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篇文章看懂南北朝(四)

接上期

当侯景来到南梁的时候,梁武帝萧衍已经当了46年皇帝。

这46年里,北朝的皇帝像滚瓜切菜一样在权力的案板上被切成块、切成条、切成丁......南朝的梁武帝却一直岿然不动,在那个叛乱和暴动蔚然成风、皇帝成为高危行业的年代,他的存在简直称得上是一个神迹。事实上,在整个南北朝,像他这样当皇帝能当差不多半个世纪的,也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梁武帝是个狂热的佛教徒,狂热得让人头皮发麻。在统治的前半期,他的表现相当不错,然而,在执政的后半期,他大肆耗费国力兴办佛事,搞得国库空虚,田园荒芜,民不聊生,几乎把前半生攒下的家底折腾得底朝天。信佛信成这样,恐怕也不见得比那些残民虐民的军阀好到哪里!不知道他信的到底是佛还是魔?

548年正月,阴险暴戾的侯景来到了南梁,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座座数不尽的寺庙,青烟缭绕,却浮华糜烂;听入他耳中的,是一声声悠扬的佛音,声声慈悲,却毫无悲悯。

凶残成性的侯景笑了,他知道,南梁已病入膏肓,遍地是羊,而自己,则是进入羊圈的狼。

南梁大臣当中,有人知道侯景暗藏祸心,建议梁武帝趁机除掉侯景,梁武帝却拒绝了。一方面,他希望利用侯景北伐;另一方面,他那扭曲的慈悲心作祟,不忍心下手,却不知道护魔即杀生。

侯景来到南梁不久,高澄派遣的追兵尾随而来,与南梁大打出手。之后,高澄提议和解,条件是交出侯景。侯景唯恐被引渡回国,于548年8月发动叛乱,囚禁梁武帝,将他活活饿死。

549年,东魏发生变乱,侯景的老上司高澄遇刺身亡。

此刻,东魏、西魏和南梁这三国当中,就只有西魏平安无事。如果南梁和东魏的内乱绵延不休,西魏无疑将会成为最大的获益者。然而,东魏的动乱范围有限,没有持续多久,就被高澄的弟弟高洋镇压了。西魏的宇文泰刚刚陈兵国境,高洋就严阵以待,成功地御敌于国门之外,迫使宇文泰不战而退,称赞高洋有高欢遗风。

相比之下,南梁就没有这么幸运。

侯景叛乱引发的动荡,对南梁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叛乱爆发之初,侯景的兵力极为有限,梁武帝也诏令各地的勤王之师剿灭侯景,然而,各路勤王军队都想趁机渔利,要不就是彼此攻伐,要不就是静观其变,致使侯景的势力迅速膨胀,难以制约。

550年5月,高洋废掉傀儡皇帝,改变高欢和高澄处其实而不慕其名的作风,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

高洋有精神分裂症,发混账的时候禽兽不如,清醒的时候雄才伟略。宇文泰感觉这个精神病难对付,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了南梁。高洋觉得宇文泰这块老姜太辣,不好吃,也来动荡的南梁凑热闹。就这样,南梁成了群雄角逐的一个大战区。

内有侯景叛乱,外有高洋和宇文泰趁火打劫,南梁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大乱之世,必有天纵英才,沧海横流,必有中流砥柱,南梁也是如此。在平定侯景叛乱的过程中,南梁有两个人渐渐脱颖而出,成了力挽狂澜的中坚人物,他们就是陈霸先和王僧辩。

552年4月,陈霸先和王僧辩合力击败侯景,结束了长达4年的侯景叛乱,并于同年11月共同拥立萧绎在湖北荆州为帝。

萧绎的文艺修养在中国历代帝王当中是数一数二的,然而,其人心胸狭隘,狠毒暴虐,书都念到了狗肚子里,成语“徐娘半老”里的那个风流徐娘就是他老婆。登基之后,萧绎不思安抚流离失所的百姓,整天召集一大帮文艺圈人士在皇宫举办文学沙龙,喝咖啡,抽雪茄,虚伪矫情地谈论诗和远方。为了稳固帝位,他还大肆屠杀同宗兄弟,毫不心慈手软。

在这样一个皇帝的管理下,南梁要是能复兴,可真是见鬼了。不久,南梁发生民变,起义蜂起,萧绎命令陈霸先出镇江苏镇江,王僧辩出镇江苏南京,以便于弹压民变。

南梁遍地血腥气,想不招狼也难。

554年10月,西魏兴兵南下,直捣南梁国都荆州。城池将破之际,萧绎却带着一帮文艺圈人士在皇宫里念《老子》,故意摆羽扇纶巾的高姿态,好像这样就能让强敌灰飞烟灭。555年正月初二,城破,文艺帝萧绎身首异处,西魏扶持萧詧(cha)称帝,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史称西梁。

当年,梁武帝曾派遣侄儿萧渊明北伐,兵败被擒,成了高洋的俘虏。如今,高洋一看宇文泰吃相不错,眼睛马上瞪圆了,还是宇文泰这老东西会玩,扶持了一个傀儡皇帝,“以夷制夷”,吃了这么大一块肉,于是赶快拉着萧渊明出发,带着刀子叉子盘子,风急火燎地派兵直奔南京而来,也想学着宇文泰的样子在南梁身上割一块肉。行军途中,他给镇守南京的王僧辩写了一封信,说老王呀,我带着你们的新皇帝回来了,赶快杀猪宰羊,来城外接我。

当时,陈霸先已经和王僧辩约定拥立文艺帝萧绎的第九个儿子萧方智继位。起初,王僧辩对高洋的提议是拒绝的,还派兵和高洋打了一仗,结果战败。王僧辩这一下害怕了,大开城门,迎接高洋入城,同意萧渊明继位。

陈霸先一听这个消息生气了,老王这个人太没节操!——一对曾经亲密无间的老战友就此反目成仇。

555年9月,陈霸先发动突袭,老战友王僧辩兵败被杀,萧渊明被迫退位,帝位由萧方智取而代之。在随后的一年里,陈霸先左右开弓,一只拳头抗击北齐,一只拳头横扫王僧辩的余党,两拳出击,打得虎虎生威。

细心的朋友一定发现了:西魏的宇文泰这时候去哪里了呢?为什么建立西梁傀儡政权之后,他没有再接再厉,而是没动静了呢?

因为,宇文泰老了,老得必须考虑后事了。他的继承人宇文觉还是个孩子,幼子登基而被篡位的事他见得太多了,让这样一个孩子在乱世中压场显然是危险的。当死神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可闻的时候,当陈霸先在北齐和王僧辩的余党之间辗转腾挪的时候,宇文泰对无止境地对外开疆拓土已经没有太大的兴趣,而是想趁着有生之年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锻打成铁板一块,然后把继承人扶到不可撼动的铁王座上。

556年正月,宇文泰在西魏推行新官制,削弱地方官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同年4月,他开始启程巡视边疆,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回顾了这一生所有的苦辣酸甜,这一路走来,他看到了长河落日,看到了漠北草原,看到了关山冷月,看到了边塞晨星......他和高欢一样,也是在草原上长大,高欢从草原上来,烈士暮年却没有看到家乡,他比高欢幸运,老骥伏枥之时还能再回家乡看一眼。

巡视的结果使宇文泰很满意——边疆并无异动。在回朝的路上,他忽然感染恶疾,自知时日无多,急忙派人召来侄儿宇文护,委托宇文护帮他照顾幼子,完成统一九州的大业。在此时的宇文泰看来,内部已经固若金汤,边疆也无强敌大患,把朝政委托给最放心的侄儿,由他辅佐幼子,西魏建立王图伟业指日可待,自己亦可含笑九泉。然而,宇文泰忘记了四个字——祸起萧墙。

556年10月,宇文泰去世。

557年2月,宇文觉废掉西魏的傀儡皇帝,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

宇文觉称帝之后想亲政,夺取宇文护的大权,宇文护发怒,逼迫宇文觉退位,痛下杀手,之后拥立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继位。

同样是在557年,南梁也变天了,陈霸先逼迫萧方智禅位,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陈。——史称南陈。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用这句话来形容558年的南陈、北齐和北周,真是再也恰当不过。

首先是南陈。陈霸先在扫荡王僧辩余党的过程中,并没有彻底做到斩草除根,采用的是剿抚并用的策略,能软来的尽量软来,实在不能软来的再硬上。他本人又何尝不知不除掉暗中蠢蠢欲动的异己力量,将来必成大患,但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乱,稳定民生,防止北齐和北周南侵,对于内部潜在的反对势力,他只能暂时姑息迁就,尽量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搞建设,就像住在一个地基不稳的危楼里。

接着是北齐。这一年北齐的皇帝还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洋。执政前期,高洋做皇帝还是相当可以的,精神病发作的时候只是在宫廷内部胡闹一下,并不影响大政方针的运行,国内总体比较清明。然而到执政后期,居功自傲的高洋狂性大发,纵欲好杀,贪杯误事,大兴土木,搞得北齐内部怨声载道,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引线已经点燃的炸药桶。

然后是北周。宇文护这时候正在吃后悔药呢!因为拥立宇文毓称帝之后,他发现宇文毓可比宇文觉难缠得多。宇文觉是个年轻气盛的小毛头,心里想什么,一眼就能看出来。而宇文毓呢?喜怒不形于色,表面上窝囊,说什么都唯唯诺诺,实际上主意比谁都正,太难控制。

559年,陈霸先去世,传位给侄子陈蒨。同年,高洋喝酒喝高了,死了,传位给儿子高殷。

560年,三国都有大事发生。

北齐的高演发动政变,篡了侄子高殷的位。

北周的宇文护打算另立一个听话的傀儡,毒害宇文毓,宇文毓很清楚自己是遭到了暗算,临终时趁着神志清明,当着其他重臣的面传位给弟弟宇文邕,暂时挫败了宇文护的阴谋。

南梁发生叛乱,叛军联合北齐与北周,水陆并进,一起杀向南梁国都南京。

事实证明,陈霸先、宇文泰、高欢三个人当中,陈霸先选择继承人的眼光是最好的。面临强敌之际,陈蒨镇定自如,两线出击,左掌封锁长江险隘,阻止北周顺江东进,右拳击退叛军和北齐联军,成功地捍卫了疆界,也终于使南陈的国势得以落定。在此后的几年里,陈蒨励精图治,安抚民生,南陈的综合国力嗖嗖上扬。

然而,陈蒨选择继承人的眼光不如他的叔叔陈霸先。566年,陈蒨去世,传位于儿子陈伯宗。568年,陈伯宗的叔叔陈顼发动政变,篡了侄子的位。幸运的是,陈顼还算是个好皇帝,上位之后并没有七搞八搞,而是继续沿着陈蒨制定的路线大搞经济建设,维护了南梁的和平和稳定。

与陈顼相似的是北齐的高演,高演的帝位同样是从侄子手里篡来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好皇帝。然而,他在皇位上只坐了一年多就因病去世,从他之后,北齐昏君成串,势力江河日下。

当北齐日暮西山的时候,北周却在宇文邕的手里发展到了巅峰。572年,在宇文护的阴影里隐忍多年的宇文邕发动政变,在大殿上亲自动手,捅死宇文护,扫灭宇文护的党羽,成功地夺回了政权。擦干王座上的血迹,宇文护磨刀霍霍,准备发动对外战争,完成宇文泰的未竟大业。

先打谁呢?宇文邕在江河日下的北齐和稳定团结的南陈之间几经思量,决定先攻打北齐。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北齐是软柿子,毕竟它也曾经是个强国,家底子在那里搁着呢!为了增加胜算,宇文邕给陈顼写了一封信,邀请陈顼共同出兵,夹击北齐。

573年,南陈出师北伐,575年,淮南地区归入南陈版图。

北齐一完蛋,南陈和北周必有一战。陈顼很清楚这一点,他原本可以继续北上,占领更多的土地,作为将来的战略缓冲区。但是,得到淮南之后,他却忽然收手,就此停止北伐。因为在他看来,即使将来和北周打起来,长江天险已足以遏制北周的攻势,在江北占地越多,则越需要分兵驻守,必然会造成兵力分散的问题。

577年,北周消灭北齐,宇文邕连战马都没有下,就马不停蹄地挥师南下,猛攻南陈。陈顼这时候知道了事态的严重性,急忙派兵北上,与北周抢占淮北,却遭到了登基以来最惨痛的失败。

可能是南陈命不该绝。就在陈顼被打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宇文邕忽然去世,继位的宇文赟(yun)是个小混蛋,无心征战,祸乱朝政,大权旁落,渐渐落入杨坚手中,杨坚密谋篡位,暂时无心南征,南陈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躲过了一劫。

581年,杨坚篡位称帝,改国号为隋。

582年到586年,杨坚忙着稳固内部,安抚人心,平定叛乱,培植羽翼,并没有大举南下。

对于南陈,这4年未尝不是一个积蓄实力的机会,但是,陈顼(582年去世)选了一个不靠谱的继承人,他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段子手陈叔宝。陈叔宝是个奇葩,凡是有利于建设国家的,他样样稀松,凡是有利于搞垮国家的,他样样精通。南陈落到他手里,也就只能掰着指头过日子了。

587年,杨坚废掉了傀儡国西梁,易如反掌。

588年,杨坚派遣三路大军伐陈,势如破竹。

589年,南陈灭亡,化尘归土。

590年,杨坚平定岭南,一统山河。

至此,隋朝成为最终的大赢家,结束了中国自东晋南迁(317年)以来长达273年的南北分裂状态。

分裂273年是啥概念?请参考才分裂60多年的三胖与思密达。

大混乱时代,终于完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北朝版图变迁:宋文帝元嘉北伐一场空,隋文帝开皇南征成一统
南梁一梦 四柱出世
中国历史年表(18-2)6世纪中40年
五分钟读完南北朝乱世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101)南方侯景之乱,北方宇文邕登场
南北朝第一文人,实至名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