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蘑菇: 清明祭祖雨纷纷?我家祭祖从来都是热闹的

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

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史铁生

不一样的清明

文/蘑菇

我家清明祭祖向来不在清明这一日,多年来一直在春分后的某个周末合族团聚,杀鸡宰羊,用成串的长钱和小山般的烧纸把规模不大的祖坟染成黄表纸的颜色。

清明祭祖,在一般人映象里,似乎应是一个雨纷纷的、略带哀伤的日子。可在我的记忆里,我家的祭祖从来都是热闹的,欢庆的。

不在清明正日子祭祖是因为早年清明这天并不放假,为了让上学的上班的子孙都能团聚,和老祖宗商量了一下,老祖宗很通情达理的让我们自己选日子。于是,后辈孝子贤孙便定下了春分前后扫墓祭祖的规矩。

虽然日子有了改动,却不能改变这一日在族人心中的地位。小时候才过完年父母就开始计划清明的事宜。计算着今年的“坟头”是谁,家里是不是有了喜事需要额外拿奠仪。猪头一定要留着,大公鸡也早早找农家预定好。

等快到春分的时候,尚无电话的族人奔走相告,约定地点和每家需要准备的东西,家家户户便张罗开了。

人多意味着热闹,当年还是孩子的我对清明的期待远超过春节。在没有周末双休的年代,爸妈会为我和弟弟请半天假,提前一天到祖屋打“长钱”炸“油香”。顺带着从县城采买回第二日所需的蔬菜、香柏、香烛。

从县城到老家需要坐很久的车。比起呛人的难闻的汽车我独钟爱拖拉机。敞篷的车厢里我和蔬菜鸡鸭挤在一起,看着冒出一点鹅黄的嫩柳,闻着干冷而清冽的空气,在震耳欲聋的“拖拖拖”的声音中,我的心迫不及待的飞回老家的土屋。

周六的下午,男人们裁纸钱、打长钱,女人们炸油香,准备第二日的饭食。难得聚在一起的孩子们疯了一样,呼啦啦跑到打麦的场上,你争我抢玩一些叫不出名的游戏,嬉闹够了又呼啦啦跑到坟头(祭祀主办者)家的厨房,偷几块刚出锅的冒着麦香的油香,拿几个还算金贵带着绿缨子的水萝卜。

大人看见了会假装呵斥几句,说:“祖先都没吃呢,你们几个小猴崽子倒比先人吃得好。”总有人打圆场,说几句“谁是先人,他们才是先人”之类的玩笑话。

到了第二日,早早起床带着准备好的供品上山了。最得宠的孩子才有资格拿到最长的长钱。印象里总是我弟弟扛大旗一样神气活现地扛着两米多的镂空的装饰着白纸环的黄表纸长钱。我们其余的小孩也能分得一两个小一些的,浩浩荡荡走在前面,大人们端着肉食拿着酒紧随其后,有说有笑地去叩拜先祖。

到了祖坟地,大人们接过我们手里的长钱,将它们打碎悬挂在坟周围的枯树上。长长的黄纸在坟地里飘动,若在平日定是个惊悚的场景,可这一日因为人多,竟然渲染出了热闹的气氛。

香烛燃起,祭品也已经摆好。厚厚的黄表纸要烧上一个多小时。期间男人们拿着酒瓶和灌着米汤的茶壶在各个坟头逐一祭奠,我们抢着将猪头肉、鸡头、水果点心丢进黄表纸燃起的火堆里,嘴里还学着大人念叨:“老祖宗,来吃肉了。老祖宗,我们来看你了......”

祭奠完了,我们最喜欢的仪式才开始。仪式叫做滚馒头,实际上也真是滚馒头。

最年长的长辈从老祖的坟头把西瓜大的花馒头滚下来。子孙们不分男女老幼在山脚下跪成一排,心里默默祷告那被老祖宗加持了的馒头一定要滚到自己怀里来。

我不记得我有没有得到过这宝贵的馒头,但我的弟弟抢到过。大家会对抢到馒头的那家人送去祝福,说:“今年老祖宗重点保佑你,明年上坟你家可要额外准备大公鸡。”

拿到馒头的那家喜笑颜开。这是最好的祝福,似乎这个馒头真带着祖先的庇佑,来年的公鸡也一定会准备个又肥又大的。

抢完了馒头开始分祭品。按照长幼和家里的人口数,把鸡腿、猪头等当着祖先的面瓜分干净。连黄纸灰烬里扒拉出来的焦黑的祭品也不放过,塞到孩子嘴里,说:“吃,吃了焦馍,老祖宗保佑你不牙疼。”

至此仪式结束,我们转战坟头家中。丰盛的饭菜从昨天开始准备。每当轮到谁家做坟头,都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款待族人,一方面是热情,私心里也有些炫耀的意思:“看,我家日子过得挺好,啥稀罕玩意儿都有。”

我们胡吃海塞一阵子又跑出去疯玩,大人们则继续划拳喝酒。热热闹闹好几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办喜事呢。叔叔大爷们总会喝到烂醉,大婶大娘们好脾气地伺候着自家老爷们。

夜幕降临,热热闹闹的清明祭祖算是结束了。

我的家族是一个包容的乐观的家族,没有死守传统的教条,比如女孩子出嫁了还可以在祭祖的那天来见一见老祖宗。这很好,谁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管我们嫁做谁家妇,我们首先是自家的女儿,祖先给的血脉不能因为性别而淡忘。

我的家族也是个传统的守旧的家族,很看重祭祖和团圆,我爸妈不在家过年可以,却一定要把所有外出远行的计划放在祭祖之后。

我们祭祖没有哀乐没有悲伤,如今建起了祠堂,祭祖结束族人还借着酒劲儿给老祖宗演一出热热闹闹的社火。

一个家族大多数男女老幼都围在祠堂小院子里,大喇叭放着欢庆的歌曲,大家又唱又跳。这时候,祠堂里供奉着的列祖列宗也一定站在云端咧着嘴乐。

什么是祭祖?告诉祖先我始终记着您,我没忘记我的来路。

什么是祭祖?让祖先看见后辈子孙生龙活虎幸福安康,让祖先知道您的儿孙日子过得很好。

什么是祭祖?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族人又像一家子一样吃一锅饭做一件事,告诉祖先这个家的凝聚力一直都在。

什么是祭祖?把传统把亲情刻在年幼的孩子的骨子里,一辈辈传下去,让他们知道应该往哪里去。哪怕只有一个人,我们的家族也会因此长长久久传承万年。

祖先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信仰,祭祀是把信仰传承下去的仪式感。又到清明时,香火缭绕中,时空的那头是我们的来处,嬉闹的孩童是我们的未来,虔诚的子孙是我们薪火相传的现在!

这就是亲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坟头塌陷少子孙,坟头有草家生金”,坟头的草该不该除?
祭祖解说词
《李氏宗规家训》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要去哪里?
一、郭氏家训
俗语:“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老祖宗的讲究,在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