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朝时期,辍朝制度的内容是什么?与唐朝的辍朝制度有什么不同?

根据《辽史》、《契丹国志》和碑刻资料的记载,辽朝的辍朝亦可以分成因人辍朝和因事辍朝两类。在因人而辍朝的种类中,又可以分为因人去世而辍朝,即因丧而辍朝和因病而辍朝两类。在因丧而辍朝中,既有契丹皇帝为皇亲国戚、大臣去世而辍朝,也有为外国君主去世而辍朝。

首先,因帝和后妃丧而辍朝。皇帝和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和妃子去世后,新皇或在位皇帝因丧而停止上朝处理政务,以示哀痛和缅怀之意。其中,皇帝去世又可称大行丧。由于《辽史》缺漏较多,故关于大行丧,新皇帝辍朝的记载不多。

为妃子去世而辍朝,在《辽史》中有一例,天祚皇帝的外祖母梁国太妃去世后,“仆闻,上哭之恸,素服辍停(亭)朝三日”。其次,辽朝皇帝也会为一些重要的皇室成员辍朝。耶律隆庆﹑耶律宗愿和耶律弘世等,这三人去世后皇帝都为其辍朝七日,据现存可考的史料记载,此为辽朝历史上最高规格的辍朝之礼。

他们生前的最高爵位分别为秦晋国王、混同郡王和秦越国王,据王曾瑜先生考证,辽爵计十四阶,以两字国王为最高,耶律隆庆、耶律弘世皆如是,他们去世后享有最高规格的辍朝之礼亦在情理之中;耶律宗愿以郡王身份而享两字国王的辍朝待遇,可能是圣宗皇帝痛失爱子,为之变礼也未可知。这三人都是在圣宗朝以后去世,当时辽朝的辍朝制度已经趋于完备,因而关于辍朝的相关记载也就多了起来。

除了皇室成员以外,一些蕃汉大臣去世时,皇帝为了表示哀痛、缅怀和尊重,也要罢朝停止处理政务。根据《辽史》和碑刻资料,皇帝为之辍朝的著名契丹官员有耶律曷鲁、耶律屋质、萧挞凛、萧海璃、萧惠、耶律仁先、萧福延等。耶律曷鲁是太祖阿保机的心腹,辅佐阿保机“变家为国”,官至于越,病逝时阿保机为其辍朝三日,为有史记载的辽朝皇帝第一个为之辍朝的官员。

他国君主是指包括辽朝属国君主在内的君主,他们去世后,辽朝皇帝也会为其辍朝,以示哀悼和纪念。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曾发生大规模的战事,两国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和平共处。当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召集蕃汉大臣为之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虽未明确有辍朝的记载,但辽圣宗、辽兴宗崩逝后,宋朝都曾为其辍朝七天,辽朝出于外交礼节,为宋朝皇帝辍朝是必然的,加之辽为后晋石敬瑭辍朝七日,那它为宋朝大行皇帝辍朝至少应为七天。

遇有大臣生病,契丹皇帝有时也会有辍朝之举。《辽史》载,穆宗应历十七年(967年)“秋八月辛酉,……以政事令阿不底病亟,不受贺”。因为阿不底此人在《辽史》中无传,关于他的生平记载也仅为寥寥数语,只记载了他“好贿”,与耶律女里相善,更何况穆宗在位期间经常不上朝处理政务,因而皇帝为生病大臣辍朝这种情况比较有偶然性。

此外,一些对皇帝比较重要的人生病,也会引起重视,如皇太后。神册四年(919年)九月,太祖阿保机出征乌古部,“道闻皇太后不豫,一日驰六百里还,侍太后,病间,复还军中”;又兴宗重熙十六年(1047年)“夏四月乙巳朔,皇太后不豫,上驰往视疾。丙午,皇太后愈,复如黑水泺。”这两条史料都载有两位皇帝侍奉生病的母亲,期间因故不上朝也是可能的。

唐朝皇帝在遇有暑寒雨雪天气,或出现特殊天象,或举行祭祀活动等情况时,都会因故辍朝。这类辍朝的出现偶然性比较大。辽朝皇帝也同样如此,除了因遇有丧事而辍朝外,还有很多特殊情况也要辍朝,即所谓因事辍朝。

第一,逢有重大节日、重要节气,因举行宴饮等,出现辍朝。

第二,举行藏阄仪时辍朝。第三,遇有战事时也辍朝。狩猎在辽人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辽帝的行猎活动尤其集中在“春水”“秋山”期间。当遇有雨雪等特殊天气时,皇帝常因此暂停狩猎活动。

辍朝制度在古代不仅是朝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属于礼制的范畴。上文提及唐朝辍朝的相关事宜由太常寺负责,根据《辽史》中的记载,辽朝掌管礼仪的官署为:北面朝官中有敌烈麻都司,“掌礼仪”,长官敌烈麻都,下设总知朝廷礼仪、总礼仪事等;南面朝官中有六部中的礼部和太常寺等。

由于《辽史》的《百官志》是元朝末年史臣在金陈大任的《辽史》和耶律俨的《皇朝实录》基础上编纂的,疏略很多,尤其南面官部分是根据《辽史》纪传中所见的汉制官称排列而成的,因此,辽朝的南面官具体情况如何,一直是一个谜团。很多学者都曾对《辽史》的编修及辽朝官制进行过研究,但很多南面官仍有分歧。

王曾瑜先生根据面世的辽代碑刻资料,结合宋人的记载,曾对辽朝官员的实职和虚衔进行了研究。他指出:“辽朝确无三省六部体制,六部尚书、侍郎、郎中和员外郎全属虚衔”,文官虚衔“大致是沿用原唐朝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秘书省、殿中省、诸寺、监等的职事官名”,“辽朝之大卿、少卿、大监和少监一般属文官虚衔”,只有“大理寺乃是辽朝在诸寺、监中唯一予以保留的刑法职能机构”。

就是说在《百官志》“南面朝官”中与礼仪相关的六部中的礼部和太常寺等官署是不存在的。他认为辽朝取代原属于礼部、太常寺的职能机构是“随驾太常礼院”。因为辽朝是“官属随帐”,即中央官府的官员和衙署跟随皇帝四季迁徙捺钵,故所谓“随驾太常礼院”就是跟随皇帝迁徙的太常礼院。但是“太常礼院”在《辽史》的《百官志》中并没有记载,其只出现于辽代的碑刻中,说明在辽朝是确实存在的。

由于相关史料匮乏,目前尚不能确定辽朝何时开始设置“随驾太常礼院”。那么,在《辽史》的《礼志五》和《乐志》中出现的太常卿等属于原唐朝太常寺的属官,其性质当和在辽朝各种礼仪中与太常卿同时出现的侍中一样,是属于跟随皇帝四时捺钵官员的虚衔。

因辽朝的辍朝制度源自中原汉制,故主掌辍朝礼仪的不会是属于北面朝官中主掌礼仪的“敌烈麻都司”,而应为“随驾太常礼院”,《礼志》和《乐志》中出现的“太常博士”,当为“随驾太常礼院”的属官。因为唐朝主管辍朝礼仪的是太常寺,五代诸朝为太常礼院,而辽朝无太常寺之设,而有“随驾太常礼院”,因此,如果从主管辍朝的官署名称来看,辽朝的辍朝制度确实直接继承于五代。

据《辽史》的《礼志》规定,“北面主事以下随驾诸司为武官。馆、阁、大理寺,堂后以下,御史台、随驾贤员、令史、司天台、翰林、医官院为文官”,因太常礼院和太常博士属于汉制的汉官,故这些属于太常礼院的太常博士与大理寺、医官院的官员一样,当属于文官之列。“随驾太常礼院”官署名称,体现了辽朝蕃汉兼容的官制特色,也反映了辽朝既不是一个纯粹的行国(游牧政权),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城国(农耕政权),而是一个“行国”和“城国”兼有的政权。

由于辽朝是游牧契丹人在北迁汉人的帮助下建立的,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统治政策,在实行草原旧制的同时,也吸收和借鉴中原汉制,逐渐形成所谓“第三文化”——契丹辽文化。作为近承五代后梁,远袭唐朝的辽朝辍朝制度,就是这样的一种蕃汉兼容的制度,与唐朝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

第一,由于契丹皇帝仍然保持传统的游牧渔猎生活,一年四时捺钵,春捺钵钩鱼捕鹅雁,秋捺钵入山狩猎,不处理政务;只在夏捺钵和冬捺钵时,才召集北、南臣僚,举行大政会议,因此,辽朝的辍朝之举多出现在夏季和冬季,这是与中原王朝最大的不同。

第二,辽朝太后有辍朝之举。一般情况下,在老皇帝崩逝后,新皇帝即位之前,甚至在新皇帝亲政之前,辽朝太后一般要“摄政”、“称制,权决军国事”。应天太后述律平、承天太后萧绰、钦哀皇太后萧耨斤、北辽的萧德妃以及西辽耶律大石的感天皇后塔不烟等都曾“称制”处理国事,故在“称制”期间,太后会有辍朝之举。如承天太后萧绰在荆王耶律道隐薨后,辍朝三日;萧挞凛中宋兵伏弩伤重身亡后,萧绰辍朝五日。

第三,辽朝皇帝因个人原因而出现辍朝时,多是因醉酒或宴饮,唐朝皇帝则多是由于身体状况欠佳,这二者虽然类似,却也不尽相同。如辽穆宗就多次因醉酒而不视朝。这可能与契丹人的生活习惯以及塞北苦寒的天气有关。但这类因醉酒而辍朝对辽朝统治十分不利,故穆宗后的辽朝诸帝吸取了教训,已经基本上看不到这类辍朝例子发生。

第四,在因丧辍朝的天数上,辽朝与唐朝有异。如宗室子弟去世后,唐朝皇帝多是辍朝三天,而辽朝皇帝多增为七天。如景宗次子耶律隆庆死后,圣宗辍朝七天。圣宗子耶律宗愿曾担任辽建雄军节度使、中京留守、北大王、上京留守等职,兴宗闻其讣告,“震悼至恸,辍朝七日”。兴宗第三子耶律弘世,道宗的亲弟弟,去世后道宗为其辍朝七天。

当然也有辍朝三日和五日的,耶律道隐是人皇王耶律倍第五子,世宗的异母弟,先后封蜀王、荆王,历任上京留守、南京留守等职,病重时承天太后曾亲自探视,统和元年去世后,承天太后为其辍朝三日。景宗第三子耶律隆裕,历郑王、吴王、楚王、齐王,统和年间伐宋,其留守京师,拜西南面招讨使,圣宗为其辍朝五日;在为他国君主丧方面,唐朝皇帝辍朝时间一般为三日,辽朝皇帝则增为七天。

第五,辽朝虽继承了唐、五代的节度使辍朝制度,但又有明显的区别。这是由于辽朝的节度使与中原唐、五代并非完全一样,既有实职,如节度使州的长官,也有遥领虚衔,如辽朝宗室成员多授节度使类的武官,因而辽朝以节度使为辍朝对象者,同时也是宗室成员,为其辍朝还是从宗室角度来考虑的。耶律宗政、耶律宗允二人都是秦晋国王耶律隆庆的儿子,分别官至武定军节度使,去世后,圣宗为其辍视朝五日。

第六,辽朝皇帝为之辍朝者以契丹人居多数,而契丹人中又以皇族耶律氏为多。仅据《辽史》和碑刻资料所统计的辍朝事例可知,辽朝契丹皇帝为之辍朝者,契丹人19人,汉人5人。在契丹人中,皇族耶律氏14人,后族萧氏5人。反映了辽朝是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契丹人在辽朝是统治民族,皇族耶律氏在契丹人中的势力最为强大。

总之,辽朝辍朝制度与中原唐朝相比,之所以有如此鲜明的特点,主要在于辽朝是游牧的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实行“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呈现出“行城兼有”的复杂社会面貌,致使草原旧制和中原汉制在新的环境下相互影响,从而出现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本来属于汉制的辍朝制度,不但实行于汉官,也实行于契丹等蕃官,这是辽朝契丹人汉化的一个具体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辽史》“故事”中的诸制流变
全文阅读
这个与北宋并立的草原帝国,到底有多强大?看契丹族的逆袭之路
辽朝官制
中国历朝历代文化及服饰变迁——五代十国之后晋
《天龙》里没有的契丹礼仪:祭山仪和瑟瑟仪是什么?别望文生义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