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但冻也要有原则。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现在正值秋季,“ 秋冻”指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减少诱发疾病的机率。但是秋冻也有原则,一些部位不能冻,滴耳疗法解析都有哪些部位不能受冻呢?

1.脖子:夏秋交替,还有高温难耐的“秋老虎”,此时,很多人,依然是离不开空调的,但是,切记,脖子不能受凉,更不能直对空调。一旦脖子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所以,初秋时节,要“秋冻”,也要保护好脖子,切莫使脖子受凉了!

2.头部:秋季头部不宜受凉,尤其,不宜晨起洗头,这样头部易受风寒。头为“诸阳之汇”,若头部受寒,体内阳气会散失,神经血管供血受影响,引起头痛.入秋大风时,可戴顶帽子,给头部“保暖”;洗头时,用比平时热一点的水,洗后及时吹干。

3.肩膀: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不宜受凉!寒气常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有肩颈疼痛者,在天气变冷时,更要注意肩部保暖,不要穿露背装,最好穿长袖睡衣睡觉。

4.腹部:肚脐比较薄弱,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易受寒邪侵袭,危害健康。秋季早晚的温差相对较大,到了夜间气温很低,肚脐周围,如果没有做好保暖的话,很容易让寒气侵袭,这样直接影响的就是肠胃。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所以,秋冻也要做好腹部保暖,睡觉时,用毛巾盖着腹部或围上腹围。夏秋交替,女性最好少穿露脐装、低腰裤,做好腹部保暖。

5.双脚:所谓“寒从脚下起”,脚部寒,则全身寒,机体抵抗力下降,病邪便乘虚而入。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入秋后,应穿长裤和常袜,少穿短裤、短裙。

   温馨提示:秋冻并非人人适宜,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呼吸道疾、关节炎患者不宜“冻”,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冻”得适度。三叉神经痛患者一定要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风受寒诱发或加重三叉神经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藏”哪些部位不能露?
颈椎病:按摩头和脚上的穴位
春来天气多变,宝宝“春捂”有原则
秋天三个部位别着凉
每天按摩脚部太冲穴涌泉穴有助治疗颈椎病
现在到大寒,只需做好这三件事,健健康康到明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