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院中医协定方——仅供学习、不可套用

1、慢性胃炎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中医诊断:胃痛、痞满

处方:党参20g 柴胡10g 香附10g 蒲公英10g 炒川楝子10g 醋延胡索10g

法半夏10g 炒麦芽10g 沉香3g 乌药10g 甘草3g 白芍10g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适应症:上腹疼痛或上腹胀闷,嗳气反酸,口干口苦,纳呆。

2、消化道溃疡

西医诊断: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中医诊断:胃痛

处方:海螵蛸10g 白芍10g 白及10g 醋延胡索10g

党参10g 三七粉3g 炙甘草3g 炒白术10g

法夏10g 陈皮6g 干姜 3g 连翘6g

功效:健脾和胃,化瘀止痛。

适应症:上腹痛有规律,或饭前、夜间痛,进食后缓解或进食后上腹胀满,反酸,乏力,纳呆。

3、萎缩性胃炎

西医诊断:萎缩性胃炎

中医诊断:“胃痛”、“痞满”、“嘈杂”

处方:黄芪10g 太子参15g 石斛10g 三七粉3g

莪术10g 白花蛇舌草15g 枳壳6g

厚朴6g 鸡内金10g 甘草3g

功效:健脾养阴,理气活血。

适应症:上腹胀满或隐痛,嗳气,纳呆,神疲乏力。

4、慢性肝炎

西医诊断:慢性肝炎

中医诊断:胁痛

处方:板蓝根30g 白花蛇舌草15g 丹参10g 虎杖15g 焦山楂15g

黄芪20g 栀子10g 当归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甘草3g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养肝。

适应症:慢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乏力、纳呆、肝区不适。

5、肝硬化腹水

西医诊断:肝硬化腹水

中医诊断:鼓胀

处方:三七粉3g 茯苓10g 白芍20g 黄芪20g 泽泻10g 猪苓10g

山药10g 大腹皮20g 车前子20g 牛膝20g(5~12g)

功效:健脾益气,活血利水。

适应症: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乏力,气短,纳呆,形体消瘦,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

6、消化不良

西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诊断:痞满

处方: 太子参15g 白术10g 山药10g 茯苓10g

鸡内金10g 山楂10g 麦芽15g 建曲20g

莱菔子10g 连翘10g

功效:健脾消食。

适应症:腹胀,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矢气臭。

7、肝硬化

西医诊断:肝硬化

中医诊断:积聚

处方: 醋鳖甲20g 牡蛎40g 泽泻10g 鸡内金10g

麦芽15g 大腹皮10g 麦冬10g 太子参15g

三七粉2g 丹参10g 黄芪20g

功效:健脾养肝,软坚散结。

适应症:神疲乏力,纳呆,腹胀闷或腹胀大,面色黧黑,形体消瘦,心烦眠差。

8、胆囊炎

西医诊断:胆囊炎

中医诊断:“胁痛”、“结胸”、“黄疽”

处方:柴胡6g 白芍10g 赤芍10g 黄芩10g

大黄6g 郁金10g 广金钱草30g 茵陈10g

枳实6g 鸡内金30g 木香6g 香附10g

焦山楂20g

功效:疏肝利胆,清热止痛。

适应症:右胁肋疼痛,牵涉后肩背,或呕吐纳差或发热。

9、胆结石方

西医诊断:胆囊结石

中医诊断:“胁痛”、“结胸”、“黄疽”

处方:广金钱草30g 丹参10g 柴胡 6g 龙胆 6g 地龙10g 炒鸡内金 12g

海金沙 12g 滑石10g 木香6g 沉香 3g

主治: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

症状:表现有发生于右上腹的胆绞痛

10、慢性肝炎

西医诊断:慢性肝炎

中医诊断:积聚

处方:板蓝根30g 白花蛇舌草15g 丹参10g 虎杖15g 焦山楂15g

黄芪20g 栀子10g 当归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甘草3g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养肝。

适应症:慢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乏力、纳呆、肝区不适。

11、脂肪肝

西医诊断:脂肪肝

中医诊断:虚劳

处方:党参10g 薏苡仁30g 荷叶10g 泽泻10g

郁金10g 山楂30g 决明子20g 茯苓20g

白扁豆15g 葛根20g 川楝子10g

功效:健脾化浊,理气消积。

适应症:乏力,腹胀满,肝区不适或疼痛,体胖腹圆,B超提示脂肪肝或CT提示肝CT值/脾CT值<1。

神经内科:

1、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偏头痛)

西医诊断:偏头痛、神经性头痛

中医诊断:头痛

处方:葛根15g 川芎6g 白芷6g 柴胡6g 茯苓15g

蔓荆子10g 羌活10g 细辛3g 蝉蜕10g 白芍15g

野菊花10g 桑叶10g 炙甘草10g

功效:疏风解表,通络止痛。

适应症:头部闷痛、压痛、重痛,恶风。

2、脑动脉硬化症

西医诊断:脑动脉硬化症

中医诊断:眩晕

处方:天麻10g 三七5g 川芎6g 钩藤10g 白芍15g

山萸肉10g 熟地黄10g 女贞子20g 茯苓15g 法半夏10g

柴胡10g 炙甘草10g

功效:通经活络。

适应症:头昏头痛,视物昏花,耳鸣,耳聋,肢体麻木,健忘,困乏无力,失眠。

3、中风(急性期)

3.1风痰阻络证

西医诊断:脑梗、脑血管以外

中医诊断:中风—风痰阻络证

组成:法半夏10g 天麻 15g 橘红15g 茯苓15g 天竺黄10g 甘草5g、胆星15g

石菖蒲15g 白术15g

功效:化痰通腑,通络熄风

主治:中风后痰浊瘀血流窜于经络之中,故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3.2气虚血瘀证

西医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瘀证

组成:黄芪(生)60g 当归尾6g 赤芍5g 地龙(去土) 3g 川芎9g红花3g桃仁3g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4、脑血管意外(脑梗塞;伴抽搐、肌强直)

西医诊断:脑血管以外(强直期)

中医诊断:中风

处方:水蛭3g 蜈蚣2g 僵蚕10g 全蝎3g 茯苓20g

丹参10g 川芎6g 甘草3g 天麻10g 钩藤10g

牛膝10g 白芍15g

功效:活血化瘀,疏风通络。

适应症: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能言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

5、中风后遗症

西医诊断:脑血管以外(后遗症期)

中医诊断:中风

处方:黄芪30g 地龙10g 三七5g 当归10g 白芍10g

鸡血藤15g 川芎10g 茯苓15g 法半夏10g 女贞子20g

山萸肉10g 炙甘草10g

功效: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适应症:半身不遂,肢体软弱无力,面色萎黄,头身困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院中医协定方
协定方咳嗽
中医药—风湿内科
中医儿科病案分析题汇总
【配方颗粒】中医方治疗:胃癌/食道癌
【配方颗粒】中医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胸腔积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