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技术如何颠覆你的生意?一张图揭秘中国Martech全景

Martech(Marketing Technology营销技术),已经不是一个陌生词汇了。

然而认知的不足、旧体系的阻力、纷乱迭出的技术应用……Martech怎么做、做什么,仍旧是困扰中国诸多企业的难题。因此,我们将在本文中为你做这三件事:

一、盘点国外martech发展现况;

二、解读当前国内martech生态;

三、提供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建议。

 01  第二个黄金时代来临——垂直的微martech爆发

在美国圣何塞市(San Jose)举办的“MarTech Conference”大会,每年都会公布数字营销机构图谱Marketing Technology Landscape。入选机构数量从2011年的150家开始一直保持极其高速的增长,到2018年入选机构已经达到了6829家,比2017年多了近1800家。 

而今年却仿佛被拦腰斩断的巨蟒——2019年仅仅比2018年多了约240家。

莫非热潮不再?

其实是大量垂直细分的martech并没有被单独收录。这些在垂直细分领域的martech,往往依托于某个大平台进行开发,因此不在收录范畴。用国人比较好理解的话来说,比如2019年新开发的微信小程序预估超650万个,但在图表中,只会收录“微信小程序”这么一个独立平台。

而这些被忽略的特定为某区域、某行业、某平台、某公司甚至个人开发的“微martech”,才是一角之下的磅礴冰山。

 02  Martech成为营销的核心

在Gartner对CMO(首席营销官)的支出调查中,CMO们唯独对martech的投入是大幅增长的,并使其成为占比29%的主要营销支出。

过去对Martech将成为未来营销核心的预测,已然成为现实。

 03  常见的未来布局:语音、AR、AI

目前来看,被广泛看好的未来布局方向是:语音识别、AR(增强现实)、AI(人工智能)。其本质是依托技术构建全新的与用户视觉、听觉、语言的互动形式,重构用户体验。

比如,以往消费者只能查阅电商平台上的产品信息与评价,但未来消费者可以在线上依靠AR“亲自”试色上百上千只口红。人工智能还会为你量身推荐,你也可以与商家实时语音交流……随着5G时代的到来,其实这一切或许就在明天。

 01  普及的基础技术,掀起martech时代序幕

其一,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中国拥有了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基数。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9年2月的报告,2018年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

其二,在用户基数之上,科技进步正强势推动着产业数字化转型。正如电商的普及使得可物流的商品走到了线上流通,在2015年的线下支付浪潮之后,线下服务也正式走向互联网化。

以餐饮业为例,以在线支付、扫码点餐、会员系统为主的企业数字化贯穿整个2018年,期间完成转型的门店超60万家,覆盖超200座城市。(数据来源:波士顿咨询2019年1月)

其三,私域流量崛起,使企业深刻体会到了martech的意义。以往企业依赖于第三方平台生态实现互联网运营,而随着线上流量越来越贵且欺诈频繁,许多企业开始运用martech构建私域流量池,实现品效合一。

改变终将发生,区别只是主动布局还是被竞争压力倒逼前行。

 02  Martech普及面临两大阻碍

流量野蛮增长的时代红利已然见顶,接下来的时代红利将来自对流量的精细化运营。道理很浅显,但在兴冲冲地出门收取红利之前,多数国内企业需要先打碎身边的壁垒。

1. 来自旧环境的阻力

传统企业内部的部门划分、管理层级、执行习惯,往往会成为新战略最大的阻力来源。各部门独立行事,但数字化转型却需要大量部门协同;即使将他们凑到一块,营销人员和技术人员也各自有其生长土壤和逻辑体系,难以产生有效交流。

这不是CMO或CEO一己之力就能改变的事情,倘若强行推动改革,一旦初期提升效果不显,极易引发众人怨怼之心,导致项目搁浅。

2. 认知障碍

懂营销的人未必懂技术,反之亦然。

传统营销人依赖于感性认知,侧重于营销中的内容创意。但未来一定是一个用数据与技术进行量化、分析、预测、执行的时代,如何认知数据与技术的价值?如何利用它们将创意落地?这是当前传统营销人最值得自我突破的两个问题。

这并不是要求营销人都转变为程序员。感性营销依然拥有巨大魅力,但营销人是否对martech具有认知与学习能力,决定了其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左手技术右手内容,合掌才是未来。

面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或是常被忽视的关键点,应当怎么做?答案也许并不复杂——

面对martech,多数企业的迷惑其实可以概括为“做什么?怎么做?”。我们将从“认知”、“规划”、“如何选择”三个维度,提供一些思路参考。

 01  核心认知:不要局限于用户画像(Persona),而是过渡到真实客户(Person)认知当中。

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把流量当人看。以往传统营销人只能掌握用户的性别、年龄等信息,而如今的数据可以细致到圈层、场景、需求、生活方式之中。无论是你还是你的竞争对手,总有人会更直接更有效的触达用户,实现更高层次的ROI。

个性化体验平均能增加一到三倍的ROI

 02  重点规划:重视用户观感,结合martech建设品牌“内容力”

1. 任何信息技术,都必须结合「认知的同理心」(Cognitive Empathy)才能重塑用户旅程。

根据调查,78%的客户愿意提供个人数据以获得个性化的体验,但只有16%的客户愿意为了个性化的产品广告及推销,提供个人数据。

以母婴品牌为例,妈妈们很乐意在会员系统里输入个人的孕期信息,让品牌为其提供配套的孕期指南与产品建议。但如果品牌识别用户信息后只是反复推送产品特价,妈妈们注册会员或持续复购的意愿就会大大降低。

两者都包含了产品推介,但用户观感的不同将带来霄壤之别。

2. 新的内容运营团队必须能覆盖市场、品牌、技术端。

一些专家的建议是建立新的运营部门,也有另一些建议是合并现有部门进行管理,其本质都在于建立跨部门的协同机制。

因为数字化转型后内容运营,并不仅仅只是图、文、视频等传统内容创作。比如借助AR(增强现实)与用户互动,实质也是一项品牌内容输出,但仅凭借品牌部则无法执行落地,仅凭技术部则无法将用户交流和内容输出做好。

技术是否运用得当掌握在人的手里,内容品质也依托于人的感性能力,建立跨部门的相互理解和协同是将两者结合的重要前提。

 03  “如何选择”

有了初步的认知与规划,接下来是如何选择合适的martech产品。不必担心企业自身不具备技术基因,社会化分工本就是商业应有之意。我们可以从企业内外部的角度展开思路:

内部:

  1. 审核内部管理流程,检查哪些部分是可以通过技术进行优化;

  2. 收集用户和同事的投诉与意见,寻找能解决相应痛点的技术手段;

  3. 整理各项决策的信息前提,研究是否有技术能获取更精准、可量化的相应信息。

外部:

  1. 收集行业头部品牌的经营信息,查看其使用了哪些技术方案;

  2. 大部分技术机构都支持免费试用,大胆尝试并找出最匹配的哪一家。

  3. 时刻关注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围绕“去中心化、个性化、长效化”的原则,在Martech六大类别:广告技术、内容与体验、社交与关系、交易与销售、数据分析以及企业管理中,寻找与自身有关的技术并加以了解。

作为企业媒体化生态服务商,弯弓致力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提供内容营销、智能投放和流量池咨询服务。为此,弯弓研究院经过严谨的分类、筛选和评估,在1月16号发布了《2019中国营销技术生态图谱1.0版》,希望为企业提供一个中国版的行业应用全景图。随着更多行业精英的加入,图谱2.0版本现已全新出炉——

文末添加客服领取高清版本

图谱仍然持续更新中,欢迎各界将优秀的相关技术机构/技术应用/解决方案推荐给我们,我们将逐一甄别、遴选。下个版本会有什么变化?诚邀行业里的各个优秀技术机构,与我们一起共建生态,扫码进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年中国市场十个营销趋势预测
你终将明白,数字化转型是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
产品 技术 运营 数据,才是未来10年市场营销的新基建
28万字实录,1500名听众,全城最热,这场营销数字化大会为何被撑爆场?
AI大模型是下一个超级周期的起点?14位高手眼中的未来营销关键词曝光
先做好这件事,才是2019增长的首要任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