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及《振荡中医》进行比对学习

保健日志编者按:

        根据深入学习研究的思路,拟对《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振荡中医》 等三本著作进行比对学习。以振荡中医的脉药对应为纲领,另两本著作为拓展。一为讲药物与脏腑关系,一为讲方剂与脏腑关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阴阳五行,五脏六腑,气血营卫再结合望(面、舌、目)闻(听)问(询问)切(脉、腹)等四诊,等均可圆融无碍。当然,法无二般,效有顿渐;又有言条条大路通罗马,一门深入,皆可登堂入室。中医、西医亦然,本质上来讲均无需分别!疾病即健康!阴平阳秘,百病不生!修心养性,心平气和。养生即是养心。生命在呼吸之间,呼吸即念头,故生命亦在一念之间也!气为阳,液(血)为阴。气为散,液为聚。

     一、摘录《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校释》版本前言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是张元素的传世之作。它首载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次刻于赵双湖的《医学指归》,晚清周学海又收入《医学丛书》之内,至今无单行本刊行。 
        张元素,字洁古,晚号洁古老人,是我国著名医学流派易水学派的开山鼻祖。张氏对祖国医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在撷取前贤诸家之长的基础上,复通过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把药物的使用与脏腑的标本寒热虚实的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脏腑辨证论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就是这一体系的结晶。 
      脏腑辨证已成当今临床诸种辨证之基础,为了使初学中医的人能够了解这一辨证用药的规律,振叶寻根,观澜索源,我们决定校释张氏的这部《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 
      为此首先对原文进行点校。点校的方法是以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之文为底本,以赵双湖的《医学指归》及周学海的《医学丛书》为旁校,对其中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又参阅了任应秋点校的《医学启源》。凡是对《本草纲目》本改动处均加注说明出处及原因。繁体字均改为标准简化字。 
       张洁古是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医学临床家,崇尚实践。所以在《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中将在杂病辨证中毫无意义的心包络并于心之内,而另立命门。这为其门徒创立命门学说树起了旗帜,亦是易水学派脏腑辨证的一大特色。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列有十二个脏腑,每个脏腑先写出生理功能,后列标本常见病证,最后示其寒热虚实温清补泻之具体常用药物,可谓条分缕析。然惜其语焉未详,引而不发,令初学者难寻门径。况且医学日进,认识亦需不断更新,因此,我们在尊重原著的精神下,参阅古今中医理论及临床研究的成果,对原文进行了阐释。务使读者既能明了作者的原意,又能于今后的临床工作有所补益。 
    
       校释者 癸酉年初夏于河北中医学院


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作者题为陶弘景,可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医著作,在唐朝之後失传。因为近代敦煌文物的发现而重新出土,成为了解中医早期发展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原本在文化大革命中毁损,现存传抄本出处不明,因此也被怀疑有可能是伪作。相传此书为陶弘景收集传统的中医方剂,以道家思想重新整理,以五脏补泻原理编写成此书[1]。其中有许多方剂都来自现已失传的《汤液经法》一书。据说此书原是於1907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在敦煌莫高窟发现许多古书卷,委由莫高窟道士王圆籙装箱,准备运回法国时,王道士受人所托,随意抽出一卷医书暗藏,此卷即《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1915年为河北威县张渥南所购,传于嫡孙张大昌,原书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毁。中国中医研究院马继兴,收集到据说是当时人默记下来的传抄件,整理成书,附於《敦煌古医籍考释》一书中,公之於世。它有助於了解《伤寒论》方剂的来源与早期中医发展,对於现代中医史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钱超尘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

《辅行诀》原藏敦煌藏经洞。1907年法国伯希和至敦煌盗宝,发现大批珍贵经卷,欲携回国,装箱时某道士见此件首尾完具,乃暗藏之。《辅行诀》虽然没有被伯希和盗走,却被国人自己在无可奈何的境况下毁烧了。1988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马继兴教授主编《敦煌古医籍考释》,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其序言部分专列一节《关于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卷子的再发现过程》对此经卷的再发现过程有较详介绍。全引如下:(见上1、马继兴先生《敦煌古医籍考释》)

2002年10月12日笔者打电话给马继兴先生,说:“现这段文字上下文,似《辅行诀》的两本互勘与厘定出自王雪苔先生手,又似王雪苔先生亲自去河北省威县面见张大昌先生。是否果然如此?”马先生回答:“王雪苔先生未参与互勘和厘定,王先生也未亲自去面见张大昌先生。到威县去的是王淑民,你可以问问她。当时王先生是院长,这个工作要靠领导的支持,所以就写了王雪苔先生进行互勘和厘定。”

据此可知,对《辅行诀》首先进行鉴定、校勘、深入研究并肯定非赝品者为马继兴教授,王淑民受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委托直接去河北省威县进行调查,获得张大昌弟子手抄本,于是《辅行诀》才保存下来。马继兴先生将张大昌记忆本、其弟子手抄本两个本子互相对照进行校勘厘定,收进《敦煌古医籍考释》一书,世人始见《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2002年10月25日,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举行建所20周年纪念会,会间休息时我问马继兴先生:“《辅行诀》有没有后人伪托的可能?您说《辅行诀》为陶弘景撰写的可能性很大,您现在的观点怎样?”马老说:“后人伪托是伪托不出来的。我现在仍然认为《辅行诀》为陶弘景亲自撰写的可能性较大。”

1994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甘肃中医学院从春雨先生《敦煌中医药全书》,此书对《辅行诀》的存佚介绍如下:

“此卷子原藏于河北省威县中医师张南先生家,世代珍传至南先生嫡孙大昌先生。时至“文革”,原卷子焚毁,现仅存两个抄本,一本为张大昌先生对原卷子日夜展玩,诵记如流,原卷子焚毁后,追忆成书;另一本为大昌先生弟子据原卷子抄录。两种本子略有出入。

原卷子存世之时大昌先生曾致信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表示愿献此卷子,惜未被重视。因惧“文革”之祸火,“文革”后大昌先生以和氏怀璧之志,再信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信转至王雪苔先生手,颇为重视,至此卷子内容重见天日。原卷子的毁损,对鉴定工作带来绝大困难。能够参考的只有两点。其一为原卷子自敦煌石室发掘后的流传轨迹。据大昌先生云,其流传过程如下:原卷子于敦煌石室发现后,曾被伯希和选中,并欲窃取回国,幸被装车道士爱其全帙暗中留下。民国初年售予大昌先生祖父南先生,传至大昌先生,毁于“文革”祸火。其二,原卷子内容中大量保存着久已失传的中医古书的内容,如《桐君药录》、《汤液经法》等。故据以上两点,原卷子颇有可能是出于敦煌石室的唐以前抄本。”

       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不然,时日久旷,或变为损证,则生死转侧耳。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庶几识别无误焉。

三、《振荡中医》,脉药精准对应,可以为纲领也!而脏腑用药之法则为网也。尽量保持原著之原貌,若有矛盾处,以振荡中医为纲进行校正。以实践为首要指向。

     所列药物可进一步对照中医搜索的药物进行学习,了解药性。所列方剂可对照方剂学进行学习。本文仅提供一学习思路。


附:原著(为便于学习按寸关尺脉象规律对两部著作文字进行对照编排,便于查阅)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心部

 心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

本病:诸热瞀瘛,惊惑谵妄烦乱,啼笑骂詈,怔忡,健忘,诸痛痒疮。
标病:肌热,畏寒战栗,舌不能言,面赤,目黄,手心烦热,胸胁满,痛引腰背肩胛肘臂。

火实泻之。
泻子:黄连、大黄。
:甘草、人参、赤茯苓、木通、黄柏。
:丹参、丹皮、生地黄、玄参。
镇惊:朱砂,牛黄,紫石英。


神虚补之。
补母:细辛、乌梅、酸枣仁、生姜、陈皮。
:桂心、泽泻、白茯苓、茯神、远志、石菖蒲。
:当归,乳香,熟地黄,没药。


本热寒之。
泻火:黄芩、竹叶、麦冬、芒硝、炒盐。
凉血:生地黄,栀子、天竺黄。

标热发之。
散火,甘草、独活、麻黄、柴胡、龙脑。

 

小肠部

小肠主分泌水谷,为受盛之官。

本病:大便水谷利,小便短,小便闭,小便血,小便自利,大便后血,小肠气痛,宿食,夜热旦止。
标病:身热恶寒,嗌痛颔肿,口糜耳聋。
实热泻之。
:木通、猪苓、滑石、瞿麦、泽泻、灯草。
:地黄、蒲黄、赤茯苓、牡丹皮,栀子。
虚寒补之。
:白术、楝实、茴香、砂仁、神曲、扁豆。
:桂心、延胡索。
本热寒之。
降火:黄柏、黄芩、黄连、栀子。
标热散之。
解肌:蒿本、羌活、防风、蔓荆。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辩心脏病证并方

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病者,心胸内痛,胁下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其变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则病心中痛,善悲,是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

经云: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证如是。

陶云:心德在耎(耎(ruan,软)意为祛弱)。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①

小泻心汤(第一方)

治心中卒急痛,胁下支满,气逆攻膺背肩胛间,不可饮食,食之反笃者方:

龙胆草 栀子(打,各三两) 戎盐(如杏子大三枚,烧赤)

上三味,以酢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少顷,得吐瘥。

大泻心汤(第一方)

治暴得心腹痛,痛如刀刺,欲吐不吐,欲下不下,心中懊憹,胁背胸支满,[腹中]迫急不可奈者方:

龙胆草 栀子(捣,各三两) 苦参 升麻(各二两) 豉(半升) 戎盐(如杏子大三枚)

上六味,以酢六升,先煮上五味,得三升许,去滓。内戎盐,稍煮待消已,取二升,服一升。当大吐,吐已必自泻下,即瘥(一方无苦参,有通草二两)

小补心汤(第一方)

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方:

栝蒌(一枚,捣) 薤白(八两) 半夏(半升,洗去滑)

右三味以白酨浆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再服(一方有杏仁,无半夏,熬)

小补心汤第一方即《金匮要略》之桥蒌薤白半夏汤,主证及药味皆符,惟《金匮要略》用“白酒一斗”,本书用“白酨浆一斗”,据《外台秘要》载此方,白酒即白酨浆,《千金要方》作白酨浆,实为一物,古又称“酢”,即今之黄酒。(敦煌中医药精萃发微:第8页:白酨浆中的酨字读再,《外台秘要》释为酢浆,也就是米醋。)

大补心汤(第一方)

治胸痹,心中痞满,气结在胸,时从胁下逆抢心,心痛无奈方:

栝蒌(一枚,捣) 薤白(八两) 半夏(半升,洗去滑) 枳实(熬,二两) 厚朴(炙,二两) 桂枝(一两)

上六味,以白酨浆一斗煮取四升,每服二升,日再。(一方有杏仁半升,熬,无半夏)②

辨心包络病证文并方(第二方)

心胞气实者,受外邪之动也,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善笑不休;虚则血气少,善悲,久不已,发癫仆。

小泻心汤(第二方)

治胸腹支满,心中跳动不安者方:

黄连 黄芩 大黄(各三两)

上三味,以麻沸汤三升,渍一食顷,绞去滓,顿服。

大泻心汤(第二方)

治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懑,口中苦,舌上生疮,面赤如新妆,或吐血,衄血,下血者方:黄连 黄芩 芍药(各三两) 干姜(炮) 甘草(炙) 大黄(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

小补心汤(第二方)

治血气虚少,心中动悸,时悲泣,烦躁,汗出,气噫,脉[时]结者方:

代赭石(烧赤,以酢淬三次,打。一方作牡丹皮) 旋覆花 竹叶(各二两) 豉(一两,一方作山萸肉)

上方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怔惊不安者,加代赭石,为四两半;烦热汗出者,去豉,加竹叶至四两半,身热还用豉;心中窒痛者,加豉至四两半;气苦少者,加甘草三两;心下痞满者,去豉,加人参一两半;胸中冷而多唾者,加干姜一两半;咽中介介塞者,加旋覆花至四两半。

大补心汤(第二方)

治心中虚烦,懊怔不安,怔忡如车马惊,饮食无味,干呕,气噫,时或多唾,其人脉结而微者方:

代赭石(烧赤,入酢中淬三次,打。一方作牡丹皮) 旋覆花 竹叶(各三两) 豉(一方作山萸肉) 人参 甘草(炙) 干姜(各一两)

上方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陶曰:又有泻方五首,以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也

泻心汤

救误用清下,其人阳气素实,外邪乘虚陷入,致心下痞满,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鸣腹痛方:

黄连黄芩人参甘草(炙) 干姜(各三两,一方有大枣

上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陶云:经方有救诸劳损病方,亦有五首,然综观其要义,盖不外虚候方加减而已,录出以备修真之辅,拯人之危也。然其方意深妙,非俗浅所识。缘诸损候,藏气互乘,虚实杂错,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先圣遗奥,出人意表。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调中补心汤

治心劳,脉极,心中烦悸,神识慌惚方:

旋覆花(一升,一方作牡丹皮四两) 栗子(打去壳,十二枚) 葱叶(十四茎) 豉(半斤,一方作山萸肉) 栀子(十四枚,打) 人参(三两,切)

上方六味,以清酒四升,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日三。

陶云:经云:毒药攻邪,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益,尔乃大汤之设。今所录者,皆小汤耳。若欲作大汤者,补肝汤内加羊肝,补心加鸡心,补脾加牛肉,补肺加犬肺,补肾加猪肾,各一具,即成也。

陶隐居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默契经方之旨焉。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陶经隐居云:中恶卒死者,皆脏气被壅,致令内外隔绝所致也,神仙有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之方五首,录如左:

着舌而通心气:

治中恶,急心痛,手足逆冷者,顷刻可杀人,看其人唇舌青紫者及指甲青冷者是。⑩

看其人唇舌青紫者及指甲青冷者是:敦煌石窟秘藏医方本为:看其人指,爪青者是。

硝石(五钱匕) 雄黄(一钱匕)

上二味,共为极细末,启病者舌,着散一匕于舌下,少时即定,若有涎出,令病者随涎咽下必愈。

上五方,乃神仙救急之道,若畜病者,可倍用之。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脾部

脾,藏意,属土,为万物之母,主营卫,主味,主肌肉,主四肢。
本病:诸湿肿胀,痞满噫气,大小便闭,黄疸痰饮,吐泻霍乱,心腹痛,饮食不化。
标病:身体[月付]肿,重困嗜卧,四肢不举,舌本强痛,足大趾不用,九窍不通,诸痉项强。
土实泻之。
泻子:诃子,防风、桑白皮、葶苈子。
:豆豉、栀子、萝卜子、常山、瓜蒂、郁金、薤汁、藜芦、苦参、赤小豆、盐汤、苦茶。
:大黄、芒硝、青礞石、大戟、甘遂、续随子、芫花。
土虚补之。
补母:桂心、茯苓。
:人参、黄芪、升麻、葛根、甘草、陈橘皮藿香、葳蕤、缩砂仁、木香、扁豆。
:白术、苍术、白芍药、胶饴、大枣、干姜、木瓜、乌梅、蜂蜜。
本湿除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燥中宫:白术、苍术、橘皮、半夏、吴茱萸、南星、草豆蔻、白芥子。
洁净府:木通、赤茯苓、猪苓、藿香

标湿渗之
开鬼门:葛根、苍术、麻黄、独活

胃部

胃属土,主容受,为水谷之海。
本病:噎膈反胃,中满肿胀,呕吐泻痢,霍乱腹痛,消中善饥,不消食,伤饮食,胃管当心痛,支两肋。
标病:发热蒸蒸,身前热,身前寒,发狂谵语,咽痹,上齿痛,口眼[口呙]斜,鼻痛鼽衄,赤齄。

胃实泻之。
湿热:大黄、芒硝。
饮食:巴豆、神曲、山楂、阿魏、石卤砂、郁金、三棱、轻粉。

胃虚补之
湿热:苍术、白术、半夏(生寒熟热,脉应为痰脉,浮有热,内寒痰湿或生用?)、茯苓、橘皮(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洁古曰:陈皮、枳壳利其气,而痰自下。利水破癥,宣通五脏,统治百病,皆取其理气燥湿之功。人身以气为主,气顺湿除,则百病散。)、生姜(脉浮热,内寒湿?)。
寒湿:干姜、草果、肉豆蔻、官桂、丁香、附子、人参、黄芪。

本热寒之。
降火:石膏、地黄、黄连、犀角。

标热解之。
解肌:升麻、葛根、豆豉。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辩病病证文并方

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虚则身重,苦饥,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小泻脾汤

治脾气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腹冷,脉微者方:

附子(一枚,炮) 干姜 甘草(炙,各三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大泻脾汤

治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者方:

附子(一枚,炮) 干姜(三两)黄芩 大黄  枳实   甘草(炙,各一两)③

上方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

大泻脾汤之六味药,甲本为“附子、干姜、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先抄“甘草”,又涂改为“芍药”)”,乙本为“附子、干姜、黄芩、大黄、枳实、甘草”。按本方通例,凡五脏泻汤大方,皆由六味药组成,其中,有五味药诸方皆同,即附子、干姜、黄芩、大黄、枳实,只有一味药(芍药与甘草)诸方各异,此一味药应出自该脏泻汤小方甘草,据此,大泻脾汤应由前列五味药加甘草组成,方中不应有“芍药”。

小补脾汤

治饮食不化[消],时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饥;或心下痞满,脉微,无力,身重,足痿,善转筋者方:

人参 甘草(炙) 干姜(各三两) 白术(一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若脐上筑动者,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仍用术;心中悸者加茯苓一分[两];渴欲饮者,加术至四两半;腹中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炮;腹中痛者,加人参一分[两];寒者,加干姜一分[两]。④

甲本、乙本皆作“一分”,按〈本草经集注〉“四分成一两”,据本书通例,用量不当如此之少,疑“分”当为“两”字之误,今改。

大补脾汤

治脾气大疲,饮食不化[消],呕吐下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口中苦干渴,汗出,气急,脉微而[时]结者方: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干姜(三两)莪术 麦门冬 五味子 旋覆花(一方作牡丹皮,各一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陶曰:又有泻方五首,以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也

泻脾汤

救误用冷寒,其人阴气素实,卫气不通,致腹中滞胀,反寒不已方:

附子(炮) 干姜 麦冬 五味子 旋覆花(各三两,一方有细辛三两)

上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陶云:经方有救诸劳损病方,亦有五首,然综观其要义,盖不外虚候方加减而已,录出以备修真之辅,拯人之危也。然其方意深妙,非俗浅所识。缘诸损候,藏气互乘,虚实杂错,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先圣遗奥,出人意表。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建中补脾汤

治脾虚,肉极,羸瘦如柴,腹中拘急,四肢无力方: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二枚,去核[掰]) 生姜(三两,切) 黄饴(一升) 桂枝(二两) 芍药(六两)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消已,温服一升,日尽之。

陶云:经云:毒药攻邪,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益,尔乃大汤之设。今所录者,皆小汤耳。若欲作大汤者,补肝汤内加羊肝,补心加鸡心,补脾加牛肉,补肺加犬肺,补肾加猪肾,各一具,即成也。

陶隐居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默契经方之旨焉。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经隐居云:中恶卒死者,皆脏气被壅,致令内外隔绝所致也,神仙有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之方五首,录如左:

启喉以通脾气:

治过食难化之物,或异品有毒,宿积不消,毒势攻注,心腹痛如刀搅。

赤小豆 瓜蒂(各等分)

共为散,每用咸豉半升,以水二升,煮豉,取一升,去滓,内散一匕,顿服,少顷当大吐则瘥。(启喉方:救误食诸毒及生冷硬物,宿积不消,心中痛疼方。赤小豆、瓜蒂各等分,为散讫,加盐豉少许,共捣为丸,以竹箸启病者齿,温水送入口中,得大吐即愈)

上五方,乃神仙救急之道,若畜病者,可倍用之。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肺部

肺藏魄,属金,总摄一身元气,主闻,主哭,主皮毛。
本病:诸气贲郁,诸痿喘呕,气短,咳嗽上逆,咳唾脓血,不得卧,小便数而欠,遗失不禁。
标病:洒淅寒热,伤风自汗,肩背痛冷,[月需]臂前廉痛。
气实泻之。
泻子:泽泻、葶苈、桑白皮、地骨皮
除湿:半夏、白矾、白茯苓、薏苡仁、木瓜、橘皮。
泻火:粳米、石膏、寒水石、知母、诃子。
通滞:枳壳、薄荷、生姜、木香、厚朴、杏仁、皂荚、桔梗、紫苏梗、苏梗
气虚补之。
补母:甘草、人参、升麻、黄芪、山药。
润燥:蛤蚧、阿胶、麦门冬、贝母、百合、天花粉、天门冬。
敛肺:乌梅、粟壳、五味子、白芍、五倍子。
本热清之。
清金:黄芩、知母、麦冬、栀子、沙参、紫菀、天门冬。
本寒温之。
温肺:丁香、藿香、款冬花、檀香、白豆蔻、益智仁、砂仁、糯米、百部
标寒散之。
解表:麻黄、葱白、紫苏。

大肠部

大肠属金,主变化,为传送之官。


本病:大便闭结,泄痢,下血,里急后重,疽痔,脱肛,肠鸣而痛。
标病:齿痛、喉痹,颈肿,口干,咽中如核,鼽衄,目黄,手大指次指痛,宿食发热寒栗。
肠实泻之
:大黄、芒硝、桃花、牵牛、巴豆、郁李仁、石膏。
:枳壳、木香、橘皮、槟榔。
肠虚补之
:皂荚。
:桃仁、麻仁、杏仁、地黄、乳香、松子、当归、肉从蓉。
:白术、苍术、半夏、硫黄。
:升麻、葛根。
:龙骨、白垩、诃子、粟壳、乌梅、白矾、赤石脂、禹余粮、石榴皮。
本热寒之。
清热:秦艽、槐角、地黄、黄芩。
本寒温之。
温里:干姜、附子、肉豆蔻。
标热散之。
解肌:石膏、白芷、升麻、葛根。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辩肺脏病病证文并方

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

肺病者,必咳喘逆气,肩息,背痛,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

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第三椎旁,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以越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小泻肺汤

治咳喘上气,胸中迫满,不可卧者方:

葶苈子(熬黑,捣如泥) 大黄 芍药(各三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喘定止后服。

大泻肺汤

治胸中有痰涎,喘不得卧,大小便闭,身面肿,迫满,欲得气利者方:

葶苈子(熬) 大黄 芍药(各三两) 甘草(炙) 黄芩 干姜(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服。

小补肺汤

治汗出口渴,少气不足[以]息,胸中痛,脉虚者方:

麦门冬 五味子 旋覆花(各三两,一方作牡丹皮) 细辛(一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热者,去细辛,加海蛤一分[两];若闷痛者,加细辛一分[两];咳痰不出[利],脉结者,倍旋覆花为二[六]两;若眩冒者,去细辛,加泽泻一分[两];咳而吐[有]血者,倍麦门冬为二[六]两;若烦渴者,去细辛,加粳米半升;涎多者,仍用细辛,加半夏半升,洗。⑤

因“六”字与“二”字草书形近,致甲本、乙本皆讹作“二两”,即云加倍,当以“六两”为正。

大补肺汤

治烦热汗出,少气不足[以]息,口[苦]干,耳聋,脉虚而快者方:

麦门冬 五味子 旋覆花(各三两,一方作牡丹皮) 细辛(一两) 地黄 竹叶 甘草(各一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陶曰:又有泻方五首,以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也

泻肺汤

救误用火法,其人血素燥,致令神识迷妄如痴,吐血、衄血、胸中烦满,气结方:

葶苈子(熬黑,捣如泥) 大黄 生地黄 竹叶 甘草(各三两)

上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陶云:经方有救诸劳损病方,亦有五首,然综观其要义,盖不外虚候方加减而已,录出以备修真之辅,拯人之危也。然其方意深妙,非俗浅所识。缘诸损候,藏气互乘,虚实杂错,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先圣遗奥,出人意表。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宁气补肺汤

治肺虚,气极,烦热,汗出,口舌渴燥方:

麦门冬(二升) 五味子(一升) 白酨浆(五升) 芥子(半升) 旋覆花(一两) 竹叶(三把)

上六味,但以白酨浆共煮,取得三升,温分三服,日尽之。⑥

白酨浆:“酨”,又称为“酢”,即“醋”,是汉代以前的名称。《周礼?天官?酒正》“浆”字下汉郑玄注:“今之酨浆也。”唐贾公彦疏:“汉时名为酨浆”。南北朗时已通名为醋。白酨浆即白醋。

陶云:经云:毒药攻邪,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益,尔乃大汤之设。今所录者,皆小汤耳。若欲作大汤者,补肝汤内加羊肝,补心加鸡心,补脾加牛肉,补肺加犬肺,补肾加猪肾,各一具,即成也。

陶隐居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默契经方之旨焉。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经隐居云:中恶卒死者,皆脏气被壅,致令内外隔绝所致也,神仙有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之方五首,录如左:

吹鼻以通肺气:

治诸凡卒死,息闭不通者,皆可用此法活之。

皂角刮去皮弦,用净肉,火上炙燥,如杏核大一块,细辛根等分,共为极细末。每用苇管吹鼻中少许,得嚏则活也。⑨

火上炙燥,如杏核大一块,细辛根等分:敦煌石窟秘藏医方本为:火上炙焦,如指大一枚,次加细辛等量之。

上五方,乃神仙救急之道,若畜病者,可倍用之。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肝部

肝,藏魂,属木,胆炎寄于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本病:诸风眩运,僵仆、强直、惊、痫、两胁肿痛,胸胁满痛,呕血,小腹疝痛,徵瘕,女人经病。
标病:寒热疟状,头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闭颊肿。筋挛,卵缩,丈夫颓疝;女人少腹肿痛,阴病。
有余泻之。
泻子:甘草。
行气:香附、芎穷(川芎)、瞿麦、牵牛、青橘皮。
行血:红花、鳖甲、桃仁、莪术、京三棱、穿山甲、大黄、水蛭、虻虫、苏木、牡丹皮。
镇惊:雄黄、金簿、铁落、真珠、代赭石、夜明砂、胡粉、银簿、铅丹、龙骨、石决明。
搜风:羌活、荆芥、薄荷、槐子、蔓荆子、白花蛇、独活、防风、皂荚、乌头、白附子、僵蚕、蝉蜕。
不足补之
补母:枸杞、杜仲、狗脊、熟地黄、苦参、萆解、阿胶、菟丝子。
补血:当归、牛膝、续断、白芍药、血竭、没药、芎穷(川芎)。
补气:天麻、柏子仁、白术、菊花、细辛、密蒙花、决明、谷精草、生姜。
本热寒之
泻木:芍药、乌梅、泽泻
泻火:黄连、龙胆草、黄芩、苦茶、猪胆。
攻里:大黄。

标热发之
和解:柴胡、半夏。
解肌:桂枝、麻黄。

 

胆部

胆属木,为少阳相火,发生万物;为决断之官,十一脏之主。主同肝。
本病:口苦,呕苦汁,善太息,澹澹如人将捕状,目昏,不眠。
标病:寒热往来,[病占]疟,胸胁痛,耳痛鸣聋,瘰疬结核马刀,足小指次指不用。

实火泻之。
泻胆:龙胆草、牛胆、猪胆、生蕤仁、生酸枣仁、黄连、苦茶。

虚火补之
温胆:人参、细辛、半夏、炒蕤仁、炒酸枣仁、当归、地黄。

本热平之
降火:黄芩、黄连、芍药、连翘、甘草。
镇惊:黑铅、水银。

标热和之
和解:柴胡、芍药、黄芩、半夏、甘草。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辩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小泻肝汤

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方:

枳实(熬) 芍药 生姜(各三两)

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大泻肝汤

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方:

枳实(熬)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黄芩 大黄 生姜(切,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小补肝汤

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方:

桂枝 干姜 五味子(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冲气盛者,加五味子一两半;头苦眩者,加术一两半;干呕者,去大枣,加生姜一两半;中满者,去大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

大补肝汤

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

桂心 干姜 五味子(各三两) 旋覆花 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 竹叶(各一两) 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陶曰:又有泻方五首,以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也

泻肝汤

救误用吐法,其人神气素虚,有痰澼发动呕吐不止,惊烦不宁方:

枳实(熬) 芍药 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 旋覆花 竹叶(各三两,一方有生姜)

上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陶云:经方有救诸劳损病方,亦有五首,然综观其要义,盖不外虚候方加减而已,录出以备修真之辅,拯人之危也。然其方意深妙,非俗浅所识。缘诸损候,藏气互乘,虚实杂错,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先圣遗奥,出人意表。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养生补肝汤

治肝虚,筋极,腹中坚澼,大便閟塞方:

蜀椒(汗,一升) 桂心(三两) 韭叶(切,一把) 芍药(三两) 芒硝(半斤) 胡麻油(一升)

上六味,以水五升,先煮椒、桂、韭叶、芍药,取得三升,去滓。纳芒硝于内,待消已,即停火。将麻油倾入,乘热,急以桑枝三枚,各长尺许,不住手搅,令与药和合为度,共得三升,温分三服,一日尽之。

陶云:经云:毒药攻邪,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益,尔乃大汤之设。今所录者,皆小汤耳。若欲作大汤者,补肝汤内加羊肝,补心加鸡心,补脾加牛肉,补肺加犬肺,补肾加猪肾,各一具,即成也。

陶隐居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默契经方之旨焉。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陶经隐居云:中恶卒死者,皆脏气被壅,致令内外隔绝所致也,神仙有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之方五首,录如左:

点眼以通肝气:

治跌仆,[既月]腰,挫闪,气血着滞,作痛一处,不可欠伸、动转方:

矾石烧赤,取凉冷,研为细粉。每用少许,以酢蘸,点目大眦,痛在左则点右眦,痛在右则点左眦,当大痒,螯泪大出则愈。

上五方,乃神仙救急之道,若畜病者,可倍用之。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肾部

肾藏志,属水,为天一之源,主听,主骨,主二阴。
本病:诸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足[月行]肿寒,少腹满急,疝瘕,大便闭泄,吐利腥秽,水液澄彻,清冷不禁,消渴引饮。
标病:发热不恶热,头眩头痛,咽痛舌燥,脊股内后廉痛。
水强泻之
泻子:大戟、牵牛。
泻腑:泽泻、猪苓、车前子、防已、茯苓。
水弱补之
补母:人参、山药。
:知母、玄参、补骨脂、砂仁、苦参。
:黄柏、枸杞、熟地黄、锁阳、肉苁蓉、山茱萸、阿胶、五味子。
本热攻之
:伤寒少阴证,口燥咽干,大承气汤。
本寒温之。
温里:附子、干姜、肉桂、蜀椒、白术。
标寒解之。
解表:麻黄、细辛、独活、桂枝。
标热凉之。
清热:玄参、连翘、甘草、猪肤。

膀胱部

膀胱主津液,为胞之府,气化乃能出,号州都之官,诸病皆干之。
本病:小便淋沥,或短数,或黄赤,或白,或遗失,或气痛。
标病:发热恶寒,头痛,腰脊强、鼻窒、足小指不用。
实热泻之。
泻火:滑石、猪苓、泽泻、茯苓。
下虚补之。
:黄柏、知母。
:桔梗、升麻、益智仁、乌药、山茱萸。
本热利之。
泻火:地黄、栀子、茵陈、黄柏、牡丹皮、地骨皮。
标寒发之。
发表:麻黄、桂枝、羌活、苍术、防已、黄芪、木贼。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脏病病证文并方

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

肾病者,必腹大胫肿,身重,嗜寝;虚则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阴股膝挛,[髀]胻足皆痛。

邪在肾,是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项强痛,时眩仆。取之涌泉,昆仑,视有余血者尽取之。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小泻肾汤

治小便赤少,少腹满,时足胫肿者方:

茯苓 甘草 黄芩(各三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大泻肾汤

治小便赤少,是溺血,少腹迫满而痛,腰如折,耳鸣者方:

茯苓 甘草 大黄 黄芩(各三两) 芍药 干姜(各一两)

上方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日二温服。

小补肾汤

治虚劳失精,腰痛,骨蒸羸瘦,脉快者方:

地黄 竹叶 甘草(各三两) 泽泻(一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日三服。若小便血者,去泽泻,加地榆一两[分];若大便见血者,去泽泻,加伏龙肝如鸡子大;若苦遗精者,易生地黄为熟地黄;若小便冷,茎中痛,倍泽泻为二两;少腹苦迫急者,去泽泻,加牡丹皮一两[分];小便不利者,仍用泽泻;心烦者,加竹叶;腹中热者,加栀子十四枚,打。

大补肾汤

治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虚热冲逆,头目眩,小便不利,脉软而快者方:

地黄 竹叶 甘草(各三两) 泽泻 桂枝 干姜 五味子(各一两)

上七味,以长流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服夜一服。

陶曰:又有泻方五首,以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也

泻肾汤

救误用汗法,其人阳气素虚,致令阴气逆升,心中悸动不安,冒汗出不止方:

茯苓 甘草 桂枝生姜五味子(各三两)

上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陶云:经方有救诸劳损病方,亦有五首,然综观其要义,盖不外虚候方加减而已,录出以备修真之辅,拯人之危也。然其方意深妙,非俗浅所识。缘诸损候,藏气互乘,虚实杂错,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先圣遗奥,出人意表。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固元补肾汤

治肾虚,精极,遗精,失溺,气乏无力,不可动转,唾血、咯血方:

地黄(切) 王瓜根(切,各三两) 苦酒(一升) 甘草(炙) 薤白(四两) 干姜(二两,切)

上方六味,以苦酒合井泉水五升煮之,取得三升,每服一升,一日尽之。⑦

苦酒:醋的古俗称。

 

陶云:经云:毒药攻邪,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益,尔乃大汤之设。今所录者,皆小汤耳。若欲作大汤者,补肝汤内加羊肝,补心加鸡心,补脾加牛肉,补肺加犬肺,补肾加猪肾,各一具,即成也。

陶隐居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默契经方之旨焉。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陶曰:又有泻方五首,以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也

泻肾汤

救误用汗法,其人阳气素虚,致令阴气逆升,心中悸动不安,冒,汗出不止方:

茯苓 甘草 桂枝 生姜 五味子(各三两)

上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陶经隐居云:中恶卒死者,皆脏气被壅,致令内外隔绝所致也,神仙有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之方五首,录如左:

熨耳以通肾气:

治梦魇不寤。

烧热汤二升,入戎盐七合,令烊化已,切葱白十五茎内汤内,视汤再沸,即将葱取出,捣如泥,以麻布包之,熨病者二耳,令葱气入耳,病者即寤也。(灌耳方:救饮水过,小便闭塞,涓滴不通方。烧汤一斗,入戎盐一升,葱白十五茎,莫令葱太热,勺汤,指试不太热,即灌耳中。令病者侧卧,下以一盆着汤,承耳下薰之,少时小便通,立愈)

上五方,乃神仙救急之道,若畜病者,可倍用之。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命门部

命门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藏精生血,降则为漏,升则为铅。主三焦元气。
本病:前后癃闭,气逆,里急疝痛。奔豚,消渴,膏淋,精漏精寒,赤白浊,溺血,崩中带漏。

火强泻之。
泻相火:黄柏、知母、牡丹皮、地骨皮、生地黄、茯苓、玄参、寒水石。

火弱补之。
益阳:附子、肉桂、益智子、破故纸、沉香、川乌头、硫黄、天雄、乌药、阳起石、舶茴香、胡桃、巴戟天、丹砂、当归、蛤蚧、覆盆。
精脱固之。
涩精:牡蛎、芡实、金樱子、五味子、远志、山茱萸、蛤蚧。

三焦部

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上下左右之气,号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
本病:诸热瞀瘛,暴病暴卒暴暗,躁扰狂越,谵妄惊骇,诸血溢血泄,诸气逆冲上,诸疮疡痘疹瘤核。
上热则喘满,诸呕吐酸,胸痞胁痛,食饮不消,头上出汗。
中热则善饥而瘦,解[人亦],中满,诸胀腹大,诸病有声,鼓之如鼓,上下关格不通,霍乱吐利。
下热则暴注下迫,水液浑浊,下部肿满,小便淋沥或不通,大便闭结,下痢。
上寒则吐饮食痰水,胸痹,前后引痛,食已还出。
中寒则饮食不化,寒胀,反胃吐水,湿泻不渴。
下寒则二便不禁,脐腹冷,疝痛。

标病恶寒战栗,如丧神守,耳鸣耳聋,嗌肿喉痹,诸病付肿,疼酸惊骇,手小指次指不用。
实火泻之。
:麻黄、柴胡、葛根、荆芥、升麻、薄荷、羌活、石膏。
:瓜蒂、食盐、齑汁。
:大黄、芒硝。
虚火补之。
上焦:人参、天雄、桂心。
中焦:人参、黄芪、丁香、木香、草果。
下焦:附子、桂心、硫黄、人参、沉香、乌药、破故纸。
本热寒之
上焦:黄芩、连翘、栀子、知母、玄参、石膏、生地黄。
中焦:黄连、连翘、生苄、石膏。
下焦:黄柏、知母、生苄、石膏、牡丹、地骨皮。
标热散之。
解表:柴胡、细辛、荆芥、羌活、葛根、石膏。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二旦六神大小汤

弘景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山林僻居,仓卒难防外感之疾,日数传变,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间,岂可疏忽。若能深明此数方者,则庶无蹈险之虞也,今亦录而识之。

小阳旦汤

治天行[病]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二两,切)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服已,即啜热粥饭一器,以助药力。稍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流漓,[大汗之]则病不除也。若不汗出,可随服之,取瘥止。日三服。若加饴一升,为正阳旦汤。

小阴旦汤

治天行[病]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已,如人行三四里时,令病人啜白酨浆一器,以助药力,身热去,自愈[利自止]也。

大阳旦汤

治凡病汗出不止,气息惙惙(惙:(chuo辍)意指疲乏。),身劳力怯,恶风凉,腹中拘急,不欲饮食,皆宜此方。若脉虚大者,为更切证也。⑧

黄芪(五两) 人参 桂枝 生姜(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六两) 大枣(十二枚) 饴(一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烊已。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大阴旦汤

治凡病头目眩晕,咽中干,每喜干呕,食不下,心中烦满,胸胁支痛,往来寒热方: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生姜(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四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一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重上火,缓缓煎之,取得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青龙汤

治天行,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脉紧者方:

麻黄(三两) 杏仁(半升,熬打) 桂枝(二两) 甘草(炙,一两半)

上方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八合。必令汗出彻身,不然恐邪不尽散也。

大青龙汤

治天行,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喘咳不已者。

麻黄(去节) 细辛 芍药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三两)

上方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方无干姜。

小白虎汤

治天行热病,大汗出不止,口舌干燥,饮水数升不已,脉洪大者方:

石膏(如鸡子大,绵裹) 知母(六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先以水一斗,熬粳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取六升,温服二升,日三服。

大白虎汤

治天行热病,心中烦热,时自汗出,舌干,渴欲饮水,时呷嗽不已,久不解者方:

石膏(如鸡子大一枚,打) 麦门冬(半升)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半夏(半升) 生姜(二两,切) 竹叶(三大握)

上方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至六升,去滓,温服二升,日三服。

小朱鸟汤

治天行热病,心气不足,内生烦热,坐卧不安,时下利纯血如鸡鸭肝者方: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锭) 黄连(四两) 黄芩 芍药(各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连、芩、芍三物,取三升,去滓。内胶,更上火,令烊尽,取下,待小冷,下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大朱鸟汤

治天行热病,重下恶毒痢,痢下纯血,日数十行,蠃瘦如柴,心中不安,腹中绞急,痛如刀刺方: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锭) 黄连(四两) 黄芩 芍药(各二两) 人参(二两) 干姜(二两)

上药七味,以水一斗,先煮连、芩、姜等五物,得四升讫,内醇苦酒二升,再煮至四升讫,去滓。次内胶于内,更上火,令烊。取下,待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即成。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小玄武汤

治天行病,肾气不足,内生虚寒,小便不利,腹中痛,四肢冷者方: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干姜(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大玄武汤

治肾气虚疲,少腹中冷,腰背沉重,四肢[冷]清,小便不利,大便鸭溏,日十余行,气惙力弱者方:

茯苓(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 芍药(二两) 干姜(二两)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小勾陈汤

治天行热病,脾气不足,饮食不化,腰痛,下痢方:

甘草(三两) 干姜 人参(各二两) 大枣(六枚,去核)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大勾陈汤

治天行热病,脾气虚,邪热入里,腹中雷鸣切痛,呕吐下利不止者方:

甘草 人参(各三两) 半夏(—升,洗去滑) 生姜(切,二两) 黄芩(二两) 黄连(二两) 大枣(十二枚,劈去核)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温服二升,日三。

小腾蛇汤

治天行热病,胃气素实,邪气不除,腹满而喘,汗出不止者方:

枳实(三两) 厚朴(二两) 甘草(二两) 芒硝(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上三味至二升许,去滓,内芒硝,待焰已,顿服之。

大腾蛇汤

治天行热病,邪热不除,大腑閟结,腹中大满实,汗出而喘,时神昏不识人,宜此方,急下之方:

枳实(三两) 厚朴 甘草 大黄 葶苈(熬黑,打如泥) 生姜 芒硝(后下)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上六味至四升,去滓,内芒硝,待焰化已,温服二升。生姜一作大枣。

弘景曰: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即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

 

陶隐居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默契经方之旨焉。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辅行诀》又曰: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藏气法时论》曰: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肝色青。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味苦,其类火,心色赤。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类土,脾色黄。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味辛,其类金,肺色白。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类水,肾色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辅行诀》,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昆仑再校本)+枯木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备忘:五脏虚实
653-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学圆通养生中医学之十二:《辅行诀》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