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话元代色目侍卫亲军的头牌战力——阿速军

阿速军是元代的色目侍卫亲军之一,元代的色目侍卫亲军大约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元廷将“诸国人之勇悍者,聚为亲军宿卫,而以其人名曰钦察卫、康里卫、阿速卫、唐兀卫”,将编在诸蒙古军和一些区域的色目人集中编组成军,直属于元廷,而这些由色目人组成的卫军被通称为色目军,直至元末,元代设立了13个色目卫军机构,其中属钦察卫和阿速卫战力最强,而论冲锋陷阵之勇猛,阿速军则超过钦察军,是色目侍卫亲军的头牌战力,下面我就来说说这阿速军。

《经世大典》

‬与“大蒙古国”之缘起

阿速亦称阿兰,在秦汉和秦汉之后的史书中又称奄蔡、阿兰聊等,元朝时期始名“阿速”。阿速部本是居住于北高加索的伊朗人,信仰东正教,与拜占庭、谷儿只(格鲁吉亚)、斡罗思关系密切。

其与蒙古第一次接触,是在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讨伐西域花剌子模那会。1220年,成吉思汗命大将速不台、哲别率军3万追杀摩诃末苏丹,山穷水尽的摩诃末被逼到里海的一座岛病死,但是速不台、哲别的征伐行动并没有随着他的死去而停止,而是继续抄略波斯中西部各地。在1222年春,攻入谷儿只等地,越过太和岭(高加索山脉),进入阿速、钦察之地。据《史集》记载,面对来势汹汹的蒙古军,阿速人和钦察人联合抵抗,一时双方相持不下,蒙古人遂使用离间计,居然策反了钦察人,阿速人被钦察人所卖,独臂难支,被蒙古军击败屠戮,随后蒙古国再次大败钦察和斡罗斯联军,东返蒙古本部。

《史集》

阿速人最后被蒙古征服还是在“大蒙古国”第二次西征时期。1235年,窝阔台汗派术赤之子拔都率领10余万军队西征,在征讨斡罗斯等处之后,蒙哥(就是忽必烈的哥哥,“大蒙古国”第四任大汗)于1239年率师来到阿速部的首府蔑怯思城,这场战役备极艰难,蒙古军在围困3月之久后才破城,“蒙哥率师围阿速蔑怯思城,阅三月,拔之”。阿速部部主杭忽思率众归降,窝阔台赐名拔都儿,给以金符,让他继续统治部民,与其长子阿塔赤随蒙古军征伐,后阿塔赤入怯薛,杭忽思在归国途中遇敌袭身亡,平叛后由杭忽思次子按法普主政阿速部,继续为蒙元效力。

‬左、右阿速卫的建立以及人数编制

根据《元史》记载,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其于至元九年,“初立阿速拔都达鲁花赤,后招集阿速正军三千余名,复选阿速揭只揭了温怯薛丹军七百人,扈从车驾,掌宿卫城禁,兼营潮河、苏沽两川屯田,并供给军储备”。在至元二十三年,统率此军的阿塔赤和也烈拔都儿南攻镇巢,损失巨大,被整改入前、后二卫。至大二年,立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司,此右阿速卫之始。

《元史》

而左阿速卫兵员来源不明,《元史》也交待的相当不清楚,根据《元史》阿速部族将领的列传推测,大概是来自于分散在蒙古军中的阿速人统合整编而成,如阿速将领捏古剌之传记,其子阿塔赤就是左阿速卫千户,还有阿速将领阿儿思兰,其子孙也在左阿速卫任官,其军队来源极有可能是来自蒙古军中阿速将领的部属。

《元史》中《捏古剌传》和《阿儿思兰传》

至于其编制人数《元史》并未提及,这很有可能是元代对重要禁军数量隐瞒所至,故史籍不见记载,“以兵籍系军机重务,汉人不阅其数。虽枢密近臣职专军旅者,惟长官一二人知之。故有国百年,而内外兵数之多寡,人莫知之者”

《元史》

但是阿速军的人数可以根据史籍略作推测,《元典章·定夺军官品级》记载,凡是“上万户府,七千军之上。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副万户一员。——前件,达鲁花赤、万户俱作正三品、虎符,副万户作从三品、虎符”。注意划线部分,统辖7000到10000人的上万户府的达鲁花赤官职是正三品。

《元典章》

而根据《元史·百官二》部分记载,统辖左、右阿速卫的达鲁花赤官品正是正三品。由此可以推测出,左、右阿速卫的级别相当于上万户府,两卫的人数加起来应该是在14000人到20000人这个区间。

《元史》中右阿速卫编制记载,这千户和百户比例相当诡异,是不是《元史》抄写《经世大典》的时候抄错了?

‬猛将辈出,忠勇有加

阿速部被蒙古征服之后,大量阿速人被迁至中土,阿速上层多因骁勇善战而为武将率领阿速军为“大蒙古国”以及后来的元朝南征北战,功勋卓著。

以阿速部部主杭忽思家族为例,其长子阿塔赤随蒙哥汗入四川攻宋,在钓鱼城与南宋作战有功,获得蒙哥汗亲自赐酒赏赐,“帝亲饮以酒,赏以白金”,在蒙哥汗死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阿塔赤同阿里不哥部队作战,“率先赴敌,矢及其腹,不惧”,受到忽必烈嘉奖,召入宿卫。其后又参与镇压李璮叛乱,“身二十余战,累功授金符千户”。至元五年起开始参与征讨南宋。至元十一年,戍军镇巢,被南宋降将醉酒杀死。

其子伯答尔又参与平定西北宗王昔里吉叛乱,连续击败并活捉响应昔里吉叛乱的只儿瓦台。后又驻军漠北,继续与叛军交战,攻伐叛军所据城寨之时,伯答尔作战勇猛,“矢中右股”毫无惧色。在至元二十年,积功定远大见过、后卫亲军都指挥使,兼领阿速军,为阿速拔都达鲁花赤。

《元史·杭忽思传》

除了杭忽思家族,还有其他阿速部名将,如也烈拔都儿和玉哇失父子也是战功卓著。尤其是玉哇失,现在至元二十四年镇压乃颜之乱,连续几百叛军。又在元成宗时期随宗王海山(后来的元武宗)出镇漠北,击败海都军,援救出被海都围困的元军,元成宗对其非常欣赏,夸奖道:“今日大丈夫之事,舍玉哇失其谁能之,纵以黄金包其身,犹未足以厌朕志。”,后为镇国上将军。

《元史》

可以这么说,阿速部将领参与征伐南宋、平李璮、定乃颜、御海都,可谓是功绩卓著,展现了对元王朝的忠诚和极强的战斗力。

‬承平日久,腐化堕落

到元朝末年,随着政局腐化,元军也不可避免的,以往表现彪悍的两支色目卫军——钦察卫和阿速卫居然没一个能打的,碰上农民军竟然全变成了长腿将军。至正十一年,枢密院同知赫厮、秃赤二人率阿速军与红巾军作战,见到红巾军势大,居然口喊“阿卜(快跑)”,直接逃逸,留下了千古笑柄。

《庚申外史》

至正十四年,元军在高邮攻伐张士诚,关键死了元军统帅脱脱被陷害去职,元军军心浮动,直接大乱,元将纳速剌丁麾下的阿速军直接逃走,导致纳剌速丁与三个儿子全部战死。很显然阿速军的战斗力早已腐化的惨不忍睹。

《元史》

直到元朝被明太祖朱元璋所灭,不少阿速人也和元廷迁至草原融入了蒙古部落当中。

综上所述,阿速人在被蒙古征服之后为“大蒙古国”和元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是色目侍卫亲军的战力担当,而在元末由于腐化太甚,导致了其战斗力的低下,几至不堪一击,随着元王朝的灭亡,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引用文献:《元史》、《元典章》、《经世大典》、《庚申外史》、《史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兵制20-元朝兵制
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终极武器——怯薛军!
元史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十九  ○杭忽思 ○步鲁合答
屈文军:元太宗时期大蒙古国对汉地治理中的“画境”制度
元朝九品十八阶官职体系:官制框架融合了蒙古的部落制和汉人的九品十八阶官制
历史故事——元朝再次沦入权臣当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