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贾兰明明是长房嫡孙却为何沦为小透明?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中四君子,在中国文化中历来是高洁、典雅、坚贞不渝的人格象征,但是兰花生于幽谷深林中,也是孤独的象征,就像贾兰。

作为荣国府的嫡长孙,贾兰应该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有个“衔玉而诞”的小叔叔宝玉,中国人历来信奉“伟人诞生,天降祥瑞”,因此本来属于贾兰的一切自然而然都给了宝玉。

虽然同样住在大观园,宝玉是众星捧月、凤凰般的存在,他居住的怡红院是红香绿玉、雕梁画栋,生活是风花雪月、琴棋书画。而贾兰呢,只是跟着年轻守寡的母亲李纨幽居在竹篱茅舍的稻香村,安安静静、默默无闻地按着母亲的教导生活、学习。

01

贾兰在贾府中是个边缘化的存在,他甚至不如令人嫌弃的“小冻猫子”贾环,贾环还常常使坏搞搞事情、刷刷存在感,贾兰就像学校里那个只知道学习,却一直没有“一鸣惊人”的好学生,总是被老师和同学忽略。

贾兰第一次正式出场的确是在学校里。

第九回一帮顽童大闹学堂,贾兰和贾菌坐在一旁看热闹,谁知“一方砚瓦飞来”,正落在他俩的桌子上,将一个磁砚水壶打碎,黑水溅了一书。

贾菌忍不住了,一边骂一边抓起砚砖就要打回去,贾兰忙把他按住,劝他说:“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

先不说被欺负的宝玉是贾兰的亲叔叔,单是被人误伤,除非非常有涵养的人,否则都会像贾菌一样要“打回去”,小小年纪的贾兰却偏偏忍了这口气,还说:“不与咱们相干。”冷静的有点儿不合常理。

其实,与其说此时的贾兰是冷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习惯。母亲李纨青春寡居,“身处膏粱锦绣之中,却心如死灰槁木”,贾府的赫赫扬扬,却都不与她相干。

在那个年代里,丈夫是女人的“天”,丈夫死了,天塌了,再没有人能为她遮风避雨,自愿也好,被迫也罢,她都只能远离贾府的中心,躲在一帮冷眼看着:王熙凤的权势滔天,赵姨娘的心有不甘,王夫人和贾母婆慈媳孝背后的汹涌暗流,都不与她相干。

她要做的只是陪侍好一帮女孩子,教育并保护好唯一的儿子贾兰。看看宝玉的“被烫”以及他和王熙凤被“魇魔法”,李纨深知越是被众人忽视,贾兰越是安全。“不干己事不开口”是王熙凤对宝钗的评价,焉知这不是李纨教育贾兰的话呢。

02

是啊,既然这个世界都不记得有我的存在,那么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又与我什么相干呢?

二十二回元春一大早命太监送出灯谜让大家猜,于是连贾环、贾兰等都被传来猜。到了晚上,元春又让太监送了礼物来给猜着的人,还特地点名只有迎春和贾环没有猜着,说明贾兰也是猜对了的,可见贾兰虽然幼小,但是很聪明。

只是文中只说猜谜的时候大家都在,但没说赐礼物的时候是不是还都在贾母房中玩儿,反正等摆席吃饭的时候,贾政突然发现贾兰不在,便问:“怎么不见兰哥?”

李纨在里间答道:“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

这样看来贾兰猜完谜就悄悄地回去了,礼物可能是有人给他送过去的,于是“贾政忙遣贾环与两个婆子将贾兰唤来。贾母命他在身边坐了,抓果品给他吃。”

我们都知道坐在贾母身边,被贾母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揽在怀里的永远是宝玉和黛玉,不知此时的贾兰坐在“贾母身边”的什么位置,心里又作何感想。

贾母天天带领一帮孙子孙女宴饮取乐,从未见到过贾兰的影子,也从未有人提到过他。今天若不是爷爷贾政想起他,大概他永远也不会坐到贾母身边的席上。大家都笑他:“天生的牛心古怪。”平时根本没有人在乎、甚至都没有人注意过他,又如何知道他的性情?这句话不过是缓解此时的尴尬罢了。

03

但贾兰毕竟是小孩儿心性,他也希望受到关注,从这次以后,凡是有贾政的聚会就有贾兰的身影。

贾政让他和宝玉、贾琮、贾环三兄弟去贾珍那里练习射箭,和一干文人墨客赋诗作词,也必然带上贾兰。

七十五回中秋夜宴,贾兰看到宝玉作诗得了赏赐,也主动站起来要作诗,结果贾政看了喜不自胜,贾母也忙令贾政伤他。

如果没有贾政在,贾兰的存在就是个“打酱油的”,贾赦病了,他和贾环结伴去探病,只见宝玉和邢夫人坐在一个褥子上,邢夫人还百般摩挲宝玉,却只让贾环和贾兰坐在旁边椅子上。

无论是论辈分,还是论年龄,更小的贾兰不应该才是被祖母们揽在怀里的吗?

要说邢夫人终究是隔了一层,喜欢宝玉也是看贾母的面子。但王夫人可是贾兰嫡亲的祖母,翻遍全书不见王夫人对贾兰有过任何的关心和疼爱,甚至都不曾听到王夫人哪怕在牙缝里提过这个孙子。

唯一一次从王夫人嘴里听到“兰小子”三个字,却是要撵他的乳母出去。

我们都知道大家族公子小姐和乳母之间的感情甚至比亲妈还亲。作者曹雪芹家族上百年的荣华富贵,还不就是因为曹寅的母亲是康熙皇帝的乳母。康熙皇帝对乳母如亲娘,对曹寅如亲兄弟,才有了曹家的四代富贵。

如今亲祖母赶走了自己的乳母,下一步是不是连他们母子也要被“扫地出门”了,年幼的贾兰心里会留下怎样的伤痛和阴影啊!

04

前八十回中,贾兰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次出场是“射鹿”。

那天宝玉在家养病,百无聊赖,被袭人劝出去散心,刚走到沁芳溪,看到两只小鹿从山坡上箭也似的跑来,贾兰在后面拿着小弓追来,见到宝玉,便站住笑着和宝玉说话。宝玉说他淘气:“好好的射他作什么?”

贾兰还是笑着说:“这会子不念书,闲着作什么?所以演习演习骑射。”宝玉说他:“把牙栽了,那时才不演呢。”

很显然,出身国子监祭酒家庭的母亲李纨,也很在意贾府的“军功起家”,毕竟贾兰是根正苗红的贾府嫡孙,他教育贾兰要能文能武、全面发展。

这里贾兰的活力四射也和宝玉的“葳蕤腻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奔跑如风的逐鹿少年,一个是寻愁觅恨的富贵闲人。贾家的希望到底应该寄托在谁的身上是不言而明的,可惜的是贾府的当家人都被那块看似如宝似玉,实则顽石的东西迷了眼。

这次“山中逐鹿”也是贾兰表现的最欢快的一次,大概他也在自己的努力奔跑中看到了自己的前途和希望吧。

05

根据李纨的判词和判曲,我们知道贾兰最后是“气昂昂头戴簪缨,威赫赫爵位高登”,应该是当了将军的,这也和此次的“射鹿”相互照应。

但根据巧姐的判曲,贾府被抄后巧姐遭难,应该是被亲舅舅王仁卖到妓院,而贾兰此时已有能力帮助解救巧姐,他和母亲李纨却并没有对巧姐施以援手,贾兰也成了曹公笔下“爱银钱的奸兄”。

这也是李纨母子备受诟病的地方,但凡事都是有因果的,贾兰的前半生里,贾府的荣华富贵都“不与他相干”,赫赫扬扬、权势滔天的婶婶王熙凤从未对他有过半点儿的关照和疼爱,也从未见巧姐和他在一起玩耍过。

那时巧姐母女的锦绣繁华从不与贾兰母子的槁木死灰“相干”,如今巧姐的落难自然在贾兰的心里也是“不与我们相干”。

其实,从贾兰的第一次出场劝贾菌说的这句话,就已经暗示了以后他对巧姐遭遇的冷眼旁观、见死不救了。

一个人的性格有与生俱来的部分,也有后天环境造就的原因。贾兰,这个从小被忽略、从未得到过除母亲之外任何人的关爱的孩子,没有学会“爱”这个能力,他的世界里一直都是别人是好是坏都“不与我相干”的理念。

一个不被温柔以待的人,是不会、也没有能力去爱这个薄情的世界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珍爱红楼――贾珠-红楼书话-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红楼梦:冷漠贾兰实堪怜
贾兰才是贾府的嫡子嫡孙,满府上下只宠宝玉,为啥区别对待
贾府继承权,宝玉、贾环和贾兰谁有优先继承权?贾兰比宝玉有优势
《红楼梦》贾母非常宠溺孙子, 为何王夫人却不宠溺自己孙子贾兰
贾府败落的根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