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荷兰靠22万农民成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国土面积不足半个重庆!

 《小编带你看世界农业》系列报道

荷兰农业 /第3期

世界第一农业强国是哪个国家?

一些人可能认为是美国,因为很多国家都从美国进口粮食。还有一些可能认为应该是以色列,上期我们提到了以色列把一片沙漠国土变成了高产农业基地,并大量出口农产品。
但是,小编认为,这个位于欧洲西偏北部的小国(相对)荷兰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农业第一强国。

荷兰的纬度跟我国的漠河差不多,位于北纬52度附近。虽然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比漠河温和,但是同样有漫长难熬的冬天。
众所周知,对于农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自然环境,而荷兰的自然条件,比起其它农业大国来说,就显得“先天不足”了。

荷兰面临的第一个严重问题是人多地少,4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只有2900多万亩的耕地面积,平均到每个人不到1.8亩。把荷兰放在中国地图中,它只有一个红点那么大(约占重庆市的一半面积)。

荷兰第二个不足就是土地太低洼了。全国的平均海拔只有30米,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其中,有20%的国土还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所以2/3的陆地都处于随时会被淹的风险。所以荷兰也叫做尼德兰,意思是低洼之国。

不过不用担心,荷兰是世界上最强的治水专家。大名鼎鼎的荷兰史基浦机场就在海平面以下,低于海平面4米多。


由于荷兰实在是太“不缺水”了,一年365天里有300天都在下雨,致使荷兰人从公元13世纪开始就用风车来排水(所以荷兰人发明了风车多半是被自然条件给逼的)。

这样的气候导致光热不足,这对于农作物生长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荷兰的农业生产都无法满足本国国民的需求。
荷兰土地资源有限,且光照不足,这样的条件并没有成为制约荷兰农业发展的障碍,相反,他们把扬长避短发挥到了极致。

首先,荷兰调整了产业结构,把极其有限的土地资源节约出来,用来种植花卉、蔬菜以及发展畜牧业。

因为荷兰独特的气候,孕育了大量的优质牧场,所以发展畜牧业是最合适不过的。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荷兰温室开始发展,他们依托玻璃温室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突破了这些限制瓶颈,并让这个面积只有4万平方公里的小国,一跃成为全球农业强国之一,创造了农产品出口全球第二的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农产品出口全球第一的美国的国土面积是荷兰的230倍之多。

玻璃温室环境控制实现了全部自动化控制,包括光照系统、加温系统、液体肥料灌溉施肥系统、二氧化碳补充装置以及机械化采摘、监测系统等。

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以及配套现代化的硬件设备,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荷兰的蔬菜作物产量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荷兰设施栽培中,无土栽培比例高达80%,其中,荷兰的无土栽培大部分采用的岩棉栽培,不像我们国内很多采用基质或水培。岩棉栽培是将植物栽植于预先制作好的岩棉中的栽培技术。

它是一种新的无土栽培技术,岩棉培的蔬菜、花卉不仅产量高,产品质量好,少污染,确保低成本和高溢价。


荷兰的设施农业中,生物防控以及天敌的应用非常普遍,化学农药使用比例较小,在10%~20%左右,物理和生物防控比例基本在60%~80%。

荷兰农药施用量和化肥施用量明显低于我国。并且相比于荷兰每公顷蔬菜54.4吨的产出,我国只有23.0吨,还不足其二分之一,说明荷兰的土地生产率高于我国。这就是高科技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差距。中国2.2亿农民干不过荷兰22万农民,农业生产率只有荷兰千分之一。
举一个再具体一点的例子:西红柿本来产自美洲,是热带作物,但是西红柿出口量荷兰全球第一,一年出口二十多亿美元。中国的温室大棚内,西红柿产量每平米为10到15公斤,但是荷兰能达到70到80公斤。
 
学者Ernst van den Ende说,“在未来40年时间里,地球必须生产出比历史上所有农民在过去8000年里收获的更多食物”

荷兰农业发展的目标就是用创新去避免人类很有可能遭遇的温饱问题,是值得全世界学习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亩产10万斤的西红柿,看看国外是如何做到的?你是否也可以呢?
荷兰农业凭什么那么牛?人口不及我国一个省却喂饱世界
无土栽培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从番茄工厂化生产解析荷兰温室优质高产的原因
寿光轻简化无土栽培超越荷兰,开启中国无土栽培新时代
那些你想象不到的事——让人惊叹的荷兰种植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