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老产业全面发展的发动机——老龄金融产业

2017年11月29日至11月30日中国(上海)健康养老投资发展论坛 (CHED Forum)在浦东世博洲际酒店召开,来自养老业界多位重量级嘉宾分别致辞,并从各个角度对健康养老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其中,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特别提出了大力发展老龄金融业是全面发展养老产业的重中之重。党俊武概括的老龄产业包括四大板块:老龄金融、老龄用品、老龄服务和老龄地产。整个老龄产业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金融,两个基本点则是产品和服务。

我国老龄金融产业的现状堪忧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总量为2.02亿,到2053年预计将达到4.87亿。毫无疑问,未来数十年我国将不可逆转地成为一个老龄社会,34.9%的老龄率将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与冲击。因此,大力发展老龄金融产业,不仅关乎整个老龄产业的发展,也和我国老龄社会所处阶段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政府逐渐意识到金融在老龄产业和老龄化经济中的重要作用,2015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养老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发改办财经[2015]817号),民政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78号);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民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65号)等等。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金融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传统的养老储蓄仍是老龄金融服务的主要模式,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目前通过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推出了一系列的针对老年人的金融理财产品,虽然品种众多,但基本还是较为保守的债券和货币市场基金,在金融产品方面的创新明显不足。

    此外,我国老龄金融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养老体系结构性失衡,第一养老支柱比例过高。数据显示,我国第一支柱——强制性社会保险的年末结余基金约占我国养老金储备的90%;第二支柱——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年末结余基金约占我国养老金储备的10%;第三支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发展则较慢,其养老保险的补充地位并未显现,甚至很多人并不了解这种养老保险。基于以上我们看到,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几乎实在“一条腿”走路,并且是在完全依仗政府的强制性社会保险制度,从而造成的后果是第二三支柱起到的作用甚微(王信,2000)。然而在欧美发达国家,第二三支柱则构成了国民养老金的核心。

重视并着手开发活力老人的价值

    党俊武在发言中特别强调要重视活力老人的市场价值,他将老龄金融业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针对40至59岁的人口的养老金融资产,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以及房地产等;第二层次是主要针对60岁以上老人的金融资产(老年理财);第三层次则是老龄产业的其他板块,即:老年用品、老年服务、养老地产,这些板块都需要大量投融资。一方面老龄金融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商业价值,关乎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老龄金融业需要政府、企业和各方力量协同推进,要从现在开始着手,防止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发生。

如何逐步发展老龄金融业?

    大力发展老龄金融产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大力开展老龄金融教育;其次是基于老人的真实需求,逐步实现金融体系的转型;第三是多方合作加快老龄金融产品的创新;第四则是通过老龄金融来创造出海量的有效需求。老龄金融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期和宏观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利器,也是构建健康的老龄社会的核心,也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努力,投资于老龄产业。

微信号:shanghaiyanglaoweb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龄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
直击养老产业“痛点”迎接投资新机遇|JIC投资沙龙实录
【社会保障】养老产品的市场需求与发展现状分析
养老金融
2017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图】
养老产业:守望新“钱”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