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发现步数和死亡率的关系,60岁后别和步数较劲,这个范围挺好
userphoto

2023.01.21 河北

关注

尤其是对于61岁的张阿姨来说,平时自己每天没啥事干,就喜欢带着手机去刷刷步数,一万步已经是基础了,走得多的时候,还会达到两万步,然后每天截图发个朋友圈,等待别人的赞美。

在张阿姨刷步数几个月之后,张阿姨开始发现,自己的膝关节有点痛,但是除了刮风下雨外,张阿姨还是每天坚持刷满一万步数。又过了半个月,张阿姨的膝盖越来越疼,张阿姨终于忍不住了,选择到医院看病。

医生诊断后发现,张阿姨这是由于走路太多,导致膝关节磨损,形成了积液,所以才会出现膝关节疼痛的症状。

张阿姨很纳闷,不是说日行一万步可以强健体魄,走得越多,寿命越长,怎么自己这天天走的,还把膝盖给走坏了?

医生无奈地表示,走路走得多的人跟走路走得少的人相比,身体确实会更健康,但并不是走路走得越多,寿命就会越长,身体健康才是寿命越长的关键。在了解步数和死亡率的关系之前,我们先来说说,步行运动都有哪些好处?

一、步行运动都有哪些好处?

老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对于一些老人来说,上了年纪之后不好进行高强度的运动锻炼,只有步行这种比较简单的运动会更适合自己,那么步行运动都有哪些好处呢?

1)可以帮助减肥

步行运动,可以说是最简单的能帮助减肥的运动方法,大概每天只需要进行40-60分钟的步行时间,就能起到燃脂的效果,所以如果上班族想要减肥,但是平时都没有时间,可以选择在上班或者下班的时候步行。

2)可以帮助降血压

研究表明,坚持走路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想要起到降压效果的话,起码得快到这种程度,而且每天得进行30分钟的快走,散步这种程度是不能起到降压效果的。

老年人的膝关节会有一定程度的磨损,所以老年人尽量不要选择长时间快走这种运动模式,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

3)可以促进肠道蠕动

对于经常便秘的人而言,可以通过走路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运动之后也要记得补充水分。

除此之外,步行运动还能起到强健体魄,提高免疫力的效果。既然步行运动的好处这么多,那么步数跟死亡率之间真的有关系吗?

二、步数和死亡率真的有关系吗?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会觉得走路能走得更多,并且速度更快的人心肺能力会更强,所以寿命也会更长。而对于那些走几步路就喘的人来说,心肺能力不好,寿命也会更短。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单看步数就能反映出寿命的长短吗?

美国《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中,就曾经调查过步行跟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这次研究主要是针对1.8万名平均为72岁的老年妇女,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我们每天走一万步,那么死亡率可以降低15%。并且,该研究最后也表示,老年人如果想要保持身体健康,每天步行7500步的是最好的。

从这个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步数和死亡率确实是有关系的。很多人也就是看到了这个研究之后,才开始追求每天步行一万步,但这里面却忽略了很多关键性的点。

首先就是,单纯的步数,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运动强度。如果你每天的步数不多,这对于身体健康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就算你每天都走一万步,这也不能保证你的运动强度达标了,而且对于有些膝关节不好的中老年人来说,每天走一万步,反而会对膝关节有害,对健康无益处

其次,很多人在计算步数的时候,并不是单纯地统计一个时间段的步数,而是统计一天的步数。比如说我们在工作的时候,这一天当中,我们可能会去厕所、打印文件、买便当等等,这些事情都需要我们通过走路才能做到。而这些行走的强度都很低,基本也只是走了一小会,走姿和站姿都处于一种很放松的状态,等到了晚上一看,自己已经走了一万步了,但这里的一万步中,可能只有几千步是比较有效的,其中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锻炼,并不会对健康有益。

所以说,统计步数只能算出你每天的步行量,并不能算出你每天的运动强度,单纯看步数,不看强度,对于身体健康的意义并不大

知道了走路的强度之后,我们再来说说,我们要如何判断走路的强度呢?

可以通过步频来判断。步频,指的就是在一分钟之内,自己走了多少步,通过步频我们可以很好地看出自己的走路强度。医生建议,要想保持身体健康,一周有5天,每天都得保持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用步频来表示的话,即每分钟110步以上,130步以下(4.8km/h-6.4km/h)。因此,我们可以大概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每分钟110步以上,运动强度才达标。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个运动强度的,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千万不要跟张阿姨一样,每天刷个一万步,这是完全没必要的,这样反而会对身体健康有害。

三、60岁后别和步数较劲,这个范围挺好

60岁以上的老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有时间就多走一会,强度以感觉呼吸、心跳有点加快,微微出汗为准。同时,在走路的时候,老年人步伐不宜过快,讲究步伐匀称,一分钟最好不要超过60步,走路的时候步子也不要跨得太大,千万不要超过60厘米。

除此之外,每天步行多少,也很关键。

《柳叶刀》上面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文章表示,60岁是一个走路步数的分水岭,如果年龄已经超过了60岁,每天走6000到8000步是最好的。刚刚我们上面说到的《JAMA NETWORK OPEN》杂志也说过,老年人每天步行7500步最合适。所以老年人在进行步行运动的时候,千万不要强求一万步,只要在6000到8000这个区间,都可以

还有老年人走路的姿势、场地也都很重要,因此,在老年人走路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暴走:

跟青少年人相比,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都在退化,半月板也因为用了几十年而受到了磨损,如果在这个时候还经常进行暴走运动,半月板的磨损程度会加深,关节软骨也会受到损伤。我们本文的事例张阿姨,就是因为经常暴走,才导致膝关节不适,所以老年人步行运动千万不要过于激烈,如果在步行的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的感觉,都要及时停止。

2.注意场地:

老年人在进行步行运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场地,要选择路况比较好、宽敞、障碍物少和人比较少的地方步行,并且最好要拉上一两个好友一起去,如果出现什么问题,还能及时有人照顾。同时,恶劣天气、身体欠佳的时候,都不要进行步行运动。

在运动的时候,也要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鞋,这样可以更好地缓解走路时地面带来的反作用力,还能保护膝盖。运动姿势也要额外注意下,如果姿势不到位,对膝盖的伤害也很大,所以建议老年人在进行步行运动之前,都好好看看网上的走路姿势讲解。

3.注意量力而行:

老年人在进行运动的时候,不要光想着步数和运动时间,千万不能有攀比的想法,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应该要注意量力而行,大概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步行运动即可,不要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搞垮自己的膝盖,这样反而是得不偿失。

4.糖尿病患者并不适合:

糖尿病和患有心血管疾病或关节疾病的人群,走路的量与速度都需要低于普通的健康人群,并且糖尿病有一个很严重的并发症,叫糖尿病足,如果长时间进行不适合自己的运动,很有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足,严重时还需要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并不适合长时间的步行运动,最好在医生建议下进行科学的锻炼。

运动对健康有益,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是,过度运动并不能给身体带来任何好处。就像张阿姨一样,虽然她每天都走1万-2万步,但是最终她却因为过度进行步行运动而导致关节磨损,所以说,运动最重要的,是要量力而行。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而言,一味地追求数据,这是行不通的,只有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并且懂得量力而行,才能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不然只会出现搞垮身体的情况。

同时,大家在运动的时候,也要讲究运动频率,没有必要天天运动,大概每周进行3到4次运动就可以了。身体出现任何不适症状的时候,都要及时停止运动,如果不适症状持续不能缓解,就可以考虑到医院找医生检查,千万不要一直拖,拖到最后反而会加重病情,得不偿失。

运动的时候也要注意姿势和场地,步行运动的时候步子也不要迈得太大,以免扭伤脚踝。运动之后要注意按摩放松,这样可以减少运动后的酸痛和疲惫感。

如果自己已经到了60岁,或者家里有60岁以上的老人,那么在运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像张阿姨一样,养生的方式多种多样,没必要就死盯着日行一万步。

参考文献:

[1]包元. 方法不对, 这样走路锻炼等于白走[J].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 2020(10):2.

[2]贺琳. 怎样走路才算锻炼[J]. 解放军健康, 2017(1):34-35.

[3]刘涛. '走路降压'的锻炼[J]. 20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路是老年人最适合的运动之一,掌握5个要点,合理锻炼更健康
老年人锻炼小心三大“陷阱”,避开方能延缓退变提高膝关节寿命
研究发现步数和死亡率的关系,上了年纪别和步数较劲,看完涨知识
120万研究数据,最佳运动竟是它!还不赶紧动起来~
《柳叶刀》证实:一种运动能降低47%死亡率,但不是跑步和游泳!
步数和寿命的关系被发现?想长寿,每天多少步最好?研究给出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