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过“阅读预习课、作文活动课”突显语文学科特色5

通过“阅读预习课”和“作文活动课”

突显语文学科特色(5)

爱我心痛

之后,便进入展示课环节。展示课可以按以下环节进行——

1、课前准备——学生将小组预习的任务(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者连同本组对这个问题的结论,书写在老师规划的展示区,可以是黑板的一部分,可以是一块小黑板,也可以用一张大纸,有条件的当然也可以是电子文稿或者幻灯片。需要说明的是,字词及作者、写作背景方面的可以删减的应该尽量删减,以便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讨论,如果不是非展示不可的内容,就不要展示。所以老师在课前准备时一定要将学习小组准备的问题按自己的教学意图进行认真筛选,所保留的问题既有一定的宽度,又有一定的梯度和合适的难易度,且问题也不宜太多。也不一定每个小组探讨的问题都不相同,也可以几个小组探讨同一问题。

2、交流展示——展示的时候,可以按教师的教学意图依次展示,也可让学生自由展示。在某一小组展示(发言、讲解)的同时,其他小组的同学注意聆听、思考,待某一学生发言完毕,其他同学便可以自由地表达赞同、反对、补充见解,老师适时对学生的发言做点评、补充或修正。如果老师觉得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已经到位了,就应该引导学生即时转入对下一个问题的探讨。如果老师发现学生的争辩是有价值的,就应该允许双方继续,相反,则应提示终止。实际上,老师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是一个组织者、调度者、掌控者,又是一个学习者,是学生的忠实听众,同时还是一个点石成金的“高人”,还是一位裁判是非曲直的“法官”。

那么,在展示课上,哪些类型的问题应该安排在前,哪些问题应该安排在后呢?这得依据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思路。我主张的是,在阅读教学中坚持“整体阅读”教学法,所以,根据这种教学法的习惯思路,依次安排如下类型的问题:首先展示“整体把握”方面的问题,如“文章思路、概括基本内容、复述课文、编写内容提要或结构提纲、理解文章主旨等”相关问题,再展示品读欣赏(美词佳句、细节、情节、修辞)、反思评价(人物言行、个性品格、思想情感,作者态度、观点、情感)、阅读感受(读了文章,或者读到某个细节、情景,我有些什么样的感受体会?最让我难忘的是什么?最让我感动的是什么?写得最精彩的是哪里?我有些什么收获?)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安排学生质疑。

3、练习反馈——老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或者学生可能还存在的问题,设计两三道思考题,再从学生的解答中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对疏漏、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完善,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巩固强化。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练习反馈最好在课堂上完成。

“预习——展示”这种阅读课,说简单点——老师先将课堂上要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先自学,再通过课堂展示,小组相互交流,分享自学的成果。

这种教学情景下,老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编写学案或者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进程进行指引、督促、掌控、评价、点拨。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也能够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贯穿始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自学能力。

接下来我想谈谈“作文活动课”的教学。

绝大部分学生和老师最不想上的就是作文课。也许我们老师也听过不少作文公开课,名师讲的作文课也都听过不少。可是真正能够让我们记忆犹新的作文课有吗?恐怕很少。

前几年我到树林里“听”过一次作文课,至今还难以忘怀。这个老师先在教室里给学生讲了“如何观察自然景物”,然后让学生带上笔和本,全班一路到校外的森林中观察、作观察笔记。

末春时节,红花嫩叶,绿草茵茵,蜂萦蝶绕,溪流如带。孩子们或抚绿叶、嗅红花、戏清泉、钻草丛……有人独坐在长满青苔的树桩前,凝神静思;有人围绕在石缝中那棵挺拔的枫树周围交头接耳,老师穿梭其间,不时叮嘱几句,指点几句,好不悠闲自在!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老师集合学生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朗读自己所写的段落,或描写景物,或抒写感受,或与自然物对话,语言和表达虽显稚嫩,但还是显示出学生们那灵动的思维火花和真情实感。至少,在这样的观察、体验感受之后,很多学生获得了最朴实、最真切、最新鲜的写作素材,产生了一种写作冲动,只要稍加指导,就会形成一篇佳作。

比如,有一个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

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个捣蛋鬼竟然敢“太岁头上动土”,将一支金黄的野花插到一向严肃的刘老师领口中,那绿的枝条、金黄的花瓣的花枝倒挂刘老师背上,在那件雪白的衬衣的映衬下格外显眼,也让我的心咚咚直跳——要是让他知道,按他那脾气,不发火才怪,非把这个插花的人揪出来不可。我偶尔从树叶的缝隙里望一下刘老师,还好,他好像还没有发现。

不好,几个大胆的男生过来了,他们看到刘老师背上的花,忍不住“嘻”地笑出声来,刘老师转过头来:“你们怎么这么高兴啊?”“没,没什么——”另一个男生反应快,说:“刘老师,你带我们到这儿来玩,当然高兴啊!”刘老师大声吼到:“谁说我带你们来这玩儿啊?快观察去!”两个男生吓得烟似往远处跑,还不停回头张望。刘老师四下望了一望,发现周围没有人,站起来,脸上露出“狡猾”的笑。我俯下身子,趴到地上,拉过一些树枝挡住我的脸,生怕他看见。

刘老师站直身子,举起双手伸了个懒腰又慢慢放下。可别往身后摸啊——我的心越来越紧张起来。刘老师的手终于放下来了,他又在石头上坐下,双手还撑在石头上,我悬着的心终于可以落下了。

好景不长,没过两秒钟,他弯起左手从下向背上摸去,差一点,幸好没有摸到。他又弯起右手向衣领摸去……刘老师把这支金黄的野花拿到手上,双手一搓,金黄的花枝飞旋成一个金黄的圆圈。他低下头去闻了一下,脸上漾起快乐的笑。“香都不香!”刘老师在那儿低声自语,顺手将那小小的花朵掐下来,正当我以为他要把那花朵扔掉时,他居然把那朵小花安放到耳朵上,然后摸了摸另一只耳朵,小声嘀咕了一句:“要送就送两朵嘛!”他又站起来,大声喊:“娃儿们,给我搞个花环来!”

几分钟后,献花的同学蜂拥而来,刘老师头上堆满了各种颜色的花环,肩膀上也挂了许多。同学们和老师挤在一块,堆成了一个大花环。其实,还有些花环是用树枝或藤条做的呢。

这段文字是那个刘老师后来寄给我的,自然有老师指导的成分。但总的来说,如果没有老师组织的这个作文观察活动,我想是永远也产生不了这样的文字的。

生活体验、感受永远是写作的不竭源泉。作文难,难在哪?主要难在我们的学生缺少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新课程将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并举,除了要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之外,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学生写作成“无源之水”的问题。“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我们还总是想把综合实践活动当成形式或者干脆视而不见,一味地给学生讲这样技巧那样方法,学生是永远也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的。

老师们,想方设法把阅读预习课上好,重视写作前的写作体验活动,或许能让我们走出阅读与写作的困境,获得更快乐的教学体验!

不当处,望各位专家同仁指正!

谢谢大家。

20081011日星期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写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管建刚
【教坛春秋】搭建通向生活的桥梁——张晓梅老师及其大语文教学圈
吕羡平校长 高效课堂建设与精准教研讲座 - 我的听课笔记
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原创】我教学工作的得与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