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沙也能致富 见绿也要见钱
userphoto

2023.11.15 山西

关注

土地荒漠化的危害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8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遍及110多个国家。中国是世界上遭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46%,中西部4亿多人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土地荒漠化最为集中、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区荒漠化土地占52%。中国九大沙漠中有四大沙漠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中就包括库布其沙漠。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一场治理沙漠的浩大行动在库布其展开,二十多年过去,沙漠变绿洲的愿望成为了现实。库布其沙漠成功的治沙模式,不仅在为美丽中国添彩,也证明了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工作走在了世界前列,生态与经济相辅相成,一个完整的沙漠生态经济公益盈利链已呼之欲出。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库布其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自从2007年首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这里召开以来,库布其沙漠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今年8月2日,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这里拉开了大幕,探索可持续公益商业治沙的新模式,“库布其模式”便是其中之一。

昔日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如何变成了富裕文明的沙漠绿洲?公益治沙和产业发展、农牧民致富如何同步进行?“库布其模式”向我们展示了一条“沙漠见绿百姓见钱”的可持续商业治沙新途径。

库布其沙漠:“悬在北京上空的一盆沙”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在北京正西方,距北京直线距离仅800公里。库布其沙漠曾是京津冀地区沙尘暴的三大风沙源之一,这里的沙尘在6级风力的作用下,一夜之间就可以刮到天安门广场,被称为“悬在首都上空的一盆沙”。

20多年前, 库布其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可谓是一片不毛之地,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海”,当地流传着“沙里人苦、沙里人累,满天风沙无植被;库布其穷、库布其苦,库布其孩子无书读;沙漠里进、沙漠里出,没水、没电、没出路”的民谣。

2013年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秘书长、中国亿利公益基金会主席、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彪就出生在库布其沙漠的边缘,他说,自己是闻着沙漠的味道出生,每天吃饭碗里有沙子,睡觉床上有沙子。改变这种生活状况,成为了他童年时的一大愿望。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相继实施了三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大型生态工程,库布其也开始了治沙之路。一些民营企业和当地10多万沙区民众,组成治沙大军,通过“市场化、产业化、公益化”的治沙互动机制,“工程治沙、移民治沙、科技治沙、产业治沙”的综合举措,绿化沙漠,控制荒漠化面积。

四种治沙模式:先生态后经济创造“沙漠奇迹”

亿利集团也在1988年开始投入治沙事业,25年来,绿化沙漠达5157平方公里。对亿利的防沙治沙成就,很多人会问:“你们真的治理了这么多沙漠吗?你们治沙的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得?”

王文彪告诉记者,“库布其模式”的核心就是可持续的公益商业治沙模式,先公益、后生意,先生态、后经济,通过沙漠生态经济的促动,让沙漠生态环保公益得到了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民生”的共赢。比如,25年前,亿利从其生产的每吨产品中提取5元钱作为育林基金治沙,到现在捐资总资产30%永续收益持续治沙,长效的公益财务安排保障了沙漠生态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治理库布其沙漠的实践中,亿利创造出了四种治沙方式,包括生态工程治沙、生态移民治沙、科学技术治沙和产业开发治沙。

生态工程治沙。亿利在沙漠南缘实施了大面积人工围栏封育和飞播工程,围封固沙。在沙漠北缘建起242公里长、20公里~60公里的防沙生态安全屏障工程,锁住四周,渗透腹部。在沙漠中部建成500公里纵横交错的穿沙公路,把库布其沙漠整体切分成若干作业区块,并沿路通电、通水、扎网格,大规模种树、种草、种药材,以路划区,分割治理。在植物选择上,既考虑耐旱性、又考虑经济性,种植沙柳、柠条等沙漠易生植物,每隔三年砍掉一批枝丫作为生产饲料,交给农牧民饲养牲畜,废弃物还田还可改良土壤。既防沙固沙,又形成了立体复合循环产业链,实现了沙漠经济反哺沙漠治理。

生态移民治沙。分散在几千平方公里沙漠里的“生态难民”被统一实施人口转移,安置在移民新村,让沙漠得以休养生息,同时辅以人工种植和大规模的飞播绿化,实现了绿富同兴。

科学技术治沙。亿利通过自主研发等多种方式,引进、创新了100多项沙漠种植技术,研究、培育、改良了沙柳、甘草等20多种免耕无灌溉的耐寒、耐旱的沙漠先锋经济植物。用“水气法植树新技术”种植沙柳、柠条,每亩成本降低了1800多元,成活率由20%提高到85%以上。

产业开发治沙。防沙治沙和生态修复促动了土地整治和产业开发,反过来,土地整治和产业开发又带动了防沙治沙和生态修复,形成了“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土地整治—产业开发—防沙治沙”一体化生态梯次循环产业链。

如今,昔日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变成了富裕文明的生态绿洲,沙尘暴天气由过去每年七八十次减少到现在的三五次,降雨量也由过去的70毫米增长到现在的300多毫米,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明显恢复,绝迹多年的灰鹤、天鹅、野兔、沙冬青、胡杨等100多种野生动植物不断增多。沙漠中还被改良出了几百万亩厘米级厚的土壤,被专家们称为“沙漠奇迹”。

沙漠见绿百姓见钱:沙里也藏金

可持续公益商业治沙模式的实施,不仅让沙漠变绿了,也让百姓变富了。

从2006年开始,为了改变沙漠里农牧民艰辛贫困的生活状态,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亿利集团投巨资让散居在几千平方公里的沙漠牧民走出沙漠,为他们建起了宜居宜业的牧民新村。在新村,每户牧民有106平方米的住房,村里通电、通水、通路,还安装了卫星接收器,牧民们能看上电视、装上电话。随着现代居室、家电、信息网络、学校的不断建成完善,以前生产难、生活难、行路难、求学难的落后局面得以彻底改变,困苦千年的当地牧民踏上了全新生活的康庄大道。

亿利还创造了十多万个绿色就业岗位,帮助引导牧民参与生态建设,增收致富。牧民可以出租沙漠给企业、参与沙漠产业建设;也可以承包沙漠生态建设工程,通过种树、种草,每户牧民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为了让沙漠里的农牧民掌握学习更多的旅游知识,亿利将参与旅游经营的农牧民请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让他们住五星级饭店,体验五星级的服务,使他们个个成为经营旅游产业的行家里手。一位住在牧民新村的名叫高娃的女牧民,如今就在自己家经营蒙古族特色牧家宴,一年收入达20万元。

得益于20多年持续的沙漠生态建设和沙漠生态经济发展,牧民们成为了沙漠企业的新主人,人均收入从过去不足2000元增长到了三万多元。

库布其防沙治沙模式也得到国际社会的赞誉,联合国副秘书长阿齐姆·施泰纳说:“库布其沙漠的治理,是近年来中国政府防沙治沙的成功典范,他们依托政府政策性支持,由企业(亿利集团)进行公益化投资、产业化开发,同时鼓励农牧民进行市场化参与,这种可持续公益商业治沙模式值得推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库布其:打开可持续的治沙密码(组图)
书写大漠绿色传奇 ——亿利集团防沙绿化发展沙产业纪实
科学治理地球的硬伤——荒漠化
内蒙古:打造防沙治沙中国样板
中蒙签署荒漠化治理双边合作文件,蒙古专家希望到亿利库布其考察
中国智慧,与世界共享——写在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之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