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之谜:商周祭祀为何要用牛牲?

商周两代,天子大祀社稷五帝必用牛牲。此牛由专人饲养于牢中,称“大牢”或“太牢”,要求毛色纯正光泽,不得有病,不得逆毛,不得磕碰破皮,等等,一日三检,极其珍贵。诸侯、大夫、士祭祀则不用牛,而用羊和猪。如《礼记·王制第五》:“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少牢,即专养于牢中的羊和猪。历来古籍对此所记条目繁多,但从来没有讲到“为什么”。为什么必须如此,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天子大祀用牛数量极大,尤其商代,动辄用牛数十数百头,甚至祭祀王亥时一次用牛牲上千头!游牧社会倒还好说一些,农耕社会里牛是重要生产力,专门饲养这么多牛而一次性杀掉,不搞清楚为什么,又如何了解古代的社会制度与社会心理?这是说不过去的。

但是古籍中没有解释为什么,并不妨碍我们去探索。子曰:“礼失求诸野。”孔子说,中国丢失的那些礼节、文化、思想等,可以去远方的夷人那里寻求。“野”,不是指野外、民间,指的是“华夏区域之外的地方”。《后汉书·东夷列传第七十五》就说得更明白:“中国失礼,求诸四夷。”野,就是“四夷”。(按:先秦及汉的这一常识实际暗示在此之前有一个“全球文明一体化”的阶段。)根据孔圣人的指引,放眼圣人之前的四夷,西夷人古希腊的关于牛的神话,似正可解开何以商周二代大祀用牛的谜团。

先看神话中“欧洲”名称的起源。相传,地中海东岸,相当于今黎巴嫩、叙利亚沿海一带的以经商和航海闻名的腓尼基,它的国王的女儿名叫欧罗巴。希腊神话系统中的万神之王的宙斯,看上了这位美丽的公主。于是他摇身变作一头公牛,诱骗公主骑上牛背,将公主驮到了远方的一块土地上,二人开始了没羞没躁的生活。宙斯用公主的名字,命名他们生活的这块土地为欧罗巴洲,今简称欧洲。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牛,是万神之王宙斯的化身。

欧洲油画中的欧罗巴骑牛(宙斯)图

欧元硬币上的欧罗巴骑牛(宙斯)图

布鲁塞尔欧洲议会大厦门前的欧罗巴骑牛(宙斯)雕塑

在欧洲,最早的城市文明是爱琴海文明。从公元前2850年到公元前1100年左右,爱琴海文明主要由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组成。米诺斯文明以其气势恢宏的宫殿著称,因此历史学家将其文明发展划分为早王宫时代和晚王宫时代。早王宫时代是其文明发展的初期阶段,米诺斯文明的繁盛期在晚王宫时代。期间最著名的君主叫做米诺斯王。传说他就是欧罗巴公主与变成牛的宙斯生下的儿子。

米诺斯文明自公元前2850年延续至公元前1450年,集中在地中海的克里特岛上,也叫“克里特文明”。对于这一海岛次生文明的米诺斯人,今人所知甚少,对其了解主要来自于古希腊神话。而早在古希腊时期,这个宙斯与欧罗巴公主所生的米诺斯王就已经是传说中的人物了。所以直到近代,学术界都还认为关于米诺斯人的传说纯属虚构。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系列的考古发掘才证实古人所言不虚。这一伟大文明消亡的原因,考古证实其毁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火山爆发。

根据古希腊神话,米诺斯在位期间国力强大。他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支海军舰队,称霸于地中海,希腊地区各国均无法与其抗衡。作为海上的霸主,米诺斯每年都要祭祀海神波塞冬,而所献的祭品即是他最珍贵的公牛。

根据古希腊神话,有一年,牛群中诞生了一头极其美丽的小白牛。米诺斯很喜欢它,于是便用另一头公牛代替它为海神献祭。但这一切都被波塞冬看在了眼里。为了惩罚米诺斯,这个海神竟然让米诺斯的妻子对这头白牛产生了欲望。结果,王后化妆成母牛引诱了白牛,并生下了半牛人弥诺陶洛斯。

米诺斯非常生气,但他并没有杀掉弥诺陶洛斯,而是利用他来捍卫自己的权威。他让当时的建筑天才代达罗斯修了一座豪华的宫殿群,其中包括一个任何人进去就无法出来的迷宫,并让弥诺陶洛斯在迷宫中吃掉他放进迷宫里的人。实际这就是一个可以行刑的巨大监狱。

当时地中海地区的运动好手们会聚集在希腊的一个叫做雅典的城邦进行比赛(奥运会的雏形),米诺斯的儿子安德洛革俄斯参加了比赛并赢得了所有项目,这激起了雅典青年的不满。在一次酒后斗殴中,安德洛革俄斯被杀死。

愤怒的米诺斯为了复仇,向雅典提出每九年供奉七个童男七个童女来交换和平的要求。迫于米诺斯强大的军事压力,雅典人只好同意。每次供奉的童男童女,都会扔进迷宫中,而被弥诺陶洛斯吃掉。

就在雅典人深受米诺斯迫害时,一个名叫忒修斯的英雄诞生了。传说他是希腊公主和两名父亲的儿子。这位希腊公主在一个晚上同时与雅典王爱琴和海神波塞冬先后发生关系而受孕。

当米诺斯再次要求童男童女时,忒修斯决定自己去亲手解决弥诺陶洛斯。当然半神的忒修斯战胜了半牛的弥诺陶洛斯,而且还顺带拐跑了米诺斯的女儿阿里阿德涅。

然而悲剧的是走上人生巅峰的忒修斯忘了出发前与父亲的约定——若成功回来时挂白帆,否则挂黑帆——结果他挂着黑帆回来了。看着远处的黑帆,雅典王爱琴悲痛欲绝地跳海自杀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将那片海取名为“爱琴海”。

在上面这段神话故事中出现了三对不正常的性关系,分别是欧罗巴和牛(宙斯神变的),小白牛和米诺斯的妻子,希腊公主与雅典王爱琴及海神波塞冬。这三对不正常关系中,有两对都和牛直接相关,一对和牛间接相关。而从这段神话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人和牛或神牛所生的后代都拥有强大的力量和智慧。

考古研究也发现,在米诺斯文明时期,人们对公牛有着疯狂的崇拜。在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发现的王宫遗迹中,有很多关于牛的壁画。人们认为公牛象征着生命力、生殖力和智慧。

米诺斯文明考古发现的宫殿壁画“舟楫泛海图”

米诺斯宫殿壁画:人物服饰颇似周代礼服

米诺斯宫殿壁画:人物裙装图案似可见于南方少数民族

米诺斯宫殿壁画:斗牛图

这就是古希腊神话所描述的米诺斯文明与米诺斯时代的实情。如果中国的历史学家愿意用古希腊神话所描述的米诺斯文明来解释中国商周两代大祀用牛的“为什么”,实际中国古史中的诸多千年之谜可迎刃而解。

如《山海经·大荒东经》:“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什么意思?自古以来,五花八门的各种解释都觉是无本之木,牵强附会,是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如果套上古希腊神话的文本,实际前者“王亥托于有易”就是宙斯与欧罗巴的神话。王亥即万神之王的宙斯——从商代的祭礼可见,对王亥的祭祀规格几乎是最高的。所谓“托于有易”,即“以牛背驮腓尼基公主于欧罗巴洲”,“有易”即欧洲Europe的音译。而“河伯仆牛”则是另一个神话,即“用珍贵的公牛祭祀海神”。“仆牛”,《世本》作“服牛”,而《天问》作“朴牛”。王逸注:“朴,大也”。按《天问》和王逸注,“仆牛”实即“大牛”。大牛,自然是公牛。后人解“河伯仆牛”,多按《世本》的“服牛”,解作“驯养牛”。但《大荒东经》接着说,“有易杀王亥,取仆牛”,可见“仆”显然是一个形容词,不能作动词的“驯养”讲。

由此也引出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河伯,是指“河流之神”吗?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祭祀的先祖有“河”,有“岳”,却从不见有先祖“海”,然商人很明显并不是对“大海”一无所知的。而在先秦文献中,“河”也仅指“黄河”,从来不用来泛指“河流”。今所谓的河流的河,先秦多称之为“川”或“水”。由此我们有理由推断,先秦所谓的“河伯”只能单指“黄河神”;再考虑到满人称“湖”为“海”的这种语言现象,则商代的“先祖河”可能泛指“水神”,实际是包括了“海神”在内的。只是到了后来,或自秦汉之后才有了“河神”、“海神”,甚至“井神”之类的细分。

晋代郭璞注《大荒东经》曰:“《竹书》曰:‘殷王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若套上古希腊神话,这实际就是宙斯与欧罗巴神话的后续部分。所谓“王亥宾于有易而淫焉”,宙斯将腓尼基公主驮至有易(欧罗巴)自然是“客居”,故曰“宾”;而所谓的“淫”,自然指其与欧罗巴的不正当关系。“有易之君绵臣”不大好讲,他可能实指欧罗巴地区的一位君主如雅典王,也可能是指神话中能杀掉宙斯的一位神祇。但是若将文本与古希腊神话合并分析,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王亥的儿子“甲微”,在古希腊神话中即宙斯与欧罗巴生下的米诺斯王。甲微在商的历史上是第一个以天干命名的先王,地位显赫,按卜辞甲骨字当叫“上甲微”,商人以最崇高的仪礼“报祭”祭祀。

郭璞注《大荒东经》继而又曰:“是故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也。”合并古希腊神话中米诺斯作为海上霸主而称霸欧洲的故事文本来分析,这一段话的实际含义即:米诺斯王借助海神的力量讨伐欧洲,灭掉欧洲,杀了欧洲的君主绵臣。若古希腊神话中没有米诺斯征战欧洲的具体故事,则极有可能这一环节的故事藏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

商代的大祀除了用牛牲外,还可以看到用人牲,而在古希腊神话中,米诺斯除了用牛牲献祭海神波塞冬外,还要用七童男七童女献祭于半牛半人的弥诺陶洛斯。由此,如果考之于古希腊神话,我们不仅可以知道商周两代为什么大祀用牛牲和商代的用人牲,而且可以得出一个形而上的结论:商周两代的祭祀实际是对上古神话的演绎与展示。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地方是希腊文明的摇篮,希腊神话的发源地,米诺斯王和雅典达芬奇的传说,帕西菲亚、神牛和迷宫都在这里...
一座与牛结下不解之缘的小岛,是古老的传说还是失传的历史?
AH { 情欲欧罗巴
三代神王更迭?众神荒唐又淫乱?希腊神话为什么是这样呢?
希腊神话—神王宙斯
明日方舟:“铸铁”原型和元素考据,钢铁、野牛与流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