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2课

湖南自考报名-2018年自考..
湖南自考报名 ,2018年自考网上报名已经全面启动,报考不...

广告
2018年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2018-03-11 124页 4.8分  纪开兵
用App查看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民风民俗

1.《社戏》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理清文章结构。

2.感悟社戏中的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

3.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之情,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感悟社戏中的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童年的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我们曾陪童年鲁迅从“百草园”走到了“三味书屋”,今天我们继续追寻另一段有他童年影子的难忘经历——《社戏》

二、整体感知

1.播放【影音资源】《鲁迅》,了解作家作品。

2.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归省.(xǐnɡ)行.辈(hánɡ)潺.潺(chán)

不惮.(dàn)怠.慢(dài)撺掇

..(cuān duo)

凫.水(fú)踱.(duó)吁.气(xū)

宛.转(wǎn)絮.叨(xù)磕.(kē)

舀.水(yǎo)蕴藻

..(yùn zǎo)

(2)解释词语

归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惮:怕,畏惧。

怠慢:冷淡。怠:轻慢。慢:态度冷淡。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行辈:排行和辈分。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依稀:隐隐约约。

3.速读全文,重点语段播放【影视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1)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吗?

(2)本文的人物有谁?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3)围绕“社戏”这条线索,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4)本文题目是“社戏”,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却不多,能否把题目改为“童年”或别的什么标题?为什么?

(5)课文以“社戏”为线索,贯串全文,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顺序的?

明确

(1)主要叙写“我”儿时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时,夜晚驾船去赵庄看戏的事。

(2)人物:迅哥儿、双喜、阿发、桂生、六一公公、母亲、外祖母。

线索:看社戏

(3)围绕“社戏”这条线索,文章主要写了7件事。①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②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③看社戏前的波折。④夜航去看社戏途中。⑤赵庄看社戏。⑥看社戏后归航偷豆。⑦六一公公送豆。

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有社戏、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情节要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4)鲁迅先生怀念的并不是社戏本身。他只不过是通过盼社戏、看社戏、想念社戏,来表达平桥村人朴实真挚的感情和那特有的农村风光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可参考【微教案】《社戏中的美》。

(5)戏前波折(第4~9段)、月夜行船(第10~13段)、船头看戏(第14~21段)、归航偷豆(第22~30段)

三、局部探究

1.“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譬如第一层就写了看戏前的三次波折和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

三次波折:一是叫不到船;二是不准和别人同去,外祖母担心;三是外祖母又怕都是小孩,不可靠。

三次转机:一是八叔的航船回来了;二是少年们愿意和“我”一同去;三是双喜写包票,保证不出事。这样写使故事波澜起伏,既烘托了“我”看戏的急切心情,又初步表现了小伙伴们热情能干的特点。

可参考【微教案】《看戏的波折》。

2.在作者笔下,“我”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明确

不好看。

(1)正面描写:①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②想看“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

(2)侧面描写: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孩子的神态、动作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3.为什么作者还要在结尾称赞“那夜”的“好戏”,“那夜”的“好豆”呢?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预设一】

“那夜”自然景色之美

点拨

左右都是碧绿的豆田、河流、淡黑的起伏的远山,朦胧在水汽里的月色,面前“仙山楼阁”般的戏台,“大白鱼”似的航船,无不给人以鲜活的生命之感,给人以美好的向往。

(1)朗读“月夜行船”的语段,作圈点批注,品味其语言表现出的自然美。这段景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明确

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触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视觉: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几点火

听觉:似乎听到歌吹了

想象: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2)“月夜行船”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带给你美感?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答案预设

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朦胧”用得好。本义指月光不明,在这里当动词使用,有“融化、融为一体”的意思。月色与水汽融为一体,到处都是朦胧一片,更烘托了“那夜”环境的优美、静谧。

“清香”用得好。豆麦、水草的清香与弥漫的水汽融合在一起,扑面吹来,从嗅觉、触觉角度写出那晚“我”愉悦的心情。

②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踊跃”,照应前面的“起伏”,淡黑的连山蜿蜒起伏,在月色中好像是跃动的黑色兽脊,写出了舟行水上远眺连山的动态美。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静物写活了,写出了船行之快。

教师小结

“我”一路上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也表现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3)指名朗读“月还没有落……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其他同学闭目想象其意境,体会归航的快乐。

(4)“深夜归航”部分的景物描写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带给你美感,让你如临其境?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答案预设

①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赏析:“回望”两字,表现出“我”依依不舍的心情。作者仍把戏台比作“仙山楼阁”,与来时呼应,进一步突出了戏台模糊在远处月色中的独特体验,“罩”更表现出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灯火中的戏台,仿佛红霞笼罩中的仙山楼阁,在月色中氤氲着色彩与光泽,神奇而缥缈。

②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赏析: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色中穿行的白船比作“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表现出少年们驾船技术的娴熟,又符合儿童的视角和心理,突出了一群孩子看戏归来的愉悦。几个老渔父“喝采”,更从侧面烘托了船行之轻快,令人称奇。

小结

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豆麦、水草的“清香”,船头水声的“潺潺”,横笛的“宛转,悠扬”,孩子们的笑声,老渔夫的“喝采”,作者将神奇的“月夜行船图”,写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难怪那夜的戏难忘。

可参考【微课堂】《形容词的妙用》。

【预设二】

“那夜”人情之美

那夜的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选一位人物,体会他的性格特点。

答案预设

双喜:

①当“我”看社戏遇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聪明)

②当外祖母担心“我们”都是孩子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③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聪明、细心)

④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考虑事情周到)

⑤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考虑事情周到)

⑥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做事有始有终)

⑦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反应灵敏)

小结

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充满自信,有组织能力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领头人。

阿发: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小结

个性化的语言,充分表现了阿发热情无私的高贵品质。

六一公公:

①“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而不是指责偷豆。(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②“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纯朴、好客)

③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好强)

④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纯朴、好客、热诚)

小结

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纯朴、好客、热诚、好强的老人。

可参考【微教案】《那夜的豆,那夜的戏》。

四、总结拓展

《社戏》一文写于1922年,由于辛亥革命不够彻底,封建教育的思想仍紧紧地禁锢着大家的头脑,儿童教育就更成为封建教育制度的牺牲品。枯燥无味的教育内容,使得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少年儿童们渴望自由,向往大自然的美好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亲密融洽、友爱互助的关系。鲁迅的《社戏》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以一个少年儿童的视角来观察社会、体察人情的。文章处处洋溢着友谊的纯真和爱的温情,写得真切而又生动。

并非那夜的豆最好吃,也并非那夜的戏最好看,原因在于“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受到这么纯朴、天真、可爱的少年朋友般的友情了。“我”所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这样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之情,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渴望和追求,是对主题的深化。

本文写了“我”的家乡的文化习俗——社戏。请同学们想想自己的家乡有什么文化习俗,可与同学们对话交流,上台说给大家听听。

五、作业设计

1.模仿月夜行船一段(11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色彩、声音、视觉、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描写一处景物。150字左右。

2.介绍你所知道的某一剧种(最好是你的家乡戏)的历史发展状况和基本特点,要做到条理清楚,言简意明。

六、板书设计

社戏

鲁迅

至美的景

戏里戏外至真的人不变的情怀

至纯的情

2.《回延安》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天游”的特点并学习其形式。

2.熟读成诵,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

3.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信天游”的特点并学习其形式。

2.熟读成诵,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深情厚谊。

难点:

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音资源】《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阿宝),导入新课。

刚才播放的这首民歌歌名是什么?谁唱的?是用什么形式写成的民歌。(信天游)

信天游是一部镌刻在黄土高原的传世巨著,是劳动人民自由酣畅地抒发情怀的心声,它游荡在天空,流走于沟溪,回音于山谷。

【精品课件】展示“信天游”文体知识。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它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

可参考【微教案】《信天游》

那么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又会有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让我们与贺敬之一起回延安,了解信天游,感受作者对延安的挚爱深情。

二、整体感知

【精品课件】

1.作者作品

贺敬之(1924-)现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2.写作背景

1935年10月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党中央就设在延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延安一直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中心。它是革命圣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抚育了成千上万的革命战士,贺敬之就是其中一位,他于1940年来到延安,在这里生活了六年。1956年春,他从北京来到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阔别十载,一朝

返归,他受到了延安人民亲人般的热情款待,看到了延安面貌发生了神话般的变化,感奋的情怀化为澎湃的诗情,便以《回延安》为题,尽情抒写这次重回延安的感受和对延安的由衷礼赞。

3.了解延安

由于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中国共产党被迫开始长征,而延安就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从 1935 年到 1948 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这13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战争年代里,延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一直影响着中国几代人的三种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

4.初步感知。

(1)自主朗读诗歌,感知诗意诗情。

(2)听读【音频课文】,读准节奏和字音。

搂.定(lǒu)脑畔.(pàn)糜.子(méi)油馍.(mó)

(3)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师生点评。

(4)你认为洋溢于全诗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参考:激动、喜悦。回延安的过程。

(5)本诗共五个自然节,请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五个自然节的主要内容。

参考

第一部分:写与亲人重逢时的激动和喜悦。

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部分: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部分: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前程。

这首诗,紧扣一个“回”字,写出了回延安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歌颂。

可参考【知识总汇】

三、局部探究

【精品课件】

(一)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朗读诗歌,自主学习,疑难问题合作探究。

1.诗人回到延安的时候,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

2.朗读诗歌第一部分,思考:这部分如何写出诗人临近延安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的?

3.体会诗人在第一部分中是怎样通过一系列动词表现情感的?

4.朗读诗歌第三部分,思考:这部分如何描绘诗人和亲人热烈欢聚的动人情景的?

5.朗读诗歌第五部分,思考:诗人除了歌颂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又表达

了自己内心怎样的愿望?

6.诗人是如何在诗中抒发感情的(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品析。

预设

1.回延安——激动满情怀——兴奋

忆延安——圣地养育我——感激

话延安——欢聚话今昔——喜悦

看延安——旧貌换新颜——赞颂

祝延安——圣地大贡献——热爱

2.诗人离别延安已达10年之久,日日夜夜都想念她。现在回来看望她,正所谓“近乡情更切”,越是接近,心情越是激动。但作者却说“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两个“莫”,表达了诗人重回延安不能克制的激动之情,展示出诗人心潮翻滚、思绪万千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深沉的爱和眷恋的表现。

3.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土地时的激动情景。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中的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之情。“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练,表情达意更加强烈、准确。

4.首先,诗人在这里通过描写延安乡亲对诗人的盛情接待的情景表达了炽热的感情。写亲人欢聚的场面,突出了烧热的炕、生起的木炭火,热上加热;选取有地方特色的食物,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看望诗人的情景。其次,诗歌描写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突出了亲人欢聚的情景。最后,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话题由延安而飞越千山万水,内容从全国形势到长江、黄河汹涌澎湃。由延安看到全中国,由10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化。

5.这一节艺术地概括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呼应前文,热切期望英雄豪迈的延安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永远站在最前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愿望:革命战士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奋勇前进。

6.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爱延安、会亲人、看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

在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抒情,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直接抒情,如: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直接抒发自己离开延安后的思念之情。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把延安比作母亲,不断呼唤,用称呼揭示延安和“我”的关系,直接抒发了对延安的思念之情。

间接抒情,如: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心理描写,通过两个“莫”,表达重回延安不能克制的激动之情。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动作描写,“抓”“贴”,动作急遽,极写感情的深挚。

可参考【微教案】《抒情方式》

(二)品味诗句,学习写法。

反复品读诗歌,琢磨诗歌味道。

1.播放【影视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这部分如何使用“比兴”手法的?

2.第四部分运用哪种修辞描绘了延安城秀丽如画的新面貌?

3.品味下面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参考

1.“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使用“比兴”手法。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

可参考【微课堂】《“比兴”手法》

2.首先,诗人在这里通过描写延安乡亲对诗人的盛情接待的情景表达了炽热的感情。写亲人欢聚的场面,突出了烧热的炕、生起的木炭火,热上加热;选取有地方特色的食物,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看望诗人的情景。其次,诗歌描写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突出了亲人欢聚的情景。最后,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话题由延安而飞越千山万水,内容从全国形势到长江、黄河汹涌澎湃,由延安看到全中国,由10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化,倾吐了内心的喜悦。

3.(1)“千声万声”所表现的是连声呼唤,“千”“万”是夸张,极写其呼唤声之多、之密。“母亲延安”直接把延安称作“母亲”,是拟人手法,一下子把“我”和延安的关系揭示出来了。

(2)“唱”“笑”“招”是写动作和表情的,这是拟人手法的连用,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3)“树梢”“树枝”和“树根”都是一棵树上的,俱为一体;延安的山、水、人对“我”来讲都是亲的,后一句是由前一句联想出来的,是“比兴”,表达形象生动。

(三)总结特色,感受风俗。

这首诗是诗人用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请根据信天游的文体特点,说说这首诗具有哪些特色?(可从结构、情感、语言、修辞等各方面入手)

参考

1.两行一小节,节内押韵。如第三部分第7、8节连用了“花”“拉”“话”“花”四个

韵脚,渲染了欢聚时的喜庆气氛;第四部分2、3、4节连用“镜”“中”“平”“虹”“明”“风”等韵,强化了赞颂延安新貌的语气,读来朗朗上口。

2.大量使用“比兴”手法。信天游中“兴”的表现手法,往往给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使感情表达有更充沛的力量。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又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两句以羊羔吃奶起兴,以此喻战士成长,十分亲切、自然,不仅写出了延安母亲对革命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革命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艺术形象新颖动人。再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等,这里是比,运用得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具有陕北民歌信天游的风味。

3.善用修辞手法。擅用夸张是信天游的一个特点,如诗中的“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等句。另外,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也是信天游中经常采用的,它们为这首诗增添了亲切、活泼的感情色彩。

4.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①选用带有陕北地方特点的事物,洋溢着浓浓的陕北地方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如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土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等等。②大量运用叠字,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诗中的叠字词语,有表事物的,如“树根根”“羊羔羔”等;有表数量的,如“几回回”“几根根”“一口口”“一条条”“一排排”“一座座”等;有表情态的,如“紧紧”“飘飘”“团团”“高高”“滚滚”等;还有表颜色的,如“白生生”等。③还有如“登时”“莫要”等陕北口语的入诗,都给人一种自然淳朴之感,为形象、生动地抒发诗人热爱延安、赞美延安的强烈感情起了很大的作用。

可参考【微教案】《<回延安>的写作特色》

(四)质疑问难。

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四、总结拓展

1.播放【影视课文】,学习总结。

参考:《回延安》采用了“信天游”形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母亲”延安,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辐射源外,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

2.拓展探究:在那个年代,为了革命信仰,为了建设新生活,延安人民发扬“延安精神”,经过艰苦的努力,生活不断地好起来,那么在今天,“延安精神”还值得我们学习吗?

五、作业设计

1.背诵、默写诗歌。

2.查找资料,阅读《延安颂》《小米的回忆》《记一辆纺车》等诗文,了解那一时期的作品特点,感受“延安精神”。

可参考【背诵指导】【悦读世界】

六、板书设计

回延安

贺敬之

思路: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

情感:激动感激喜悦赞颂热爱

写作特色:信天游的形式,两句一节,押韵;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感情热烈

3.《安塞腰鼓》

教学目标

1.学习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

2.体会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

3.感受安塞腰鼓展示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人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

2.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加深对生命的思考与认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音资源】《人人舞起来》

同学们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它人鼓合一,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场精彩的腰鼓表演吧——《安塞腰鼓》。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家作品】

刘成章,生于1937年,陕西延安市人,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安塞腰鼓》写于1986年,它是一曲陕北人生命、活力的火烈颂歌,是一首黄土高原沉实、厚重内蕴的诗性礼赞。

2.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晦.暗(h uì)羁.绊(jī)冗.杂(rǒng)蓦.然(mò)

烧灼.(zh uó)辐.射(fú)亢.奋(kàng)淋漓

..(lín lí)

搏.击(bó)戛.然而止(jiá)

3.播放【影视课文】,学生进行跟读练习。

朗读指导

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进一步的要求就是要读准节奏。要读准节奏,必须注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还要分析课文的句式特点。本文以短句为主,因而节奏较快。读准节奏以后还要注意语音的轻重,这样才会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感受文章的音乐美。

三、局部探究

(一)朗读课文,探究文章的画面美

朗读水平若要向高层次发展,必须深入理解课文,才能如临其境,进而读出文章的画面美。

1.寻找本文主体画面的构成因素。

明确

黄土高原(厚实、大气)、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热情、充满力量)、腰鼓(灵动而热烈的陕北打击乐器)。

2.分析全文画面的构成。

明确

以打击腰鼓的不同过程为主,穿插一些想象的画面(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等)、陕北农民的生活画面、黄土高原与江南的对比画面等。

3.教师示范朗读片段。

4.自由朗读,力求进入课文情境,读出文中的画面美。

(二)朗读课文,探究文章的力量美

1.通过朗读,我们对安塞腰鼓有了自己的认识,试用“______的安塞腰鼓”的句式进行评价。横线上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

明确

“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等等;从中让学生感受腰鼓这种民间舞蹈的震撼力和蓬勃的生命力量。

2.学生朗读,体会文章的力量美,力求读出本文所特有的阳刚之美。

(三)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三遍。请用“我喜欢句子……,因为……”的句式进行评点。(可以从用词、句式、修辞、写法等角度入手)

示例

我喜欢“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因为这句话的反义词用得好,在强烈的对比中,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答案预设

1.从炼词方面说

(1)“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的”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2)“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2.从句式上说

(1)“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2)“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3.从修辞上说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排比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2)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3)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的排比,也有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内部的排比:“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铿锵,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4.从写法上说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2)“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停止后的寂静。

(3)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做好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

(四)朗读课文,进行寻美大赛。

请同学们进行分组朗读,寻找美点进行比赛。用“__________美,你看(听)

___________。”的句式叙述出来。

示例

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答案预设

1.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2.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3.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4.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

(五)主题探究

1.大家的朗读与分析,让我们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激越和壮美,课文中也反复出现一句话,表现对安塞腰鼓的赞叹,请找出来。

明确

“好一个安塞腰鼓!”

2.这样“好”的安塞腰鼓使你联想到什么?它体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思想?

明确

(1)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

(2)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

(3)歌颂阳刚之美,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

(4)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不必患得患失。

四、总结拓展

1.播放【影音资源】《课文解读》,小结全文。

2.拓展练习,欣赏【影音资源】《千手观音》

请借鉴课文的语言形式,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仿写句子。可选一个角度,亦可多角度描写。字数不限。

示例

那欢畅淋漓的舞姿,那优美娴熟的动作,那千般的娇姿,那万般的变化,似孔雀开屏,似莲花绽放,似凤凰展翅。

五、作业设计

1.积累词语,摘录文中的好词。

2.仿写训练:本文大量运用排比,句子内部、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排比交错出现,形成强烈的气势,表现了黄土高原人民的生命和力量。许多排比对仗工整,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有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仿写一段话或描述一个场面,字数不少于100字。

可参考【写作训练】

六、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

刘成章

安塞音乐美

腰鼓图画美

的美力量美

4.《灯笼》

教学目标

1.了解灯笼的故事,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味丰富有味的语言。

3.体会作者思乡爱国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味丰富有味的语言。

难点:体会作者思乡爱国的情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媒体资源】灯笼的图片,导入新课。

学生谈灯笼的发展历史、风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灯笼》,了解著名作家吴伯箫笔下有关灯笼的往事。

二、整体感知

【精品课件】

1.预习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1)作者作品

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人。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箫散文集》中。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作为范文收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其数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练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2)重点字词

①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争讼.(sòng)斡.旋(wò)静穆.(mù)怅惘

..(chàng wǎng)锵.然(qiāng)褪.色(tuì)燎.原(liáo)熙.熙然(xī)

②解释下面词语。

焚身:焚烧身体。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恐吓:威胁人,使害怕;吓唬。

斡旋:调解周旋。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熙熙然:指一副温和欢乐的样子。

不甚了然:不是非常清楚即明白一点,但是不完全。

破落户:从原来的名门望族败落下来的人家及其子弟。

燎原:火延烧原野,比喻气势旺盛。

可参考【知识总汇】

2.初步感知

播放【音频课文】,倾听朗读,感知全文内容。

讲一讲作者与灯笼结缘的往事。

参考

①挑着灯笼,接祖父回家。②挑着灯笼,在村里上下灯学。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跟着龙灯跑半夜。⑤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⑥灯笼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

3.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

形散而神不散也叫“形散神聚”,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神不散”,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可参考【知识总汇】

三、局部探究

(一)快速阅读课文,自主思考,交流探究。

【精品课件】

1.文中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乡间习俗?

2.灯笼引起了作者小时候对家乡的哪些回忆?表达了什么情感?

3.作者为什么喜欢灯笼?

4.结合本文,说说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5.本文丰富有味。结合课文,品味下列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1)“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2)“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3)“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参考

1.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大人们在神龛里点起烛;村边社戏还愿,唱戏,挂神袍,村头挑红灯;女子出嫁打灯笼等。

2.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了作者的爱国热情。

4.本文的“形散”,体现在所选材料较为广泛。既有孩提时代的生活经历,又有稍大一些时夜晚接祖父和作者自己上下灯学的事例;既涉及历史上唐明皇结绘彩为灯楼、汉献帝以灯笼做伴的历史事件,又有作者现实中在延安面对日寇入侵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愿望。取材横跨时空。但全文都表现了明确而集中的中心: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怀恋,对国家的热爱。文章有这一思想情感统摄全篇材料,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5.(1)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恋。

(2)运用动作、外貌描写。“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细心周到的关爱;“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写出岁月的无情以及我对母亲变老的伤感。

(3)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为下文表现家国情怀作铺垫。

(二)质疑问难。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交流。

问题预设:结合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的含义?

参考:作者通过回忆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

情。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表达出热爱祖国的情怀。

四、总结拓展

1.总结:学生从内容、写作特点、语言特色几方面谈学习这节课的体会。

2.拓展

灯笼,这个在贫穷年代用以照明的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愈来愈被现代化的照明设施所取代:夜晚,开车有车灯,散步有路灯,航海有指明灯……这些“灯”,为我们带来了方便,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离不开“灯”的指引。

写一段话,谈谈你对灯的认识。

五、作业设计

1.完成【训练测试】“基础训练”。

2.描写小区路灯下人们聊天的一个场面,不少于200字。

可参考【训练测试】“写作训练”

六、板书设计

灯笼

吴伯箫

内容与情感:回忆和灯笼有关的往事,表达思想爱国情怀

写作特点:选材广泛,结构自由,主题突出。

语言特点:丰富,有味。

第二单元:科技之光

5.《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延伸拓展法。扩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影音资源】《美丽的大自然》《多彩的自然界》《大自然——植物》

2.导入语: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

3.走近【作者作品】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绍兴人。气象、地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是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也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对我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等研究领域有杰出成就。他重视并带头参加科学普及工作,《物候学》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写作背景:竺可桢在20世纪30年代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从而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1962年在他的领导下,又组织建立了全国性的物候观测网,进行系统的物候学研究。1963年出版《物候学》(竺可桢、宛敏渭合著),系统介绍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

国古代的物候知识,利用物候预告农事的方法等,本文即选自其中。

二、整体感知

1.掌握“生字新词”。

(1)字词认读

翩然(piān) 孕育(yùn)销声匿迹(nì)

农谚(yàn)避免(bì)草长莺飞(yīng)

(2)字形辨析

衰:赖:

哀:懒:

(3)词语释义

翩然:形容动作轻松迅速的样子。

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草长莺飞:绿草茂盛,莺儿啼飞,形容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

萌发:开始发芽。比喻事物的开端。

次第:次序;一个挨一个。

(4)多音多义

观:翘:

2.请同学们欣赏【影视课文】,划分文章结构,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3.理清说明顺序。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点拨】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

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局部探究

(一)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品析:这一句非常生动。“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很自然地运用比拟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第二句中“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品析:这几句紧扣“大自然的语言”,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比直接说“及时耕作”要新鲜、生动得多。

3.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品析:“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模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可参考【微课堂:生动的说明语言】

(二)疑难探究

1.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点拨: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可参考【微教案】《拟人化的好处》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点拨: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

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纬度和经度的不同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而高下差异是指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这样排列使文章条理清晰。

可参考【微教案】《文章的说明顺序》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点拨:本文语言十分生动形象,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两个自然段。这两段都以时间为序。运用拟人手法把物候现象写得有情有感,这种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趣味性。

可参考【微教案】《语言特色》

(三)写作特色

1.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本文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文化层次较低、科学知识较少的读者来说,物候学不是一门容易懂得的科学。而文章正是要写给这样的读者看的。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充分考虑读者对象,在写作时把抽象的事物尽量形象化,使读者容易接受;作者在行文中尽量少用专门术语,而用大众都能理解的词句来表达;大量运用优美词语、描写性语句和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事情变得生动形象。

2.层次分明的结构顺序

文章首先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用短短百十来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自然引起读者的兴趣,使人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作者再以具体现象作例,作者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等问题,这就是由表及里的说明。文章前后形成了照应,说明有轻有重,全文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深刻的印象。

四、总结拓展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图片资源:大自然,大雁,大自然中的花,四季相关】【影音资源】《大自然的奥妙》《鸟语花香》

五、作业设计

仿写训练:文章第一自然段采用拟人的手法进行写作。请仿照此种手法,写一段描写家乡四季变化的文字,注意写作手法的运用,不少于100字

六、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说明语言:生动优美、准确严谨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3.体会作者尊重事实和证据,严谨说明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难点

学习比较阅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音资源】电影《侏罗纪公园》片段,导入新课。

刚才,大家被奇特的想象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深深震撼了。恐龙,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

物,为什么却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呢?恐龙化石又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著述颇丰,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是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有《基地》《银河帝国三部曲》《新疆域》《我,机器人》《钢窟》等。

2.文体知识

复习说明文知识。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的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依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3.积累字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骨骼.(gé)鸟臀.目(tún)漂.移(piāo)地壳.(qiào)

深渊.(y uān)驮.着(tuó)岛屿链

..(yǔliàn)两栖.(qī)

褶皱

..(zhězhòu)携.带(xié)

(2)解释下面词语。

遗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弯曲。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可参考【知识总汇】

4.初步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

参考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引出说明内容——用一个科学观点“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有”,再由“恐龙无处不有”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总结说明内容——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结束全文。

三、局部探究

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探究文章的说明顺序、方法和语言。自主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问题。

可参考【微课堂】《说明文阅读方法》

可播放【影视课文】相关语段。

【精品课件】

(一)理清说明顺序。

1.作者是怎样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

参考

提出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

寻找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的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2.根据以上的分析,作者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

结论:“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强有力的证据。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参考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推理论证——得出结论。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二)分析说明方法。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说明的?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1)举例子。如,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作者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又如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2)列数字。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在南极。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准确可信的印象,有很强的说服力。

可参考【微教案】《列数字》

(三)品味说明语言。

你能从文章中举出体现说明语言周密、准确、简明的例子吗?

参考

(1)语言周密。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

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语言准确。

①“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

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②“所有陆地似乎..

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③“大约..

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3)语言简明。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

(四)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四、总结拓展

1.总结回顾。

(1)回顾复习本课的基础知识。

可参考【知识总汇】、【试题中心】“基础测试”

(2)总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交流,师生点拨。

2.拓展思考。

恐龙化石的发现是属于生物学,而板块构造属于地理学,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有新的发现,由科学家这种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师生交流。

五、作业设计

完成【阅读训练】中“课内阅读”一。

可参考【阅读训练】

六、板书设计

恐龙无处不有

阿西莫夫

证明其正确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板块构造理论”

解释其原因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说明语言:准确、周密、简明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精品课件】展示恐龙及恐龙灭绝的一些图片。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但这种生物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

(学生交流,激起情趣)

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谓是众说纷纭,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今天我们来学习《被压扁的沙子》,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看看能否让人信服。

二、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思考回答问题。

【精品课件】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说法?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参考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局部探究

(一)播放【音频课文】,认真聆听,然后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肯定“撞击说”而否定“火山说”?

2.你能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吗?

思考,交流。

参考

1.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2)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

(3)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

(4)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由(3)(4)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5)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

(6)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行文思路:先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经过推理论证之后,作出结论。第二篇短文是

提出两个假设,通过论证否定了其中的一个。而前篇短文由一个问题提出另一个问题。

3.作者在说明事理的过程中,其科学精神体现在哪里?

参考:作者始终以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的成果为依据,进行科学的推理,层次清楚地说明,充分体现了其以事实为依据,尊重科学的精神。

(二)《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比较阅读。

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可从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方面选择一两个角度进行比较)

思考,交流。

参考

1.说明内容:《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是因为地球受到撞击。

2.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恐龙无处不有》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止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

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较:《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而《被压扁的沙子》则是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的区别。

除此以外,还有“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的运用。

4.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幽默风趣。

可参考【微教案】《比较阅读的策略》

(三)质疑问难。

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四、总结拓展

1.播放【影视课文】,认真观看,总结回顾本课所学。

参考

本文通过探究斯石英的形成原因及其性质,探究了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原因,证明了“撞击说”的正确性。文章逻辑严谨,说理充分,是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探究的又一杰作,表现了作者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力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

2.拓展: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如果不认同,请说说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学生交流。

五、作业设计

1.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丰富知识。

2.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六、板书设计

被压扁的沙子

阿西莫夫

撞击说

恐龙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

斯石英分布情况支持了“撞击说”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

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幽默风趣

7.《大雁归来》

教学目标

1.把握内容,了解大雁知识。

2.品味语言,感受爱鸟情怀。

3.激发感情,珍爱野生动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知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着重理解作者对大雁倾注的感情。

3.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教学方法

浓郁的抒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间充满爱鸟之情。作者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钦敬,为大雁担惊受怕,为遍体创伤的孤雁的不幸而悲伤哀痛,为大雁归来而欣喜欢乐,对大雁的种种鸣叫声由衷喜爱。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重在朗读,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学习使用最得体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时间

科学证明 准确表达 科学精神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德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品赏他的科学文艺散文《大雁归来》。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教师出示学生学习的内容。【精品教案】

1.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个性特点?

明确:文章描写了3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4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2.读完本文后你获得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

明确:①来的季节是3月春天。

②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③3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④11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

⑤爱寻食玉米粒。

⑥常以六只或六的倍数列队飞。

⑦4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预设学生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并做好圈点标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局部探究

本文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请同学们选择这三点中的一点,进行研读。

1.探究知识性。

明确:飞行路线之直,雁队的数字分析等知识都是作者自己苦心孤诣的发现,为人们闻所未闻。

2.品味形象性。

明确:本文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

如:春雁归来时的热情低语,向水洼池塘问好,觅食前后鸣叫,似乎先有场辩论,返回后还会论述食物的价值;晚上大雁群居沼泽集会、发言,激烈地辩论,深沉地总结,稀疏地谈论,形象的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另外,衬托手法的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如主教雀、花鼠衬托大雁的坚定不移,乌鸦

衬托大雁飞行路线笔直。

3.感受抒情性。

体会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⑴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品析:飞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

⑵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品析:这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珍视之情。

⑶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品析:作者为孤雁而感伤,为它们失去亲人而悲哀伤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枪杀大雁者的反感乃到愤恨。

⑷每年3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品析: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而人类却遥不可及,表现了作者对大雁赞扬、钦佩、崇敬之情。

⑸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品析:迁徙中的大雁,它们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预设学生行为:学生分小组讨论,赏析,谈感受。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品味精美语言的能力,并感悟作者的爱鸟情怀。

四、总结拓展

与一般的动物观察者不同,本文作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鸣叫,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鸣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机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的定位。

课后搜集我国境内骤减的动物种类及其资料,并写一篇调查报告,分析其急剧减少以至灭绝的原因。

预设学生行为: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

五、作业设计

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保护动物,爱护环境。

可参考【写作训练】

预设学生行为: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

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迁徙:秋去春来

群居:家庭聚会

联合:万年全球

意志坚定、团结友爱、联合观念

8.《时间的脚印》

教学目标

1.把握说明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逻辑说明顺序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3.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把握说明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逻辑说明顺序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难点:

学习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精品课件】展示钟表、高山、岩石的图片。

同学们,现在我们记录时间的工具主要有钟表、日历等。大自然经过亿万年的变化,给大地带来了沧海桑田的巨大改变,时间的更迭带来自然界事物面貌的改变。因此,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事物面貌的改变推测出时间的更迭。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时间的脚印》,了解一下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二、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其他学生补充点评。

【精品课件】

1.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2.字音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浑浊.()山麓.()海枯.石烂()

粗糙.()龟.裂()刨.刮()楔.形文字()

(2)解释下面词语。

踪迹:

海枯石烂:

腐蚀:

浑浊:

楔形文字:

参考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shí)浑浊.(zh uó)山麓.(lù)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龟.裂(jūn)刨.刮(páo)楔.形文字(xiē)

(2)解释词语。

踪迹:行动所留下可察觉的形迹。

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腐蚀:指(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在周围介质(水、空气、酸、碱、盐、溶剂等)作用下产生损耗与破坏的过程。

浑浊:指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

楔形文字:这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阅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层次大意。

参考

第一部分(1-4):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引出话题: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重要的一种记时方式。

第二部分(5-30):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一层(5-22):岩石的破坏和生成。

第二层(23-30):岩石上保存着历史痕迹。

第三部分(31-32):读懂大自然记录,造福人类。

三、局部探究

阅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音频课文】,圈画重要语句,探究下面问题。

【精品课件】

(一)理解说明内容

1.文章开头引用高士其的儿童诗《时间伯伯》,有何作用?

参考:引起下文,引出说明对象,说明时间每时每刻都在向前走;引用诗句,增添了文章的文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明确。

参考:(1)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2)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

3.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了解这些内容有何作用?

参考:主要讲了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的生成变化可以记录时间。通过研究岩石,我们可以了解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心血,引导我们寻找“地下的宝库”,更好得为人类造福。

(二)理清说明顺序

本文说明的思路是怎样的?什么说明顺序?试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明确。

参考:(1)本文说明的思路是:引出话题(岩石是可以记录时间的)——具体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实际作用(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可以为人类造福)。

(2)逻辑顺序。

小结:本文先列举现象,时间在向前走,铜壶、岩石可以记录时间;然后具体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最后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即为逻辑顺序。运用这种说明顺序,合乎人们的认知规律;便于人们读懂课文,了解作者所讲的科学道理。

(三)体会生动的说明语言

作者在说明科学道理的过程中,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语言也力求作到生动,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示例:“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石块和轻小的沙砾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笨重的石块跑不

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师生互评。

四、总结拓展

总结: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参考:①介绍了岩石可以记录时间;②运用了逻辑顺序加以说明;③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拓展:谈谈学习这篇文章获得的启示

参考:大自然一切现象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同学们在平时要养成注意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探索精神,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五、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陶世龙的《揭开大地的秘密》,深入了解科普文的特点。

2.运用逻辑顺序,介绍一种自然现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说明文。

可参考【同步学案】、【悦读世界】

六、板书设计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说明思路:引出话题——具体说明——实际作用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生动有趣

第三单元:养性怡情

9.《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读懂课文大意。

2.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省略成分等复杂的语言现象。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是陶渊明用美好的憧憬来慰藉心灵的一篇绝美散文。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那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吧。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作品】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喻了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体现了他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写作背景:《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写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不愿干预,也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写作来抒写情怀,创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检查预习,识记字词。

缘(y uán)豁然(h uò)

俨然(yǎn) 怡然(yí)

垂髫(t iáo) 阡陌(qiān mò)

咸(xián) 诣(yì)

3.播放【影视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课下注释及相关工具

书翻译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小组长负责明确整理重点字词的解释。

【学生交流明确】

(1)重点词语解释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平旷:平坦宽广。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孩子。

怡然自乐: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要(yāo):通“邀”,邀请。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规:计划。

寻:随即,不久。

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寻的意思。津,渡口。

(2)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

(3)古今异义

芳草鲜美:阡陌交通: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重点句式

①判断句

示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点拨:“……也”,这句是判断句式的基本形式。

②省略句

【示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点拨:本句应为“桃源之人”见渔人,省略了主语“桃源之人”。

【示例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点拨:本句应为“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

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省略了对话的过程。

4.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明确】文章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展开对桃花源的描写的,全文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4~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三、总结拓展

成语“世外桃源”众所周知,因为它描写的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陶渊明生逢乱世,怀才不遇,只能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憧憬诉诸于笔端,通过自己大胆的想象搭建心灵的乐园。同学们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进桃花源,看一看桃源美景,并把它们写下来吗?

要求:想象合理,构思巧妙,不与渔人所见雷同。

四、作业设计

仿写训练:“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以上两段自然景物和环境的描写,言简意赅,形象栩栩如生,让人如临其境。仿照上文写一段描写自然景物的文字,字数200字左右。

五、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再寻)桃花源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做到了粗通文意并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层次。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探究作者的社会理想。

二、局部探究

(一)句式特点

本文的一大句式特点就是运用了大量的省略句,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省略句,并加以赏析。

【示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赏析:这句话是一个典型的省略句。在不妨碍理解的前提下,省略掉具体的指称,可以使行文简洁、流畅。这种省略不仅文言文中常见,在现代书面语和口语中也常见,只是在文

言文中出现得更为频繁罢了。这就是钟嵘所谓的“文体省净,殆无长语。”

【参考预设】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赏析:语言做到简洁生动而又含蕴丰富,是与剪裁的功夫分不开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在剪裁方面所下的功夫。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作者不正面地详细叙述这一对话过程,却用总叙的方式把它浓缩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里。这种省略方式最能反映出陶渊明的语言风格。

2.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赏析:语言做到简洁生动而又含蕴丰富,又是与恰当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分不开的。“如此”,是指代语,指上文所说。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二)疑难探究

1.桃花源真的存在吗?

【明确】仔细分析课文内容,联系历史背景来讨论这个问题。桃花源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作者的心中,是作者所憧憬的理想社会的曲折反映。

可参考【微教案】《心中的桃花源》

2.写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是否为“蛇足”?

【明确】“画蛇添足”本是指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得不偿失。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看似与主题无关,但分析文中对南阳刘子骥的评价,说他是“高尚士也”,可以看出他是与陶渊明有共同志趣的人。在文章结尾提及他,作者显然是别有用意。这不是“蛇足”,一方面它再次点明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时暗示了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追求,另一方面实际上说明了这样的理想社会并不存在,同时委婉地表达了那种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可参考【微教案】《末尾段的作用》

3.如何评价陶渊明“桃花源式”的理想?

【明确】评价一个人的思想,应该采用辩证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入手来进行。当然,没有必要要求古贤超越历史的局限。在当时兵荒马乱,社会污浊,官场黑暗的社会环境中,陶渊明的这一“桃花源”式的理想,不仅表达了他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广大人民反对战争,反对剥削的愿望,当然这个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陶渊明归隐山林,消极避世在今天看来也并不可取,反映了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可参考【微教案】《作者的社会理想》

4.播放【课文解读】,系统了解课文内容。

(三)写作特色

1.层层设疑的写法

《桃花源记》不是写作者本人“游仙”,但渔人的桃花源之行颇与“游仙”相类。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无从查考。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入,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2.叙述详略的安排

本文在剪裁方面,与《木兰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文中详写了渔人在桃花源里的见闻,目的是介绍美好的世外桃源。略写的地方是,渔人进村前和出村后的情形。这样安排其原因即在于要寄托理想化的社会理想,只能通过多介绍桃花源里的情形。因此要具体详细地描述,而其余的只能是起辅助作用,只需简单介绍。

3.简洁生动、朴素自然的语言

作者用一种纯然的“田家语”来描写景色和人物。“田家语”在审美上的特色就是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平易近人,有时,又显得十分简洁生动。《桃花源记》这篇散文在语言上就有这样一种特点。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都显得十分自然简洁和生动。

另外,《桃花源记》中许多词语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至今还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等,这些词语都几乎成了人们熟悉的成语。其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用来表现桃源人与世外隔绝之久,而又说明桃源内没有朝代变化的情形,非常贴切,又非常生动具体。

四、总结拓展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图片资源:湖南桃花源实景,桃花源景区】

【影音资源:】《武陵源》《世外桃源香格里拉》《美丽的九寨沟》

五、作业设置

1.熟读并背诵课文。

可参考【背诵指导】

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3.有人说《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理想寄托,有人说《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消极逃避,你是如何认识的?

辩题:

桃花源——陶渊明的理想寄托(正方)

桃花源——陶渊明的消极逃避(反方)

请同学根据辩题,写一份200字左右的辩论词。要求论据充分,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六、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发现桃花源山重水复疑无路(喜)寄


社桃花源记进入桃花源柳暗花明又一村(惊)会



再寻桃花源未果,成迷(迷)

10.《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2.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的抑郁忧伤的感情。

3.体会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用特写镜头写景状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作者作品】《柳宗元》,了解作者作品,导入新课。

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洵、轼、辙)、曾巩、王安石。﹞

“远在江湖砺心志,古来贬官多妙文”:柳宗元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其最好的文章,都是写于被贬时期,其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名篇。《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二、整体感知

1.播放【影视课文】,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进行跟读练习。

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

【精品课件】展示

篁竹(h uáng)清冽(liè)坻(chí)嵁(kān)佁然(yǐ)

俶尔(chù)翕忽(xī)寂寥(liáo)悄怆(ch uàng)幽邃(s uì)

3.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意。

可以“从……这句话中,我发现这是一个……的小石潭。”句式说话。

示例

从“坐潭上……悄怆幽邃”这句话中,我发现这是一个环境凄清的小石潭。

答案点拨

怪石嶙峋、树木青葱、群鱼戏水、水清见底、源头曲折、岸势崎岖……

4.理清文章脉络。

明确

按游览顺序的分别写了: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三、局部探究

(一)探究重点词语、句子的翻译

1.小组合作,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再由全班讨论,参照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点拨

用“猜”“看”“查”的手段疏通词义。

猜:凭借已有的语言积累,根据对上下文大意的把握,猜测关键词的意思。

看:利用好课文下的注释及文前文后提供的相关材料。

查:查字典,并且还要选准所需的义项。文章读得多了,词语的积累越多,猜测率就越高,词典也会翻得越少。

2.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子的翻译。

【精品课件】展示

(1)解释加点的词: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全石以为

..底

④水尤.清冽

⑤潭中鱼可.百许头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二)探究第一段

1.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精品课件】展示

①作者写发现小潭,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请找出来。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请用译文回答。

③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学生思考明确

①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②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③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三)探究第二段

朗读第二段,小组合作,思考问题。

【精品课件】展示

1.这一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2.潭水和游鱼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3.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合作探究明确

1.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清和乐。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3.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可参考【微教案】《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四)探究第三段

学生自读第三段,思考问题。

【精品课件】展示

这一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

学生明确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以及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比喻,一静一动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微课堂】《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描摹景物》

(五)探究第四段

学生自读第四段,思考问题。

【精品课件】展示

这一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透露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学生交流明确

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一切景语皆情语,写出了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可参考【微教案】《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

(六)朗读背诵课文

可参考【背诵指导】

四、总结拓展

拓展练习

大家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一两则加以赏析。(可从内容、情感、写作手法等方面加以赏析)

学生回忆所学的相关诗文,简单整理,全班口头交流。

教师点拨

相关篇目如《桃花源记》中“桃源之美”,《三峡》中的山美、水美,《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游山西村》《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教师小结

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文中运用了多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至于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心情,则要结合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来理解。

可参考【影音资源】《课文解读》

五、作业设计

选择你见过的山水景物,参照本文所学的写景手法,写一个片段,至少用上两种以上的写景方法。300字左右。

可参考【写作训练】

六、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发现小石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

水——清——侧面描写

潭中景物定点特写

鱼——乐——动静结合孤寂小石潭记溪身——斗折蛇行

小潭源流比喻悲苦

岸势——犬牙差互

潭中气氛——凄寒寂寥——寓情于景

记录同游者

11.《核舟记》






12.《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

2.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比兴手法,背诵诗歌。

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诗歌,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比兴的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整体感知

1.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2.了解《关雎》。

《关雎》是《风》之始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3.《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4.观看【影视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学习朗读技巧,学生进行跟读练习。

5.学生自读,参照注释,读准字音,理解诗歌大意。

【精品课件】展示

关雎

雎鸠鸟关关和唱,在水中的陆地上。

文静美好的女郎,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左右捞取。

文静美好的姑娘,追求她日夜不息。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思念她绵绵不尽,翻来覆去到天亮。

水荇菜长短不一,采荇人左采右采。

文静美好的女郎,弹琴鼓瑟来亲近。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文静美好的姑娘,娶她来钟鼓喧喧。

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通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6.教师指名朗读诗歌,并针对学生朗读进行指导。

朗读指导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比兴用法,指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

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三、局部探究

学生自读诗歌,小组合作,思考问题。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明确:

这首诗写的是一名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2.这首爱情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明确:

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地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四、总结拓展

1.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明确:

起兴手法。

【精品课件】展示




12.《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

2.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比兴手法,背诵诗歌。

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诗歌,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比兴的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整体感知

1.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2.了解《关雎》。

《关雎》是《风》之始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3.《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4.观看【影视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学习朗读技巧,学生进行跟读练习。

5.学生自读,参照注释,读准字音,理解诗歌大意。

【精品课件】展示

关雎

雎鸠鸟关关和唱,在水中的陆地上。

文静美好的女郎,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左右捞取。

文静美好的姑娘,追求她日夜不息。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思念她绵绵不尽,翻来覆去到天亮。

水荇菜长短不一,采荇人左采右采。

文静美好的女郎,弹琴鼓瑟来亲近。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文静美好的姑娘,娶她来钟鼓喧喧。

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通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6.教师指名朗读诗歌,并针对学生朗读进行指导。

朗读指导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比兴用法,指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

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三、局部探究

学生自读诗歌,小组合作,思考问题。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明确:

这首诗写的是一名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2.这首爱情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明确:

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地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四、总结拓展

1.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明确:

起兴手法。

【精品课件】展示




12.《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

2.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比兴手法,背诵诗歌。

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诗歌,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比兴的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整体感知

1.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2.了解《关雎》。

《关雎》是《风》之始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3.《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4.观看【影视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学习朗读技巧,学生进行跟读练习。

5.学生自读,参照注释,读准字音,理解诗歌大意。

【精品课件】展示

关雎

雎鸠鸟关关和唱,在水中的陆地上。

文静美好的女郎,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左右捞取。

文静美好的姑娘,追求她日夜不息。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思念她绵绵不尽,翻来覆去到天亮。

水荇菜长短不一,采荇人左采右采。

文静美好的女郎,弹琴鼓瑟来亲近。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文静美好的姑娘,娶她来钟鼓喧喧。

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通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6.教师指名朗读诗歌,并针对学生朗读进行指导。

朗读指导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比兴用法,指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

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三、局部探究

学生自读诗歌,小组合作,思考问题。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明确:

这首诗写的是一名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2.这首爱情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明确:

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地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四、总结拓展

1.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明确:

起兴手法。

【精品课件】展示




12.《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

2.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比兴手法,背诵诗歌。

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诗歌,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比兴的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整体感知

1.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2.了解《关雎》。

《关雎》是《风》之始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3.《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4.观看【影视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学习朗读技巧,学生进行跟读练习。

5.学生自读,参照注释,读准字音,理解诗歌大意。

【精品课件】展示

关雎

雎鸠鸟关关和唱,在水中的陆地上。

文静美好的女郎,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左右捞取。

文静美好的姑娘,追求她日夜不息。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思念她绵绵不尽,翻来覆去到天亮。

水荇菜长短不一,采荇人左采右采。

文静美好的女郎,弹琴鼓瑟来亲近。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文静美好的姑娘,娶她来钟鼓喧喧。

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通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6.教师指名朗读诗歌,并针对学生朗读进行指导。

朗读指导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比兴用法,指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

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三、局部探究

学生自读诗歌,小组合作,思考问题。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明确:

这首诗写的是一名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2.这首爱情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明确:

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地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四、总结拓展

1.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明确:

起兴手法。

【精品课件】展示




12.《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

2.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比兴手法,背诵诗歌。

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诗歌,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比兴的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整体感知

1.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2.了解《关雎》。

《关雎》是《风》之始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3.《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4.观看【影视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学习朗读技巧,学生进行跟读练习。

5.学生自读,参照注释,读准字音,理解诗歌大意。

【精品课件】展示

关雎

雎鸠鸟关关和唱,在水中的陆地上。

文静美好的女郎,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左右捞取。

文静美好的姑娘,追求她日夜不息。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思念她绵绵不尽,翻来覆去到天亮。

水荇菜长短不一,采荇人左采右采。

文静美好的女郎,弹琴鼓瑟来亲近。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文静美好的姑娘,娶她来钟鼓喧喧。

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通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6.教师指名朗读诗歌,并针对学生朗读进行指导。

朗读指导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比兴用法,指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

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三、局部探究

学生自读诗歌,小组合作,思考问题。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明确:

这首诗写的是一名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2.这首爱情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明确:

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地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四、总结拓展

1.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明确:

起兴手法。

【精品课件】展示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

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

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如《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

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展开联想想到新娘出嫁时的美貌。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可参考【背诵指导】

五、作业设计

1.熟读背诵默写诗歌。

2.选取《关雎》中某一细节描写,发挥想象,拓展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力求语言流畅。表现出特定的意境氛围。

3.预习《蒹葭》,结合注释,串解大意。

六、板书设计

关雎

《诗经》

君子遇淑女

君子思淑女

君子求淑女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某部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整体感知

1.播放【影视课文】,让学生通过感受画面之美,初步感知文意,并指导学生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精品课件】展示

蒹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北京延庆初二(下)期中语文(教师版)
【教学设计】统编教材八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2)
《关雎》教学设计
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原卷版)
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原卷版)
《诗经注析》(新排本)|荐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