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糖姜汤
主料:姜20克,枣(干)15克
功效:养血,温经活血。适用于胞宫虚寒、小腹冷痛、量少色黯者。红糖具有暖宫的作用,同时含有丰富的铁,是补血佳品,生姜有补中散寒、缓解痛经的功效。二药合用,能补气养血,温经活血。
做法:苹果(400克)去皮,用刀切成月牙状。把苹果放入奶锅里,倒入红酒没过苹果,用中火炖煮15分钟,关火,苹果在红酒中浸泡两个小时后,即可食用。如果喜欢可以加糖和蜂蜜,可以当作甜点来吃。
功效:活血化淤,对女性生理期肚子痛有疗效。
4、玫瑰花茶
干的玫瑰花和茉莉花各一些,用热水泡当茶喝,每天坚持。玫瑰花(蕾)性温味甘苦,有理气解毒,和血散阏之功效。而茉莉花泡茶可以起到提神、安定情绪的作用。
5、加蜂蜜的牛奶
牛奶含钾多,能缓和情绪、抑制疼痛、防止感染及减少经期失血量;蜂蜜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大脑中枢神经具有镇静作用,能调节心理,减轻压力。
6、山楂
取新鲜山楂加水用文火熬至烂熟时加红糖,至稀糊状即可。经前3~5天开始服用,早晚各食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
7、艾条
痛经时点燃一支艾条,在疼痛部位(下腹部子宫处)以及后背腰骶处的上方平面顺时针回旋熏灸,以10分钟为宜,可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以及部分治本的作用。
功效: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9、山楂红枣汤
组成:山楂50克,生姜15克,红枣15枚。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行气导滞。适用于痛经。
10、炒山楂
功效:活血化瘀,收敛镇痛,补中益气。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11、处方:当归15克,白芍、牛膝、党参、桂枝、甘草各10克,川芎、丹皮各6克,吴茱萸4克。
用法:药研细末,经前7天每服3克,日3次,经净后停服。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疗效:服药2疗程,治愈率达100%
12、处方:益母草(包煎)、红糖各30克
用法:加水(300毫升)武火煎10分钟,分2次服,日1剂。
疗效:服药1周,有效率达90%
13、治气滞血瘀性痛经
处方:丹参9克,当归7克,生蒲黄、乌药各6克,五灵脂、香附、白芍、桃仁各5克,川芎3.5克,肉桂3克。
[偏方用药]:鸡血滕30克,茄子根15克。
[制作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行血通经。
[主治]:用治痛经。
15、山楂、当归汤治疗痛经
[偏方用药]:山楂30克,当归片15克,红糖50毫升。
[制作用法]:水煎2次,每次用水300毫升。两次混合,去渣,下红糖,继续煎至糖溶。分2次服,连服7天。
[功效]:活血行气。
[主治]:适用于气滞血淤,寒湿凝滞型痛经,月经量少,色暗紫,或有淤块。
16、玫瑰花茶 玫瑰花15克,沸水冲泡代茶。功效:理气解郁,活血散瘀,适用于经期胀痛者。
17、姜枣茶 生姜3片,大枣5枚(打碎),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功效:散寒止痛,适用于经行冷痛者。
18、当归茶 当归6克,川芎2克,沸水冲泡代茶。功效:补血活血,适用于经痛绵绵、体质虚弱者。
19、金荞麦根汤 金荞麦根50克,于月经来潮前3~5天煎服,每剂煎约500毫升,每日1剂,2次分服,连服2剂。2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适用于原发性痛经。
20、当归元胡丸 制香附、当归各15克,元胡10克,肉桂6克。在月经来前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也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次服1~2丸,1日3次,连服数日。
21、白芥子末敷贴 白芥子3克,研末,敷于肚脐上以医用胶布固定;用热水袋熨,每日3次,每次30分钟。可以在月经来潮前2天开始使用,连用3次即可。下次月经来潮前如法用药,连用3个月经周期。一般用药2小时可以止痛,提前用药可预防疼痛发生。
活血散淤汤治疗痛经
组成: 当归尾 川芎 赤芍 苏木 丹皮 官桂 延胡索 乌药 刘寄奴 生地 各适量
主治:痛经属血淤者
用法: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破血行气,止痛
组成:当归9克 赤芍15克 川芎6克 柴胡6克 丹皮9克 香附15克 延胡索6克 白芥子6克
郁金9克 蒲黄10克 五灵脂15克 甘草6克 夏枯草15克 皂刺9克 九香虫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天津中医学院王敏之副教授验方
组成:当归10克 川芎10克 赤芍12克 大地生12克 红藤30克 败酱草20克 金铃子10克
炒五灵脂12克 灸乳香.没药各5克
25、香桃止痛汤
主治:各型严重痛经
组成:香附.桃仁.元胡.干姜.生蒲黄.赤芍.陈皮各9克,当归.白芍各12克,川芎.肉桂.小茴香.灸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原发性痛经者,月经来潮前每日服1剂,连服3剂,若月经未至,则加服1~2剂,一般需连用3个月经周期
26、理气温经汤
主治:临经腹痛较剧,腰酸,经来量少不畅,夹有紫红血块,脉沉细带弦,舌苔薄白
组成:陈艾6克.制香附9克.当归6克.续断9克.白芍6克.熟地9克.煨木香4.5克.台乌药6克
川楝子9克.黄芪9克.肉桂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经理气
全国著名妇科专家朱小南验方
苏木9克.失笑散15克
用法:每于经来前3天即开始服用,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活血化淤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教授王大增验方
28、消痛方
主治:痛经
组成:柴胡.郁金.香附.川楝.元胡.蒲黄.五灵脂.当归.白芍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舒肝理气,活血止痛
全国名老中医陈雨苍教授验方
29、止痛快
主治:痛经
组成:当归.益母草各15克.川芎6克,细辛5克.丹参20克,白芍.泽兰.元胡.川药.白芷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经前1周开始服用,服6剂为1个疗程,连服3个月经周期
用丝瓜筋一次一两,烧一碗汤服下,一日两次,7天痊愈。
30、丹参、延胡索各30克,牛膝、红花、郁金各15克,白酒半公斤。将生丹参、延胡索、牛膝、红花、郁金倒人瓶中,用白酒浸泡加盖,密封半个月。每隔3天,用力摇动药酒瓶1次,每次约摇3分钟。行经前两天开始饮服,每日3次,每次1-2匙,至经血干净时停饮。连服4个经期为I疗程。
本方适用于气滞血瘀之痛经。
31、阿胶、杜仲各15克,陈艾10克,净子鸡1只(约500克),生姜6克。将杜仲、陈艾与鸡入砂锅中同炖,将熟时加人生姜, 炖20分钟,加盐调味每次用热汤烊化阿胶5克,日3次,饮汤食肉。
本方适用于寒混凝滞之痛经。
34、山楂30克,向日葵籽15克,红糖30克。先将山楂、向日葵籽一齐放在锅内炒,以葵花籽炒香熟为度。再加水,熬成浓汁后,将红糖放入熬化即成。每次于经前1-2天,连服 2-3剂,正痛时亦可服用。本方适用于血瘀为主的痛经。
35、荔枝核、香附、黄酒各30克。将荔枝核、香附研成细末,混合成装入瓷瓶密封保存,每个痛经发生之前一天开始服用,每次服6克,以黄酒适量调服,1日3次。
本方适用于以气滞为主的实证痛经。
36、母鸡1只,当归30克,醪糟汁60克。将鸡去毛并内脏洗净,当归洗去浮灰;把鸡放人砂锅内,同时加水、醪糟汁、当归、姜、葱、盐、盖严锅口,先在旺火上烧开,再用小火炖3小时,出锅时撒胡椒面,佐餐食。本方适用于气血不足所致之痛经。
37、猴头菌100克,净母鸡750克,黄芪30克,党参15 克,大枣10克,调料适量。将猴头菌温水发胀后洗净,除苦味,切2厘米厚片待用;净母鸡去头脚,剁方块,放人罐内,加姜片、葱、绍酒、清汤适量,上放猴头 菌片,浸软洗净之黄芪、党参、大枣,以湿棉纸封好罐口,上笼蒸烂,拣去姜、葱,将汤滗出,扣人盘中摆好,将滗出的鸡汤倒人砂锅,烧开后入料酒、味精、盐各 适量,用玉米、淀粉勾汁,浇在鸡上。本方适用于气血双虚所致之痛经。
38、川芎6-9克,丹参12克,鸡蛋2只。将川芎、丹 参、鸡蛋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吃蛋饮汤。本方适用于肝肾虚损之痛经。
39、鸡蛋2个,元胡20克, 益母草50克。3物加水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食蛋饮汤,于经前开始,日服1次,连服5-7天。本方适用于阳虚内寒之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