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6年前,我大中华的160万睿智之师,为何不敌7.5万的“憨子”?

历数中华民族历年来的屈辱、苦楚,相信大家不会忘记1800年前的五胡乱华、1200年前的“靖康之耻”,更不会忘记300多年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可以说,每一次王朝更迭的时候,都会引起中华大地剧烈的大地震,大地震的同时,必然是血流成河、生灵涂炭。

不过相比这些屈辱,发生于近代的三场战争估计更能让中华民族痛彻心扉、捶胸顿足。因为不论是五胡乱华、“靖康之耻”,还是“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如今看来不过是人民内部矛盾。即便这些胡人、金人、满人开始骄横跋扈、所向披靡,最终还是败给了中华文明,不得不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中。

但是发生在近代的屈辱事件,中华民族不仅在正面对刚的过程中取胜,而且在后续的中华文明持续输出中占得丁点儿便宜,这些曾经欺负我们的敌人终究还是外族之人,没能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这三场战争便是这样的:

鸦片战争,仅凭5-6000人的小分队,便成功打开了古老的中华民族的大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之路;

甲午战争,原本虚心向我们学习的学生——日本,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之后,进行了彻底的明治维新,并调转枪头对着当初的老师下手了,甲午海战一举歼灭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贸然向11国宣战,想借着打着“扶清灭洋”旗号的义和团,凭借他们的“神功”对抗武装到牙齿的八国联军,结果慈禧太后西逃,北京沦陷。八国联军在北京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腐朽到底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使得中华民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彻底形成。

试问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哪场屈辱能跟这三场战争相比?能够让中华民族打上殖民地的屈辱标签?

绝对没有!

尤其对于126年前的甲午战争,更是让无数国人在悲愤之余,更是多了些许无奈。要说鸦片战争的失败还情有可原,是清政府技不如人,中华民族从未见过洋枪洋炮、孤陋寡闻导致的,那么战场失利的清政府意识到了科技代差的原因,开启了奋起直追之举,那么经过54年的洋务运动、洋为中用,按理说不会败的啊。

况且,对于甲午海战,以李鸿章为首的汉族大臣也是早有预谋,购置了大量的炮舰,建成了包含有“镇远舰”、“定远舰”在内的亚洲第一、世界第六规模的北洋水师,朝廷为此耗费白银3000万两,面对蕞尔小国的日本,按理说不会败的啊。

况且,根据《晚清最后十八年》中的对比,清朝当时常备军是60万,其中步兵47万,骑兵10万,炮兵3万。如果开战,地方团练可以参战,人数100万而已。

如此说来,若要开战,清朝当时可以动员的部队达到了160万。

再来看看日本的兵力,依旧是《晚清最后十八年》给的数据:常备军总兵力是7.5万人,其中炮兵6000,骑兵4000。

160万对阵7.5万,清朝的兵力都达到了日本的20倍了,按照《孙子兵法》的理论,己方兵力是地方兵力的10倍,都可以将敌人围死。也就是说,当时的清朝都可以出兵将日本围困在小岛上,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从而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清朝不仅没能凭借巨大的兵力优势和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让日本知难而退,反倒让他们占得先机,主动挑起争端,最终在甲午海战中,将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为何这场发生于126年前的战争会败呢?理由千万种,但有一点值得深思,我们的160万是极尽聪明的睿智之师,而日本的7.5万确实不折不扣的“憨子”。

对于当时的清政府而言,虽然历经了自鸦片战争之后的历次战争,清政府都是一败涂地,但似乎清政府依旧没有长点记性,还沉浸在“得人心”、权力制衡的传统治国策略,治理的重心还是聚焦在“防重臣”、各方势力平衡。

故而当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在1888年初具规模之后,深感“重臣”浮现的清政府立马感觉到李鸿章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必须严防其“野蛮生长”,从而削弱对皇权的威胁。故而慈禧太后一改往日的支持之态,面对李鸿章的请求就两个字:没钱。并且还将户部讲给了李鸿章的死敌翁同龢去打理。

反观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国内像是注射了新鲜血液一般,纷纷由原来的聪明睿智、喜爱打小算盘的人化作了“一心为公”的“憨子”,《晚清十八年》称之为“二杆子”,天皇说打哪他们就去哪,真正做到了中华文明极其向往的“一心为国”、“一心为公”。

故而,126年前,我大中华的160万睿智之师,为何不敌7.5万的“憨子”的理由,也就不言而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邬耀仿:就在东方的这片土地上
北洋水师的覆没
被人遗忘的——北洋水师“济远”舰水手王国成
日本出现中国烈士墓,历经百年无人祭拜,墓碑上的两个字让人愤怒
李鸿章在日本遇刺,为大清省了一亿两,回国后慈禧却只说了7个字
中国近代史学习的三条主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