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咳嗽的诊断思路和处理原则    杨大华  先生  文
咳嗽(cough)是呼吸系统的一种防御机制,可以将呼吸道异物或分泌物排出体外。咳嗽属于保护性反射,有时起到救命作用。当咳嗽频繁或咳痰较多时,便成为一种症状。引起咳嗽反射的刺激有炎症、瘀血、理化因素、过敏或肿瘤等,分布在耳、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胸膜或肺的感觉神经兴奋,上传到延髓咳嗽中枢,通过喉返神经、膈神经和脊神经传出,支配相应肌肉收缩即产生咳嗽。频繁的咳嗽往往影响睡眠,甚至诱发呕吐,对于高年女性,剧烈的咳嗽常常引起尿漏乃至大便排出、疝气复发等。因此,治疗咳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第一,咳嗽的诊断思路
(一)病史询问要点
1.年龄、性别
年幼或年轻时起病,考虑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哮喘等;老年人应考虑慢性支气管炎、肺癌和心力衰竭;女性考虑胶原系统疾病引起肺部病变的可能。小儿咳嗽还有考虑伤食因素。因食入过多刺激迷走神经,引发支气管痉挛而咳嗽。9个月~3岁幼儿好发喉炎。
2.起病的急缓和病程长短
急性起病见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气胸和胸膜炎等;缓慢起病病程较长者,见于慢性咽炎、慢性喉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尘肺)和肺癌等。
3.咳嗽何时发生
晨起咳嗽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晚间咳嗽见于左心功能不全和支气管哮喘;进食时咳嗽见于食管、气管瘘;体位改变引起咳嗽,见于支气管扩张、脓胸并支气管胸膜瘘、纵隔肿瘤和大量胸腔积液。夜间咳嗽还要考虑反流性食管病。喉炎多于夜间11点至凌晨2点发生。
4.咳嗽的性质
短促的轻咳见于干性胸膜炎、胸膜创伤或胸部手术后;犬吠样咳嗽多见于喉头痉挛;低声嘶哑咳嗽,多见于声带肿胀、声带麻痹;金属音的咳嗽多见于支气管肺癌、淋巴结肿大或食管癌压迫气管;咳嗽无力,见于全身衰竭、呼吸肌无力和胸腹部手术麻醉过程中;阵发性咳嗽,见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可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鸟啼样吸气声。“牛样咳”提示肺癌。为癌肿侵犯左侧喉返神经时声带麻痹,导致正常咳嗽时爆发性特点丧失。
5.痰量多少
引起干咳的疾病有咽炎、喉炎、早期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肺癌和胸膜炎等;咳少量痰的有早期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咳痰较多的有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水肿、脓胸并发支气管胸膜瘘和部分肺泡细胞癌等。
6.痰的颜色和性质
粉红色或白色泡沫痰见于肺水肿;
粘痰见于支气管炎;
脓痰见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和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瘘;
铁锈色痰见于大叶性肺炎;巧克力样痰见于阿米巴肺脓肿;
绿色痰见于肺部铜绿假单孢菌(绿脓杆菌)感染;
血痰见于肺癌、肺结核和肺梗死;
烂桃样或果酱样痰见于卫氏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
灰色或黑色痰见于肺尘埃沉着病;
粘稠痰见于哮喘;
大量稀薄痰见于肺泡细胞癌;
稀薄清亮粘痰见于病毒感染。
7.伴随症状
(1)高热见于大叶性肺炎和肺脓肿等,低热见于肺结核等。
(2)胸痛见于胸膜炎、胸膜肿瘤、气胸、血气胸、肺炎或肺癌累及胸膜等。
(3)大量咯血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结核空洞等;少量咯血或血痰见于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结石、肺癌和肺瘀血等。
(4)急骤发生的呼吸困难见于急性肺水肿、哮喘和自发性气胸等;缓慢发生呼吸困难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
(5)花粉热或湿疹,提示哮喘。
8.有关病史
(1)有无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病史。这些病是引起咳嗽的常见原因;有无心脏病病史,咳嗽是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之一。
(2)有无结缔组织病、尿毒症和恶性肿瘤的病史。结缔组织病和尿毒症可引起肺浸润性病变,肿瘤可转移到肺。
(3)有无过敏性疾病史。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咳嗽。
(4)有无外伤史。
(5)既往有反流病史的健康人持续性干咳,要考虑胃食管反流病。
9.生活和工作环境
(1)长期粉尘接触者,应考虑肺尘埃沉着病,从事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作,则可能与工作环境有关。
(2)有无吸烟史。家庭主妇或厨师可能与接触油烟有关。
(3)初入高原或登山者出现咳嗽,应注意高山病。
(4)“农夫肺”,由腐烂的植物引起的过敏性肺炎;“爱鸟者肺”,也是过敏性肺炎,由鸽子或鹦鹉引起的鹦鹉热。
10.接受何种诊疗措施
(1)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断药可引起咳嗽。
(2)应用细胞毒性药物(博莱霉素、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等)和非细胞毒性药物(呋喃坦啶、柳氮碘胺吡啶等)可引起药物性肺损害。
(3)接受胸部放射治疗者,应考虑放射性肺炎。
(4)胸腔穿刺后应除外气胸。
(二)体格检查重点
1.一般情况 进行性消瘦营养不良者,见于肺结核和肺癌等;气急明显者,见于气胸、大量胸水、支气管肺炎、哮喘发作和肺水肿等。
2.口咽部 咽部有无红肿,扁桃体是否肿大化脓,鼻咽部及喉有无新生物。
3.气管位置 气管偏向患侧,多见于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或肺不张;气管偏向健侧,多见于气胸或大量胸腔积液等。
4.有无上腔静脉综合征 常见于支气管肺癌。
5.有无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肺癌转移可引起淋巴结肿大。
6.肺脏检查
(1)肺尖部叩浊,考虑肺结核;肺下部叩浊,考虑肺实变或胸腔积液。
(2)一侧叩诊呈鼓音,考虑气胸。两侧散在湿性啰音,常提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
(3)局限性肺上部湿性啰音,提示肺结核;局限性下肺野持续存在中等量湿啰音,提示支气管扩张;局限性喘鸣音,提示肺癌可能。
(4)两肺哮鸣音,提示支气管哮喘或喘息型支气管炎,管样呼吸音见于大叶性肺炎实变期。
7.心脏检查 心脏扩大、奔马律,提示心力衰竭。
8.腹部检查 肝脏是否肿大;肝区叩击痛和肝浊音界上移,应注意膈下脓肿或肝脓肿的存在;脾脏肿大,应注意白血病、淋巴瘤或结缔组织病的存在。
9.杵状指 见于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和肺癌等。
10.耳部咽部检查  有人长期咳嗽不止,从耳内取出大量耵聍后咳嗽消失。
11.霍纳氏综合征(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下陷、同侧面部无汗)提示支气管肺癌。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必须要做的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是否增高,有无异常血细胞。胸部X线透视和摄片。
2.应选择做的检查
(1)疑为支气管扩张者,应做支气管造影或胸部高分辨CT。
(2)为明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应做痰检查,如结核杆菌涂片或培养、普通细菌培养、痰找阿米巴滋养体、痰找卫氏并殖吸虫虫卵等。
(3)疑为肺癌者,应做痰中找脱落的癌细胞、纤支镜检查、胸部CT等。
(4)疑为喉炎或喉癌,应做喉镜检查。
(5)胸腔积液或胸膜病变者,应抽胸水做有关检查,胸膜活检或胸腔镜检查。
第二,咳嗽的思维程序
第一步 咳嗽是否有病理意义
正常人的气道分泌物大部分被咽下,只有一小部分经咳嗽排出体外。因此,偶尔的咳嗽并不引起注意,也不感到不适。在精神紧张或窘迫时有意识地通过咳嗽来排除,也有人有习惯性咳嗽动作,这些都不能认为有病理意义。
第二步 病变的部位和性质
上呼吸道因素  常见病毒或细菌感染以及过敏性和肿瘤性疾病;
气管和支气管因素 常见炎症、结核、管腔内异物和管壁内外新生物;
肺的因素  常见各种感染(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原虫、真菌和结核)、肿瘤(原发性和继发性)、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损害(药物、放射治疗和职业中毒);
胸膜因素  常见胸腔积液(细菌性、结核性、肿瘤性、漏出液)、气胸和肿瘤;
纵隔因素  常见肿大的淋巴结(结核、结节病和肿瘤转移所致)、肿瘤、胸骨后甲状腺肿和主动脉瘤。
第三步 是否非呼吸系统疾病所引起的
除了心脏病引起肺瘀血和肺水肿可出现咳嗽外,其他如肝脓肿、膈下脓肿、外耳道湿疹等也会引起咳嗽,应注意鉴别。
诊断思路小结:
第一步:请问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首先考虑常见病和多发病。
一般答案为:
上呼吸道感染;
吸烟;
急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
后鼻滴涕。
第二步:请问该病人不能忽视哪些严重疾病?即把最危险的疾病排除掉。
一般答案:
左心衰;
肺癌;
严重感染,如结核、流感、肺脓肿、HIV感染等;
呼吸道异物;
气胸;
哮喘。
第三步:哪些疾病容易被遗漏?即思维盲点。
一般答案:
支气管扩张;
非典;
胃食管反流病(夜间咳嗽);
吸烟(尤其儿童、青少年)
百日咳(如成人);
间质性肺炎;
结节病。
第四步:需要排除一些假象
1.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持续性咳嗽通常是由于发展成了鼻窦炎,引起后鼻滴涕所致,此时依然认为是感冒;
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许多咳嗽是呼吸道以外疾病的表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3.夜间咳嗽要考虑哮喘的可能,儿童哮喘的一个特点是不伴有哮鸣音,咳嗽变异性哮喘。
4.儿童可以发生习惯性咳嗽,尤其是有厌学情绪的孩子。这种咳嗽通常夜间不发生,而且治疗或者感染后不发生变化。
第三,咳嗽的处理原则
1.强调明确病因的重要性,不能单纯对症处理。忽视对病因的检查会延误诊断和治疗。
2.避免各种刺激物(如吸烟、灰尘、烟熏、空气污染和过敏原)。
3.对各种感染,采用有效的抗菌药物。
4.过敏性疾病给予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等。
5.由于全身性疾病引起肺部受累者,应针对原发病治疗。
6.咳嗽有痰者,给予祛痰药,促进分泌物引流。
7.频繁干咳者,可酌情给予镇咳药,如可待因等。
2012-2-15院内业务学习讲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疾病信息
咳嗽的自白
咳嗽久治不愈,临床思维是关键
【转】执业医师考试常考记忆知识点总结
医师考试常见记忆知识点大总结(历年出现最多的考点)
明辨咳嗽—成人篇(12月24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