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7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考点习题汇总

2017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考点习题汇总(选择与辨析已考)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单项选择题

  1.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诗、书、礼、易、乐、春秋”属于“四教”中的(  )

  A.

  B.

  C.

  D.

  【参考答案】A。“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意思是说孔子以文、行、忠、信四方面来教导弟子。其中“文”是知识,“行”是品行,“忠”是忠义,“信”是信用。由此可知,“诗、书、礼、易、乐、春秋”是知识,属于“四教”中的“文”。所以本题选A

  2.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

  A.《教育漫话》

  B.《论语》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参考答案】C。《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3.在我国当前课程管理的改革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新增的课程管理是(  )

  A.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C.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参考答案】C。长期以来,国家课程在我国的课程体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针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新课改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辨析题

  4.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组内讨论。小组学习首先要制定一个小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合作活动达到目标并对小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此外,还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或是全校交流。

  材料分析题

  5.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做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布置这种家庭作业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

  【参考答案】(1)布置这种探究性作业,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形成。

  (2)探究学习也称为发现学习。学习过程除了被动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认知活动。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学生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学习或发现学习是体现学习的真正价值、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材料中,这位教师并不否定提出疑问的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课后自己去思考和探究,并将自己的认识写出来进一步讨论,正是体现了新课程中关于探究学习理念的阐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习题

中学课程

  单项选择题

  1.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体验了(  )的重要性。

  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参考答案】D。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物质环境。第二,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舆论、风气、仪式、制度等。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团体文化等。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体现的正是学校物质环境,属于隐性课程。

  2.在我国当前课程管理的改革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新增的课程管理是(  )

  A.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C.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参考答案】C。长期以来,国家课程在我国的课程体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针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新课改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答案】A。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简答题

  4.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参考答案】(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材料分析题

  5.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23门选修课,34门活动课;初中开设了35门活动课。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5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

  试用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校的课程。

  【参考答案】(1)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全国实行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使用一套统编教材;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也比较单一;以学科课程为主,缺少活动课、综合课。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课程结构的调整,强调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原则、均衡性原则、选择性原则。

  (2)事实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变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的意义与作用:①完善课程体系;②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④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⑤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3)上海市这所中学的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校课程体系范例。这所中学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学校课程体系,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结合起来,普通课与职业课结合起来,国家课程与学校的特色课程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满足了不同资质、特长、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要。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习题

中学教学

  单项选择题

  1.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即在教学中要贯彻(  )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

  B.循序渐进

  C.启发性

  D.巩固性

  【参考答案】D。“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它,“温故而知新”是说复习旧知识会有新的收获,都体现了巩固性教学原则。

  2.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

  B.特朗普制

  C.道尔顿制

  D.设计教学法

  【参考答案】B。特朗普制是由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大班上课是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讲课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小班研究,即将大班的学生分为约20人左右的小组,由教蛳或优秀生领导,研究和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则是由学生独立作业,其中部分作业是教师指定的,部分作业是学生自主选择的。

  3.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参考答案】C。教学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同时还要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地处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之中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行也是影响学生的重要教育因素。所以题干所述说明了教育过程是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过程。

  辨析题

  4.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的练习。无论是课内作业还是课外作业,作用都在于加深和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通过作业的布置、检查和批改,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缺陷并加以纠正,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并提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材料分析题

  5.材料:小李、小张都是刚工作一年的初一语文老师,两人工作很努力,但也存在很多困惑。小李对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新课改的知识,意识到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特别注意调动课堂氛围,我的课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得很热闹。上周的公开课上学生个个都很开心,可听课的老教师们都说我的课没有语文味,缺乏深度,只注重形式。难道一堂课热热闹闹的不好吗?”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也没少花工夫。我专门买了特级教师的教学录像,细心模仿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课几乎就是把录像中教师的教学复制到我的课堂上。可为什么同样的上课方式,我的课效果就不好呢?

  问题:(1)你是否赞成小李的教学观点,结合相关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2)小张上课的问题在哪里?请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我不赞成小李的教学观点。

  ①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过程。小李只关注学生,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缺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这样的教学难免会缺乏深刻性。

  ②上好一堂课除了气氛热烈,还应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任务和重难点,使学生掌握每节课学到的知识。

  (2)①小张上课的问题是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生搬硬套教学模式。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情感的人。特级教师所教的学生和小张所教的学生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②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相互提高的动态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小张在教学中照搬特级教师的教学模式,而没有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改变,因此,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束手无策。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不断调节教学方法,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习题

中学生学习心理

  单项选择题

  1.“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等观点体现了(  )

  A.晕轮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效应

  D.投射效应

  【参考答案】A。晕轮效应是指在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了清晰、鲜明的印象后,掩盖了其余品质、特征的知觉。这是以偏概全的理解,即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主要品质、特征形成良好或不良印象后,就会影响他对这个人的其余一切不良或好的看法。“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即是这种效应的体现。

  2.(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角

  B.视敏度

  C.视野

  D.明适应

  【参考答案】B。视敏度,也称视力,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3.喧嚣的闹市中,大声地叫卖未必能引起人的注意,但在安静的阅览室中小声地交谈就可能引起人的注意。这是因为(  )

  A.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注意产生的影响

  B.刺激物的新颖性对注意产生的影响

  C.人的感觉阈限在不同环境中是不同的

  D.注意具有集中性的结果

  【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是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之一,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注意产生影响。故选A项。

  辨析题

  4.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这时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积极影响。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此时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消极影响。即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故本说法不正确。

  材料分析题

  5.陈斌是某中学的学生,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努力,每次考试他都抱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陈斌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果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韦纳的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1)这种归因不正确。陈斌将行为的原因归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

  (2)该学生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不努力)。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3)①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归因可预测其此后的学习动机。②长期消极的归因不利于学生的人格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反馈的作用,并在反馈中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正确归因,重塑自信。③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消极的自我认识,提高学习动机。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学生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的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予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予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习题

中学生发展心理

  单项选择题

  1.“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参考答案】B。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种心境情绪的表现。

  2.心理学研究指出: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期,学习外语应从10岁以前就开始,学习乐器在5岁左右开始为最佳。这些都说明了心理发展存在(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参考答案】C。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题干描述的正是不同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故本题选C项。

  3.一个学生对另一个蛮横学生不满,但却在并无过错的弱小学生身上发泄不满。这种现象属于(  )

  A.压抑

  B.投射

  C.回归

  D.置换

  【参考答案】D。置换,又称转移或者移置,是指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迁怒”就是这个机制。

  简答题

  4.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其差异主要表现在: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具有场独立方式的学生,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具有场依存方式的学生,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2)沉思型与冲动型。在解决问题中,沉思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3)辐合型与发散型。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发散型的学生表现出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特征。

  材料分析题

  5.这学期以来,16岁的小雨似乎变得异常叛逆。据其父母反映,在家里,父母让他干什么他就偏不干什么说不对、不好的事他却偏要尝试一下。例如,父母告诉他不要抽烟,他却想尽一切办法抽烟。在学校,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扰乱课堂纪律,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对此他却毫不在乎。对于老师的批评,要么沉默以对,要么肆意顶撞。小雨平时言行偏激,与同学关系也很不好,常跟别人打架斗殴,还经常欺负弱小的同学。

  (1)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分析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原因。

  (2)对于材料中小雨的逆反表现,家长和老师应如何对待?

  【参考答案】(1)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由于自身成熟而产生的独立或自重的要求与对长辈的不满、反抗情绪相矛盾的心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发生在父母或教师等成人遇事“爱唠叨”,说话过头,限制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交友结伴的时候。

  (2)成人在教育他们时,要注意尊重他们、讲究方法,同时要提倡他们孝敬、体谅长者,设法使他们加强修养,鼓励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逆反心理”还是可以克服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习题

中学生心理辅导

  单项选择题

  1.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

  A.强化法

  B.示范法

  C.消退法

  D.行为塑造法

  【参考答案】A。强化法主要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示范法是观察、模仿教师呈现的范例(榜样);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是想增强学生提问的行为,故答案为A项。

  2.艾里斯的ABC理论中的“C”指的是(  )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获得正向的情绪结果

  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D.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参考答案】CABC理论中,A表示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表示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表示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3.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

  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的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的惧怕

  【参考答案】C。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简答题

  4.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答案】(1)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2)分年级定专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3)构建全方位、全员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模式。

  材料分析题

  5.材料:小峰平时性格乖巧,在初一、初二时曾任学生会干部,成绩中等偏上,但自从升入初三,成绩开始下降。开学的前两周时间里返校上课的时间只有两天半,每次都以头晕、脚扭伤等原因请假不来学校,其实他是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肯来上学。班主任后来了解到,小峰之所以会变成另外一个人,是因为在一次放学路 上,他遭同学勒索,还不敢告诉别人,而且为了给勒索者钱不得已偷了父母的钱,被父亲知道后还被打骂了一顿,从此,小峰便沉迷于网络游戏,他说只有在网络游戏里才能找到自我。

  问题: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谈谈如何看待网络成瘾问题。

  【参考答案】网络成瘾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 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网络成瘾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网络本身的诱惑力;中学生面临的困扰增多,学习和竞争压 力大;同伴群体影响;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弱;家庭的教养方式的影响。材料中小峰网络成瘾是因为在路上被勒索,心里害怕还无处诉说,在生活中遇到了困扰;同时 加上父母的责骂,才去网络的虚拟环境里寻找自我。这个材料启发我们,对待网络成瘾问题时,首先要分析网络成瘾的原因,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而针对已经网络成瘾的小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矫正:

  第一,通过控制上网时间和次数,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第二,采用认知疗法,针对小峰网络成瘾问题本身及背后的问题,即被勒索后心里害怕却无处诉说,以及偷钱后被父亲打骂,与小峰进行谈话沟通,使其勇敢面对被勒索的问题并分析网络成瘾的危害,探讨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

  第三,通过小峰的父母进行谈话沟通,使其了解小峰偷钱及沉迷网络的原因,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帮助小峰矫正网络成瘾提供条件。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习题

中学德育

  单项选择题

  1.“亲其师,信其道”体现了(  )的作用。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B。“亲其师,信其道”的意思是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因此,答案为B项。

  2.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这是因为(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参考答案】A。“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体现了对知、情、意、行四个因素的综合运用。

  3.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科尔伯格

  【参考答案】D。道德两难故事法是科尔伯格针对儿童道德教育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它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围绕该故事提出的相关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辨析题

  4.德育目标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材料分析题

  5.材料: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他答应改过,但并无实际行动。

  问题: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你将如何运用德育的有关知识来解决小王的问题。

  【参考答案】(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在解决小王品德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要重视其道德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

  (2)学 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接受其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和开展社会交往看成德 育过程的基础。

  (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过程。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 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4)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反复抓。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习题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单项选择题

  1.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

  A.班级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社会公益活动

  【参考答案】C。以活动人数和规模为标准进行分类,学校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分为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群众性活动。

  2.(  )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A.操行评定

  B.成绩评定

  C.素质评定

  D.道德评定

  【参考答案】A。题干描述的是操行评定的内涵。

  3.与“口服心服”“口服心不服”两种心理现象相对应的是(  )

  A.真从众,不从众

  B.真从众,权宜从众

  C.权宜从众,不从众

  D.权宜从众,从众

  【参考答案】B。考查真从众、权宜从众的含义。真从众指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的看法也认同群体。有些情况下,个体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这种是权宜从众。

  简答题

  4.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参考答案】要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应从教师的个人因素入手,使其通过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来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水平。包括:(1)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努力工作,学会休闲;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5)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6)保持健康的身体;(7)学会调控职业压力;(8)避免职业倦怠的 消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5.王老师是刚刚大学毕业走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身上依然 保留着大学期间我行我素的作风。王老师的第一堂课穿着随便,一身休闲另类的打扮,本想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结果适得其反;由于紧张,王老师上课过程中出现 了明显的错误,一些同学听出来了,并开始议论纷纷,但是王老师没有纠正也没有道歉,继续进行着课的进度。自从这节课之后,王老师总感觉自己在学生面前缺乏威信,但是不知道错在哪里。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树立教师威信的意义以及阻碍王老师在学生中建立威信的因素。

  【参考答 案】(1)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地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教师威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实现了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有利于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角色的实现;②有利于教师作 为班集体管理者角色的实现;③有利于教师作为行为规范的示范者角色的实现j

  (2)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条件有:①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②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仪表、作风和习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必要条件;③师生关系——师生平等交往是教师获得威信的重要条件;④教师的评价手段。

  王老师在第一堂课时,自己的仪表没有能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时王老师也没有自我批判的精神,没有承认自己讲课中的错误,这些因素阻碍了王老师在学生中威信的建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经典试题100例(41—80)
2007年某市公开选拔学校校长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本站整理]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中学)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和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