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太子进宫不下车, 守门官将其拦下要治罪, 逼得皇帝亲自脱帽陪罪

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制定了严格而繁琐的礼制,任何人都不能逾越,否则就是不敬之罪。在秦汉时期,皇宫和诸侯王宫有一道门,除了皇帝以外任何人都要下车下马,否则要引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这道门就是司马门。

《汉书·元帝纪》曰:“司马门者,宫之外门也。卫尉有八屯,卫候司马主卫士徼巡宿卫。每面各二司马,故谓宫之外门为司马门。”

可见,司马门为皇宫宫殿的正门(诸侯王或者帝王陵寝也可设司马门),高大雄伟,威武霸气,有三个拱形入口,一主两副,门口有兵士守卫,其官长曰“司马”,故称“司马门”,当时一共设置了八名司马。按照汉家制度,只有三种人可以从司马门入宫!

第一个当然是汉家天子,立日月旌旗,备六马,乘御辇,虎贲护卫,大显天下至尊之威仪。第二个,就是近枝诸侯王,他们朝拜天子的时候可以从司马门入宫,但是必须下车步行从侧门进宫,这已经是很高的荣誉了。第三个,就是天子大婚,皇后可以从此门入宫,有进无出。

如果违反了以上规定,那就是僭越之罪,搞不好是要杀头的!

汉朝的名臣张释之,在汉文帝时期曾经担任公车令,掌管宫门事宜。张释之执法如山,以公正不阿而闻名。有一次,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与梁王刘揖同乘一辆车入朝,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这两人依仗自己身份高贵而没有下车,径直驶了进去。守门的司马见是太子,当然是没敢言语,但张释之恰巧在此,立即上前追赶,拦下太子和梁王。

这还没完,他还以"过司马门不下车为不敬"的罪名,向汉文帝弹劾太子和梁王,要求皇帝对他们治罪。汉文帝很疼爱自己的这两个儿子,不想治罪,但张释之就是不答应。逼的皇帝没办法,甚至摘下自己的帽子向张释之陪罪。薄太后也知道了这件事,为化解僵局,老太后亲自下达特赦令,太子、梁王才得以被放行。

汉文帝剧照?

不过汉文帝倒是一个明君,他觉察到张释之的与众不同,不仅没给他穿小鞋,还任命他做了中大夫,毕竟有这样一位人物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啊。但汉景帝就不行了,对此事耿耿于怀,在他当上皇帝后,虽然没有当面责怪他,但一年后就将张释之贬为淮南王的国相。

汉景帝碰上个好爹,没出大事,但曹植就不行了。曹操虽然没当皇帝,但他的王宫宿卫比汉献帝的要严格多了,他的魏王宫也有司马门。《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记载:“(曹)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

临淄侯曹植凭借父亲的宠爱,私自开司马门出去,曹操大怒,处死了负责看守的公车令,从此曹植不再受宠,其他诸侯也都受到严格管束。

曹植

裴松之《三国志注》对此事也有过注解:本来曹操是很喜欢曹植的,曾经说过:“始者谓子建(曹植),儿中最可定大事。”但司马门事件之后,曹操却说:“自临淄侯植私出,开司马门至金门,令吾异目视此儿矣。”他还对所有的诸侯都产生了疑心,说:“从子建私开司马门来,吾都不复信诸侯也,恐吾适出,便复私出,故摄将行,不可恒使吾以谁为心腹也。”

曹操本有意立曹植为嗣子,但曹植“行驰道”、“开司马门”,令自己彻底失去了父亲的信任,终至失宠。擅开“司马门”这件事可不仅仅是礼仪的缺失,这牵扯到帝王的尊严,更涉及到帝王的安危,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兄弟相争 子孙遭罪(下) ——曹丕、曹植二人夺嫡的恶果
揭秘三国|曹丕如何当上皇帝
【秋雨轩品三国】曹植争太子最终失败竟因笑曹彰黄胡须
曹操如何教育25个儿子?用的是这八个字
知人与自知--曹植的硬伤
以才华之光驱散命运的阴霾——读《曹植传》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