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骏言说诗:格律知识提高篇(10)“孤雁出群”与“孤雁入群”

作者:诗道骏言

“孤雁入群”与“孤雁出群”是怎么回事儿?

学写格律诗的,到一定程度会接触到一个名词叫“孤雁出群格”或“孤雁入群格”。这两个名词是什么意思,可能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解释,这会让某些死脑筋的人感到懵圈儿。咱们先看专业工具书是怎么说的。

A.《中国文学大辞典》有一个条目:

【孤雁出群格】诗学术语。 律诗与绝句或四韵,或两韵,韵脚落在偶句上,而于首句押韵并无规定,即可押可不押。首句无须与整首诗同韵,可以用通韵,即借用邻韵这种首句用通韵的格式,古人称为“孤雁出群”。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谓:“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

B.《中国诗学大辞典》有两个条目:

【孤雁入群格】诗体之一。 律诗与绝句,首句不必用韵,如首句用了与之邻近的韵,叫做“孤雁入群格”。 (清)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二:“起句可不用韵,故宋人以来,有入别韵者,谓'孤雁入群体’。

【孤雁出群格】此有两种情况:一是七言律绝中,首句借韵者。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七言绝律, 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 宁用仄字,勿借平字,若子美'先帝贵妃俱寂寞’、 '诸葛大名垂宇宙’是也。 ”二是结句出韵者,(清)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二:“李笠翁以结句亦用别韵,谓之'孤雁出群’。 ”又卷一云:“近人五律亦用之,尤谬之甚者也。”

对比两本词典,综合分析可以知道,a“孤雁出群格”有两个含义,可以指七言律绝首句借韵,也可以指七言律绝末句出韵。b七言律绝首句借韵的现象有两个名称,“孤雁入群格”和“孤雁出群”。可见,古人的一些术语是比较混乱的。如果老师不同,传授的知识不同,他们的学生互相认知就不同,讨论起来就容易互相打架。

暂且不管两个名词的纠葛,我们先分析一下七言律绝的首句借韵和末句出韵的区别。

七言律诗绝句的第一句,入不入韵本来是没有硬性要求的。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一章第五节“首句入韵问题”(中华书局2015年版p54)说“原来诗的首句本可不入韵,其首句入韵是多余的。所以古人称五七律为四韵诗,排律则有十韵二十韵等,即使首句入韵, 也不把它算在韵数之内。”这就表明,近体诗首句入韵是个添加项目,不是必有项目。绝句第二、四句押韵,律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规定非常严格,诗人不能乱来,但第一句的句末,诗人却是有一定自由的。中唐以前,首句押韵也多与正式韵脚相同,从中晚唐开始,诗人可以在入韵的首句使用与本韵不太一样的韵字,到宋朝首句借韵已经形成一种风气了。这有什么好处呢?学者徐青先生说“ 使得首句的韵异于全诗 的韵 , … … 声音既不尽殊异又不尽相同 , 似应非应 , 恰到好处。这恐怕就是在后来成为一种用韵新气象的原因。” (《古典诗律史》136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即首句不用本韵而借押邻韵,是为了别有情趣。也就是说,首句入韵是附加项,使用邻韵是个增添诗歌韵味的好事情。例如:

《牡丹》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 ,叶帐阴成始放

晓艳远分金掌露,幕香深惹玉堂

名移兰杜千年后 ,贵植笙歌百醉

如梦如仙忽零落 ,篆霞何处绿屏

首句末字“浓”属于冬韵,而此诗正规韵脚(本韵)却是东韵。再如: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 韦庄

雕阴寒食足游,金凤罗衣湿添

肠断入城芳草路,澹红香白一群

首句末字“人”属于真韵,本韵是文韵。

与首句末尾押韵不同,末句的韵脚如果押了邻韵,那叫“出韵”或“落韵”。因为,根据近体诗规则,偶句押韵是有严格要求的,如果末句韵脚与前面的韵脚不同了,这属于违反纪律,是诗病的一种。所以,同是借韵,首句的是情趣,末句的是差错,两者性质不同。

再回到两个名词术语上来,首句借韵到底应该叫什么名字才合适呢?盛大林(2020)认为,叫“孤雁入群”更为合适,因为,一首诗的偶数句韵脚整齐划一,形如雁行,而第一句末字本来不在押韵行列,而诗人却用了相似的韵字,好比是从外部飞入雁行的一个特殊分子,所以,叫“孤雁入群格”是贴切的。相应的,诗句末尾韵脚字本来属于全诗本韵行列的成员,如果它没有保持和雁阵的一致,使用了邻韵,就好比一只大雁脱离的雁群,所以叫“孤雁出群”更为贴切。我们认为盛大林的论证大有道理,应该采纳。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明白两点:

第一,首句入韵是为了给全诗增添光彩,使用借韵,是个好事儿。我们不应该挑剔首句入韵的宽松现象,“孤雁入群”,能增加全诗音韵的美感。

第二,末句使用借韵,属于违反纪律,“孤雁出群”不是好事儿,应该尽量避免。

要当格律通,莫做格律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总结诗词常用的几种特殊用韵、诗体和写法
格律诗的写作章法及一些名词解释
【龙风诗刊.第S004期】
09A龙风第四期高研班讲义(第九课)
《平仄押韵口诀》及诠释浓缩改编(下)
押韵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怪不得中国诗歌如此有魅力,涨知识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