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8年修建人民大会堂,33位专家仅用5天就画出设计图

'建筑是有情感的,建筑的生命就是它的美。'中国人民大会堂富丽堂皇却又庄严肃穆,文化气息厚重而不失现代优雅。它见证了东方巨龙从遍体鳞伤到激昂怒吼的辉煌历史,承载了无数前人挥洒血泪的拼搏精神,凝聚了老一代建筑人夜以继日勾勒设计的心血。

它历经无数风雨,风采不减丝毫,时至今日,仍旧令无数国人向往。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呢?它的建设初衷又是什么?

人民大会堂建筑初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大会堂坐落于天安门广场西侧,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举办场所,更是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象征。它气势恢宏,占地面积庞大,在设计上兼顾美观,又注重实用。

人民大会堂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老一辈建筑人智慧的结晶,1958年修建人民大会堂,而当时参与设计的33位专家仅用五天时间就画出了设计图,定下了人民大会堂的雏形之后,经过几次修改,最终将一个完美的人民大会堂呈现给全世界人民。

时间回到1958年,刚刚步入正轨的新中国正马不停蹄地发展自己,追赶其他国家的脚步。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工业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全国人民情绪激昂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中。

而当时的中国始终没有一个正式场所来接待外宾,召开重要会议,我们的党中央也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点。

建国10周年在即,党中央经过讨论决定建设一个正式礼堂,呈现给全国人民。当时国内没有建设如此正式的礼堂的经验,党中央便派出一个考察小组去莫斯科考察,参考莫斯科礼堂的选址与设计。

在明确了建筑任务之后,1958年5月8日,人民大会堂建筑动员大会在中央电影院召开。

时任北京副市长的万里表示,新中国建国10周年,不仅仅是全中国人民举国欢庆的重要日子,届时还会吸引整个世界的目光,人民大会堂作为展现新中国建国10周年发展成就的建筑,一定要气势恢宏,充分展现中国风采。

万里同时还表示,到时候中国会邀请数量庞大的外宾以及海外华侨前来,北京需要一个大的场所来容纳他们。所以,人民大会堂既要磅礴大气,又要十分实用。

各地专家齐聚北京

时间紧迫,党中央马上向全国各地的建筑专家发出邀请信,专家们听闻要参与如此富有意义且规模宏大的工程,普遍都十分积极,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就这样,中国老一辈的建筑人,共计33人齐聚北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9月10日晚,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专家到齐,10日当晚,风尘仆仆的专家们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接到了命令,党中央要求他们5天之内画出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图。

33位专家倍感压力,顾不得舟车劳顿,马上就开始商讨方案,勾勒建筑图纸。经过五天夜以继日的努力,9月15号,设计图初稿完成了。

在定下人民大会堂的雏形之后,便要对设计图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修改完善。由于专家们深受旧有建筑理念的影响,且没有设计规模如此庞大的建筑经验,导致设计图细节的补充修改工作十分缓慢。

总理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广发英雄帖,吸引了很多全国各地的青年建筑设计专家加入到建筑设计中来,青年力量的涌入使得专家组焕发出勃勃生机。

总理的关键定夺

1958年10月6日,经过六次修改的建筑方案被送到了总理的办公桌上,总理认真听取报告,详细查看方案后,与多位专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宝贵意见。

其中,人民大会堂内部万人礼堂的设计就是参考了总理的意见,万人礼堂高度达到了33米,总理在看了一开始的刻板设计之后认为如此庞大的空间会让人产生距离感。总理提出,可以将万人礼堂打造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感觉,消除距离感。

专家们慎重考虑总理的这一意见,经过讨论,在礼堂穹顶顶棚和四周墙面交接的地方,利用弧形曲面连成一体,使得整个万人礼堂没有边缘,消除了原有设计中的距离感强、生硬的感觉。

就这样,专家组不断结合总理的意见修改设计稿,最终在10月9日,第七稿设计方案完成了,总理在审查后十分满意,指示专家组将设计稿照片送往一些国内知名院校,征求他们的意见。

在敲定好了最终设计方案之后,党中央又从清华大学、北京市规划局等抽调了一批有经验的建筑师,在最终敲定的设计方案设计图纸的基础上,与设计专家组展开了激烈讨论,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出了几套综合方案,交由周总理定夺。

总理最终选择了北京市规划局的设计方案。至此,来自全国各地的33位专家也都各自离开北京,他们异常兴奋,无一例外,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每个人的名字都会随着这座恢弘建筑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史册。

人民大会堂从1958年10月26日开始动工,到1959年8月就完成了建设,速度十分惊人。建成了集中央大厅、万人大礼堂、迎宾厅、国家接待厅以及金色大厅于一体的恢弘建筑。除了金色大厅以外,人民大会堂其他建筑是面向群众开放的,让广大中国人民充分感受人民大会堂的宏伟磅礴。

1958年中央决定修建人民大会堂,33位专家仅用5天就画出设计图。这是驰名世界的中国速度的有力体现,人民大会堂的修建成功更是数亿炎黄子孙众志成城建设祖国的缩影,无论什么困难,中国儿女都会踩在脚下,创造辉煌。

我们脚下的大地曾经遍体鳞伤,有无数烈士用生命换来我们的幸福和平,有无数国士将智慧化作一砖一瓦堆砌起国家的富强大业。

正因为如此,承前人荫蔽的我们才更应该热爱脚下这片土地,才更应该继承前人精神,不惧艰难险阻,以国家富强为己任,坚持不懈,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奋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民大会堂里的35幅画,你绝没看过 !(4)
为何要建人民大会堂?为何叫人民大会堂?谁为人民大会堂起的名?
19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毛主席看着天花板问道:这是谁的主意
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毛主席指着天花板笑问:这是谁的主意
亲历者揭秘:人民大会堂工地奇迹
62年总理去东北视察,看到大礼堂柱子,大发雷霆:这个礼堂不准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