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道光末年官至侍郎。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q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这是毛主席对曾国藩的评价,其大致意思是说所有近代的人,我只佩服一个,那就是曾国藩。

诚如斯言,曾国藩从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百姓,一路成长为晚清四大名臣。自律、克制、坚持、勤奋,曾国藩身上有太多励志的标签。曾国藩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是中国古代官场上的标杆人物。既立德又立功,甚至有人称他为半个圣人。

读书当如曾国藩
   “买书不可不多”,是曾国藩的观点。道光十六年,自京师“贷百金,南归过金陵,尽以购书”。归家后,“晨起读,中夜而休,泛览百家,足不出庭户几一年”。

   “看书不可不知所择”,是他的另一观点。他最终所择者,于四书五经之外,就是《史记》《汉书》《庄子》及韩愈等人的文章。

曾国藩有言:“吾不愿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妙哉斯言,人如若不读书,一日则尘俗其间,两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则对人言语无味。揆诸当下,飞速发展的时代也许让我们忘记停下脚步,去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去体会书中的“黄金屋”。但是生活是自己的,人生的路由自己选择,读过的书恰如你走过的路,读书人信奉“苦心人天不负,百二秦关终属楚”。


关于《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强调在读书学习方面必须要有恒心,尤其要“专一”,这样才能把一本书读透、读精。此外在练习书法方面,曾国藩则强调必须持之以恒,不能有一天的间断,只有长期不停地刻苦练习才能够成为书法家。

/曾国藩家书·致温弟·述学诗习字之法(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究其本质,通过曾国藩这篇家书,我们就可以知道曾国藩为什么本出身平凡,资质平庸,却能屹立官场数十载。曾国藩的字里行间无不向我们诠释他的奋斗者之道,而其精髓在于--“以勤治事”,持之以恒。放眼寰宇,纵观世界之发展,我们作为中华民族这一伟大国度的新时代青年人,也应做到如曾国藩此般之“五勤”,即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

曾国藩,讲过一段很知名的话:“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这句话的简要解释就是:未发生的事,不用胡思乱想;当下的事,要排除干扰,专心致志;过往的事,不沉浸其中,过去就过去了。

“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我们要做的便是珍惜眼前,活在当下。其实,不只是曾国藩,古今中外,都有人讲过类似的话。比如,英国有句谚语:“Don't cry over the spilled milk(不要再后悔于已洒的牛奶)”

为何古今中外的集大智慧者,都这么强调要聚焦当下呢?

原因有三点:

1、沉湎过去,徒耗情绪和注意力,与人与事都无益;

2、幻想未来,会让人不脚踏实地,或忧思过重;

3、聚焦当下,既能心情平和,又能收获未来。

 晚年的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如是说,共勉!

文字:董皓月

责编:李欣艳

排版:李洁

审核:张咪队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当如曾国藩: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曾国藩家书:做事优柔寡断,性格犹豫不决者,牢记这16个字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精选30篇)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最好的答案就藏在这里!
曾国藩教你如何写日记
何为流传百世的“传家宝” 看千古完人曾国藩的精神传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