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兔子还小的怪兽鼷鹿,下水会冻僵,云南为它修建专用大桥

云南西双版纳的雨林深处,架设在低矮树杆处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一只长着一对大眼睛的怪兽小精灵。

怪兽个头很小,跟兔子差不多。圆滚滚胖乎乎的身体下面,插着4根比铅笔还细的笔直长腿。看上去,就像一个土豆,下面扎着4根竹签。

怪兽小脸尖尖像老鼠,脚上却像鹿一样长着蹄子,这是地球上个头最小的有蹄类动物,当地人管它叫鼠鹿。

不要小瞧了这只像老鼠的有蹄怪兽,鼠鹿是一个很古老的珍稀物种,在它身上,烙刻着偶蹄目动物4000多万年前的原始痕迹。鼠鹿在生物演化史上的研究价值,比其他大型的鹿、羊、牛都要高出很多。

关于鼠鹿的秘密,我们从头说起。

个头最小的偶蹄目

鼠鹿,学名叫鼷(xī)鹿,它既不是鼠,也不是鹿,属于单独一个科:鼷鹿科。

鼷鹿,偶蹄目反刍类动物,牛、羊、鹿、河马都是它的远房亲戚。

鼷鹿科中,一共有38亚种,每一种的个头都很小。鼷鹿分布在东南亚和非洲地带,我国只在西双版纳的一小片区域里才有,数量不到1000,比大熊猫的数量还要稀少。西双版纳出现的这只鼷鹿,学名是威氏小鼷鹿,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成年威氏小鼷鹿肩高20厘米,身长40~55厘米,体重1.3~2公斤,比一只母鸡还要小一圈。大眼睛、细长腿,外形像梅花鹿的幼崽,但是鼷鹿缺少标志性的鹿角。雄性鼷鹿有一对伸出嘴巴的“獠牙”,尖尖的犬齿像吸血鬼。不过鼷鹿的獠牙跟赤麂的一样,只是装装样子,缺少捕猎的战斗力,鼷鹿既不吸血也不吃肉,只在地上捡点青草、树叶和掉落的果实吃。

有一对像赤麂一样的獠牙,跑路时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的鼷鹿,还有个名字叫“小跳麂”。

跟其他反刍类动物一样,鼷鹿吃东西时,也会先把食物吞下,然后再找个安全的地方,重新反刍咀嚼,再行消化。我们熟悉的反刍动物牛羊鹿,有4个胃袋: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瘤胃是一个发酵罐,里面有很多帮助消化的微生物。食物在瘤胃内经微生物发酵后,约50%的粗纤维可以被消化。网胃和瓣胃有过滤和浓缩的作用,皱胃是唯一一个分泌消化液的真正的胃。鼷鹿没有4个胃,它只有3个,跟骆驼一样,缺少瓣胃。

说到偶蹄目动物的多个胃袋,多说几句,这是偶蹄目动物打败奇蹄目动物的致胜良器。现存有蹄类动物中,奇蹄目只占10%,以马和犀牛为代表,剩下90%的种类都是偶蹄目。但在4000万年前,情形并非如此。

4000万年前,地球上覆盖着厚实的森林,原始的奇蹄目动物体型比偶蹄目更加高大,能吃到树木上的嫩芽、花朵和果实。原始的偶蹄目动物个头小,外形跟现在的鼷鹿类似。它吃不到高层食物,只能在地上捡点纤维素含量很高的草本植物吃。纤维素很难消化,偶蹄动物进化出二次消化纤维素的反刍大法。

随着时间流逝,地球环境剧烈变化,天气变得越来越干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下降。大片大片的森林开始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广袤的草原。以草本植物为食的偶蹄动物,更加适应变化的环境,逐渐繁荣发展,打败了曾经兴盛一时的奇蹄动物。

在偶蹄目动物中,鼷鹿介于骆驼科和鹿科之间。在反刍亚目中,鼷鹿是最古老的原始物种。鼷鹿保持着偶蹄目的很多原始特性,更多特征类似于非反刍动物,它是连接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之间的纽带。在研究偶蹄动物的起源发展方面,鼷鹿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威氏小鼷鹿

38种鼷鹿中,个头最大的是生活在非洲的水鼷鹿。最大的水鼷鹿体重超过10公斤,肩高35厘米,身长80厘米,它有一项特殊逃命技能:憋气潜水。遇到天敌时,水鼷鹿往水里一跳,憋着气在水底行走,逃过天敌的追踪,它一口气能憋5分钟以上。

可惜并不是所有的鼷鹿都有潜水逃命的技能,我国的威氏小鼷鹿就不会这招。

威氏小鼷鹿个头小,体力弱,天敌很多。丛林里的猫科动物,树梢上的鸟类,还有地上的蜥蜴和蛇类,都会捕食鼷鹿。为了躲避天敌,小鼷鹿通常在夜晚和光线暗淡的黄昏出行。

小鼷鹿生性机警,动作敏捷,善于隐蔽,生活在靠近水源,低海拔的热带丛林里。它吃得很杂,主要以掉落在地上的无花果、刺桐花和炮仗花的果实为食,有时也会吃大豆叶、红薯叶,甚至还会吃蘑菇。

除了不挑食之外,小鼷鹿还有一个特长,它有一份强悍的繁殖力,能一年不停地怀孕产仔。鼷鹿孕期4个月,一年能生育3。小鼷鹿是独居动物,通常一胎产一崽。幼崽生下来30分钟内就能站立,8到12周后断奶。雌性鼷鹿在产崽之后的2天内,又能怀孕。它可以一边怀孕,一边哺乳喂养宝宝。

总结

虽然威氏小鼷鹿不挑食,繁殖力也很强,但是它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生存并不占优。在我国,小鼷鹿只分布在西双版纳的勐腊、尚勇、勐远等少数几个地方,覆盖面积不足100平方公里,数量不到1000

跟个头比较大的非洲水鼷鹿相比,我国的威氏小鼷鹿个头小,身体弱,更怕冷。它下水也能游泳,但是从水里上岸后,会冻得瑟瑟发抖、卧地不起,往往要等过了半小时,身体回暖后才能活动。所以小鼷鹿很怕水,轻易不下水。

2006,西双版纳在南腊河的上游区域修建一座大型水库。水库蓄水之后,水位淹没到674海拔线,而小鼷鹿恰好就生活在600~700米海拔处的丛林里。小鼷鹿生活的区域里,不仅大片土地将被淹没,还会出现将整片丛林分割开的河道。为了解决水库引起的区域割据现象,鼷鹿保护中心专门给小鼷鹿搭了一座过水通行的水泥桥。桥高5.5米,宽6米,长29米,上面铺上泥土,种上植物,模拟自然环境。

10多年过去了,有多少只小鼷鹿穿越过专门架设的水泥桥?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不过,在水库周围丛林里架设的红外相机里,人们依然能时不时看见小鼷鹿的身影。

好了,鼷鹿的秘密先聊到这儿。

关注法兰西is培根,为你讲解自然界的秘密,下期见。


参考资料:

1、Temperature regulation in the smallest ungulate, the lesser mouse deer (Tragulus javanicu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哺乳纲动物之有蹄类动物
长着两颗獠牙的鹿,却无法保护还在繁育期的小獐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鼷鹿
明明是头猪,非要说成鹿!也许很多人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猪
世界上最为奇特的动物之一——鹿豚
地球上长相最怪异的4种动物,采雾器的发明跟第四种动物有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