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64个深度思考 | 如果把大脑连接计算机,学习会有什么体验
文 | 程驿(ID:daozhangsiwei)

音效带感,请带上耳机观看视频
上期视频:《生命1.0-2.0的学习方式》

以下为视频文稿:

小时候,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我们的大脑,无法连接书籍或计算机?想要什么知识,知识就能传输到大脑。

上一期视频,我们介绍了生命1.0的信息处理方式是纯粹依靠遗传,而生命1.5的方式是靠遗传+记忆,生命2.0的则是依靠构建模型。

那生命3.0的学习方式又是什么?

这正是我们小时候无数次幻想的方式。

在电影《黑客帝国》中,就展现了这样的场景:

故事,发生在未来2199年,那时候机器占领了地球,把人类囚禁在母体之中。

机器把人类都安装了脑机接口,每天把信息传输到大脑中,让人类误以为还生活在真实世界中。

少部分人逃离了出来,他们组织反抗军对抗着机器统治。并利用母体这个巨大的信息平台,学习各种技能。

比如当男主角尼奥在执行任务时,需要驾驶直升飞机。计算机就能把「操作直升飞机」的技巧直接传输到他的大脑。

而当他要学习中国功夫,计算机也能模拟场景,帮助他练习技能。

想要什么,信息就能传输在大脑中。

这几乎就是我们想象范围内,最完美的学习方式。

那么,《黑客帝国》中的学习方式,和现在生命2.0的方式,究竟有什么区别?

这个差别的核心,就是「场景」。

生命2.0的学习方式,是构建模型。

而模型,就是把很多场景的通用经验抽象成一个理论,这是「去场景化」的。

比如你想学习演讲技巧,你没有必要把每个场景的技巧全部学习一遍,而是掌握一个通用的理论就行。

但生命3.0的方式则是「全场景化」

你想学习演讲,它不仅给你传输所有演进技巧,还可以帮你模拟各种场景,让你从“实践”中快速掌握技能。

那么,「全场景化」「去场景化」究竟有什么差别?

差别是巨大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全场景化」才能还原真实 

比如我们看篮球比赛,常常骂球员打球不合理,或教练很愚蠢。

但如果让你大脑连上接口,彻底体验上场打球,你就会发现,国际赛事的对抗和复杂程度,是你完全无法驾驭的。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看了一些理论,就能掌控世界。但实际上,看了100个理论,可能只会把其中1个理论在场景中使用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掌握了很多道理,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2、「全场景化」能够弥补场景不足的问题

在电影中,尼奥需要学习战斗技巧,计算机就能模拟,从枪械的选择,到完整的战斗等全套场景。

但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掌握枪械战斗技巧,因为根本没有实际场景。

很多人的问题,并不是不努力学习,而是没有足够的场景。国内的年轻人都很积极,但更多是把精力投入到成功学、表达演讲、赚钱宝典、养儿育儿等自己眼前最实用的场景中。

而那些离我们稍微远一点的探索性场景。往往会消耗巨大的金钱或时间成本。在我们这个时代,场景是极其稀缺的。

「场景」不足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你可能并不觉得它是一个多大的问题。

但在未来世界,如果你一个普通白领朋友,可以利用下班时间,去学习操控航天飞机,去探索非洲原始部落的生存策略,去进入微观世界,探索量子物理学的真正面目。或者到古希腊时期,去和苏格拉底在广场上进行辩论。

那时候,我们才能意识到,「场景」才有多么重要。

任何一个人,每天在家里就能极大完善自己。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承担拓展人类边界的伟大使命。人类文明,将呈指数级的增长。

未来学家凯文·凯利(KK)曾经花了五年时间,走访全球几乎所有虚拟现实的企业,然后写出一份2.5万字报告:《第九区:虚拟现实奇迹漫游记》,其中写到,“能够提供共享虚拟体验的系统,将成为未来最大的企业。

凯文·凯利坚信,VR(虚拟现实)时代,一定会到来。

那么,既然VR设备就可以实现「全场景化」的虚拟世界。那为什么《黑客帝国》中,还要用脑机互联去实现虚拟世界。

因为VR设备有一个巨大缺陷,所有信息还是基于眼睛、耳朵或身体等感官通道进行传输。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场景,还是需要一秒一秒输入进你的大脑。

而脑机互联技术,则可以绕开这些感官通道,直接把信息传输给大脑神经元。

这两者的核心差别,是「去时间感」。

VR设备是需要满足人类大脑「时间感」的,所有信息都是按线性去排列通过。

而脑机互联技术,则很可能像现在的计算机相互传输信息一样,它是「去时间感」的。

举一个案例:

比如你想学习驾驶战斗机,2017年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就和Cineon Productions公司合作开发出了VR头盔,用以辅助学习者,但这就需要上千小时的艰苦训练。因为VR设备是基于大脑「时间感」去进行训练的。

但如果用脑机接口,把人脑大脑植入整套飞机经验和技巧,也许5分钟就能完成。

相信小时候,我们还有另外一个疑问:

为什么所有人出生,大脑都是一张白纸,无法直接遗传知识信息?而需要在有限的一生中,从零开始学习无限的知识。

但脑机接口技术将在未来彻底改变这个设定。

所以在硅谷和中国,像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这样的公司,都在大力探索脑机接口技术。

卡梅隆大学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专家孟建军博士曾经预测,脑机互联的传输效率,将达到现在人脑传输效率的20万倍之多,这会彻底改变人类的认知方式。

但这里有一个疑问:在如此强大传输带宽中,人脑将如何处理庞大的信息量?

其中的关键核心,就是「信息结构化」。

那什么是「信息结构化」?

假设你今天用5个小时,看完雷·达利奥的《原则》这本书,里面提到的几十个原则,你很难放到自己大脑中的。因为你的大脑事先没有建立结构与这些信息连接或存储。

但你今年陆陆续续在淘宝上购买了衣服、毛巾、胡椒瓶等几十件物品,你就能相对应放到衣帽间、洗手间、和厨房等地方。想要使用什么物品,你就能轻松记起。这是因为你脑中实现建立家居的结构,你就可以把新信息牢牢存放进去。

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一定就是「信息结构化」的。

而要实现计算机和大脑的连接,也需要这两者建立统一的信息结构。

要么让大脑适应计算机的信息结构,要么,让计算机适应大脑的信息结构。

但由于人类很容易理解计算机的信息结构,而很难理解人脑的神经网络结构。

所以现在的科技趋势,是尽量让计算机去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结构,这就是人工智能的学习方式。

但埃隆·马斯克却发表不同的观点:人类现在大势发展人工智能(AI)的同时,也应该想办法提升我们自身,也就是人类智能(HI)的水平。

人类大脑,同样也可以构建和利用「信息结构」。

比如在「超脑连接社」,我们向别人推荐一本书,并不是直接给你这本书,让你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

而是首先把这本书的结构给建立起来,然后你可以直接保存到自己的数据库,就可以把其中的结构拆卸安装到自己的结构中。这就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学习效率。

从本质来讲,「信息结构化」的认知(信息处理)方式,也是「去时间感」的方式。

启示

本期视频,我们从生命3.0的角度,揭示了未来学习的本质:

那就是「全场景化」、「去时间化」「信息结构化」。

因为在我们这个生命2.0的时代,「场景」、「线性时间」以及「大脑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结构统一」的问题,就是我们拓展认知边界的最大束缚。

而只有从生命3.0的视角,你才能看清楚这些束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去探索未来的原因。

而此后三期视频,我们将拿起显微镜,详细分析「场景」、「时间」、「信息结构」这三个在学习(处理信息)中最重要的三个变量。

同时我们也会探讨,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去把这些超高效率的理论尽量实践出来。

这也是「超脑」计算机系统,当初设计的使命。

也许,在你现在井然有序的生活中,你会感觉安稳和舒适,会感觉充满控制。

同时,你也会觉得,这样度过一生,好像也欠缺点什么。

因为,你的血液里,流淌着对未知世界的强烈渴望。你渴望探索,以此获得更大边界。

每每想到未来,都应该兴奋不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组大脑趣知识:男人大脑和女人大脑有着差异
【新知】能开发出像人类一样聪明的机器人吗?似乎有了答案……
意识只能存在于大脑中吗?意识上传解决永生问题已不是科幻
人类的大脑相当于多大的内存?
绝地反击!脑机接口让普通人拥有计算机般“智能大脑”!
科学家将利用计算机首次模拟完整人类大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