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迅首登北大讲堂,满身补丁,胡子拉碴被嘲笑,15分钟后全体安静

引言: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鲁迅先生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带领中国走向革命的人,他的一生看似奋笔疾书,实则是在惋惜人如“草”一样的命运。

他时而情绪高昂,时而心情阴郁,把他的满腔热血和旧社会的真实写实都写在了文章里,一直以来,作为一名作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都是备受争议的。

有大多数人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有许多都是不适合中国小学生阅读的,特别是杂文,总之有人批评的同时,也会有人赞扬。

其中鲁迅先生在首登北大讲堂时,由于浑身补丁,胡子拉碴,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但当15分钟后却变得鸦雀无声。

从同学们哄堂大笑再到鸦雀无声,这期间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鲁迅先生又为何深受大家爱戴呢?

从“补丁老师”到座无虚席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鲁迅先生所存在的意识远远超出了现有的时代,他以笔为枪,写下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文章,时而慷慨激烈,时而又一阵悲鸣。

鲁迅先生将真正的将百姓的苦楚,以及国家的存亡写的淋漓尽致,有许多的著作放到现在依旧是一大巨作。

因此在鲁迅先生在大学传授知识时,深受学生的喜爱,并且在讲授方法上也是让人非常深刻,当时的路新刚刚从日本回到中国。

由于弟弟的周作人的引荐,才让鲁迅在大学里授课,而身为校长的蔡元培在得知鲁迅到来时,也是欣喜若狂,并且对于鲁迅先生也非常的欣赏。

鲁迅弟弟周作人

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就算准备的比较充足,但难免还会有一丝紧张,可能就会导致第一次的授课并不是那么顺利,对于初次登台的鲁迅先生也是一样的,除了他之外,其他的作家亦是如此。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朱自清,以及沈从文等其他作家,他们也是非常紧张不安的,不出预料的是鲁迅先生在刚开始授课时就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1912年的时候,当时的鲁迅先生本是在政府里的教育部工作的,也是在引荐下才来到北大进行授课的,在这之前,蔡元培曾经邀请鲁迅先生为学校设计校徽,而他设计的校徽也一直沿用到了1949年。

按照当时北大学校的规定,蔡元培给鲁迅先生安排的是一个兼职的工作,而并不是教授,但是他并没有在意,上课的学生也没有在意鲁迅先生是不是教授。

蔡元培

到了学校之后,鲁迅先生所进行教授的课程为《中国小说简史》,主要的课程目标就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同看法,以及对旧社会恶劣现象的批判。

虽说是授课老师,但是鲁迅先生却和其他授课的老师不同,由于北大老师的工资比较高,因此前来授课的老师都是打扮的光鲜亮丽、西装革履的。

而鲁迅先生却一身蓝色的长袍,在其衣服上还打着几个大大的补丁,在他的腋下还夹着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布包,手里拿着上课的书籍,在他的耳朵上甚至还夹着一支笔。

到达班级门口时,鲁迅先生先调整了一下呼吸,再迈着矫健的步伐进入到了班级里面,学生由于没有见过这样打扮“独特”的老师,顿时议论纷纷。

但是鲁迅先生并没有在意,而是翻开课本开始了授课,但由于他的普通话并不是很好,所以也会掺杂着一些家乡话。

台下的同学看到鲁迅先生“独特”的穿着,再结合他那略显蹩脚的普通话,所以在鲁迅先生刚开口的时候,就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但是不到15分钟的时间内,原本还大笑的学生瞬间变的鸦雀无声。

令他们也没有想到是,衣着虽然比较“独特”的鲁迅先生,讲起课来竟然如此的生动,一下子就把同学们给吸引住了。

抛开外在的穿着,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正站在台上用慷慨激昂的话语侃侃而谈,并且还没有一丝的紧张。

在这时,同学们也将注意力都放在看了鲁迅先生的讲课上,听得那是津津有味,并且在下课铃响起时,大家还意犹未尽。

从那以后,鲁迅先生的课程变得非常“火爆”,并且有许多的学生慕名而来,都想一睹风采,与此同时,台下竟座无虚席。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先生是一个对党十分忠诚的人,愿意为了人民肝脑涂地,而“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句,也被世人所铭记于心,成为了众人报效祖国的座右铭。

原本的“孺子牛”表示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疼爱,但是鲁迅先生却将“孺子牛”进行了升华,其中他的著作《自嘲》曾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写出了报效祖国的伟大决心,而“孺子牛”也变成了心甘情愿的为人民服务,并且无私奉献的所有人,可以说鲁迅先生的存在,犹如照亮了生活在黑暗的人们。

并且鲁迅先生的价值就在于,他对于国家的深刻反思,以及面对旧社会黑暗的坚决反击,直接从封建中国向现代文明所过度的一个时期。

与此同时唤醒了每个国人的爱国情怀以及独立意识,并想要中国人就此冲破牢笼,不再被封建思想所束缚住。

而鲁迅先生也被大家称之为“民族魂”,之所以是这样称呼就是因为,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毅然决然的呼唤“精神界之战士”,并且提出了“立人”主张。

我自为我狂

鲁迅先生的一生中写了许多让人赞不绝口的著作,其中《阿Q正传》中,先描述了阿Q人生的残缺以及人性的丑恶。

最后则结合了杂文的描写手法,作为反击的武器强烈的批判了当时的封建社会,和那无比扭曲的人性,书写的淋漓尽致。

毕竟这是鲁迅先生一贯的书写手法,主要目的就是唤醒人们“悟己之为奴”的反思,通过这样来让所有国人从被一直被奴隶再到有悟性,自己也是独立有意识的个人。

1918年,鲁迅先生还发表了第一部现代白话文《狂人日记》,通过一些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展开了描写。

直接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以及“血馒头”带给人的惨痛教训,写出了鲁迅先生对于封建礼教的反抗,以及表达出了为人们的前途表示叹息。

不管是《狂人日记》还是其他的著作,都在进行着无声的抗议以及唤醒每个人的良知,与其说是鲁迅先生救赎了人类,不如说是他渴望人们被救赎。

结语:

不得不说,鲁迅先生影响了一代与一代人,更是写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到《藤野先生》,以及备受大家喜爱的《朝花夕拾》,都足以看到他独特又引人深思的文采。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他用自己的“狂”来引出封建社会的“狂”,这才是书写的最高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迅首登北大讲堂,浑身补丁,胡子拉碴被嘲笑,15分钟后鸦雀无声
鲁迅先生的”孺子牛“在古代是这样的意思,网友:差点吃了没文化的亏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运交华盖是什么意思(该文内有鲁迅先生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自嘲》诗)
鲁迅第一次到北大授课,装束引学生哄笑,十几分钟后却令他们折服
鲁迅首次在北大讲课,浑身补丁被学生嘲笑,几分钟后教室里鸦雀无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