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女神颜宁:不与别人比较,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

作者:武小五富书专栏作者),来源:富书(ID:kolfrc),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安然朗读音频

你要追求的是幸福,而不是比别人幸福

要追求幸福,而不是比别人幸福

2019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中国科学家颜宁入选25名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

上次颜宁上热搜,是她离开清华前往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引发国内许多议论。

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科学家+超级女神流失了,真是清华的损失。

第一次了解颜宁,是2016年9月央视的《开讲啦》,她在演讲中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一次,她在看《欢乐颂》,她的一位学生就过来跟她说:

颜老师,我想了一下,安迪在金融界的地位一定没有你在学术界的地位高,安迪她的工作强度一定没有你的工作强度大,可是你看她赚多少钱啊,你每天那么辛苦,你的工资比她少好多,你看人家的衣服多漂亮,你难道心理不会不平衡吗?

颜宁就盯着她的这位学生说:“那你觉得安迪就比我幸福吗?难道金钱就成了衡量自己的幸福感的一个标准了吗?”

随后,她借这个话题感慨地说:

一个人无论是谁,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就是向死而生,每个人在这个世上都是几十年到百多年这个尺度,那么在这个世界上你有没有想过,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对我而言,我只是很简单地去喜欢这么一个世界。

从这段演讲我们可以看出,颜宁不希望与别人比收入、比穿着,她喜欢这个世界,满足于自己现有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认为自己感到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她这种“不与别人比,只活好自己”的观念展现了她生活的智慧,值得称道。

放眼现实社会,不少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

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日益膨胀的欲望和心浮气躁,没有了快乐和幸福。

其实,我们的人生不是演给别人看的戏剧,不是讲给别人听的故事,大部分经历都冷暖自知。

开公司的老板不一定就比开小卖部的老板幸福,搞金融赚大钱的人也不一定比大学里自由自在的老师更懂得生活的意义。

关键在于,你是否活在自己的节奏里,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与价值。

就像李思圆在《生活需要仪式感》中说的:

真正拥有品质生活的人,从不与别人比较,而是与自己比较,他们总是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永远呈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面貌,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和心灵。

所以,不与别人比较,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这样的人才活得有品质,才能收获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别人的好与坏,关你啥事

作家陈建功幼年时家贫,很羡慕条件好的同学。

妈妈说:“咱家不如人家,就不要跟人家去比吃穿。”

陈建功说:“那我就比学习成绩。”

妈妈说:“读书、学习不是怄气的事,干嘛老想着‘比’呢?你得把读书、学习、思考、创造,都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陈建功的妈妈真的很睿智,她的这种“读书学习是自己的事,不要想着与别人比”的观点,对儿子一生的成长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总喜欢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结果让孩子比出了自卑、比出了压抑,有的甚至患上了抑郁症。

我由此想到了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说的一句话:

与别人比较,是悲惨生活的开始。很多人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失去了自信和生活的勇气,甚至生发出‘羡慕嫉妒恨’。

这句话在新东方集团创始人俞敏洪身上有过活生生的体现。

俞敏洪出身于农村,经过3次高考才最终考上大学,被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录取。

入学后,在与同学的比较中,他发现了自己的无知与落后:普通话不会说、曾经引以为傲的英语一塌糊涂、没有任何文体特长,为此他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

他只能拼命学习,想要用成绩让人高看一眼。然而,最终却让自己劳累过度,患上肺结核,被迫休学一年。

躺在病床上,他在反思中认识到:跟别人比,没有任何意义;进步是自己的事情,跟别人无关。

当他不再关注别人,而是沉迷于自己的进步时,惊喜出现了:大学毕业时,他拿到了留校任教的名额。

谈到这段经历,俞敏洪在《朗读者》现场感慨地说:“别人的好与坏,关你屁事!”

话糙理不糙。

在《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这本书中,他有感而发地说:

一个人想要变得与众不同,最重要的是不要与别人比较——总有人比你好,也总有人比你差,这种比较没有意义,改变不了现状,只会让沉溺在比较之中的人变得心胸狭隘。

你应该和自己比较——比较一下自己今天是不是比昨天有进步,明天是不是比今天更有进步。

这番话是俞敏洪在痛定思痛后的深切感悟,道出了一个人幸福生活的真谛。

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这才是一个人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

关注自身需求,活出自己的节奏

有一年,在奥运会的游泳比赛中,多个国家的选手参与角逐,最终日本选手得到第一名,俄罗斯、美国的选手分获第二、三名。

事后,记者对获得冠军的日本选手进行采访:“你隔壁的水道,一边是美国人,一边是俄罗斯人,他们都曾经打破世界纪录,你知道吗?”

他回答:“不知道。”

记者又问:“你知不知道其它选手紧追在后,你一度还被俄罗斯劲敌超越?”

“不知道”,他说:“我只管游我自己的,不管是谁在和我比赛,我只是一心一意奋力地往前游去。”

这位获得冠军的日本选手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不与别人比,而是按自己的节奏去游。这是比赛的技巧,也是生活的智慧。

有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的一生,有两种节奏:

一种为生活的节奏,有计划,亦步亦趋,有条不紊;

一种为心灵的节奏,不乱方寸,不慕浮华,不随波逐流,内心住着一个沉稳的舵手,再大的风浪也不能奈他何。

按自己的节奏去生活,不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打乱自己的节奏,这才是生活的智者。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智者总会让人敬佩。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地遵照自己的目标在前进,只有你自己的目标才是最适合你自己的目标。

关注自身需求,活出自己的节奏,最为重要。


活得明白的人,不与别人比较

《 哈佛幸福课》里,把人的自尊分为三层:

第一层自尊:依赖型自尊。价值感来自外部,他人的赞成;通过跟他人比较而获得能力感。

第二层自尊:独立型自尊。用自己的标准评估自己,自我决定;不与别人比较,而是和自己比较。

第三层自尊:无条件自尊。不取决于他人评价,不取决于自我评价,有充分自信,不参与任何评价;不把自己与他人比较,也不与自己比较。与他人互相依赖,同时又怡然自得。 


“无条件自尊”是一种理想境界,在生活中我们只要做到“独立型自尊”就很好了。

不与他人比,只与自己比,既是一种独立型自尊,也是活得明白的重要表现。

有一位心理学专家曾列出“没活明白”的10大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攀比,比钱,比娃,比房,比模样……见啥比啥。

现实生活中,这种“没活明白”的人还真的不少,这也是“人比人,气死人”的感慨颇有市场的重要原因。

毕达哥达斯曾说:“只看自己拥有的,不看自己没有的。不要与别人比华丽的服装而无忽视了自己真正需要提升的东西。”

愿我们每个人都活得通透些,不与他人比,不去追求“有我所爱”,“爱我所有”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生命最好的活法。

富书主创团出新书

《好好生活》豆瓣8.0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悄悄话
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的“学术女神”,30岁成清华博导,回国又出国
颜宁,40多岁不结婚的清华女神?李健,50多岁拒绝生孩子的清华男神?
一段漂亮哲言!
《好文共勉》
每人有自己的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