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最虚假父子情,太上皇一道旨意用心歹毒,皇帝彻底傻眼

红楼梦演义63: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话说贾家突然获得圣宠,早年送入宫里的女儿贾元春,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成了一品夫人。

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奉皇帝口谕,来贾家传召贾政进宫,于临敬殿陛见。

那贾政并不知道皇帝传召为何事,便不免心中惴惴。

等到临敬殿内,皇帝却颇为和气,直言贾政女儿元春贤明公瑾,德行出众。自进宫以来恪尽职任,上体天心,常侍老太妃,太上皇和皇太后三位老圣人至孝,替朕分忧。

圣人们屡屡在朕前表彰,此特晋封其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告知于汝等知晓。

贾政听闻喜极而泣,三呼万岁叩首谢恩不止。

皇帝又勉励他一番,便令其退下。

贾政出了临敬殿,感念太上皇隆恩,遂赶去大明宫叩请太上皇圣恩眷顾。

太上皇见到贾政也极为勉励,直夸那贾妃至孝,贾政教女有方,敦嘱其再勤恳忠孝,为朝廷分忧,群臣表率。

原来这太上皇就是当日贾政父亲贾代善死时上本的皇帝。如今禅位,在这大明宫内颐养天年。

当初正是太上皇体恤贾家两世老臣,才让贾赦袭爵,贾政继承了荣国府,成为当家人。又赐他主事之职入部学习。

贾政二房得如今之富贵,全是太上皇所赐。如今再加恩贾家,如何不让贾政肝脑涂地。遂千恩万谢方出宫回府。

而此时贾母早带着邢王二夫人及尤氏等有诰命的进宫向老太妃,皇太后、皇后谢恩,并面见贵妃。

直闹了大半天,也无心再庆祝贾政之寿。第二天重整庆祝,迎接各同僚、亲朋好友的祝贺。一时上下都说是双喜临门,人人面有得意之色,不能自禁。这且不表。

话说如今朝廷二圣临朝,“双悬日月照乾坤”。

京中权贵文武虽不敢明言,但对当初太上皇退位,义忠亲王“坏事”,皇帝登基之事,却是记忆犹新。

虽不像市井百姓般绘声绘影演义出各种惊世骇俗的典故。背后对当初的惊险心有余悸。更暗自庆幸没有站错队伍。

如今朝廷大体分为两派人物,主要归于两位王爷之后。

一派是以忠顺亲王为首的新贵们。当日正是他们拥护当今挫败义忠亲王老千岁,登上皇位。

更因当日扶龙有功,各个被高爵厚禄封赏。

忠顺亲王不用多说。那史家的史鼎更是代表人物。因少年时便一直追随,更在危急时舍生忘死,遂被封忠靖侯。

保龄侯史家一门两侯。虽说势力不如当日尚书令史公时领袖朝堂,决策国事,却也再度中兴,令人羡慕史家后继有人。

另一派则是以北静郡王为首的四王八公这伙老臣。

当日他们是太上皇的老臣,全程没有参与义忠亲王和皇帝的争储之斗。

虽说种种痕迹表明他们的倾向,比如贾家领导的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就暗中支持义忠亲王。

但薛家原本就是当初先帝跟前的近侍,与皇家关系自有因果,倒也不能就说是贾家支持义忠亲王。

但四王八公这伙人对皇帝无功,皇帝登基后论功行赏,便没他们的份。

尤其当日太上皇退位突然,导致四王八公措手不及甚是被动。

皇帝又是个雄才大略的,一登基便开始筹谋打破旧有,颇做了几件大事。

比如雷厉风行收回贾家实际掌控数十年的京师三大营。将京城近卫军权重新掌握手中。

虽然有人猜测这件事背后是皇帝与那王子腾做了交易,王家背刺了亲家贾家。但没有证据也无法证实。

皇帝这件事干的干脆利索,丝毫不给贾家反应,以至于四王八公一时间都有骚动,紧张被清算。

果然,不久皇帝又出手几次,都是在那最关键的地方夺了几家的掌控。

好在皇帝也知适可而止,就像如今贾元春晋升贤德妃,就被认为是对贾家的补偿。

四王八公一伙老臣日渐失势,自然心生不满。据说有人也曾进宫面见太上皇哭诉表达不满。但太上皇对此不置可否,只勉励他们要勤勉恭顺,尽忠皇帝,为臣子本分。

后来便有人传,太上皇当初何等英明神武,却因当日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而灰心,当初退位既有不得已,如今更是不如意,暗示皇帝不孝不悌。

这等混账话在民间越传越广,以至于悠悠众口无法禁绝。

好在当今圣明,并不以谣言为重,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不辍,事必躬亲,孝达圣意。两位圣人甚为嘉许。

忽一日,皇帝有感于自己崇孝父母,略微尽心,“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音容,岂有不思想之理?在儿女思想父母,是分所应当。想父母在家,若只管思念儿女,竟不能见,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锢,不能使其遂天伦之愿,亦大伤天和之事。故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

皇帝如此体贴,两位老圣人自然大喜,只是太上皇觉得如此不能尽意。

(第十六回)因此二位老圣人又下旨意,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竟大开方便之恩,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

这道旨意一下,轰动朝野。那些有女儿在宫中的全都欢呼踊跃。家中有条件的,已经开始选地方建别宫准备迎接贵人回家。

试想那妃嫔省亲乃是千古未有之大事,谁家不想拔得头筹?

但满朝文武听闻太上皇旨意,则顿时哗然。更有那糊涂的直接上表皇帝劝阻此事有违千年制度,从所未有。

此例一开必受后人指摘,说我朝竟如此乱为。

自古何曾有妃嫔回家之礼?如何维护皇家之尊严颜面。还请皇帝启奏太上皇收回成命,万不可于后世开此先例骂名。

皇帝见此奏书,勃然大怒,斥责其不孝不悌,不忠不义,敢歪曲太上皇体恤之心。遂将此人打了二十廷仗,革职逐出京城。

此人也不惧怕,惨笑说:太上皇仁心,却陷陛下于史书之诟病,万万使不得。

皇帝再怒,又加了二十廷仗,直听得打完了丢出才作罢。

至此虽有议论之言,却再无出头之人。那些女儿在宫中的各家便都开始跃跃欲试。

领头的贾家已经着手动工了。

正是: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以上故事或有虚构,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改编和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头条创作挑战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中从没出场的太上皇的两道旨意成了贾家催命符,贾家因此败亡
红楼梦:元宵节惊魂夜,女儿回家看望父母,竟要带着全家为她殉葬
皇权更替决定了《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兴衰
《红楼梦》真事隐:住在大明宫的太上皇是谁?他又为什么要退位
红楼梦中最聪明的政治家,妙计击溃富贵近百年的贾家
贾家从衰落到抄家,全因为遭到他的暗算,曹雪芹没有明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