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效应之思维定势效应

心理学上所说的思维定势,也叫惯性思维,指的是我们会在之前学到的知识、掌握的经验、形成的习惯影响下,产生一些定型化的思维路线和模式。

思维定势有积极的一面,如我们以前解决过某些问题,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思维定势可以帮我们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思维定势也会限制我们的思路,让我们难以展开创造性思维,解决全新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曾经做过一个量杯实验,让我们看到了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在这个实验中,卢钦斯准备了三种大小不同的量杯(A,B,C),要求参加实验的两组学生用容器量出一定量的水(D)。用8组盛有不同水量的量杯进行实验。

第一组学生做所有的8个任务,第二组学生直接做最后三个任务。结果发现,第二组学生由于没有受到前5个任务的思维定势的影响,这些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简便的方法,完成了这三个任务。

卢钦斯由此得出结论,在解答同一类问题时,学生会逐渐形成思维定势,并会将这种定势迁移到后面遇到的题目中,使得解题的速度加快;但是思维定势会让学生变得思维僵化、因循守旧,不知道用更加灵活的办法解决新的问题,这种情况被卢斯称为“负迁移”。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善于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迅速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又要主动积极地转变思路,让自己尝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被思维定势限制思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不可不知的八个心理学规律
陆钦斯量杯实验
小学生心理学
教师必知的七个心理学规律
心理学效应|跳出固定思维:定势效应
跳出框框想一想,不在“思维定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