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什么没有立刻全面侵华?

文|一枚粽子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件爆发,日本开始侵略我国东北地区。此后,日军不断扩大进攻步伐,迅速占领了我国东北和华北大部分地区。日本的攻势势不可挡,但是其侵略目的并没有想着迅速占领整个中国。直到1937年,日本才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什么没有立刻实施全面侵华的策略呢?

“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天,日本军部就确定了“不扩大”的方针。这个方针的制定在当时日本国内产生了重大分歧,众多原因使得日本军部不得不制定如此之方针。

首先,是关东军和中国东北守军的力量对比。九一八事变前, 东北军除了之前调入关内 7万余人外,当时驻在关外的军队如下:辽宁有6万、吉林有8万、黑龙江有5万, 总兵力不下19万人。而日本驻东北正规军只有第二师团不足 1万 5千余人, 加上铁道独立守备队 5千人, 连同旅顺重炮兵大队、关东军宪兵队和各种警察, 总计也不过 2万5千人。军队兵力的悬殊使得军部倍感压力。同时,军部也紧急派遣军队进入中国东北,为全面侵略中国做准备。

其次,天皇和政府元老的怀疑。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前夕,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致电币原外相(币原喜重郎(1872-1972-1951)日本第44任首相)称“关东军正在集结军队, 提取弹药器材, 有于近期采取军事行动之势。” 币原外相随即表示:“此种作法将从根本上推翻以国际协调为基本原则之若规内阁外交政策, 绝对不能容忍。” 天皇得知此事后也是很生气(生气大概是因为日本即将发动一场战争,竟然不和天皇商量商量), 当即指令陆军大臣南次郎必须制止这些计划。可以看出,在当时日本统治阶级高层对发动侵华战争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即使这些高层并没有成功组织事变的爆发,但是对事变后局势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军部处理东北事件的依据是《解决满洲问题方策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这个大纲在制定时期,就因为是否要武力攻占满蒙地区而产生的了分歧。同时《大纲》明确写道:“要解决满洲问题”,“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万一出现我军有必要采取军事行动的事态, 要使各国都能谅解日本的决心”。同时还要求关东军:“隐忍持重, 避免卷入因排日活动而产生的纠纷, 万一发生纠纷时, 只限于在局部范围内处理, 不扩大其范围。”《大纲》的约束也影响到“九一八”事变后局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成亮-《试论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军部与“不扩大方针”》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2. 王 希 亮-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决策层侵华国策的趋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论南次郎与九一八事变
日本军部派他去阻止九一八事变,他却一到沈阳就花天酒地
下克上是怎么造成的?
由昭和动乱引发的日本军政界变动,小议侵华战争中的大内幕(四)
【每天老照片】--9590--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日本天皇是什么反应,下指示不许扩大事态
九一八事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