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华铁:二哥的木匠缘

二哥的木匠缘

文/李华铁

二哥卫东上次相亲,因为房子的事女方没有同意,差不多一个月没有出过家门。
看到二哥天天都这样,母亲非常心痛,“要不,跟你大舅去学木匠吧!”
大舅是我们家乡方圆几十里师傅级别的木匠,做的木工活儿精丝合缝,雕工栩栩如生,人见人赞。哪家有女儿出嫁,陪嫁的家具大多数是请大舅去做。
母亲领着二哥去了大舅家,跟大舅拜托了二哥学木匠活的事。大舅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只是“嗯嗯”的应承了两声。
冬月,二哥跟随大舅一行来到古坪寨叶姓人家,为他家大女儿做嫁妆。叶家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安帮,二女儿凤翠和三女儿凤霞。凤翠和二哥是同龄人,凤霞比姐姐小3岁。叶家家底比较殷实,做嫁妆的木料堆满了两间屋子。

一顿饭的功夫,大舅和叶家谈妥了这次木工活的种类、工期、工钱、质量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开斧前,放了鞭炮,还按规矩杀了一只大红公鸡祭天祭地祭祖宗,大舅嘴里念念有词,吉祥话一句接着一句,随着一声“平安啰”,斧头声、锯声、凿声一起响起,开工啦!
二哥是个学徒,总是跟在大舅左右,听大舅的指挥。怎么开料,大的料做什么,小的料做什么,规划得非常合理,没有哪一块木头是多余的。二哥的悟性非常高,好像他天生就是一个木匠,在大舅的精心指导下,很快就上手了,能劈能锯,又快又精准。大舅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感觉二哥是一块做木匠的“好料”。
叶家对大舅一行人的工作十分满意,不时地递烟倒茶。
叶家的热情主要体现在三妹凤霞身上。她也是一个大姑娘了,比大姐凤翠还要高出半个头,有一种“队长女儿”的气质。她身高1米63,一条大辫子总是背在背上,身上的衣服不是特别艳丽,但特别合身,把三妹的身材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出来,一双布鞋有些旧了,但鞋上的那朵花掩盖了鞋上所有的瑕疵,加上三妹银铃般的声音、甜甜的笑容、白净净的脸蛋,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来回穿梭在匠人中间。

半个月过去,三妹和大家熟络起来,但她关心最多的是二哥。二哥水杯里的水少了,三妹第一时间掺满;二哥的水凉了,三妹第一时间给二哥换一杯热水。没有事的时候,三妹就爱站在二哥旁边,崇拜地看着他挥舞斧头劈木头、拿凿子凿孔眼,不时还夸一句:“你真有劲!”二哥本来不抽烟,三妹在给其他人递烟的时候也要递给二哥一支,不管要不要,都放在二哥的耳背上夹起。
同行的几个表哥看出了端倪,跟二哥开玩笑说:“你小子桃花运来了!”不说不要紧,一说还真拨动了二哥爱情的那根神经。从此,三妹和二哥看对方的眼神都变了,总是那么含情脉脉,三妹甚至有时候脸都红了。
时间过去了一个月,嫁妆也快接近尾声了。三妹和二哥越走越近。三妹看到木屑掉到二哥的头发上,会自然地掏出小牛角梳子给二哥梳掉,还把牛角梳子放进二哥的口袋里,说是送给二哥的礼物。二哥额头出汗了,三妹也会用手绢给二哥擦汗。吃完饭在院坝里休息,二哥坐哪里,三妹也一定会去那里坐下,一根板凳总要剩下一半空着。

三妹还经常帮二哥洗脏衣服,往二哥碗里夹菜,不经意地用身体撞一下二哥……三妹打心眼里喜欢二哥。二哥也对三妹的“特别关心”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其实他对三妹的印象非常好。但考虑自己的家庭条件,多多少少还是收敛着自己的情感。
听说三妹在夜里还拉过一次二哥的手,这话传到了三妹妈的耳朵里。三妹妈非常开明,看到二哥有个木匠手艺、干活利索、长得不错、心眼实诚,对三妹说:“只要你喜欢的,妈都同意!”
二哥和三妹的事就因为“拉手”公开了。在乡下,那时还不提倡自由恋爱。于是,三妹和二哥一起商量,请了我三姨来做媒人。
给大姐凤翠的嫁妆做完了。三妹凤霞和二哥的婚也定下来了,三妹和二哥的结婚日子订在了来年的“五一”劳动节。叶家同样请了大舅为凤霞做嫁妆,和大姐凤翠的标准、样式一样。

两家都在尽力做着结婚的准备。只是二哥还是没有新婚房子,和三妹商量,三妹说:“我看上的是你这个人,不是你家的房子;只要你人好,房子孬点莫来头。”二哥听了这话,心里像吃了秤砣一样踏实。他花1.78元买了两袋白灰,将自己睡觉的房间,从里到外认认真真地粉刷了一遍,一个21个平方米的新房就准备好了。
“五一”劳动节到了,二哥的婚事如期举行。陪嫁放满了二哥的“新房”,母亲心头的难事终于解决了。
婚后,二哥二嫂非常恩爱,齐心协心,共同经营着家和手艺。
二哥热爱上了木匠活,不仅自己有了吃饭的本领,还解决了婚姻大事。他利用两年时间,不仅完全掌握了大舅的木匠手艺,还能准确识别各种木料,看到图纸就能够精确地计划出做工流程,是大舅众多学徒中,最优秀的一位。二哥还去县城书店购买了相关的书籍自己钻研,为传统木工活注入了不少的新元素和新理念。乡邻都说二哥比大舅“木活儿做得还要好些,他的性格就像弹的墨线一样直”。

农村土地承包到户的第三年,二哥在镇上租了一个偏偏房子,搞起了家俱生产,购置了电动专用工具专门做家俱。因为价廉物美,销路非常好。赚钱后在镇上买了一套二层小楼房,二哥把大舅接到镇上帮助照看车间,每月发给大舅工资。大舅的收入比原来多了不少,二哥也成了远近有名的木匠。
我每次回家,二哥都要滔滔不绝地给我谈起他的木匠经:当木匠要会识木材、用木材,能做栋梁的就让它到房顶上去横着,能承千斤之重的就让它做柱子扛起房屋的重量,能做家俱的就把它精雕细琢打磨出来,能做打狗棍的就让它伴你左右走夜路无忧,实在派不上用的就当柴火煮饭,反正“天生我材必有用吧”!
二哥的话让我醍醐灌顶:识人才、用人才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二哥是个好木匠啊!

这就是亲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恶毒女配
二人转《回杯记》唱词
二哥绝密战法分享,第五章!
微小说,“聘礼?我看是嫁妆吧”
泥瓦匠带回个疯妻,讲英文穿旗袍,48岁饿死后才知:沈从文是她哥
节气 ‖ 立春元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