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莱布尼兹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种辩证法”

《费尔巴哈《对莱布尼兹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一 书摘要》

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研究了费尔巴哈的哲学著作,写下了读费尔巴哈全集(第二版)第四卷的一本笔记,其中主要内容就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对莱布尼兹哲学的叙述、分析和 批判》一书。该书是费尔巴哈三部《近代哲学史》中的第二部, 写于1836年,出版于1837年,“当时他还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全书分“前言”和二十节。前四节讲近代哲学的发展 过程和对莱布尼兹的一般介绍,特别是讲莱布尼兹同斯宾诺莎和 笛卡尔的区别,第五至十五节讲单子论,十六和十七节讲神正论, 十八和十九节讲灵物学即认识论,最后第二十节是总述评。

费尔巴哈转向唯物主义后,1847年自己编纂全集时,为该书增写了第 二十一和二十二节,分别批判了灵物学和神正论,同时还用唯物主 义观点补写了许多注释。列宁对这部书评价很高:认为“在对莱布尼兹的精彩的叙述中应当摘下某些特别出色的地方全部是出色的”。在这个摘要中,列宁既研究了莱布尼兹的辩证法,也研究了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对全集第四卷中的另外三个材料,列宁也作了札记。

莱布尼兹

莱布尼兹是十七世纪后半期和十八世纪初的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在其它许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上也有贡献,尽管他长期担任帝国政府的官职,但如他自己在一封信中所说,“始终怀着强烈的求知欲”,他从不放弃哲学和科学研究,他主要的哲学著作有《单 子论》、《神正论》和《人类理智新论》,他的世界观是客观唯心 主义,但包含了突破当时机械论传统的可贵的辩证法,在认识论上 是唯理论,也包含有辩证因素和反经院哲学的理性主义,是封建德国新兴的,但又是软弱的市民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是文艺复兴后欧洲大陆三大唯理论者之一。

他的哲学为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做了思想准备。列宁指出:“莱布尼兹在政治上和宗 教上有'拉萨尔的’特点和调和的趋向”。这里说 的拉萨尔的特点是指改良主义。莱布尼兹是极力主张研究科 学,改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他不但促成自己祖 国的创立了柏林科学院,而且还建议俄国等许多国家创办科学 院,据说他曾写信给中国清朝的康熙,建议在北京建立科学院)。 同时他自己又在封建官廷中供职,主张以开明专制来为资产阶级 争得一些权利。他竭力调和科学同宗教的矛盾,并把他的哲学同神学相结合。

在《神正论》中,“菜布尼兹实质上是重复关于神 的存在的本体论论据”。这种改良,妥协与调和的特 点是很明显的。当费尔巴哈还是唯心主义的时候,就站在无神论 立场上批判了莱布尼兹的神学观点,当他成为杰出的唯物主义之 后,又专门增加一节批判《神正论》,费尔巴哈是极力反对神学和哲学的结合,但又比较客观地指出莱布尼兹的《神正论》中也反映了神学与科学的调和妥协,包藏着有神论与自然论,迷信和理性的矛盾,莱布尼兹的神同宗教的上帝是不同的。

莱布尼兹

莱布尼被是举个基督教徒。他是一个有神论者,或者是基督教徒和自然主 义者”,(后句似译“他既是有神论着成基督教徒,又是自然论 者”为好。“他用智慧,理性来限制神的恩惠和万能。但这种理性无非是自 然科学的研究室,无非是关于自然界各个部分的联系,整个世界 的联系的观念。因此,他用自然主义来限制自己的有神论,他通 过对有神论的扬弃来肯定、维护有神论。”列宁摘 录了这段话,并在分析莱布尼兹的矛盾态度的言论旁边划了三条线,写了“注意”二字。说明列宁对费尔巴哈这种分析是赞许的。

莱布尼兹哲学中的矛盾,集中表现于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熔铸一体的单子论世界观。“单子是莱布尼兹哲学的原则。个体性、运动、(特种的)灵魂。不是僵死的原子, 而是活生生的、活动的、自身中反映整个世界的、具有表象(特 种灵魂)的(模糊的)能力的单子,这就是'最终的要素’。每 一个单子都和另一个单子不同。”

这是列宁对费尔巴哈关于单子论总论述的概括,揭示了莱布尼兹关于单子的主要规定。首先,单子是“最终的要素”,或“形而上学的点”,即一 种精神性的单纯的实体,也可叫做特种的灵魂。

其次,单子是个体性的,数量众多,其中每一个都有质的不同,世界上没有二个完全 相同东西。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单子的一个堆积或聚集。第三,单 子是运动的,不是僵死的,具有“生命的原则或内在的、自身的 活动原则”。第四,单子具有表象能力,按清晰程 度区分为不同等级,最低级的构成非生物和植物,较高一级就构 成动物(具有感性灵魂),再高一级的构成人类(具有理性灵 魂),最高级的是具有最高智慧的上帝,它是一切单子的创造者和 目的。

莱布尼兹

第五,每一个单子都是“一个自为的世界,每一个单子都 是一个自在的统一体”。彼此独立,自成体系,仿佛都过着闭门幽居的生活,没有可供出入的窗子,至于单子及其表象,以及单子复合成的事物的一致和秩序,则是上帝安排“先定谐和”。从这些规定说明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是一种 神秘主义的客观唯心主义。

在此基础上,他以单子这种精神性的实体来说明物质,把物质定义为“模糊表象的混合物”,在他看来,表象是单子的本性,单子是通过表象同其它一 切单子相联系的,它能表象其它一切单子及其联系,但除上帝外 一切单子都是有限的,它对整个字宙的表象只能是模糊,混乱 的,这种模糊、混乱的感性表象,就是物质。“绝对实在只处在 单子和单子的表象中”。单子是实体,“物质是现象”,是单子派生的。

费尔巴哈解释道,“物质是单子的结合”,肉体是单子的集合体、是相近的和个体本质相对应的单子 的结合,“单子的自为存在是它的灵魂,单子的为他存在是物质”。 列宁概括莱布尼兹的思想和费尔巴哈的解 释说:“我的自由的转达:单子=特种的灵魂。莱布尼兹=唯心 主义者。而物质是灵魂的异在或是一种用世俗的、肉体的联系把 单子粘在一起的浆糊。”

列宁说得既十分恰当明确,也很生动形象。列宁又认为,莱布尼兹尽管有唯心主义和僧侣主义,但在他 的单子论的实体观中又有非常深刻的辩证法。例如,莱布尼兹一 方面认为,个体性的单子作为单纯的实体,都是一个独立自在的 封闭体系,是不能相互作用的,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单子又能通过 表象同其它一切单子相互联系,而由单子构成的物体具有普遍的 相互作用。

他说,“空间中的一切都被充塞着,一切物质都处于 相互联系之中。由于在充塞着的空间里每一运动都按其距离的远 近对通远的物体发生一定的作用,因此每一物体不仅接受与其紧 密相邻的物体的作用,而且通过这些物体接受通远物体的作用,这 种联系甚至扩展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因此,每一物体都被宇宙中 所发生的一切奉连着,以致那些有洞察力的人能够在任何一个个 则的部分中,看到在整体中发生的事情。因此,正如肉体通 过物质的普遍联系面表现出整个宇宙一样,灵魂在表象与它关系 最为密切的东西的同时,也表象着整个字宙。”

这些话说明了宇宙的普遍联系,说明 了部分与整体,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列宁摘录了最要紧的二 旬。 莱布尼兹还说:“尽管单子是不可分的,但它 具有复杂的意向,即无数的表象,其中每一个表象都寻求着自己 特殊的变化,同时这些表象由于和一切其它事物有本质联系而处 在单子中” “个体性包含着似乎在萌芽状态的无限的东西。”

这就是说,单子就是一个小型的世界,是宇宙的缩 影,有限与无限也是辩证联系的。莱布尼兹还认为连续性和间断 性也是辩证联系的,他的单子就是“不可分的点”,每个单子都 有自己独特的质,它是间断的。同时单子又是无限数量的,因 此,单子之间的质的差别又可达到无限的小,这种极其相近的单 子相连而形成一根连续性的链条。

莱布尼兹说:“点仿佛是无限 小的线,静止不外是一种由于不断减弱而正在消失的运动,平衡 不外是正在消失的不平衡。”“这条关于连贯性的规律在任何时 候和任何地方都不会使自然界受到损害。自然界不作飞跃。自然 物的全部秩序组成一条统一的锁链,在这条锁链中,各个不同的 种属象许多环节那样紧密的互相衔接着,以致无论感觉或者想象 都不能确定一个种属结束而另一个种属开始的那一点。”

莱布尼核这种连续性的思想, 费尔巴哈作了概括,“总之,自然界中没有任何绝对间断的东 西;一切对立面,空间和时间的一切界限以及特殊性的一切界 限,都消失在绝对的不闻断性、宇宙的无限联系面前。”

列宁很往意莱布尼兹的思想,特别是费尔巴哈所作的概述, 认为这种思想尽管建立在他的单子论的唯心主义和僧侣主义基础 上的,而且还有不少形面上学的东西,如说“自然界不作飞跃”, 但这里是特种的那证法,它主张对立面联系和字宙的普遍联系, 他提出了部分与整体,个别与一般,有限与无限,连续与同断的 辨证法。

这是“非常深刻的辩证法”,列宁还特别提醒要注意开莱布尼兹生活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这是机械论的观点十分流 行和几乎统治一切领城的时代。莱布尼兹具有这样深刻的辩证思想,真是凤毛麟角,十分难能可贵的,

同时,列宁关于“这里是特种的辩证法,而且是非常深刻的 辩证法,尽管有唯心主义和僧侣主义”这一评价,不但是针对上 述一些思想(即费尔巴哈论述莱布尼兹的宇宙的普遍联系思想的 第十二节)的。而且可以说是对莱布尼兹的整个单子论的实体观 以至整个哲学的评价。这从费尔巴哈论述莱布尼兹同笛卡尔,斯 宾诺莎的比较中看得很清楚。十七世纪,英国的哲学是以经验论为主的,而在欧洲大陆上,哲学形态主要是唯理论。

十七世纪的 自然科学是以牛顿力学为主的时期,在哲学上形而上学的机械论 占统治地位,关于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基本上停留于外因 论。就欧洲大陆上三大唯理论者而言,首先,笛卡尔提出心灵和物质二种独立并存的实体的二元论,心灵的根本特性是思维,物 质的根本特性是广延。他的“形而上学”是唯心主义,而他的 “物理学”则是唯物主义,但又是机械论的唯物主义。

笛卡尔

马克思曾指 出,“笛卡尔把他的物理学和他的形而上学完全分开。在其物理 学中宣称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法国的机械唯物主义采取了他的物 理学,抛弃了他的形而上学。”笛卡尔认为运动只是机械位移,是由外力推动的。

运动不是物质实体所固有的根本属性,而只是一种状态,一切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物质分子的机 械运动造成的,他看来自然界是一架机器,他甚至提出“动物是机器”的机械论命题。其次,斯宾诺莎继承了笛卡尔的唯物主义 和唯理论,他认为字宙间只有一个实体存在,这个实体是绝对无 限的,这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思维和广延是同一实体的二种互 不依赖又并列存在的属性。

这样,他一方面克服了笛卡尔的二元 论,另一方面又保留了二元论的痕迹,他只是把并列的实体变成 并列的属性,广延(物体)与思维互不产生和限止,仍是一种心物平行论。而且他还把实体和样式割裂开来,认为实体是不动 的,只有样式才运动,这样,他的实体就如马克思所说,“是形 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人的自然。”而他的样式 (即具体事物)的运动仍是由外力推动的机械运动,他甚至用机 械地因果锁链解释一切、根本否认偶然性的存在,从而陷入了机 械决定论。

至于莱布尼兹,虽然作为唯理论者同笛卡尔、斯宾诺莎是基本相似的,但在实体观上,却有了很大的不同。一方面,莱布尼兹的实体是单子,而单子完全是精神性的,他这里是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而笛卡尔和斯宾诺莎都具有唯物主义,尽管不彻底。另一方面,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物质实体都只以广延 为根本属性,本身不存在运动的内在源泉,甚至是不动的,而具 体物体的运动也是由外力推动的机械运动。

而莱布尼兹则完全不 同。他认为:“凡是不活动的东西,凡是不含有活动力的东西, 就决不是实体。”“只有活动才构成真正实体的基础。”“活动属于实体的本质。”“力本身构成物体最内在的本质。”“虽说 广延是某种原初的东西,但它毕竟也要以力为前提,把力作为自 己的原则。

他还批评笛卡尔说,“我也觉得那种把动物贬低为机器的观点是难以置 信的,甚至与自然规律相矛盾。因此我察觉出单纯的,有广延的 物质并不是一个充分的原则。”他也批判斯宾诺莎主义,认为它是“一种以夸大形态表现出来的笛卡尔主义。”

费尔巴哈正确地指出:“在莱布尼兹看来,物 体实体已经不象笛卡尔所认为那样,只是具有广延性的、僵死的、 由外力推动的,而是在自身中具有活动力,具有永不静止的活动 原则的实体。”又说,莱布尼兹不同于斯宾诺莎的 特点,莱布尼兹在实体的概念上增添了力的概念,“而且是活动的力”的概念,“自己活动”的原则。

列宁对这 二段话都作了摘录,并指出,“因此,菜布尼兹通过神学而接近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的(并且是普遍的、绝对的)联系的原则,” 这也是“非常深刻的辩证法”。列宁还说:“大概马克 思就是因为这一点重视莱布尼兹”,列宁这里讲的是马克思在1870年5月10日给恩格斯的信中的表态,马克思说: “库格曼在我生日给我寄来莱布尼兹工作室里的两条壁毯,使我非常高兴……我已把这两样东西挂在我的工作室里。你知道,.....我是佩服莱布尼兹的..... ”在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 十七、十八世纪,莱布尼兹能提出这样深刻的辩证法,的确是值 得钦佩的。莱布尼兹的特种辩证法,正是马克思主义来源之一的 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

黑格尔在《逻辑学》中就多次提到莱布尼 兹的实体观和辩证思想。在谈到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时, 就引证莱布尼兹的“单子的能动性或冲力、绝对单纯的本质的隐 德来希。”在谈到根据时,就提到莱布尼兹的充足 理由律,说莱布尼兹主要把理由的充足性同“发生作用的机械方 式对立起来”,他探求诸原因的“关系”,一“即作为本质的 统一性的整体。”可见,莱布尼兹在近代哲学中对 辨证法是有一定的、难能的贡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丁耘 | 论心性:道体学气论导言(完整版)
西方哲学史之近代哲学第11章 莱布尼兹
【物理学史】牛顿、莱布尼茨创立的微积分
《运动何以可能》上篇之二十:《原点与单子之异》(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莱布尼兹在哲学上的重要贡献是什么?
阿尔都塞|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