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樊胜美悲剧的根源,被2023拿诺奖的性别经济学家讲明白了

为优秀女学者点赞!

宝子们看到新闻没,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经济学家Claudia Goldin(克劳迪娅·戈尔丁)

以表彰她“推动了我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的理解”。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当天发表的新闻公报中还说,戈尔丁首次全面梳理了几个世纪以来女性的收入和劳动力市场参与情况。

她的研究揭示了这些变化的原因,以及劳动力市场中仍然存在性别差距的主要根源。

这次颁奖,让戈尔丁成为继2009年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和2019年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女性经济学家。

她获得诺奖的意义还远不止这些,因为戈尔丁不仅是女性经济学家,研究的领域还是性别经济学

在这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获奖项目有:计量学、银行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拍卖理论的提升等啥都有,但和女性直接相关的,并不多。

这次她带领性别经济学获奖,不仅是荣耀,还打破诺奖记录,是一位带领人们了解女性劳动力对经济所作贡献的先锋学者。

或许有的宝子们对性别经济学还不是很了解,羊正好借这个机会来和大家聊聊。

从康奈尔到芝加哥

戈尔丁的研究之路

戈尔丁194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72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她先后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教授。

并在1990年加入哈佛大学成为哈佛大学经济系首位终身教授。

同时她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兼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美国经济项目发展总监。

在调研这些课题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经济学家们研究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一直忽略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女性参与就业的巨大演变。

在女性就业情况的研究中,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研究的又是单身女性的就业情况,忽略了有家庭的,较为年长的已婚妇女的就业研究。

在这个发现的带领下,她去图书馆和档案馆寻找资料,查看美国近200年来女性就业情况的演变,并且写下《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的经济史》。

这一查,让她发现了更多问题,譬如为什么女性的薪酬计算方式更可能是计件工资?为什么女性赚的钱会被父母拿走?家务劳动是如何影响女性就业的?

她下定决心,要把这些关于女性的就业课题研究清楚,通过自己的采访,查阅资料,她总结出来历史上女性的就业演变受两个因素影响最大:

第一是避孕药的发明;第二是教育投资的多少。

这两个因素如今看来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女性的最终学历,以及婚后后续生育、做家务的情况都会影响到她们的就业。

但当时大众,尤其是普通女性,很难意识到这一点,有觉察到这个问题的女性学者提出异议,还会被故意忽略。

在戈尔丁之前,她的老师,玛格丽特·吉尔平·里德女士就曾在博士论文《家庭生产经济学》中评估了女性在家庭中无偿劳动的价值。

但她试图向其他学者提出将女性的无偿工作纳入国民收入核算时,被当时的“国民生产总值之父”西蒙·库兹涅茨,同样也是诺奖获得者拒绝了。

当她听说老师的研究遭遇困难时,戈尔丁自己搭建了研究小组,并且邀请老师作为自己的小组成员。

戈尔丁决定继续研究下去,她希望女性付出的家务劳动和无常劳动可以被看到,希望影响女性就业的结构性问题被看到。

女性就业的路上

有无法命名的问题

基于数十年的开创性研究,戈尔丁出版了《事业还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已婚女性的生命周期》等研究著作。

来看看在这些书中戈尔丁提出的问题。

她指出,女性被歧视,如今依然是她们就业道路上遭遇到的主要阻碍,社会上会默认女性不适合做一些职业。

女性会遇到性骚扰,如果女性怀孕了,她们的晋升机会也会减少。

在这些常见的问题之外,她还发现了很多新的问题。

比如说很多人会觉得女性收入低是因为她们做了不赚钱的工作,类似前台这种,但戈尔丁指出,即使都是做前台,女性的收入也比男性低。

同样的工作,男人赚1美元,女人只能赚80美分。

如果女性选择了婚育,此后她们的职业生涯发生大逆转,收入降低。

通过分析海量美国雇主及其雇员的企业层面和人口普查数据,戈尔丁进一步发现,女性生育后遭受的收入下滑影响是持久性的。

戈尔丁指出,“即便在孩子出生15年后,夫妻间的收入差距仍然大于孩子出生之前…假如父母在孩子出生前收入相同,那么当孩子15岁时,丈夫的收入将比妻子多32%”。

而在现代生活中,工作和生活之间的界限降低,戈尔丁说这好比工作更加贪婪,工作时间更加灵活,很多需要照顾孩子的女性无法长时间在工作状态里,女性自然就会被岗位淘汰。

或者说夫妻为了家庭收益最大化,让女性独揽育儿任务,彻底断送她们的职业道路。

她指出现在的女性依然无法平衡家庭和事业,无论女人如何调整自己的人生节奏。

她还指出弱势女性的贫困问题。

高学历因为有能力居家工作,疫情后也可以维持就业和健康,低学历女性群体因为大量受雇于线下服务业,劳动参与率大幅下滑。

总结戈尔丁的研究成果,她指出男性的收入会是U型曲线的两侧,垂直分布,要么高要么低。

但女性收入更像是U的底部曲线,起伏很低,整体很低,汇聚在中间地带。

那么这就很难用所有的女人都不努力来解释了,而是所有女性,都在面临着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母职惩罚到教育投资

女性的困境是文化处境

古今中外,女性面临的就业难题大多趋同。

来看看中国女性学者的著作《中国妇女年鉴》。

文章指出,在关于重要会议上女性问题研究的论文只有73篇。

女性参与劳动的比例不是我们想象的一直在上升。

很多女性也面临着母职惩罚。

孩子、家务、老人,影响了她们的工作时间。

这些因素对女性就业影响都有吓人的客观数字。

与此同时,女性职场上遇到的困境一点没少。

行业歧视、收入差异。

且这种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

当然,性别经济的研究远不止于职业女性,女性本身就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她们的很多经济行为,和男性相比都是不平等的。

在母职惩罚之外,戈尔丁还提出,影响女性收入的最主要因素是她们所接受的教育投资有多少

譬如说,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女性所接受的用于再生产的资本是低于她的哥哥或者弟弟的

而造成这种资源性重男轻女的原因就是注重儿子才能传宗接代的父系社会文化。

但到了养儿防老的观念里,很多人又喜欢女孩,因为女孩是小棉袄,更方便自己依赖。

还有一种情况是,现代人有的说更喜欢生女孩,因为都觉得男孩需要买车买房,女孩不需要。

还有说女儿是招商银行,男的是建设银行,都是给女性的教育和再生产投资低的意思。

典型代表,电视剧《欢乐颂》中的樊胜美,投资低,赚钱给哥哥买房,被父母吸血。

在这样的资源倾斜下,女性很大可能接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并且她自己对于“努力就会有成就的信心”会不如男性。

同样是樊胜美,她在剧中做了好多年hr不敢跳槽没有涨薪,除了别无选择,也是信心不够的表现。

还有之前我们提到过的江浙沪独女好命究竟值不值得羡慕的话题,也有一种论调是,江浙沪独女拿到的只是家族消费型资源而不是生产性资源。

她们的好命更像是一种好女孩模板,这本质上也是家族内部的一种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

但实际上,男生女生的公平,只有在接受教育上的公平,接受工作报酬上的公平,以及继承权上的公平,即性别经济学的核心观点:女性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和利。

最后羊想说,看到性别经济崛起,希望女孩们越来越能看清这些真相。

不管是教育、婚姻、还是工作,希望女孩们都能拥有这些平等的机会,而不是某些洗脑包裹脑。

不管是选择单身还是生儿育女,家庭和职场一样,都要看好自己的权益不丢失。

拥有权益,才能人格独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晋诺奖得主戈尔丁:经济学家的侦探之路
为什么女性追求更平等权力时,对男性也更好?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戈尔丁:女性真的能实现事业与家庭“双丰收”吗?
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哈佛大学教授Claudia Goldin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什么让女性难以兼顾事业和家庭?
戈尔丁获诺奖颇富启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