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约 2000 字 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文/彭化义
辞别金虎,喜迎玉兔。自从进入疫后的2023年,果姥姥背唐诗的兴趣越来越浓了。早上一睁开眼就背,想不起来的,马上翻书并作标记;平时在家,一有空就捧起书反复读;晚上睡觉前,还要把写好的纸条放在床头柜上不时拿起看一眼……
在家中各个房间里,经常回响着她轻轻的诵读声,并且时而边走边背,时而写写画画。
果姥姥喜欢上背唐诗,源于手机上的一个节目。
一次,她翻阅手机里的视频,看到有一个主持人,手持话筒在大街上做调查式测试,问一首唐诗上句让路人答下句,共有十道题,答上来的给十块钱以资鼓励一下。测试结果,多数年轻人只答对五六道。她觉得挺有意思,就跟着回答。遇到自己会的,就感到十分开心;碰到自己不会的,就立即翻书找答案;遇到自己会的电视上的路人却答不对的,她还跟着着急。
一次,主持人问路人:“江山代有才人出”,路人却回答“长使英雄泪满襟”。而她知道,正确答案应当是“各领风骚数百年”。当主持人问一男青年“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下两句而男青年答不上来时,她却在屏幕下答上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之后不久,邻居从微信上给她传过一段视频,是其4岁的孙子背诵古诗的,背诵的是宋代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看到四岁的孩子都背得那么好,她自己学得更起劲了。
果果发现姥姥学唐诗,非常高兴,就主动把自已的一本《唐诗三百首》送给姥姥,说:“这书上有拼音,有插图,好读好记。”
果果提醒姥姥:要背得好,需要认真地画一遍,效果特别明显,有利于记忆。为了让姥姥好背,果果还教给姥姥一个方法:“在每句唐诗旁画上象形的图案或图画。”
她还以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为例做示范,分别在“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各个句子上面,画上了葡萄、酒杯,琵琶、大马,卧倒的小人等图画。
翻到唐代骆宾王的《咏鹅》时,果果反复强调,这是作者7岁时写下的,又特地在“鹅,鹅,鹅”半句重点圈住两个逗号,强化停顿语气;在“曲项向天歌”的“曲项”处画了个弯曲的图形,表示脖子是弯的;在“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拨”处画的一只手,在“波”处注了一个水字。说:“这样,你背起来就好记多了。”
还别说,经果果这么一标注,姥姥觉得古诗好背多了。
为了检查姥姥背诵唐诗的效果,果果还对书中前23首在目录上做了标注,比如:打对勾的是会背的,对勾加点的是不熟的。
果果十分认真地辅导姥姥背唐诗,说,一定要记住每首诗的特点,还要记作者的简介,比如,李白被称为什么诗人?字是什么 ?号是什么?他的《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几句,使用的是什么手法?见姥姥没明白她的意思,她便举起手提示说:“高,楼高,星辰,高声,天上,都有“高”的特点,这叫什么手法?”
“夸张。”
“对了。”
自从得到果果支持,姥姥背诵唐诗的兴致更高了,就像着迷一样,整天写写画画,桌子上摆满了写有诗句的小纸条。果果的那本《唐诗三百首》,也成了她不离手的宝贝。
春节放假之前,果果对姥姥说:“你得好好背,节后我要考考你呵。你呢,不仅背诗句,还要记住每首诗的标题、作者姓名和简介。像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孟郊、刘禹赐等,他们的字、号,以及代表作。”
领受了迎考任务,姥姥明显感到了压力,学得更用功了。春节期间,果果还打电话问姥姥背了多少首,说:“春节这几天,你要把李白、杜甫、白居易、孟郊的简介复习一下,节后我来考你。这诗中个别的是我去年学过的,回去我也复习下好考你。”
2月8日上午,果果来对姥姥进行考试。
她让姥姥背诵23首唐诗,姥姥全背过了,只是有4首对作者还不太熟。接着,果果又给姥姥布置了作业,内容还是复习唐朝主要诗人的名、字、号以及代表作。姥姥感到压力更大了,复习更加认真,又是动手翻答案,又是低头做笔记,又是默写,忙个不停。
中午,果果又支起小黑板,拿上教材,给姥姥上课,详细讲述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并在上面作了图画标注,比如在空山不见人旁画上光秃秃的小山头,但闻人语响处画上一个耳朵,返景入深林上画了几棵树等。
一个多小时的课讲完后,果果又给姥姥布置了作业:根据所学的诗写出一篇散文诗,还要尽快把书中接下来的20多首背会。为了奖励姥姥的学习热情,果果还制订了奖励措施:如果得100分奖励20积分,90分奖励10积分,80分奖励5积分,60分不得积分。如果积分多了就可以得到奖励,比如适当吃一点点甜食(姥姥血糖有点高,果果不时不让她吃甜的)。
寒假开学在即,果果忙着准备自己开学用的东西,暂时顾不上检查姥姥的唐诗背得怎样了,但是姥姥自己并没有怠慢,她不能在果果面前食言,争取多学几首、多背几首,最好能把这本书上的136首全部背会。
这真是:果果督学任教,姥姥洞开诵窍;背诗苦中有乐,古韵家中缭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