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套蒙古二部二旗札萨克世袭
userphoto

2022.06.22 内蒙古

关注

西套蒙古,又称西二旗,原属新疆乌鲁木齐和硕特和青海和硕特部落。因其驻牧于河套以西故名。清代驻牧于巴里坤以东、贺兰山以西、河西走廊以北、戈壁以南的蒙古部落。有二旗:阿拉善额鲁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分别源于额鲁特蒙古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各旗自为一部,不设盟长,属清朝理蕃院管辖,分别由驻银川的宁夏将军和驻西安的陕甘总督管辖。阿拉善额鲁特蒙古有札萨克亲王一人、闲散镇国公二人。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蒙古有札萨克贝勒一人。

(一) 阿拉善和硕特旗札萨克世袭

一、地名由来

阿拉善和硕特,系阿拉善与和硕特二词组合而成,前者为地域名城,后者为部落名称。关于“阿拉善”一词的由来和含义,现代史学界存在一定争议,主要观点有:一是先前匈奴族一个名叫“贺兰”的部落在此游牧,贺兰山因此而得名,阿拉善是贺兰山的音转;二是“阿拉善”突厥语意为骏马,贺兰山形如驳马(身上有条纹的马),北人呼之为贺兰,贺兰山因此而得名,阿拉善是贺兰山的音转;三是“阿拉善”(读音也为阿拉夏)为蒙古语色彩斑斓之意。

“阿拉善”一词,最早见于记载的是《蒙古秘史》。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唐古特时,西夏国有“阿刺筛营之地”,新译简注《蒙古秘史》的“阿刺筛”原文旁注为“贺兰山”。明译亦同。日本学者村上正二先生据《元和郡县图志》“驳马的记载,解释为“斑马”。伯希和先生解释为鲜卑族一个部落的名称之转,其实是指“野马”而言。据《圣武记》载:“贺兰山额鲁特者,俗称阿拉山蒙古地也,阿拉山即贺兰山,亦名阿拉善山,是语音之转,地在河套以西。”河套之西乃是贺兰山阴地,当地人谓“阿拉善”。“哈刺沙尔”为“”贺兰山之对音,蒙语“阿拉善”为汉语“贺兰山”之音转。

“和硕特”一词,也有“贺术也骨”、“斜薛”、“”孤舒、“歌舒”、“哥系”、“”豁沙忽勒、“”忽沙兀勒”、“”火朱勒”、“霍硕特”等十余种不同的音译。关于“和硕特”一词的含义,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一是军队的番号说。成吉思汗要木华黎从呼伦贝尔到大兴安岭西麓一带的部落之中“每十个人中先出两个人”来组成一个战斗部队防守东方防线,人们便将这一支队伍称之为“和硕特”,意思为“十中选二”,将其译写成“豁沙忽勒”。二是“一双”或“一对”说。认为“和硕特”是“和硕”的复数式,其词根是“和硕”,在古代蒙古语和突厥语中有“一双”或“一对”的意思。三是“勇士”、“先锋”说。在卫拉特蒙古语言中把先锋、冒尖者称为“和硕”。在《四卫拉特传》记载中,和硕特部落作战勇敢,经常担任战斗的先锋,于是把这支部队呼之为“和硕”。

二、历史沿革

秦时,为匈奴部落游牧地。西晋时,匈奴“贺兰”部在此驻牧。部落称为“贺兰”,因驻地山形如奔马,故命名为贺兰山。后蒙古语音转为“阿拉善”。西夏国建立以后,属西夏。元朝隶属甘肃行中书省。明末,由青海移来的和硕特部落居住于此。

阿拉善额鲁特旗出自额鲁特蒙古和硕特部。和硕特部则为四卫拉特之一,和硕特部原居于新疆。和硕特的贵族姓孛尔只斤,为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之后裔。当卫拉特脱欢太师与东蒙古阿速特部太师争雄时,哈萨尔第八代玄孙阿鲁克贴木儿、乌鲁克贴木儿兄弟正在统治科尔沁部。阿鲁克帖木儿独占父亲留下的产业,只分给兄弟乌鲁克帖木儿新占领的乌齐叶特部及为数不多的属民。阿鲁克帖木儿于公元1425年登上汗位,即阿岱汗。后福余卫乌齐叶特部人背叛阿岱汗袭击了呼伦贝尔后方基地,遭到失败后便投靠了乌鲁克帖木儿,而后不久,就跟随乌鲁克帖木儿离开东蒙古,投靠了卫拉特脱欢太师。乌鲁克帖木儿到了卫拉特的地盘后,脱欢太师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乌鲁克帖木儿,让乌鲁克帖木儿做了女婿。就这样,乌鲁克帖木儿的家族也因此与绰罗斯部的封建主成为了亲戚,从而发展成为后来四卫拉特之中著名的和硕特部。明末清初,和硕特为准噶尔部所迫,鄂齐尔图率部迁至甘肃甘州边外游牧。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赐和罗理驻牧于宁夏边外。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按内蒙古49旗之例,编阿拉善和硕特旗为特别旗,旗府额肯衙门设在“沙日布日都”,隶属清朝理蕃院管辖。雍正八年(1730年),旗府迁至新建定远营城(现巴彦浩特)。1912年以来,属蒙藏委员会,统归宁夏省节制。1949年9月23日,成立了阿拉善和硕特旗人民政府。1950年,划归宁夏省。1954年,划归甘肃省。1956年4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改巴音浩特蒙族自治州为阿拉善旗。1961年4月,划分为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二旗。1969年,划归宁夏。1979年7月1日,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阿拉善盟成立,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均划归阿拉善盟管辖。

三、旗祖简介

阿拉善和硕特始祖巴特尔额尔克济农和罗理,是哈布图哈萨尔第20代世孙,孛儿只斤氏。巴特尔额尔克尔济农和罗理,因准噶尔噶尔丹之乱,带领自属和硕特部(部分准噶尔部)从天山北麓东迁,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来到现在的阿拉善。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建旗。辖境相当于今阿拉善左旗的全部和阿拉善右旗的大部,磴口县和乌海市的部分地区。

四、札萨克世袭(1686—1949年)

姓名 关系 在位时间

和罗理 (旗祖) 21年

阿宝 (三子) 30年

罗布藏多尔济 (次子) 44年

旺沁班巴尔 (长子) 21年

玛哈巴拉 (胞弟) 28年

囊多布苏隆 (长子) 12年

贡桑珠尔默特 (独子) 32年

多罗特色楞 (次子) 34年

塔旺布鲁克札勒 (长子) 21年

达理札雅 (长子) 18年

二、额济纳土尔扈特旗札萨克世袭

一、地名由来

额济纳土尔扈特,系额济纳土尔扈特二词组合而成,前者为地域名城,后者为部落名称。“额济纳”系西夏语,意为“黑水”。蒙古语音“亦集乃”。据叶祖灏《宁夏纪要》:“额济纳”蒙古语为'幽隐与沙漠’之意。其语源一说为“亦集乃”之音转,以该旗境内有大海,汉人称为居延海或居延泽,故元代以前,史册均称居延海或居延泽;所置县郡,亦以'居延’名之。

土尔扈特部落的先祖是王罕,亦称翁罕。据波斯历史学家拉施特《史集》记载,王罕所率领的克烈特部(《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97页)。“克列特”一词,蒙古语古老的形式是“客列亦惕”。土尔扈特一词与克列特有着密切的联系,“克列特”有“包围”、“警卫”的意思,因为王罕家族中的克列特人确曾充任过成吉思汗的护卫。而土尔扈特方言中“护卫军”亦称土尔扈特。因此,克列特便称为土尔扈特。

二、历史沿革

汉武帝时属张掖郡。太初元年(前104年),汉设居延县;太初二年(前105年),派路博德驻守居延,修驻虏障,开垦屯田,成为汉朝在边塞最早的垦区之一。闻名于世的黑城(蒙语为哈拉浩特)就是汉代的居延县城。西夏建国前,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居延位于这个控制范围的北境。西夏建国后,在居延地区设置了黑山威福军司。元朝在居延地区设亦集乃路总管府。明初城池废弃。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阿拉布珠尔携众从伏尔加流域归国礼佛,来时被准噶尔部绑架,归路又被阻截,后求清政府赐牧地于党河、色尔滕流域。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土尔扈特首领阿拉布珠儿被封为固山贝子。雍正九年(1731年),清朝廷赐额济纳河中下游一带为其牧地。乾隆十八年(1753年),设立额济纳土尔扈特旗,由地名和部落名合并而成。1912年,由宁夏护军使兼辖额济纳旗,其后宁夏改省,又直属省府管辖。后改为特别镇,直属中央蒙藏委员会管辖。1952年,额济纳土尔扈特旗改为额济纳旗自治区人民政府,由甘肃省酒泉地区领导。1952年,划归宁夏省。1954年9月,宁夏省建制撤销合并甘肃省,由甘肃省酒泉地区代管。1956年4月,划归内蒙古巴彦淖尔盟。1969年7月,中央决定,额济纳旗划归酒泉地区管辖。1979年7月,复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1980年5月1日,隶属阿拉善盟。

三、旗祖简介

阿喇布珠尔,系土尔扈特部阿玉奇汗的堂哥纳扎尔玛穆特之三子。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纳扎尔玛穆特的夫人携子阿喇布珠尔及500余部众,从遥远的伏尔加河下游玛瑙涛海地方启程,前赴西藏拉萨朝拜达赖喇嘛,他们在拉萨拜佛达四年之久。之后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从西藏拉萨启程返回时恰逢桑加布事件之故准噶尔部与土尔扈特部结怨,归路被阻无法回去,于是阿喇布珠尔率众内附。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阿喇布珠尔遣使进京觐见康熙皇帝,请求牧地。清帝准其请求,册封阿喇布珠尔为固山贝子,赐阿尔金山以东、嘉峪关以外的党河、色尔滕、马海一带作为牧地。从此,固山贝子阿喇布珠尔就成为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始祖。乾隆十八年(1753年),清王朝设额济纳土尔扈特旗,辖地相当于今额济纳旗全部和阿拉善右旗西南的一小部分地区。额济纳土尔扈特旗为札萨克旗,上不设盟。

四、札萨克世袭(1704—1949年)

姓名 关系 在位时间

阿拉布珠尔 (旗祖) 12年

丹曾 (长子) 24年

罗布桑达尔加 (长子) 13年

旺札勒策仁 (长子) 57年

东德布策仁 (次子) 2年

巴依尔芒来 (长子) 29年

达西策仁 (长子) 29年

乌尔图纳申 (台吉) 3年

丹津 (达西策仁侄子) 19年

乌力吉巴达拉乎 (长子) 7年

达西 (堂弟) 31年

图布沁巴雅尔 (长子) 8年

塔旺嘉布 (四弟) 11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富饶阿拉善盟
这些蒙古人是“东归英雄”先遣部队,如今,默默生活在航天城周围
受清朝盟旗制度的影响,蒙古各族部落,服饰产生的变化
天赐阿拉善——(一)五彩斑斓阿拉善
内蒙古 驼背上的阿拉善
宁夏与阿拉善不能不说的往事(1):爱国的世袭亲王达理札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