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最忠诚的太监,敌军皇帝被他感动,并亲自为他撰写碑文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很非常重要的一。在这一年中,经过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和满清军队的两线作战,明朝终于扛不住了。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率军攻入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的煤山一个槐树上自缢了。

崇祯皇帝自缢

此时的崇祯是孤独的,因为平日那些他所器重的文臣武将没有一个人在他身边,都纷纷选择了逃跑或者投降。

但此时,他也不是孤独的,还有一个叫王承恩的太监追随他一起上吊而死,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

王承恩剧照

王承恩,河北邢台人,是明朝崇祯时期的太监,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很多人太了解这个职位,实际上在明朝中后期,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权力很大,很奏折、文书都是由他批复。

成为一个以掌印、秉笔太监为首脑的和内阁部院相对应的庞大的官僚机构。跟很多掌权的太监一样,王承恩也曾用自己的权力打击异己,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声望。

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选择不择手段。也正是因为如此,以明朝东林党为主的文臣,就经常与太监之间进行明争暗斗,直至明朝灭亡。

王承恩剧照

但就是这样一个被人唾骂的太监,却对皇帝极为的忠诚,远甩那些整天把“忠义”挂在嘴边的文臣几十条街。

在崇祯皇帝听说李自成攻进京城后,就让王承恩敲响紧急备用大钟,以召集官兵来保护皇帝的安全。王承恩都快把大钟敲破了,但那些平时满口仁义道德,朝廷上慷慨激昂评论国家事实的大臣们都没有出现。

也许崇祯太天真了,他还不知道那些饱读圣贤书的大臣们早已向李自成投降了,即使有极少数没有投降的,也早就带着家眷和银子逃出了京城,哪还有人过来保护他这个皇帝。

王承恩剧照

其实,王承恩也不是没机会逃走,或者投降于李自成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他没有,他选择了一条别的大臣都没有、也不敢选择的路,就是跟随他的主子崇祯皇帝上吊自杀。

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崇祯皇帝和世人,所谓的“忠义”并不是嘴上说说的,而是在你最无助、最孤独的时候是谁一直在你身边不离不弃,甚至愿意为你毫不犹豫地赴死。

很显然,王承恩做到了,若崇祯有灵,这也是对他的最大的安慰。

王承恩墓碑

满清入关后,顺治皇帝被太监王承恩对崇祯皇帝的忠义而感动,为他立碑,并亲自撰写了800字的碑文。

暂且抛开他所做的那些被称为“残害忠良”之事,单凭他“贞臣为主,捐躯以从”的行为来看,就秒杀明末时所有文臣武将,也堪称最忠诚的太监。

中华上下五千年,值得我辈去“看一看”说给百家听,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总有一些经典,值得回味。(微信号:17729769954),一个真正的聆听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崇祯身边为何没有“陆秀夫”
连载丨大明余晖(65):举棋不定的崇祯放弃了最后生机
【明朝末期,真的是“文臣人人可杀”吗?为何崇祯帝如此痛恨他们?】
崇祯有2次机会翻盘,都被大臣阻拦,“文臣皆可诛”我觉得很在理|明朝|明王朝|张居正|文臣
亡国前,崇祯皇帝写“文臣个个皆可杀”,为什么崇祯这么痛恨文臣
想不到大明朝也有如此忠诚的太监,竟陪着皇帝上吊而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