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表后期(含刘琮)荆州的政治及社会的撕裂分化

世上最难控制的是人的思想,当一个政治结构、一个社会在对前途命运产生重大分歧的时候,撕裂分化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刘表与各方面的矛盾

1、刘表与黄祖在江夏的争斗:自毁长城

甘宁说黄祖年老昏聩,刘表何尝不是。刘表在江夏与黄祖的权利斗争,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是结束其在荆州的统治、自毁长城的原罪。

(黄祖苏飞在江夏争权夺利)

黄祖在沙羡之战被孙策打得元气大伤,趁帮助黄祖恢复实力的机会,把势力渗透进江夏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从整体长远战略看,却是格局小了。

荆州北有曹操、东有孙权,两面都是强敌,更需要黄祖这样一个在江夏很有影响力的盟友,而刘表偏偏把苏飞安插为江夏二把手——江夏都督。

造成因为是苏飞推荐的甘宁,所以黄祖顾虑刘表势力在江夏的权力进一步增强,明知甘宁是人才而不用,反倒挖他身边人,致使其叛投江东。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刘表这种贪图眼前利益的格局,恐怕不只是造成江夏内耗腐败,黄祖灭亡的结果,其它内部力量恐怕也深受影响,比如刘备。

2、刘表与刘备的矛盾与化解

刘备的才能远在刘表之上,加上前半辈子混出来的名气很大,在新野逐渐聚集了习祯、徐庶、诸葛亮等优秀人才,刘表的格局自然要让他心生顾虑。

刘备对曹操是坚决的主战派,曹操北征乌桓时,要亲自带兵偷袭许都,刘表担心他喧宾夺主,生生地错失良机,后悔不已。

刘表对曹操是投降派吗?当然不是。无论主战还是投降,他想要的是最大的利益,至少不要把老本都亏了。

(刘表希望托孤给刘备)

面对强大的投降派,刘表后来重用刘备,把他的驻地从新野迁到襄阳都市圈的樊城。这是要让刘备像当年黄祖一样,共同击败来犯的孙坚一样的布局呀!

刘表病重时甚至要让刘备做荆州刺史。这不是要让刘备当荆州的老大,而是以监察刺史的身份辅佐刘表的儿子治理荆州,即托孤给刘备。

刘琮继承刘表袭的荆州牧、镇南将军(傅巽称刘琮为将军)。刘备即使接受了荆州刺史,刘琮没了荆州牧的职位,仍可以以镇南将军、假节的身份做荆州的一把手。

官渡之战曹操可以以少胜多、以小搏大,荆州未必不行。即便最终打不过,给予曹操重创也将有更好的谈判筹码。刘备是识时务的豪杰,想必是不会做吃亏的买卖的。可惜刘备最终没答应。

3、刘表与投降派的矛盾

不只蔡瑁、蒯越等襄阳集团、外州的傅巽等、南阳的韩嵩等有影响力的人,都主张投降曹操。

从来没听说过第二大势力主动向第一大势力不战而降的。刘表面对强大的投降派,心里肯定是憋了一肚子火的。

(韩嵩少好学,贫不改其志)

韩嵩为人正直,是楚地很有名望的人,但这样的人都劝刘表投降,还让送质子给曹操。刘表终于爆发了,怀疑韩嵩这次去朝廷上贡被曹操收买了,要杀他。在蔡夫人劝说和拷问韩嵩身边人确定他没串通曹操后,关押了韩嵩。

这是刘表与投降派的一次矛盾的激化。刘表虽在长远的战略眼光上有所欠缺,但却不是能任由手下摆布的主,这些人要把自己的江山送给曹操做大礼,以谋取他们自己的好处,这种算计的事儿,我刘表比你们更在行!

刘表虽错失了偷袭许都的良机、庙算战略错误害死了黄祖,但他对待投降派的态度,和把刘备换防到樊城,重用刘备看,他实际上对曹操算是主战派。

4、刘表与部分人才、士族的矛盾

甘宁认为刘表对军事的投入太不够了,在这乱世之中,必将被淘汰。

刘表亲自去请庞德公出仕,庞德公对他说:有的人(包括刘表)追求的东西是为子孙后代带来灾祸,而自己不出仕给子孙带来的是幸福安定。庞德公不肯追随刘表,甚至最后带着家人全部隐居到鹿门山。

(刘表亲聘庞德公)

司马徽被宋忠请到学业堂,刘表听说他的名气,就召去面谈。但司马徽认为刘表气量狭小,嫉贤妒能,就对时势不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刘表认为自己是个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

他们代表着一类优秀的人才和家族,他们本身不认可刘表的能力和性格,不愿为其效力,对其施政、军事等措施有所抵触,与之离心离德。

投降派和主战派的交锋

1、蔡瑁、蒯越刺杀刘备

裴松之记载了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刘备换防樊城后,一天刘表请他从江北到江南的襄阳赴酒宴,席间蒯越、蔡瑁准备让人刺杀刘备,刘备发觉后,假装上厕所溜掉了。

故事后半段马跃檀溪就太扯不说了,裴松之引用东晋史学家孙盛的说法否定了这个故事。

(马跃檀溪太夸张)

我们也不辨析这个故事的真伪,就说说这篇文章写了当时荆州这么多的矛盾,究竟主要矛盾是什么?

当时荆州的主要矛盾当然是投降派和主战派之间的矛盾,荆州的前途究竟是投降还是抵抗?

所以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是类似这样,投降派和主战派之间的交锋肯定是最激烈、最多的。

2、继承人之争,两派对未来的掌握

没人能操控你刘表的想法,但你身体已经不好了,我们可以长线投资继承人。等刘表没了后,是战是降,由继承人说了算。

这继承人参赛选手主要是老大刘琦和老二刘琮。刘琮此时其实已经结婚成年了,而且品行各方面都很不错的,并不是《三国演义》里的小孩形象。还有个老三刘修,可能此时还没成年。

刘表的继妻蔡夫人是蔡瑁的二姐,很受刘表的宠爱,不清楚刘琮是不是她亲生的,但是她亲上加亲,把自己的侄女又嫁给了刘琮,就和刘琮变成了自家人。

(好汉难敌枕头风)

蔡瑁和刘表的外甥张允和刘琮的关系也都很好,两人又很受刘表的器重信任。两人经常在刘表面前夸刘琮好,而说刘琦的坏话,又加上蔡夫人的枕头风,刘表开始本来比较喜欢长得更像自己的刘琦的,后来这些话起了作用,把刘琮立为了继承人。

在投降派和主战派的交锋中,投降派更有优势,掌握着主动权。

刘琮短暂统治与各方面的矛盾

1、二子相争

刘琦也和刘备一样很器重诸葛亮。如果不是关系不一般,刘琦怎么会器重刘备的手下,这说明刘琦和主战派走得很近,甚至就是个主战派。

他感受到父亲听信蔡夫人等人的谗言,偏爱刘琮,对自己越来越不满。因担心受到陷害,于是把诸葛亮骗到高楼,撤去楼梯,请教保身之法。

诸葛亮没办法,就给他出主意,让他离开襄阳这个是非之地,到外面去掌握兵权。

(两兄弟也差点到自相残杀的地步)

不久后,黄祖灭亡,刘琦找到机会就请求刘表让他为江夏太守,镇守还没被孙权、曹操夺去的半个江夏。刘表后期正是把兵权交给刘虎、刘磐这些侄子,张允这些外甥管理,亲儿子愿意出去统兵,当然很高兴就答应了。

不久刘表病重,刘琦从江夏回襄阳探视,蔡瑁、张允怕他们父子见到面后,刘表一激动把后事交代给了长子,就找借口不让刘琦见刘表的面,刘琦最后只得流泪而去。

又没多久,刘表病故,蔡瑁、张允等人立刘琮为继承人。刘琮把镇南将军、荆州牧、假节都袭了,只把刘表的成武侯的印绶送到江夏给兄长。

刘琦大怒,把印绶摔在地上,打算以奔丧的名义,攻打刘琮。眼看这兄弟俩就要继袁尚、袁谭之后兄弟兵戈相向之时,刘琦得到消息曹军快到襄阳了,于是跑到江夏郡的长江以南,建立防守工事,凭借长江之险而守。

后来赤壁之战就发生在长江的这一段。

2、很多人才也不愿为刘琮效力

刘琮我们要抛开《三国演义》的固有形象来重新认识。裴松之引用的《魏武故事》收录的曹操发布的教令,对刘琮无上限地吹捧,那只是台面上的话,也当不得真。

《世说新语》引《司马徽别传》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刘琮还没上位的时候,去拜访司马徽,到了他家就让随从问一个正在种地的老头司马徽在家没,那老头说他就是,那随从见老头穿着简朴,就不相信,并且讥讽他。结果老头去整理了头发换好衣服后,真的就是司马徽。刘琮就向他磕头道歉,司马徽却很客气地让他不要这样,说都怪他自己打扮得像个农夫,人家认不出来是很正常的。

(过分的客套其实是更远的心理距离)

司马徽做好好先生,对人过度的客气,就表示他对这人生分。想想当初他到还没见过面的庞德公家去,人家主人不在,直接就让人家家里人准备酒食,那可是一点都不生分。

所以司马徽不肯为刘表尽其才,也不愿意为刘琮竭尽全力。刘琮的随从虽然跋扈,他还是位很不错的谦谦公子的,但是他面对的人才、士族的认可度,或许还不及他的父亲。

3、蒯越、韩嵩、傅巽劝刘琮投降

面对南下的曹军,时任章陵太守的蒯越,镇南将军府从事中郎、汉侍中、零陵太守(献帝封,未就任)韩嵩,镇南将军府东曹掾傅巽等领头的投降派,劝刘琮归降曹操。

刘琮也不是怂蛋,他就说:“你们和我一起坚守荆州,守护父亲的基业,观望天下局势的演变,再决定降不降不行吗?”

他还想坚守,可是人家只想早点把他的家业卖了套现。

(北地人傅巽博学多闻、善于识人)

傅巽就给他分析,现在三方面因素打不过曹操,打输了你就是阶下囚,早点投降还不失封侯;就算是用刘备打赢了,将军的才能不如刘备,到时荆州也不是你的。

这种触及到利益的说辞是最有说服力的,刘琮放弃了坚守的念头,同意了投降的方案。

4、大量主战派追随刘备而去

建安十三年(208)九月,曹操先头部队到达新野。刘琮派人以荆州全州投降,持节恭迎曹操。

由于怕受到刘备的责难,刘琮没有将投降的事情通知在樊城的刘备。老军人刘备发觉到了周边的异样,派亲近之人到襄阳向刘琮问清情况。

刘琮只好硬着头皮派出“学业堂”的“校长”宋忠到樊城告诉刘备投降的事。此时曹操已到宛城,刘备仿佛遭受了突然的惊天霹雳,盛怒之下欲斩宋忠,最后理智战胜了冲动,放走了宋忠。

刘备南撤往江陵,路过襄阳城时,他停下马来喊刘琮要不要一起走,现在改变主意还来得及。刘琮躲起来不敢面对刘备,但是他身边不愿意投降曹操的很多人都出城,跟随刘备一起南下。

(刘琮身边的主战派很多跟随了刘备)

诸葛亮就劝说刘备,趁机进攻刘琮,把他和襄阳军民全部迁到江陵去,重新组建以刘备为首的荆州政府。刘备说这么做对不起刘表的托孤,于是不肯。

这是荆州投降派和主战派的一次大分流。

5、没跟刘备走的还有主战派

主战派大部分跟随刘备走了,但还有一些主战派仍然留在刘琮身边,将领王威便是其一。

王威向刘琮献计:我们已经递了降书,刘备也已经逃走了,曹操军必然是松懈无备、轻装没有阵型前进。只要给我几千奇兵,埋伏在地势险要处,一定能够抓住曹操。一旦收拾了曹操就可以威震天下,天下传檄而定。这是个好机会,不要错过了。

(王威献计设伏擒拿曹操)

可能刘琮觉得即便除掉了曹操,这天下还是要被刘备窃取,自己还是不要去冒这些险为好,于是不采纳王威的建议。

已经分化到这个地步了,留在刘琮身边的仍有主战派,仍有矛盾冲突,荆州社会充满着巨大的分歧和矛盾。

总结

一个全面高度撕裂分化的社会,注定了荆州后来必将分裂的命运,被三家瓜分,成为战争发动最频繁的地方,百姓民不聊生。

(《理想之国14》)

上篇:《隆中对》一诞生,就面临的是胎死腹中的危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篇连载:前三国之《乱世群雄》(55)——曹操骄矜·主战主和·群英会
荆州有七个郡,刘备为何屯驻南阳新野?刘表:别的地方我不放心
曹操一失足成千古恨,虽然达到了战略目的,却错过了杀刘备的机会
解密刘琮投降曹操的真实原因,知道这些你会羡慕刘琮的睿智和结局
曹操南征东吴真犯了战略错误吗
当阳溃败打乱刘备规划,穷途末路之际,曹操却放他一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