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联如何撑起一首诗?原创七律5首。浮花寂寞,一声归燕最平常

众所周知,律诗的中二联,即颔联、颈联都要用对仗,因此这两联的句式选择甚为关键,一旦选定句式,出句、对句就同一结构了。此外,律诗一般要求颔联、颈联的句式结构不一样,否则称为“摞眼”,是作诗大忌。姑且莫说今人诗词,即使是唐人,也有犯摞眼之弊的例子。例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中的颔联、颈联为: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不难看出,四句话的前四字结构完全相同,都是偏正名词短语加偏正动词短语。如果将“芙蓉水”、“薜荔墙”、“千里目”、“九回肠”都看成偏正结构,则四句话结构完全相同,是名副其实的“摞眼”。一犯此忌,诗句就显得呆板了。

当然,犯摞眼之弊的名家毕竟绝少,但对于今人作诗,此忌应当尽量避免。这就要求写诗的人对此二联的句式结构要好好推敲。再者,节奏、韵律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学体裁的重要特征,律诗中二联的句式正好能够表现其节奏和韵律。

七律 障关

春日虽然好景天,此身羸弱事何闲。

奔波休说云来去,老大忘机鹭往还。

载酒几时辞闹市,寻诗无处泣牛山。

怪来常有刳肠痛,且驻茶庵破障关。

忘机:《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后以“鸥鹭忘机”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载酒:《汉书·扬雄传下》:“间请问其故,乃 刘棻 尝从 雄 学作奇字…… 雄 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 钜鹿 侯芭 常从 雄 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后以“载酒问奇字”谓人勤奋好学。 宋 张元干 《送高集中赴漳浦宰》诗:“有意载酒问奇字,无事闭门抄异书。”

牛山:《晏子春秋·谏上十七》:“ 景公 游于 牛山 ,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后以“牛山叹”、“牛山泪”、“牛山悲”、“牛山下涕”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 唐 李白 《君子有所思行》:“无作 牛山 悲,恻怆泪沾臆。”

刳肠:语出《庄子·外物》:“ 仲尼 曰:'神龟能见梦于 元君 ,而不能避 余且 之网,能知七十二钻而无遣筴,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后用指虽有神灵而卒难免祸。

七律 相忘

是春真觉鬓多霜,旬日病来思暖阳。

满眼浮花终寂寞,一声归燕最平常。

情怀应属文章腻,杖履不耽炉药香。

少小离家今老大,江湖谁与说相忘。

这首七律相对浅显,用的文字比较平常。但是越平常的文字组合,越有味道。第二联的“满眼浮花终寂寞,一声归燕最平常。”对仗,个人感觉比较浑然工整,上下联而已看似无关,但实际的内在却是互相呼应,张力比较足。此联文字平常,意味却很深长,虽然是我自己写的,但个人很喜欢。

七律 江都有忆

两淮烟火旧兵戈,千载惟留玉笛歌。

柳色尚嫌春梦少,诗人已爱好风多。

竹西亭外谁曾客,花屿桥头燕欲窠。

兰圃茶楼空记忆,去年游冶此年何。

江都即扬州。这是前几年应朋友邀请去扬州一趟后,回忆而写的七律。第一联是对扬州往昔的感叹,两淮自古以来都是频遭烟火兵戈,千年之后现在惟余一些歌声了。

当年去游玩的时候是还是早春,故此第二联的上句有“柳色尚嫌春梦少”一说,下句则写我还是喜欢扬州这时的春风拂面。这联是物我交融,个人比较喜欢。

竹西亭,花屿都是扬州某游玩地名。“谁曾客”是回忆过去,“燕欲窠”是目前,都有一种怀念旧日的惆怅感慨。

七律 欲了红尘

闻说游梁诗数行,多惭十载读书郎。

倒春寒甚花飞急,影壁灯微梦更忙。

坐起惊谁枕函浅,归来巢燕语言香。

茶庵欲了红尘相,不易羸身事素王。

游梁: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 ﹞以赀为郎,事 孝景帝 ,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 景帝 不好辞赋,是时 梁孝王 来朝,从游说之士 齐 人 邹阳 、 淮阴 枚乘 、 吴 庄忌夫子 之徒, 相如 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 梁 。”后以“游梁”谓仕途不得志。 宋 晏殊 《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诗:“游 梁 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素王:指 孔子 。 汉 王充 《论衡·定贤》:“ 孔子 不王,素王之业在《春秋》。”

这首诗,第三联很有意思。“归来巢燕语言香”,为何语言香?是燕,还是人?其实都一样,故人情怀而已。这一联足以撑起全诗。

七律 花梦

南岭春回燕子飞,泥融池草柳依依。

想卿离别多风雨,念此情怀掩韶晖。

十载云浮山屐去,半生谁共酒船归。

奚囊歧路天涯我,花梦年来一衲衣。

韶晖:明丽的光景。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春雨即事次韵》:“织恨凝愁映鸟飞,半旬飘洒掩韶晖。”

奚囊:唐 李商隐 《李长吉小传》:“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后因称诗囊为“奚囊”。 宋 楼钥 《山阴道中》诗:“奚囊莫怪新篇少,应接山川不暇诗。”

衲衣:僧衣或道袍,有时也指旧衣服。补缀过的衣服。泛指破旧衣服。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建康贫者》:“时盛寒,官方施贫者衲衣。见其剧单,以一衲衣与之。辞不受。”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 熙载 尝着衲衣负筐,令门生 舒雅 执手版,乞食诸姬院,以为笑乐。”

这首诗的骨干是第三联。此联看似只是写景物,但其中的情感却也是深沉无比。可以借鉴此联的写作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律诗与拗救
律诗的变体(第三讲)
律诗的章法
律诗和绝句的平仄格律浅析
诗词入门基础:近体诗平仄的基本规则(下) - 冷月无声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律绝标准诗格式》 李再纯 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