,那么这两年的工作室活动就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像咱们的统编教材一样,逐层细化,逐层提升,这样的主题式研究会让成员有共同的方向,同时围绕一个主题深入下去。

我之前参加过教科院组织的阅读工作坊,一年的时间就围绕一个目标,查阅各种资料、不断观课磨课评课、撰写各种文章……这种高压之下的研究很辛苦,但是你会发现成长也是显著的。

鸡蛋从内打破是生长,人也是一样。“名师工作室”成立的初衷就在于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如何让“名师工作室”名副其实,其运转形式和内部研讨都值得深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踔厉奋发 携梦前行——丁玉海名师工作室第一次线上研讨会议
对有效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的思考
安徽阜阳:吕世英语文名师工作室首秀在阜南二初上演
方关军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方关军的blog
提升素质,形成风格,实现班会序列化
名师工作室建设实践省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