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备课手记|三下六单元备课初设计(一)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生字词,会写本单元生字词,认识汉语一词多义的现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3.能抓住一个人的特点为习作命名,并写出这个人的特点。

单元设计思路

单元情境:制作童年回忆录

任务一:作家的童年回忆录

活动1 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活动2 学习《剃头大师》

活动3 学习《肥皂泡》

任务二:制作我的童年回忆录

活动1 学习《我不能失信》

活动2 习作表达

备课初设计

18 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借助图片及生活经验等方法,认识并理解“墨、染、碎、浪、溅、爽”等6个生字;通过对比观察,写好“墨、拨、蘑、菇”等生字。

2.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3.通过抓景物特点,借助图片、古诗、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初步感知诗歌中有动有静的画面之美,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流程】

板块一 图片导入,引出课题

1.欣赏水墨画图片,了解水墨画

水墨画是由水和墨调配成不同深浅的墨色所画出的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也称国画,中国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板书课题,学习“墨”

本来指古人写字用的墨汁,墨是用木头燃烧后的灰烬制成的,所以上面是“黑”,下面是“土”。

(2)指导书写“墨”。

(3)齐读课题

板块二 初读课文 疏通字词

1.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认识组诗

这几个题目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地点)主题相同的几首小诗放在一起就是组诗。

3.疏通字词

(1)第一组

当作 染绿 扑腾 钓竿 碎了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第二组

戏耍 浪花 你拨我溅 水葫芦

借助图片理解“水葫芦”。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水葫芦在诗中发生了变化,加了双引号。诗中的“水葫芦”指的是什么。

第三组

清清爽爽 明明亮亮 蘑菇 斗笠

借助图片理解“斗笠”。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板块三 学习《溪边》 习得方法

1.抽生读。

2.自由读,用一个字说说这首诗带给你的感觉。

3.选择你认为最能形容这幅画的一个字,划出相关语句,同桌交流理由。

4.交流,相机指导

(1)美在景物

勾画景物:垂柳、溪水、人影、红蜻蜓、草地、鱼儿

抓景物特点想象画面:说说景物带给自己的感觉。

绿在景物

哪些是绿的?(垂柳、山溪、人影)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经验想象画面:为什么绿?理解“染”。

想象:还有哪些也被染绿了?

关注颜色,万绿丛中一点红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静在景物

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你从哪里感受到了静?初步感受以动衬静。

镜子、平静、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5.假如你就是垂钓的小朋友,说说你在溪边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6.借助关键景物,尝试背诵《溪边》

板块四 小组合作 迁移学法

1.合作要求:小组选择《江上》和《林中》任意一首小诗,一起读一读,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形容小诗带给人的感觉,并在诗中找到相应的诗句说明理由。如果遇到难懂的诗句,可以借助刚才习得的方法尝试理解。

2.小组交流,相机指导

(1)小组交流

《林中》:理解两个“斗笠”代表的不同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3.比较相同,为每一幅画取一个名字。

(1)比较三首诗,看看有什么共同点

(2)取名:溪边垂钓图、江上拨浪(戏水)图、林中采蘑菇图

(2)生在书法书上写:拨浪、蘑菇

板块五 总结结课

不管是溪边垂钓还是江上戏水,或是林中采蘑菇,张继楼爷爷寥寥几笔就为我们描绘出童年那水墨画般的美好。如果感兴趣,课后还可以继续读读张继楼爷爷的儿童诗。希望你们也能在童年的百花园中寻找乐趣,感受童年的真善美。

19 剃头大师

【教学目标】

1.认识“剃、执”等10个字,会写“表、胆”等13个字,会写“大师、表弟”等15个词语,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抓住关键句,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相机正音:“剃”读第四声,不能读成第一声。

2.提问激趣:什么人能称为“大师”?

3.追问:那么“剃头大师”指什么样的人?

相机出示剃头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板块二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执行 否则 骂人 仇人 习惯 受刑 代替 厘米 摸耳朵

(2)相机提示:“仇、执”是翘舌音,“刑”是后鼻音。

2.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哪个部分叙述了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经过,哪个部分叙述了“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讨论明确:第四至六自然段写的是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经过,第七至十八自然段写的是“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过渡: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仔细阅读课文来比较一下。

板块三 学习段落,体会感受

1.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小沙的胆小。

(1)学生齐读,指名概括这句话的意思。(小沙胆小)

(2)出示下面的一组句子,引导学生比较。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发现:第二个句子通过举例的形式,把小沙怎么胆小写清楚了。

2.出示第二至六自然段,启发思考:老剃头师傅是怎么给小沙剃头的,小沙有什么感受?

(1)学生交流讨论,明确:老师傅给小沙剃头时,小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2)引导理解:小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预设1: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①点拨: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出示“老掉牙的推剪”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头发被咬住时的感觉。

②点拨:如果把句子中的“咬住”改成“夹住”,可以吗?

预设2: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①点拨: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碎头发掉到脖子里痒痒的感觉。②小结: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我们读懂了小沙剃头跟受刑一样,很难受。

板书:联系上下文 结合生活经验

(3)引导:文中还有好几个地方也写出了小沙剃头时“受刑”一样的感受,默读第二至六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段,再与同桌交流。

(4)全班反馈交流,相机指导学习相关句段。

预设1:从第二自然段中发现了小沙剃头像受刑。

①点拨:哪些词语突出了这种感受?

引导学生抓住“押进”“执一把木尺”“监督”“夺门而逃”这些词语体会。

②小结:抓住一些关键词也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句意。板书:理解关键词

预设2:从第四自然段中体会到小沙因为“锃亮的剃刀”而规规矩矩。

预设3:从第三自然段中小沙像看仇人一样看着给他理发的人,看出小沙不愿意理发。

相机指导学生理解“害人精”。

小结:通过想象这样的画面,我们也能感受到小沙剃头时

的痛苦。

板书:想象画面

(5)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关键词、想象画面等方法感受到了小沙剃头时如受刑般的痛苦。可头发却又不得不理,怎么办呢?他请来了一位“剃头大师”,这位剃头大师究竟表现怎么样?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块四 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板块一 回忆前文,导入新课

1.回忆梳理第1课时内容:“害人精”指谁?为什么这么称呼他?

2.过渡:为了既理好头发又摆脱这种痛苦折磨,小沙央求了一位“剃头大师”来给自己理发,他是谁呢?是怎样理发的?效果怎么样?

板书:剃头大师

板块二 学习段落,了解剃头过程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剃头大师”是谁?画出描写剃头大师理发的句段。

2.品读语段,理解句意,感受风趣幽默的语言。

(1)品读第十自然段。

①学生齐读。

②引导交流:“我”是个剃头大师吗?说说理由。

③引导学生深读体会:抓住关键的词句,细细体会,我们发现文中的“我”不是剃头大师。接下来,我们像这样再品读其他段落。

(2)品读第十二自然段。

①学生齐读。

②引导交流:“我”是真的比老师傅还要熟练吗?说说理由。

③小结:“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让我们看到了“我”理发毫无章法,真是熟练地乱剪!④指导朗读:请想象“我”给小沙理发的情景,再次朗读。

(3)品读十五自然段。

①学生齐读。

②点拨:“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3.引导交流:“我”装模作样,随意乱剪,效果究竟怎样呢?

(1)出示十六、十七段,齐读,寻找答案(坑坑洼洼、层层梯田)

(2)梳理小结:谁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谁才是个“害人 精”?

4.总结全文,探讨课题:课文为什么要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

板块三 小结与拓展

1.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很有特点的人,读了他们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感受到童年的美好。同时,还学到了理解句子的多种方法,阅读中用上这些方法,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2.出示补充资料,介绍秦文君及《开心男孩》。

20 肥皂泡

【教学目标】

1.认识“廊、悠”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13个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3.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介绍作者,导入课文

1.出示“资料袋”,学生自读,圈出冰心作品主题的三个关键词。

预设:大自然、母爱、童真。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肥皂泡》,感受作家冰心笔下的童真。

2.导入正文:同学们,你们吹过肥皂泡吗?冰心小时候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吹肥皂泡玩,那美丽有趣的肥皂泡,经她的手、她的嘴、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美丽和快乐,还吹出了童年的梦想。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冰心的美文和那如影如幻的肥皂泡,共同感受她童年的乐趣。

3.板书课题,指导“皂”的书写,学生齐读。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几部分

的内容?

2.组织交流与反馈。

(1)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生字读音是否读准确。

(2)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和”这个多音字。

出示词语:和弄 和平 附和

学生读词,教师相机纠正。

(3)出示填空,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肥皂水-(       )肥皂泡(        )肥皂泡

板块三 走进“最爱”,说清过程

1.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最爱玩”。

出示句子: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的肥皂泡

2.组织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最爱玩”吹肥皂泡的原因。

预设1:玩肥皂泡不受天气和季节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玩。

3.学生再次默读第三自然段,说清楚制作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的过程。

(1)出示要求:

①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②找出每一步中描述事物形态的词语。

(2)组织交流:

表示动作的词语有:放 加上 和弄和弄  蘸上 吹起提 扇送

描述事物形态的词语有:碎肥皂→肥皂水→泡儿、球儿

(3)引导学生关注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连接词,体会作者是怎样说清楚的。

标注相关词语:方法是……然后……再……

(4)指导学生用上连接词,边读边做动作,把作者制作肥皂水与吹肥皂泡的过程说清楚。

(5)同桌练习,组织集体交流。

小结:虽然制作方法简单,但是吹起来却很有趣,这也是作者最爱玩吹肥皂泡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抓住系列动作,用上连接词,我们也能像作者那样,把吹肥皂泡的过程说清楚。

4.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1)指导朗读。

提示:作者吹泡泡时的动作是非常轻柔的,所以朗读的时候语速可以稍慢一些,温柔一些。

(2)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再读这一段,你从哪里能够体会出作者对吹肥皂泡的喜爱?

板块四 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板块一 复习引入,回顾“最爱”

1.出示课题,引读课文开头。

板书:最爱玩

2.引读第二、三自然段,回顾作者“最爱玩”吹肥皂泡的原因。

板书:随时随地可玩 制作方法简单

3.引入本课学习。

除了这些,作者“最爱玩”吹肥皂泡还有其他原因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块二 学习段落,体会“最爱”

1.组织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交流对肥皂泡的印象。

可随机从形状、颜色、大小、光泽等不同方面点评。

2.学生自主朗读第四自然段,并根据要求自学。

要求: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的是什么?

(2)作者眼中的肥皂泡是怎样的?

(3)边读边画出你认为难读懂的句子,并在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

3.组织学生交流。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的是什么?

(2)作者眼中的肥皂泡是怎样的?

小结并相机板书:美丽

(3)这一段话有哪些难懂的句子,难懂的地方在哪里?

4.引导学生从词入手,理解句意。

(1)出示句子1: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①指名读句。

②指导学生理解“五色的浮光”“轻清透明”这几个词,并相机指导朗读句子。

③小结:要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先理解句子中难懂的词语,再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句子

的意思。

(2)出示句子2: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①引读句子,指导学生把句子读通顺。

②同桌合作,自主选择其中一句,用读懂第一句话意思的方法,理解句意。

③组织交流,指导学生理解句意,体会情感,相机指导朗读句子。

④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颤巍巍的大泡泡光影零乱的样子,并交流观看的感受。

⑤小结:肥皂泡不仅颜色多彩,而且形态多变。但不管泡泡如何多变,作者对泡泡的喜爱之情一点儿都没变。

板书:多变

(3)出示句子3: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在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①讨论:孩子们为什么会“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

②讨论:为什么大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孩子吹肥皂泡时的心境。

6.小结学法: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读懂了作者独具个性化的文字,体会了冰心童年时对吹肥皂泡的喜爱,也学会了通过借助图片和视频、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读懂难理解的句子。

板块三 学习段落,升华“最爱”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想象。

2.过渡:作者最爱玩吹肥皂泡,还因为泡泡能引发作者无尽的想象。

板书:无尽想象

3.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第五自然段。

要求:(1)边读边画出你认为难读懂的句子。

(2)和同桌交流,试着找个好方法来理解它。

4.同桌相互交流,聚焦疑问较多的语句。

预设1: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1)引导学生围绕“圆满”“自由”“透明”“美丽”等词语,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2)小结:一方面,一个个泡泡是圆满、自由、透明、美丽的;另一方面,孩子的想象也是圆满、自由、透明、美丽的。

预设2: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1)启发想象: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被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又会怎样?

(2)深化理解:还有哪些人、哪些事物、哪些地方,需要送去温暖、光明与希望呢?假如你就是肥皂泡,你会带着梦想和希望飞到哪儿?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

6.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欢乐、骄傲与希望”的情感。

7.小结: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了作者最爱玩吹肥皂泡,不仅仅是因为肥皂泡的美丽,还因为这飞起的泡泡中有她的想象,有她的童年,有她回忆时无尽的快乐、骄傲与希望。

8.补充资料,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冰心对童年的赞美。

出示: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 微笑。

                        -摘自冰心的《繁星》

板块四 回归“最爱”,总结学法

1.小结内容:童年最美。今天咱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肥皂泡》,知道吹肥皂泡是她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作者把童年的美好经历用清新自然的文字表达出来,不但让自己记住了童年的幸福,也让读者获得了快乐和幸福的体验。

2.小结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运用抓关键词、解释难懂的词语、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等不同方法理解了难懂的句子。这些方法,和我们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近似。今后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我们要多运用。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在真实的学习境遇中落实学习要素(三下六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肥皂泡》教学设计
《剃头大师》教学实录及点评
《找骆驼》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