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新课改中的一点体会

 

 

浅谈新课改中的一点体会

内容摘要: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语文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新课改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让语老师摆脱了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借新课改浅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        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的创新;

二、        重视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课载体向课外延伸;

三、        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的进行审判教育和德育教育。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学   激发创新   课外延伸   审美教育

浅谈新课改中的一点体会

 

在中学所有学科的教学中,语文几乎是学生最不重视的学科,把它视为副科,认为学语文靠天赋,即使半年不学也能及格,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高成了老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必须的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了学生的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可见传统的语文教育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会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这样的教学模式使语老师困惑无奈,无所适从。语老师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走出一条顺应潮流的教育新路。

新课程的改革如春风化雨,无声地滋润着语文教学,新理念的渗入如一股清泉使师生受益非浅。在新课标的极力提倡下,教师的观念涣然一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被丢弃,“学生是真正的主人”的观念深入人心。教师将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放在首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是组织者、是合作者、就是不能做主人。教师的“教”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新课标启示我们抓住课堂互动这一环节才会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师生对话又是师生互动环节的重要方式。下面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以提问的方式为主,而且大多教师只是将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一个个抛出来,让学生讨论回答。这些问题往往脱离实际,学生的思维被老师限定,不能激发问题意识,新课改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教师要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用已知启发未知,教师要善于设疑,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一篇文章也是一个多面体,阅读一篇课文不要拘泥于一种成形的看法,而要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分析文章的一切事件、人物,这样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以激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在《看云识天气》的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看题目你知道了什么?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已见:有的说这是一篇说明文;有的说是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有的说是根据云的变化识别天气的好坏;有的说是云和天气关系是本文的说明对象;有的说是从题目可以看出是逻辑顺序……他们说了好多种答案,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样的发散思维已或多或少的的渗入了创造性阅读内容,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所以,新课改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更新教育观念,明白教是为了不教的最浅显的教学原则,大胆的发动学生自己质疑、解疑。不必事事庖代,要明白知识的传授永远不如技能的传授的道理,真正地做到授之以渔。其次,教师要研究教材和学生,吃透两头,教材中哪些是最应该讲的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用什么方法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尝试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质疑。同时教师还要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缚,因时制宜,大胆取舍,不求面面俱到,万无一失;但求一点突破,学有所获。要激发学生创新将一言堂变成群言堂,作为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知识广博一些,要成为一个“杂家”。上课时能旁征博引增强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语老师更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让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语老师要改变一支粉笔,两本教材打天下的局面。

二、重视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

要及时了解语文教学动态,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研究性教学,利用活动课来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本的立意是有限的,我们只能仅将它当成一个例子,教师讲课时,不能眼光只盯住课内,要注意以篇引类,拓宽语文的空间。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每一单元课文时,注重的应该是交给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让学生能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这样,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有放有矢而不至于盲目。新课改把研究性学习引进教学中,因此要对课外阅读进行艺术性的指导,有创造性的指导:1、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2、指导学生获得基本的阅读方法。如:默读深思、朗诵吟咏、背诵记忆、精读提炼。3、指导学生形成基本的阅读能力。4、阅读后写心得体会。5、适时检查阅读情况。

为了改变许多学生阅读面狭窄的现状,我们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生应该涉猎的名著名篇。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老舍的《骆驼祥子》、巴金的《家》、鲁迅的《呐喊》、冰心的《春水》《繁星》、法布尔的《昆虫记》、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以及我国古代许多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当然学生们一次读完,是不可能的,不读,却又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忌。为了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应该把合作探究法引到名著的阅读。所以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推行素质教育。当然,课文是我们教学的依据,我们不能抛开课本谈拓宽,那是本末倒置。只有课内知识夯实了,才能使研究性教学向纵向发展。

三、在语言教学中创造性的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真谛。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其心灵走进教材,在感受、理解、领悟、欣赏中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语言美、精神美和人文美,产生心灵的震撼,享受生活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们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伟大的悲剧》体现人性美,《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体现社会美。

教学教育理论上曾说到“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一个人教育的德育好坏在人的一生中是到头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育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并且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净化学生,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课程理念在更新,教材内容也在变化,但其目的始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教学活动中,有正确的角色意识,教师尊重、承认和正视学生在发展中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以信任的态度唤起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所有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学习中,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自我。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对话、交往的舞台,是引导、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光是传授知识,更应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所以,在新形势下,教师有必要重新认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时代呼唤新型人才,时代呼唤创新教育。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停留在陈旧的框架中,而重塑教育观念,并在教学中逐渐渗透新的教学观念,大胆探索,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时代的呼唤,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

 

1)《研究性学习概论》       彭贤智 主编  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212

2)《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   钟启泉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6

3)《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 王义堂等编著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3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付明珠 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推荐人:胡阳新
浅谈网络研修的收获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浅谈语文课堂的“语文味”·
浅谈多媒体教学之利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