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格律入门(一、二、三)

诗词格律入门(一)
(一)概述 
本文的目的,是为想要学习诗词格律的人,提供一条准确而又简捷快速的途径。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世世代代的人们热爱它,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思想的熏陶和历史的启迪。可以说,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延和民族特性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的。 
当代人也普遍喜欢诗词,不少人想从事诗词创作。但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诗貌似律诗,或五言或七言,内容、意境也不错,却不合格律。这是因为不少人对诗词格律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律诗是要讲平仄的。开国领袖、也是伟大诗人的毛泽东就说过:“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讲平仄、论格律,这对写诗的人来说,当然是一种束缚。但如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它也会带给你乐趣,一种创造性的乐趣。正如复杂的象棋规则,对喜欢下棋的人来说,既是约束也是乐趣。如果车、马、炮任意走,那就不成其为象棋了。又如,喜欢踢足球的人,自然也都以遵守它的规则为乐。随便踢就没有意思了,没有规则就没有球艺。我们不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待格律对诗词创作的约束,掌握诗词格律并不难,只要有兴趣学,只要学习得法。本文试图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尽可能少的文字、方便记忆的表达方式,来讲清诗词格律的全部主要内容。掌握诗词格律,需要了解的东西固然很多,但应着重弄懂的主要是两点:一是平仄,一是用韵。这两点又是互相联系着的。 
(二)平仄 
诗、词都要讲平仄,现在我们先讲诗律的平仄。 
(01)关于近体待 
我们要讲的诗律,指的是近体诗的格律,不涉及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近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有严格的要求。近体诗,从体例划分,有三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基础是绝句,明白了绝句,其他就好懂了。 
(02)平仄的基本格式 
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 
所以要说这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学习中,一定要先把这个“基本格式”背熟,记住。从基本格式推导其他格式,是学习的一个窍门。如果把全部16种格式都开列出来,机械硬背,那是不容易记住的。 
这个“基本格式”中所说的“平”,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字和“阳平”字;“仄”,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里的“上声”字和“去声”字。这里所以只能说“大体上”,是因为并不完全如此。对这个问题,后面还要专门讲述。 
上面说的这种基本格式,其实是五言绝句的一种。试举两例。 
例一: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诗中第一个字,本应用仄声字,却用了“天”字,是平声字,但在此处是允许的。原因,后面会讲到。) 
例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一” 字,在唐韵里是读仄声的,后面会讲到。) 
(03)“对”和“粘”的规则 
从上面所举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这叫“对”。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从头两个字来看,平仄却是相同的,这叫“粘”。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如果不符合这个要 
求,就叫“失对”、“失粘”,就是毛病。按照诗律学的术语,从一首诗的开始算起,每两句叫做一“联”,每联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一下句叫“对句”。这样也就是说, 
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对”,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对”和“粘”,看一句诗的头两个字,由于第一个字有时可平可仄,所以实际上主要以第二个字衡量“对”和“粘”的标准。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第一句中的“日”字是仄声字,第二句中的“河”字是平声字,符合“对”的要求,第二句的“河”字与第三句的“穷”字都是平声字,符合“粘”的要求。第三句的“穷”字是平声字,而第四句的“上”字是仄声字,又符合“对”的要求。掌握了“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本格式很容易地推导出其他各种平仄格式。 
(04)五言绝句的基他格式 
绝句和律诗,都有一个要求,即偶句必须押韵,单句不用押韵(首句是个例外,押韵或不押韵都可以)。拿绝句来讲,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如《登鹳雀楼》中的“流”字和“楼”字就是押韵的。押韵的字又必须是平声字。当然,也有押仄声韵的诗,但很少,不属于一般情况,在此暂且不论。 
按照偶句平声押韵的要求,再加上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从上面讲过的那种基本格式,推导出其他各种不同的格式。如前所述, 
基本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个格式中(共四句)的每一句,都可以做首句。每换一种首句,就是一种新的格式。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作为首句,那么,下一句必须与之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以便押韵,那就只能选“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必须与第二句相“粘”,又 
必须以仄声字结尾,那就得选“仄仄平平仄”。第四句要与第三句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那就只能选“平平仄仄平”。这样就产生了第二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举例: 
南山宿雨晴,春入凤凰城。 
处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 
——刘禹锡《路旁曲》 
依此类推,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作为首句,就可以推导出第三种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例诗: 
岸芳春色晚,水影夕阳微。 
寂寂深烟里,渔舟夜不归。 
——司空曙《黄子陂》 
如以第四句作为首句,又可推导出第四种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例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以上是五言绝句的全部格式,共四种。其实就是基本格式中的四句倒换先后次序产生的。不同的首句,导出不同的格式。 
对这四种格式,当然也可以机械地硬背硬记。不过,还是把硬记和掌握规律结合起来,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05)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单就平仄。句式而言,把五言绝句按照“对”和“粘”的规则继续往后延伸四句,变为八句,即成五言律诗。因为五言绝句有四种格式,所以五言律诗也有相应的四种格式。 
第一种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这实际上就是把前面讲过的基本格式重复两遍。举例: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处出尘氛。 
——桂甫《观李固清司马弟出水图》 
需要注意的是,例诗中常有一些字,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完全符合格式的规定,这都是有原因的,将在后面逐步说明。 
第二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种格式首句入韵。举例: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州。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水流。 
锡飞常见鹤,杯渡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莫随惠远游。 
——杜甫《玄武禅师屋壁》 
第三种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举例: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第四种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种格式也是首句入韵。举例: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07)格式以外的规则 
前面讲过了五言诗(五绝、五律)和七言诗(七绝、七律)的全部十六种格式。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律诗,包括唐诗、宋诗以及后来的 
作品,很少有每个字都符合上面所讲的平仄格式的,几乎每首诗总有些字不符合。这是因为,上面讲的乃是标准化、理想化的格式。这些格 
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但除了格式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规则起作用。这些规则也都是历史形成的、公认的。主要有四条。 
第一、“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格式,历来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意思是讲,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个字、第三个字、第五个字,平仄可以不论, 
用平声字或仄声字都可以,平仄两可,可平可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的平仄,必须分明,必须按照平仄格式的规定选用平声字 
或仄声字。第七个字当然都必须分明,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涉及韵脚。如果就五言诗而论,那就是 
“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第五个字当然也属于不言而喻,是必须分明的。这个口诀,简明易记,很有用处。但必须注意,它只是大概 
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掌握的时候,要加上一些修正才行。抛开变格先不说,最重要的修正有两点(以五言诗而论): 
一是:“平平仄仄平”这一句式最须注意,其第一个字决不可不论。如果不论,误用了仄声字,使这一句变成了“仄平仄仄平”,那是 
大错误,诗论的术语叫做犯“狐平”(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科举考试时,犯了“孤平”,诗就不及格了。此是大忌。 
二是:“仄仄仄平平”这一句,第三个字也应当论。如果不论,最后三个字都变成了平声,这一句就成了“仄仄平平平”,这叫“三平 
调”。“三平调”是古风的特色,对律诗来说,被认为是比较大的毛病,应当避免。 
另外,“平平平仄仄”这一句式中,第三字也可能不用仄声,以免形成“三仄脚”,但这不是格律的硬性规定。 
我们还是以五言诗的四句(种)基本格式来看,把可平可仄、可以不论的字加上括孤,即变成如下的样子: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则变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七言诗的各种句子,第一个字的平仄一律可以不论;第二个字的平仄,一律必须分明。后面五个字的平仄要求,和五言诗 
相同。 
第二、“孤平拗救” 
前面讲过,“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的第一个字(七言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个字),平仄不能不论,必须用平声字。 
如果用了仄声字,则为“犯孤平”,是写律诗之大忌。 
但有时根据诗意的需要,第一个字不得不用仄声字,或用仄声字于文意更好,那怎么办呢?有办法:就是在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字之后, 
把第三个字改用平声字。这样整个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句则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允许的。这种变格,叫做 
“孤平拗救”。举例: 
宠深还若惊(王禹称《五更睡》) 
鸟鸣春意深(陈与义《寒食》)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 
总观唐、宋名家之诗作,犯孤平者极为罕见,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但孤平拗救的诗句则非常普遍,说明这是诗界历来公认的规则。 
第三、“三四字互救” 
五言诗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也是有变格的。这个变格就是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位置互换, 达到互救的效果。 
这样,这个句式就变成了“平平仄平仄”。如为七言,就由“仄仄平平平仄仄”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举例: 
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愁来理弦管,皆是断肠声。(崔垣《春怨》) 
朱实出传九华殿,繁花旧杂万年枝。(崔兴宗《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 
这种句式,是平仄格式的一种变格。值得注意的是,它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五言的第四个字(七言的第六个字),该用仄声字 
而用了平声字。这种句式虽然是变格,但在唐、宋以来的律诗中,用得非常普遍,甚至并不比正格用得少,连应试诗也允许用它。 
第四、“对句相救” 
以五言而论,对句互救主要适用于下面这一联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也就是基本格式的前两句。在这两句中,对句(第二句)的第三个字如果用了平声字,那末在出句(第一句)中,不仅首字可平可仄, 
而且第三个字、第四个字都可用仄声字。这样出句就有可能全部是仄声字。整个这两句的格式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括弧里的字,平仄两可。还可以反过来加以说明:出句(即第一句)的第三、第四个字按正格本该用平声字,而如果用了仄声字, 
可以在对句(即第二句)中加以挽救,办法是把对句的第三个字改为平声字,而对句的第一个字,按“孤平拗救”的规则,照样可平可仄。 
七言句,依此类推,只是在前面按正常规律加两个字。 
举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孟浩然《裴司事见寻》) 
以上两例,都是用对句的第三字救出句的第四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乐游原》)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杜甫《送远》) 
以上两例的出句都是仄声。唐宋名诗中这样例子很多,在此不多举。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李商隐《落花》) 
以上两例,不仅出句的第三、四字全是仄声字,而且对句的第一个字也用了仄声字。对句用了“孤平拗救”的规则。对句第三字的平 
声字,既救本句的孤平,同时也起了救上一句的作用。 
再举几个七言的例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十”是入声) 
宦游何啻路九折,归卧恨无山万重。(陆游《桐庐且泛舟东归》) 
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方岳《梦寻梅》“七”是入声)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四首》) 
应当注意的是,这种“对句相救”的变格形式,也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所以必须记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是很 
确切的,用时须有若干修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3 11:27:55编辑过]
--  作者:寒潭鹤影
--  发布时间:2005-7-12 11:08:26
--  

诗词格律入门(三)
08)简便的公式 
前面已经讲过了近体诗的各种平仄格式,基本格式只有四句,又讲了正常格式以外的四条规则。这四条规则,主要是讲拗救和变格,也 
都是诗律不可缺少的部分,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研究诗词格律的权威北大王力教授有一个比喻很好,他说:“谈诗律必须兼谈拗救,这等于法 
律上的'但书’;'但书’应认为是法律的一部分,并非法律以外的东西。”他又说“拗而能救,就不是病。” 
拗救,或统称变格,在诗词创作中,大有用处。首先,它可以扩大遣词用字的自由度,从而保住某些必须用的字,提高诗句的质量。例 
如杜甫的诗句“远在剑南思洛阳”,其中的剑南是地名,很难改动这个“剑”字,因而就在后面用一个“思”字来救,自然而又和谐。又 
如“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山”。(李白《过崔八丈水亭》)其中“宛溪”、“敬亭”都是地名,出句用了“三四字互救”的变格,解决了 
用字的困难,诗句合律而又流畅。毛主席诗句“我欲因之梦寥廓”,用的是“三四字互救”的变格,总不能为了凑成正格把“寥”和“梦” 
调换位置吧。变格的妙用,实不可不知。 
其次,有时只有用变格才能完成某种高难度的精彩的对仗(对仗问题,以后还要专门讲)。特别是涉及到数字的对仗,常常得用变格 
。因为按照诗韵,所有的数字,只有“三”和“千”是平声,其他都是仄声,不用变格就很难对了。前面引用的一个例子,“马蹄踏雪六七 
里,山嘴有梅三四花”,对得很好,若不用变格,就没有这种效果。唐宋名作中类似诗例很多。 
平仄格式和格式以外的变格规则,并不难懂,但初学的人普遍觉得难记。为此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归纳出一个简便的公式,与大家共 
酌。 
一变格 
(仄)仄(平)(平)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基本格 
(仄)仄(平)平 仄 
平 平(仄) 仄 平 
(平)平(平)仄 仄 
(仄) 仄 仄 平 平 
二变格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仄 
上列基本格式与一二变格的关系,包括了前面讲过的关于平仄格式和变格的全部规则。四个基本句式,四条变格规定,可在这个公式表 
格中一览无馀。 
中间部分,是平仄基本格式。其他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诗的平仄格式,都可由它推导出来。括弧中的字,是适用于“一三五不论”的 
字,是平仄两可的。 
上边一变格是对应基格格式一二句的可变成的形式,即与之对应的单句变格形式。下边第一句是对应基本格式第二句的变格,是“孤平 
拗救”。第二句为对应基本格式第三句的第二个变格是“三四字互救”。 
左边是两句同时变化的变格形式,(用了大括弧来联接)即前面讲的“对句相救”那种形式。 
初学者,在写诗或研究诗的时候,可以随时拿这张表来对照,比到书中去查找规则,省事多了,快捷多了。 
(09)非格律的技巧性追求 
关于律诗的平仄法则,上面已全部讲完。总的就是四个基本句式(加上“对”和“粘”的要求),四条规则(格式以外的)。掌握了这 
些,写诗就不会违反平仄的格律。 
前面讲的是历代公认的格律规则,写律诗时必须遵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属于某些诗人在格律之外的艺术追求;还有的属于一家之言的主 
张。这些并不是格律的组成部分,诗词作者不一定遵守,但了解一下也是必要的。 
第一、广互救 
就是本来可以不救的,也去救。七言诗的第一字、第三字,除了犯孤平的句子以外,本来都可以不论,不必去救,但有的诗人为了使 
诗句的音调显得更加抑扬顿挫、铿锵优美,也尽可能去救。有的在本句中第一字与第三字互救。如: 
若非群玉山头见。(李白《清平调词》) 
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有的在对句中一与一互救、三与三互救。还有的除本句互救之外,同时在对句中又救。如: 
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杜牧《移居言溪馆》) 
楼上凤凰飞去后,白云红叶属山鸡。(王建《九仙公主旧庄》)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许浑《西湖亭宴饯》) 
由于采取这种多重互救的方法,“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联句式,变成了下面这种形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这种形式,在中晚唐以后诗作中非常普遍,并不比正规格式用得少。 
第二、避“上尾” 
诗律讲平仄,而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有人认为,上、去、入三声应交替使用。同一声连用,如“上上”、“去去”、“入入”, 
则是应该避免的。还有,一首律诗的四个出句(尾字),最好上、去、入都有,至少不要连用两个上声,或连用两个去声,或连用两个入声。 
连用了,就叫“上尾”。唐诗的许多大家,对这一点还是比较注意的,尤其是杜甫。如: 
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平)?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入),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去),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上),常使英雄泪满襟。 
曲 江 
一片黄花减却春(平),风吹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上),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入),何用浮名绊此身。 
从写诗的技巧上讲,“上尾”的毛病应当尽可能避免。但避“上尾”不是诗律,不是必须遵守的。 
第三、不重字。 
许多诗人都很讲究这一条,在同一首诗中决不用两个同样的字。当然,有的诗人为了造成双声叠韵,或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而故意使 
用重复字,则不在此例。如:“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 
;“故园更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王 至)。等等。这些诗句中使用重复字,追求的是一种特殊艺术效果,不是无心之失。但也有的 
诗,显然不是有意使用重复字的,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来。”诗中用了两个“卧”字,诗人对此可能并不在意,也可能是疏忽。但毕竟这是一首好诗,一首很好的诗。话又说回来,在同一首诗中 
,对于并非有特殊效果的重复字,当然还是尽量避免为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知识大全
格律诗平仄
学诗的诗 律 口 诀(实用)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下)
诗词格律十讲 第五讲 七言律诗 第六讲 平仄的变格 ...
学写律诗从这里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