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之谜:龙图三变

时至今日,知识大爆炸,也是知识大汇集,我们拥有如此多的信息资源,一定要断开所有来自思维僵化的捆绑和局限。

关于龙的说法,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多为恶的形象,关于现在进入中国大学博士生课程的《易经》学术体系,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都给扣上了封建迷信的大帽子。

突破固有的知识体系,提出新的思考,我们要敢于挑战权威,这是来自后浪的思考,不是一般性的骂街,请知晓。

龙是一种超物质世界的存在,也可以理解为灵界的一种生命。

本文所说的话题“龙图三变”是《易》学中一个千古谜团。

现在很多相关《易》学书籍,都会引用陈抟老祖这段话,《易龙图序》:

且夫龙马始负图,出于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也。

今存已合之序尚疑之,况更陈其未合之数耶!

然则何以知之?

答曰:于仲尼三陈九卦之义,探其旨,所以知之也。况夫天之垂象,得如贯珠,少有差,则不成其次序矣。故自一至于盈万,皆累累然,如系之于缕也。且若龙图便合,则圣人不得见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而形其象,圣人观象而明其用。是龙图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

始龙图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数。

上二十五,天数也。中贯三五九,外包之十五,尽天三天五天九并十五之位。后形一六无位,又显二十四之为用也。兹所谓天垂象矣。

下三十,地数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十分而为六,形地之象焉。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则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则六不用,亦形二十四。

后既合也,天一居上为道之宗,地六居下为地之本,三干地二地四为之用。三若在阳则避孤阴,在阴则避寡阳。

大矣哉!龙图之变,歧分万途。今略述其梗概焉。

本文不再纠结对原文的规范解释了。直接给出小编的理解,仅供参考。

龙图三变中,第一变和第二变,基本上历来《易》学大家都给出较为清晰的认识。

上图:图一

龙图一变

一变说的就是天地混沌时候的样子,天数有5个5数,共计25数,地数有5个6数,共计30数。

天数25,地数30,合计55数。如上图(图一)。

以白圈为天数,以黑点为地数。第一变天数在上,地数在下,象天地之象,天数总合为二十五,地数总合为三十,天地之数各自分开。

日月星辰,人的寿命,都是有定数的,这一点东西方文化都有共识,只不过如何去解读这个数,去解读这个周期,就需要各自建立自己的模型了。

古代《易》学,乃至等下要讲的河洛数,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数理模型,尽量的全息的去解读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演化过程。

天垂象,象征天地的运行规律。

这个天数、地数也代表事物运行的最原始状态。

这是有天文气象依据的,就是五运六气。

天数以五为单位,地数以六为单位。这里呼应《黄帝内经》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节。天地间以五六之数互相节制,其规律就是五运六气。

同时,他们的排布,又按照四象五行的排布,所以这个数,并非凭空而来的,而是真正的全息的去模拟宇宙的真实运行规则。

上图:图二

龙图二变

关于二变的情况,说法就开始复杂起来了,也可以理解为多角度解读吧。

说法一,天数上五组,其上一之数不动,去四个数;其左五组,去一为四;右五组去二为三;下五组,去三为二;中五组不动。其上、中、右为一、五、三,共三个奇数;下、左为二、四,共两个偶数,乃参天两地之象。所去掉的十个数,则隐藏在图二的下图中十之中。

图二中的下图为地数所变图。地数中六组,去一加于上六组为七;去二加于左六组为八;去三加于右六组为九;下六组不加任何数。其偶数组为六、八,奇数组为七、九,各居四方;中十亦为偶数组,来于天数去掉十。

图二上图中的五个组,即一二三四五之数,表示五行之生数;图二下图中的五个组,即六七八九十之数,表示五行之成数。

一说上图天象中的五个数,各加以五数,则成下图地象之数。两图之数之点合为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天象和地象中各有奇偶之组,为天地已合之序位。

这里要给出天地生成之数,如下: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天地相交,事物一旦开始运行,有形的无形的各种因素开始就混合,共同起作用,在宇宙运行的作用力之下,结合了五个要素(终极大象),这里可以结合数学上的拓扑知识。

五行,就是宇宙中五个要素的拓扑抽象。

阴阳,就是事物正方的两个方面,也可以理解为有形无形的两种要素的影响,也可以理解为天地两种力量对事物运行的影响。

图二的排序是没有问题的,和我们对一年四季,和四方的理解是一致的,是可以校验的。

图四

左东右西,左木右金。这是天地运行在有形层面的呈现,也就是“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中的“在地”的显现。

形和象是互为镜子的,在超越物质世界的层面,看到人类世界,反而是一种影像。

人睡醒了,怎样看梦,主啊,你醒了,也必照样轻看他们的影像。引自《圣经》诗篇。

龙图三变

随着事物的进步发展,宇宙进程的进一步演化,开始要进入到三变阶段了。

三变也是最让人费解的阶段,也是所谓的千古之谜。

这里就大胆的进行进一步推演。

在图二中,结合“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原则,我们把天地形象有形和无形的要素定出来。

图五

天象和地形是一对镜面关系。

在图四中,我们也只是考察了在地之形,也就是有形世界的观察。

而对于“天象”人们几乎是不理解的,人们去观察天体运行,和从空中观察地面的方位,也是有一个180°的翻转,就是一种镜面关系。

于是我们把图五中的天象和地形图,进一步,按照五行融合,融合过程(图六)得到下图:(图七)

图六

图七

上图(图七)就是河图,所以龙图三变的第三变就是河图洛书的形成。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从河图得出洛书,这也是属于三变的过程,也就是第三变中的千古谜团。

从河图变成洛书,也是千古谜团,其实上面这两个谜团是同一个谜团,只不过历来人们习惯拆开来讨论。

河图变成洛书是一个先天和后天的关系,又是一对镜像关系。

超镜像与真河图

这种镜像关系,已经不能用物质世界有形的观察方法去得出了,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对称关系。

深究下去,很多超时空现象,乃至微观原子的超对称关系,都可以通过河图洛书的这一个超镜面现象来进行分析,结构其中的运作。

这个超镜像,隐藏着一个传说中的真河图。

图八:真河图

图九:真河图数字表图

图十:真河图数

1984年以后,陆续传来有真河图的说法,这应该是这个谜团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1996年间,江湖上突然出现“陈抟秘传河图”(如图),其与今传河图不同处是两处作了对调:今传河图是“二七居上、四九居右”;秘传河图是“四九居上、二七居右”。《易数玄机》第三十一代传人刘野云先生,当时他已七十九岁,病逝于北平,临终前将上代传下来的《易数玄机》。

此后李保住先生在解析《伤寒论》的时候,也引用了真河图的说法。

2018年前后,隐士申子源以一种看似平淡无奇的方法,解析了河图洛书的变换,其过程中直接也给出真河图的说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一聊河图“相得相合”
什么是“生数”“成数”“大衍之数”?“大衍之数”是50还是55?
中国罗盘详解-第二层 先天八卦
争论千年的“大衍之数”
【河图之数】1. 天地之数
易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