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实录| 沙坪坝:《盘古开天地》

【写在前面】

不能磨课、上课的日子,通过听课汲取营养。

听了这节课,真的会觉得:不终身学习,早晚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所属册次】

统编教材四上四单元

【单元语文要素】

1.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3. 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课后习题】

1.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

2.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选做:课后收集中国的神话故事读一读,然后讲给同学听。

盘古开天地

执教:贺丹丹

记录:小彭老师

【课前谈话】

1.观看单元导读微课(主角哪吒和小朋友,引出神话的特点:疑问+困难+想象——神话故事)

2.猜这些神话怎么来的?

借助学习工具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微课有很强的故事情节性,猜想应该是请专业人士做的)

【教学流程】

板块一 梳理情节,寻找动词

1.齐读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读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神话故事。齐读课题

生:12,盘古开天地

2.交流预学单,梳理情节

师:读故事,需要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教材为这个故事配了4幅插图,这是我们把握主要内容的好工具。我们把这4幅插图装进了表格里,课前同学们通过表格进行了预习,老师检查过了,大多数的同学都完成的非常好。我们请一位小老师带着大家回顾一下吧!

生: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跟我一起回忆。第一幅插图对应的是第一自然段,时间词是很久很久以前;第二幅插图对应的是第二自然段,时间词是有一天;第三幅插图对应的是第三四自然段,时间词是天和地分开后;第四幅图对应的是第五自然段,时间词是盘古倒下以后。

3.寻找动词

师:预习的时候,我们借助插图梳理了故事情节,接下来我们继续借助插图,大家看着语文书,从插图对应的段落里找出盘古最主要的表现,将那个动词填写在磁卡上。图文对照开始学习吧。

生自主学习。

师:来,孩子们,黑板上展示了一些同学找到的盘古最主要的表现,大家看一看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贴到旁边。

生:我觉得第三幅插图那里应该是撑

师:也贴上去吧!

生:老师,我看那个插图好像第一幅也有坐的样子

师:那你可以把它贴上。还有吗?麻烦你说

生:我们组觉得第三幅插图应该是变。

师:第三幅吗?你确定是第三幅插图吗?

生:第四幅。

师:来,可以贴过来吧!

师:看来大家对其中三幅插图都有了争议.咱们先来看看第一幅插图。看看插图,盘古最主要的表现是睡还是坐呢?

生:睡

师:接着看这一幅插图,三种不同的意见,你更赞同哪一种?说说理由。你先说。拿着话筒。生:我觉得这里应该是站,因为课文中写了,头顶着天,脚踏地,站在天地间,动词是站,所以我觉得这里应该是站。

师:哎,这是你现在的想法,还有吗?后面的女孩,请你说。

生:我觉得应该是撑。因为撑呢,它可以包括手和脚同时的动作。

师:所以你觉得撑更合适一些。哎,坐和称都说了,写顶的孩子,能不能来说说自己的意见。

生:我一开始写的是顶,听了看法我觉得是撑,因为称包括了顶和站,手上撑着天,然后呢脚踏着地。

师:你根据别人的发言修正了自己的看法。

师:再看看这两个,谁来说一说。

生:我认为撑更好,因为站没有姿势,撑腰使劲,有力的感觉。

师:哦,你把这两个对比起来看,找到它们的不一样,是吗?哎呀,他说的这个意思其实我们都可以通过表演感受一下。我们来试一下。假如你们都是盘古。调整好姿势。抬头挺胸,你们的头顶着天,脚踩着地。用力顶着天地的样子,用一个动词形容,那就是——

生:撑

师:图文结合,我们就准确掌握了最主要的表现。

师:再看这一个,盘古最主要的表现是倒还是变呢?你说

生:我觉得应该是倒。因为五自然段第一句话就是盘古倒下以后,而且图也是倒下的动作。

师:这是你现在的想法。还有不同的吗?你来说。

生:我不认同刚才那位同学的观点。第五自然段主要的动作是变,因为光看插图不行,还要看课文的内容。这里只有第一句话说了倒,其他都写了倒下之后的变化,变成了云、太阳等。而且插图的右边也有江、树等。

师:是的,看来图文结合才能帮我们找到盘古最主要的表现,那就是——

生:变

师:是呀,刚才咱们看着插图课文就找到了盘古最主要的表现。分别是,一起读一读——

生:睡,劈,撑,变

4.借助插图,讲述内容

师:接下来,咱们继续借助插图,用上什么时间,盘古做了什么,天地是怎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大家先自己对照课文、磁卡,按顺序说一说。自己说自己的就可以了。

师:谁来说一说?请你来,好吗?

生:很久很久以前,盘古孩子一个浑浊的蛋里

师:说准确一点,是一个蛋吗?是像一个蛋的混沌之中。

生:然后有一天盘古睁开了眼睛,看到了一把斧头,把这个像大鸡蛋一样的混沌的东西劈开。然后天地就这样成了。

师:这里就形成了吗?

生:应该是轻而清的东西往上飘,重而浊的东西往下沉,天地就形成了

师:这里说分开了更合适一些。接着说。

生:然后呢,他们天和地再次合在一起,于是他头顶天脚踏地,把天地撑起,天地就这样形成了。然后呢,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世间万物。

师:诶,伟大的盘古创造了这个美丽的世界。看着书就会更好。我们请一个同学连起来再说一说。来。

生:首先,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形成时,宇宙如鸡蛋般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人在这个混沌之中。有一天,盘古醒来,看见旁边有个斧头,就把这个鸡蛋劈开了。天地分开后,盘古用身体撑着天地,天地就形成了。过了很久,盘古实在太累了,就倒下了,他的身体发生了变化,他的身体成了世间万物,这样盘古就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师:越说越好。掌声送给他!

板块二 图文结合,感受神奇

1.回顾方法

师:刚才,我们一起完成了学习任务一,回顾一下。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借助表格、图标等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借助插图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同时,本单元剩下的几篇课文中就没有这样完整的插图了,我们怎么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呢?我们在后续的学习中继续学习这个问题。插图帮助我们把握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还能帮助我们怎么读故事呢?让我们接着往下学。

2.聚焦“睡”字,感受神奇

师:盘古开天地是一个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让我们看着插图,穿越时空,来到很久很久以前。很久很久以前,那时的天地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

生: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一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师:我们聚焦“睡”字,图文结合展开想象,此时的宇宙和盘古在你的想象中是什么样的?你觉得哪里好神奇?你说。

生:我觉得巨人会睡在混沌之中,这让我很新奇。

师:当时宇宙混沌一片,盘古睡在其中,你觉得很神奇。我们送给他一颗神奇星。混沌,这个词有点难,能不能给它找个近义词?

生:浑浊

生:团成一片

师:模糊一团,是吧?

师:盘古开天地是一个创世神话,当时世界混沌一片。刚才咱们找了近义词,从字面理解了意思。那他究竟描绘了怎样的情境呢?边听边想象,闭上眼睛。

播放音频,生闭眼想象。

师:睁开眼睛。在你的想象中,混沌一片是怎样的情景?你说。

生:我刚刚想象混沌一片就是非常杂乱无章,有可能云在地上,地在天上。

师:那时候有天地吗?

生:没有

师:没有规则。还有吗?

生:那时候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混在一起,黑暗,看不清

师:没有类别

生:我觉得那时候看东西看不清楚,模糊一片

师:宇宙之中竟然模糊一片。

师:正如大家说的那样,在这样的一片混沌之中,竟然有一个巨人沉睡其中。你有什么想问的?

生:盘古是怎么出现的呢?

生:盘古为什么可以睡一千年,我们平常就睡一天,第二天中午醒。

生:盘古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什么睡得着。

生:他身体不能舒展开,我看见插图是蜷缩的,我想知道他在这么不舒服的环境下怎么睡得呢?

生:第一个盘古到底是怎样来的?难道是空间里形成的吗?第二个问题是盘古怎么进去的?

师:你对他的来历很好奇。是啊,盘古在这形如大鸡蛋的混沌之中孕育而生,我们只能说他是天生之子,自然之子。其实,神话中很多人物都有这样的神奇色彩。比如哪吒、孙悟空,盘古。我们只能说他是一个来历神奇的巨人。继续聚焦“睡”字交流。你说。

生:我觉得神奇的地方就是宇宙之外没有东西,宇宙之内有个鸡蛋一样的混沌。

生:我好奇的是盘古为什么睡这么久?是要准备什么吗?

师:她对数字感到神奇。神话故事里也有很多这样很神奇的数字,比如孙悟空的一个筋斗——

生:十万八千里

师:盘古在混沌之中睡了多久?

生:一万八千年

师:好神奇呀!你看,我们聚焦睡字,图文结合,按照这样的步骤学习了故事的开头,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3.聚焦“撑”字,自主感受神奇

师:接下来,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图文结合,边读边想象画面,又能感受到盘古是个怎样的巨人呢?请组长拿出学习单,组织组员,开始学习吧!

生小组学习

师:请一个小组派代表来展示一下。

生:我们觉得盘古是一个力大无穷的巨人。我从这句话看出来的。请大家跟我一起读。他一使劲……一丝微光透了进来。除了这句话我们也看出盘古力气很大,请大家跟我一起读。里面有一把斧头……大鸡蛋碎了。我从这句话想到正常人是做不到这些的,所以我认为盘古是个力大无穷的人。请问大家有补充吗?

生:我找到的是轻而清的东西……慢慢下降。因为说一劈开就上升了,下降了,平常的人不可能一劈空气就这样,所以我认为他是一个充满神力的巨人。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暴躁的人。因为他拿起斧头就往外劈,一般人是不会这样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是暴躁的。

师: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我不同意。如果你是盘古,你想睡在这混沌之中,不去外面看看吗?

生:我明白了,谢谢你的提醒,我以后会改正的。

师:那你现在认为盘古不是脾气暴躁,而是怎样的?

生:我觉得世有好奇心的。

师:对哪里充满好奇心?

生:对外面

师:是的,他是一个追求光明,向往光明的巨人。那就把你们的意见写在卡片上。

生:我觉得盘古是一个想创造光明的人,因为看到一丝微光就想沿着光看一看,也非常有好奇心。

师:而且我觉得你也是,对盘古充满好奇心,对光明地向往也有了感受。掌声送给这个小朋友,多会学习呀!

师:来,孩子们,看看,这是你们刚才写的力大无穷,这是刚刚这个给小组的拥有神力,如果只能保留一个的话,你们想保留哪个?

生:拥有神力。因为拥有神力就包括力大无穷和向往光明。

师:他不一定包括向往光明,但一定包含着力大无穷。你看,在交流的过程中你们有了更深的认识,把掌声送给他们。也感谢刚才发言的孩子,你们在交流碰撞当中就感受到了这一劈认识了一个拥有神力的盘古,更感受到了盘古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4.提炼形容词,感受前后变化

师:再看看插图,如果你们就是这个拥有神力的盘古,劈之前,你们睁眼一看,读——

生: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师:如果用之前学过的词语形容,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一起说

生:混沌

师:那劈之后呢?想象着神奇的景象,一起读

生:轻而清……地。

师:如果说,刚才黑乎乎一片的是混沌的宇宙,那么此时的宇宙在你的脑海中又是怎样的呢?和同桌商量一下,写在小磁卡上。

师:我们请一个孩子来分享一下。

生:我们小组觉得盘古开天地之后,世界是光明的。劈开之后已经有天地,那浑浊的肯定很黑,天上没有浑浊的东西,就是光明的。

师:还有吗?

生: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是清晰,他们两个都分开了,就等于是模糊相反的,找个反义词,清晰

师:还有吗?

生:我们觉得盘古创造的天地是一个有序的世界,这一切好像都是被提前安排好了的一样,我仿佛可以想象到一切都是如此美丽。

师:掌声送给他,说得多好呀!

师:人类祖先的想象中,这一劈就让混沌的宇宙走向光明、清晰、有序。之前,我们觉得劈这个词好普通,但是今天通过这个创世神话的学习,知道了人类祖先的幻想正是从这一劈带来的。

师:这节课,我们走进了睡和劈,一个来历神奇、拥有神力,内心向往光明的盘古。下一节课,当我们走进撑和变,看到怎样的神奇景象,读出怎样的盘古呢?下节课,我们再走进这个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神话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
历史冷对知识:破天荒有什么来历?
宇宙的起源:中国神话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读后感,课文盘古开天地读后感,盘古开天地读书笔记
面试必备:四上《盘古开天地》逐字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