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妻入狱”作为古代男性死囚的临终关怀,为何没有延续下来?

古代的刑罚是五花八门的,而最简单最有成效的方法就是将不轨之人处死,这样一来既能够杀鸡儆猴,又能够巩固统治。

(古代严苛的刑罚)

但古代中国讲究的是刚柔并进、恩威并施,所有的事情不能一味地采用强硬的手段去打压,也要适当给予人文的关怀,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治理一个社会。

因此对于死囚,我国古代也有了不同的福利政策。若罪犯是老弱病残,会针对他们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措施。

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于这些人,法律会保全他们一具全尸,需要进行株连的也会酌情处理。

对于没有子嗣的死囚,人性化可谓是发挥到了最大,那就是他们可以享受“听妻入狱制度”!所谓听妻入狱,其实就是允许死囚的妻子进入监狱陪伴他们,直到怀上子嗣可以传宗接代之后再执行死刑。

那么“听妻入狱”制度的背后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呢?它对后世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在当下的人性化社会,听妻入狱制度没有被延续呢?

(历史上的死刑犯)

听妻入狱的发展

提到古代的刑罚,最先被人们想到的就是诸如凌迟、剥皮、腰斩、五马分尸等,这些刑罚在执行时往往场面十分血腥,光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但实际上,类似这种酷刑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警示百姓们,使他们不敢做出一点出格的事情。

统治者之所以如此做,就是为了使百姓在严刑峻法之下不敢生出谋逆之心,从而使自己的江山得以万代传袭!自商鞅变法以来,法家学说为统治者所推崇,在高压政策之下,当时的百姓们生活得非常凄苦!

(妻子与犯人相见·剧照)

直到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且大力推崇儒家思想。

到了东汉,这个思维模式一直传承了下来,儒家以仁为本的思想在东汉子民心中根深蒂固,以儒家为核心思想,规范着每一个子民。

而能在东汉时期为官,“仁”也是一个必要的特点,为官之人必须具有仁爱之心,关爱自己的子民,将“人情味”发挥到最大。

东汉时期初年,一个名叫赵坚的人因为杀人入狱,最后被判处了死刑,赵家父母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赶忙找到沘阳县长鲍昱。

(汉武帝刘彻)

赵家父母哭诉着自己的家庭情况,夫妇二人已经70多岁了,只有赵坚这么一个儿子,如果他死了,将没有人继承赵家的香火。

因此希望鲍昱能够法外开恩,免除赵坚的死罪。鲍昱虽然同情赵家父母的遭遇,但是杀人偿命乃天经地义,法不容情,所以谁也没有办法为其开脱,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赵坚的待遇。

于是鲍昱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允许赵坚的妻子和赵坚同眠,直至赵妻怀孕,而这也就是最早发的听妻入狱。东汉早期的时候,记录听妻入狱的事件并不是很多,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桩。

有专家推测,听妻入狱的制度在东汉早期并不是一个成文的规定,只是因为当地的官员具有怜悯之心才会法外开恩,因此能否享受这个待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官员的态度。

(儒家文化的传播)

东汉中期的时候,听妻入狱的制度慢慢地在民间广为流传。那时候,很多因为种种劣迹需要被判处死刑的有钱人准备钻“仁爱”这个空子。

他们用大量的金钱贿赂当时的官员,让自己的妻子入狱,直至怀有子嗣,可以传承家族的香火,并让家族重新强盛。

在这个时候,听妻入狱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从最开始的“悯囚”变成了贪污官员挣钱的方法。

到了东汉后期和魏晋时期,听妻入狱的行为逐渐获得了当时统治者的认可,并且让它合理化。同时对制度进行了完善,开始对罪犯进行筛选,只有符合条件的囚犯才可以享受听妻入狱!

(盛行的儒家文化)

而能够享受此福利待遇的囚犯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没有子嗣的囚徒;第二则是囚徒本人的品性尚可,不能是十恶不赦!

如此一来,就将那些只想将妻子接进监牢行云雨之事和罪不可赦的人排除在了这项制度之外,使其再也不能凭借这项制度为所欲为,同时也断绝了许多地方掌管刑狱官员的贪腐渠道!

如此一来,既达到了统治者刑罚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儒家“仁爱”的思想要求。就这样,听妻入狱制度就这么渐渐地延续了下来!

但除此之外,听妻入狱这个制度的兴起还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儒家文学提倡的孝道)

制度产生的原因

文化上来讲,听妻入狱制度的推行与儒家思想的推崇是密不可分的!要知道如果将这些没有子嗣的囚徒处死,也就和孟子所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所背驰。

而“不娶无子,绝先祖祭”,没有子嗣传承自家的香火,这正是作为后辈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如果没有后辈祭祀先祖,这更是一个不孝的表现。而作为一个倡导“仁孝礼仪”的朝代,这个制度的推行是必然的!甚至即使统治者不愿意这样去做,那么在舆论的压力下,统治者也不得不让步。

从政治上面来讲,儒家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才被推崇的。此举为的就是巩固儒家思想的地位,体现儒家文化的包容性,为汉帝国打造未来,从而使统治者更好地驾驭百姓!

(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作为统治者,自称承天命而来,而众所周知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果统治残暴且嗜杀,不能够代替上天恩养黎庶,那么百姓就有了正当的理由来推翻这个统治!因此,为了彰显自己统治的合法性,统治者在具体的刑法中也会保留一些“仁”,如此做既能够宣扬自己的仁爱之心,另一方面也笼络了天下百姓的民心!

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何乐而不为呢?

(古代监狱)

而从经济上来看,国家收入最大的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战争所掠夺的其他国家财产,另一个则是征收赋税。

所以人口问题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毕竟人口多,纳税多,国库自然就满满当当。除此之外,人口众多意味着国力强盛。不论是外出征讨还是发展生产,人口都是封建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而听妻制度的推行,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口问题!要知道犯罪的人应该承受处罚,但是新出生的孩子却是无辜的!只要罪犯之妻能够成功怀孕,那么既传递了家族的香火,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家的人口!而这也正是统治者最愿意看到的事情!

(古代死囚犯·剧照)

毕竟古代打仗需要大量的壮丁,而一旦战败,就以为一个国家失去了大量的劳动力!这对于生产和国防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可预估的!所以只要有可能,统治者就不会拒绝能够增长国家人口的办法!

“听妻入狱”制度被废弃的原因

虽然说通过一个国家对囚犯的制度与态度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繁荣度,但是过分的纵容犯人只会适得其反。

毕竟死囚绝大部分都是十恶不赦之人,若是朝廷对他们十分的包容,不仅会引起群众的不满,也是对律法的亵渎,同时还会助长了罪犯的嚣张气焰。

所以如何平衡“法”与情成为了一个难题。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国家人口庞大,使得统治者逐渐失去了许多的顾忌,再加上社会多变,为了巩固权力,他们再次恢复了对囚犯的严刑峻法!所以“听妻入狱”制度逐渐消亡,导致明清时期对听妻入狱的制度记载就越来越少了。

但是在近代历史上衍生了一个与听妻入狱相似的政策便是同居会见,可这两者从根本意义上存在着不同。

现代监狱

听妻入狱是因为要将“仁、孝”的思维贯彻始终,坚持以仁为本,孝是支撑政策的基本动力,一切以传承子嗣为目的。

繁衍香火,这才是听妻入狱存在的意义,也是能够强烈响应以孝治天下的号召,是有特殊的时代和政治背景做支撑的。

反观同居会见制度,是根据犯人的不同等级而制定不同的政策,该制度虽然受到了犯人和家属们的大力支持,但是群众对于这个政策是不能接受的。要知道时代的发展带来的是思维的跃迁,以人为本已经有了先决条件。

(古代囚禁犯人的枷锁)

对于犯罪情节恶劣的罪犯再让他们享受这种关怀待遇,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是不公平的。所以失去了应有的社会支撑,听妻入狱的制度也就难以继续实行了!

(现代监狱)

晚清时期西方的思想进入我国之后,国人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虽然对于囚犯有人权是没有争议的,但是是否能够享受福利待遇一直是一个争议的话题。

而随着监狱制度的完善,国人思想意识的转变,听妻入狱制度早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人民群众对于罪犯的态度是让犯罪分子受到相对应的处罚,对于那些十恶不赦的罪犯更应当实行人民专政。

更何况监狱本就是一个改过自新的地方,若是没有什么严苛的处罚,怎么能让罪犯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若是能够让他们在监狱当中同样的逍遥自在,最终出狱之后他们还是会重操旧业,走上不归路,继续危害社会。

所以,一个制度、一部法律能否真正的实现,是依靠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思想的,并不是想当然而为之的。

如此看来,听妻制度在近代消亡既有合理性也有必然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统治者为啥允许死囚带老婆同住? | 循迹晓讲
从古至今,统治者用这招骗了百姓上千年,中华文化核心真是儒家?
浅析汉朝法律儒家化,一次律法史上的变革
古代儒医是什么?为何成形于宋代?浅谈宋代崇尚儒医的风尚
中国儒学三千年 : 3000年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密码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对衰落的教化制度,它其实是一种控制人们思想的制度,随着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兴盛,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教化制度就相对衰落了、战争不断,没有统一的政权,还远远没有达到巩固政权的程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