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顺应气候变化,调整生物节律

顺应气候变化,调整生物节律

《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养生精华集》书摘

2012-5-16    家庭医生在线综合    0条评论  
摘要:“三经”养生文化对人体生理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关系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探索。比如四季气候变化与脉象的关系:脉象为冬偏沉、夏显浮,脉波幅为夏最高、冬最低,春秋处于过渡状态。同时,异常气候与人体疾病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春夏秋冬,四时交替,太阳升落,月廓盈亏,暮去朝来,花开花谢……世界万物都在按自己的规律不停地运动。这种变化,随着太阳的出没与气候的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即现代科学所说的“生物节律”。如果顺应气候变化调整好人类生命的节律,则身体健康无病。反之,就会觉得不舒服,甚至会导致发病。

  “三经”养生文化对人体生理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关系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探索。比如四季气候变化与脉象的关系:脉象为冬偏沉、夏显浮,脉波幅为夏最高、冬最低,春秋处于过渡状态。同时,异常气候与人体疾病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气候异常的实质是风、寒、暑、湿、燥、火太过或不及,从而使六气变成六淫,侵犯人体而产生百病,包括温病、瘟疫(各种传染病)等。

  异常气候易使人降低免疫力,一些病症也容易发作。比如:

  春天易患肝病:如中风、高血压病、眩晕等。

  夏天易患心病:如心脑血管病、脑卒中、脑出血等。

  长夏易患脾病:如泄泻、呕恶等。

  秋天易患肺病:如气管炎、肺炎等。

  冬天易患肾病:如肾衰、肾炎、水肿等。

  此外,节气相交时气候恶劣,易患病,更应注意。导致六淫的原因是大自然阴阳失调,所以养生防病的总原则是根据大自然的阴阳变化调整人体脏腑阴阳。

  因此,“三经”养生文化主张健康养生应当根据气候调节其自身的生命节律。

  比如,阳主动、阴主静,动则生阳,静则生阴,所以阳时宜动养,阴时宜静养。一年四季及一天之内都存在着阴阳消长转化规律,总的原则是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进行养生,不能违背,否则适得其反。

  一天中上午是气升阶段,晚上是气降之时,同样春夏气升,秋冬气降,升则长阳,降则长阴。所以养阳应在上午锻炼,养阴则在傍晚做静摄生。哪些气候不宜锻炼呢?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是说大风、大雨、暴热、大旱、大雾、大寒及雷电、日食或月食之日不宜做户外活动。

  清晨起来,经过一夜的休息,精神、体力都十分充沛;中午则是人体一日之内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刻;傍晚,则由于一日的活动,人体略感疲乏,而夜半,机体则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而对于年老、体弱、多病者,一天的变化则比较明显。一般气虚体弱的慢性病患者,如肺结核、风湿热、心脏病患者,以及病毒性感冒等患者,其症状变化往往是清晨及中午症状略轻微,而傍晚及夜半则症状加重。这主要是因为上午人体正气较强,抗病能力较强;而傍晚及夜半,人体正气较弱,不足以抵抗致病因素所致。

  根据这种气候变化规律,在养生保健方面则可采取相应措施:一是要使生活起居规律,顺应昼夜变化,做到“起居有常”,强化生物节律,并根据自己在一日之内精力、体力的盛衰规律安排学习、工作,这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

  总之,生理和病理的节律变化在人类生命活动中是普遍存在的,如年节律、季节律、月节律、周节律、日时节律等。神秘的生物钟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根据生物节律特点,顺应其变化,健康人则可更大限度地发挥其智慧和潜能,提高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发生疾病。对于年老多病的人,则可减轻症状,促使疾病早日痊愈,从而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责任编辑:茜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与自然
《黄帝内经》解读(十一)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顺时养生,天人相应之道:顺节气,养天年
顺应春时调养身心:清心食莲子 补肺多吃梨
人体生物钟与四季关系详解(一)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原文 [论《黄帝内经》四时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