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中国古代帝皇们穿的龙袍都是一身黄灿灿绣满龙的黄袍?

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在现代皇帝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他那一身黄灿灿的龙袍,但历史上的龙袍其实并不都是那样。说起龙袍,可能大家马上会想到明黄色的绸缎袍子,上面布满了腾飞的龙。但是,这只是人们对龙袍形象的误解,龙袍并不一定是黄色的,也不是每个朝代的龙袍都是绣满龙的黄袍。实际上,龙袍的颜色几乎各个朝代都不一样,到了汉文帝时期才出现了黄色的龙袍。那么,龙袍的颜色究竟是怎样决定的呢?由秦到清的龙袍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历朝历代龙袍的演变简史。

秦朝的龙袍恐怕是所有朝代龙袍中颜色最特殊的了。与人们印象中的龙袍不同,秦朝的龙袍不是大红大黄,而是黑色的。这是因为,秦国当年统一六国,创建了统一的中国封建社会,这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推翻了东周的统治。始皇帝嬴政对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深信不疑,认为夏是木德,殷是金德,周是火德,殷取代夏是金克木,周取代殷商为火克金,而秦取代周王朝,理所当然是水克火了。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东方为木,色青。南方为火,色赤。西方为金,色白。北方为水,色黑。中央为土,色黄。因此,秦代的“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

因此,在秦朝,黑色是最尊贵的颜色。如今我们看到的秦始皇的画像,也多以黑色龙袍最为常见。同时,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秦始皇的礼服,会发现上面并没有龙的图案。这里的所谓“龙袍”,就是指皇帝(中国古代人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穿的礼服,而不是绣着龙的袍子。龙袍上真正非常着重地突出龙的形象,已经是明朝的事情了。

到了汉朝初年,龙袍的样式明显受了秦朝的影响,上半身仍以黑色为主,下半身以大红色为主。龙袍上绣有日月星辰等自然景物,以及山、火、凤等图腾,而且还有粉米(大米)的图案。由此可见汉朝初年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汉朝皇帝的礼服除了龙袍之外,还包括“冕冠”。冕冠两侧会各垂下一条丝带,丝带的近耳处会穿上一颗珠玉,名曰“充耳”,以此来提醒皇帝不要听信谗言。成语“充耳不闻”便是由此演变过来的。

而人们心中典型的黄色龙袍是在汉文帝时期出现的,从那之后,黄色成为了最尊贵的颜色,这一传统一直流传到了明清时期。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空前繁荣,社会稳定,人们的穿着选择丰富了许多,皇帝也不例外。唐朝社会中,男子多穿圆领袍、衫,或者对襟、阔袖的服装,而且上至皇帝,下至杂役都可以穿。

如今我们看到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画像,很多都是穿着此类的龙袍。龙袍的样式流行化,众民皆可穿,恐怕是唐朝龙袍的一大特色了。不过,样式虽然可以一样,但是颜色绝不可相同。唐朝皇帝规定,黄色为皇族的颜色,平民是绝对不可以穿黄色的衣服的。看来皇帝的威严在此有所体现。

宋朝将红色定为了龙袍的主色调,其他方面没有什么特殊的发展。到了明朝,龙袍周身都要绣上龙的传统才逐渐开始,而且龙袍的颜色有了区分,不同颜色的龙袍有不同的功用。清朝皇帝龙袍的制作和管理则更加程序化。

龙袍发展到明朝,颜色和样式的设计丰富了很多。其实从人性化的角度看,这一点倒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毕竟皇帝也是人,如果天天只穿一种颜色、一种样式的衣服,岂不太单调了。

明朝的皇帝酷爱红色,所以平日里穿的龙袍以红色为主,这种对红色的喜爱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把红色作为尊贵的颜色,十分喜爱。

这种对红色的喜爱是有其根基的。首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年的义军被称为“红巾军”,军服是统一的大红色,所以朱元璋对红色的喜爱就有所依据了。其次,明朝皇族的姓氏“朱”字含大红之意,所以红色被看做皇室的象征。第三,明朝在五行之中属火命,因此对红色又多了一层喜爱。

除了红色,明朝皇帝的龙袍还有四种主要颜色,供皇帝在不同场合上穿。级别最高的龙袍上身为黑色,下身为黄色,并且配有冠冕(就是我们看到的明朝皇帝在登基时头上戴的帽子,前后的帽檐各垂下珍珠十二串)。这种龙袍是为最隆重的典礼准备的,比如皇帝的登基大典和比较重要的祭祀典礼。

最高级别龙袍之下便是大红色的龙袍,供皇帝在比较重要的一般典礼上穿,比如接待重要的异域宾客等。再次一级为黄色龙袍,平时朝会或宴请群臣时穿。最后一级的是青色和黑色龙袍,供皇帝平时穿,也就是皇帝的便服。

到了清朝,皇帝穿衣十分讲究,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是万万错不得的。皇帝的衣服一般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礼服是皇帝级别最高的服装,吉服次之。常服是介于礼服和便服之间的服装,平时也可以穿。行服是供皇帝出门打猎的时候穿的。而雨服,顾名思义,是供皇帝下雨下雪的时候穿的。

而我们通常说的清朝龙袍,只是吉服当中的一种。我们在清宫戏的台词中动不动就会听到“龙袍”这样的字眼,不管什么服装都一律叫龙袍,这是有失严谨的。

同时,清朝皇帝的龙袍上面所绣的图案也很有讲究。一般来说,龙袍上会有九条金龙,中间一条正襟危坐,面目威严;其余八条游动四方,绣得极具动感之势。同时,除了九条龙,龙袍上还要有其他的图案来衬托。在这些图案中,较为重要的就是五彩云了。彩云有祥瑞之意,袍上绣彩云,蕴涵了吉祥如意的美意。

除了龙和彩云,龙袍上还会出现其他的图案,甚至很多人所不喜欢的蝙蝠都在上面。这些蝙蝠一般是红色的,“红色的蝙蝠”,简读为“红蝠”,与“洪福”同音,意为洪福齐天,同样是美好的寓意。

从龙袍的图案上不难看出,清朝对于皇帝的威严是绝对维护的。而与此同时,清朝又实行了非常严酷的冠服制度,其系统性、完整性令后人瞠目。这一制度严格地限制了各等级的官吏、平民百姓服饰的颜色和图案。一旦发现其服饰上出现了违禁的图案或者颜色,搞不好会掉脑袋。据不完全统计,乾隆四十七年(1782),因服饰触犯皇威而被处死的人竟有近五十人。然而到了清朝中晚期,这一服饰制度很难继续严格地实行下去了,这与清朝强弩之末以及法不责众有着很大的关系。

此外,龙袍的制作也是极尽奢华。据记载,制作一件龙袍不仅动用各方进贡的绫罗绸缎,而且要各路能工巧匠马不停蹄地工作两年。一件龙袍的尺寸、光泽、质地、材料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不合格就会扣减工匠的俸禄,严重者要遭受杖刑,甚至掉脑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朝代龙袍特色讲解皇帝们还有这些小心机?
历史上不同时期龙袍进化史, 你被电视剧骗了多少年?
历史| 我国古代帝王身上''龙袍''的演变
为何别的皇帝都是穿黄袍,只有秦始皇穿黑龙袍?专家:他们不敢啊
从《大明风华》看龙袍演变史,哪个朝代最合你意?
清朝皇帝的穿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