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清朝最神秘的侍女

  

  历史上的苏麻喇姑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也是一位特殊人物,作为孝庄太后的陪侍,历经四朝,先为玄烨“手教国书”,后抚养皇子胤祹,死后康熙皇帝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绝无仅有的!

  苏麻喇姑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一个贫苦牧民之家,后来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让她进府当上了贝勒寨桑的二女儿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这位二小姐就是后来孝庄文皇后。

  

  电视剧里的苏麻喇姑

  1625年,布木布泰哥哥吴克善的护送下,长途跋涉到了后金都城盛京,与后金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成婚。苏麻喇姑作为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也理所当然地随主人陪嫁到了盛京。清军入关后,苏麻喇姑随已被尊为皇太后的本布泰到达北京。

  这位来自蒙古草原穷人家的姑娘,自从跟随布木布泰以后,凭着刻苦努力和聪明的头脑,不断扩大眼界,文化修养也迅速提高。她不仅蒙语讲得好,而且很快掌握了满语和汉语,特别是那一手漂亮的满文,赢得了全宫上下的称赞。她在布木布泰身边,将日常起居、屋里屋外的事,处理得既利索又妥帖。她的才干和忠诚,足以使布木布泰信任。于是,玄烨降生后,孝庄命苏麻喇姑照料孙儿,选她为玄烨“手教国书”。

  1643年8月9日,皇太极驾崩。当时孝庄文皇太后年仅三十一岁,其子福临刚刚六岁。青春鼎盛便过寡妇生活,很需要有一位知音相伴,而与她年龄相仿、一直独身的侍女苏麻喇姑,当然是她的最佳人选。苏麻喇姑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处,形影不离,长达60余年,二人之间实际上早已超出了一般的主仆关系。

  

  电视剧里的苏麻喇姑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文皇后病逝。苏麻喇姑受精神打击,使她陷入了悲伤、孤独、无聊之中,这此时的苏麻喇姑已经是70多岁,长此以往对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为了让她有事做而暂忘悲伤和孤独,康熙皇帝决定把庶妃万琉哈氏(后来的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按清宫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庭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让苏麻喇姑抚养皇子,表明康熙帝对苏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视。而苏麻喇姑也没有让康熙失望。

  苏麻喇姑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孜孜不倦的言传身教,使皇子胤祹成为一位颇有政治头脑和才干的皇子,曾多次奉旨办理各种政务。在康熙末年争夺储位的激烈斗争中,胤祹很少介入,基本上保持中立,所以在雍正帝即位后,他不仅没有遭到打击、排挤,相反还被封为郡王。到了乾隆朝,胤祹晋封为和硕履亲王,授为议政大臣。乾隆二十八年,胤祹以79岁高龄寿终正寝。在康熙帝的35个皇子中,他是最高寿的。胤祹能荣列藩封,参与政务,并高寿而终,与苏麻喇姑的精心培养、指点教诲有直接的关系。

  

  电视剧里的苏麻喇姑

  1705年10月24日,苏麻喇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90多岁。出殡那一天,除皇五子、皇十子照顾皇太后,皇十四子留在紫禁城外,其余成年皇子都参加了出殡仪式。苏麻喇姑灵柩停入殡宫后,皇子们都各自回府,唯独皇十二子胤祹却提出要求:“姑妈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按照惯例,为像苏麻喇姑这样仆人身份的人办丧事,没有皇子供饭、三七诵经的先例。事情被康熙知悉,康熙答复:“十二阿哥之言甚是,著依其所请。”胤祹住在殡宫,为苏麻喇姑守灵、供饭、诵经,其他皇子则每天一人轮流着给胤祹做伴。

  为了回报苏麻喇姑对大清所做出的贡献,报答她对自己“手教国书,赖其训迪”和抚养皇子的恩情,康熙皇帝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并将其灵柩与孝庄文皇后置于一处。

  苏麻喇姑是清初历史上一位罕见的特殊人物,一生与清皇室有着不解之缘。她的身份仅仅是一名侍女,却被皇帝视为至亲,宛如家人;她在宫中的名份并不算高,与皇室也不存在亲缘关系,死后却以嫔礼葬,这也与她本身具有的高尚品德不无关系!

  更多历史请关注微信公众号"baiding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麻喇姑死后,她的下葬规模为何如此隆重?
苏麻喇姑只是孝庄太后的一位侍女,为何她的地位高过皇亲国戚?
她是孝庄丫鬟,给康熙当老师,一年一浴决不吃药!
真实的苏麻喇姑,以侍女身份受皇家尊重,甚至被康熙视为母亲
终生不吃药的苏麻喇姑活到93岁
【人文历史】 历史上最高贵的侍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